——灵台县灾后重修成效显著

曾经满是淤泥的村落道,如今已变得干净整洁。
新甘肃·甘肃日报 田丽媛

灾情发生后,中台镇党员干部及消防接济队员紧急转移受灾群众。

新甘肃·甘肃日报 田丽媛

干群齐心 共建美好家园灵台县灾后重建成效显著

风过重峦,槐喷鼻香满城。

立夏时节,驱车行驶在灵台县山川城乡,一条条地膜如银色缎带,一垄垄麦田随风起伏,一派活气盎然的景象。

谁能想到,7个月前这里曾遭遇了一场触目惊心的暴雨磨难。

2021年10月初,灵台县连续多日涌现暴雨景象,13个州里不同程度受灾,家园被毁、良田被冲,根本举动步伐遭到严重毁坏。

光阴倏忽。
曾经的满目疮痍,如今已变成干净的民居、整洁的道路、绿色的野外,统统都焕然一新。

以人为本 妥善安置受灾群众

2021年10月3日12时10分,平凉市气候局与市水务局联合发布山洪磨难气候风险预警:截至3日12时,灵台县已涌现暴雨,局地涌现大暴雨,估量24小时内灵台部分地方发生山洪的气候风险高(橙色),请把稳戒备强降水引发的山洪等磨难。

“各级各部门要加强值班值守,逐村落逐社排查隐患险情,全力落实各项应急处置方法,严防次生磨难发生,确保公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10月3日下午,平凉市委紧张卖力同道通过视频监控系统实时查看了全市防汛救灾情形后如是强调。

受持续强降水影响,10月3日22时许,灵台县中台镇南店子村落东庄社(244国道沿线)发生一处山体滑坡地质磨难,共造成18处房屋不同程度受损。

平凉市委、市政府紧张卖力同道第一韶光作出支配,派出由市政府2名副市长带队,应急管理、自然资源、公安等多部门组成的事情专班连夜赶赴灵台,现场辅导抢险接济。

灵台县“10·3”地质磨难抢险接济事情指挥部迅速成立,公安民警、消防队员、接济军队在南店子村落集结并开展接济。

10月3日22时15分,883名受灾群众被迅速撤离至安全地带。
由于撤离及时,滑坡磨难未造成职员伤亡。

韶光拨回到现在。
初夏的灵台,午后阳光恰好,百里镇蒙家庄村落村落民李红戈吃罢午饭,准备去地里干活。

坐南朝北的房屋宽敞通亮,院落干净整洁。
要不是院外墙上的水印,完备看不出这里曾被泥水浸泡过。

“当时院子里的淤泥有60多公分厚,西面的围墙也倒塌了,几名村落干部来家里帮忙清理淤泥,忙活了一个星期,政府还给我家发了5000元临时救助金,真是太感谢了!
”李红戈见告,他用这笔钱,把家里围墙重新维修加固,现在住着踏实安心。

“我们为应急避险分散安置的337户900人,落实7天应急期应急生活补助资金12.5万元;为灾情区65户223人、险情区47户173人落实避险过渡期临时救助政策,累计发放生活费131.3万元。
”中台镇党委布告张灵祥先容说。

灾情发生后,灵台县把农房灾后规复重修作为一项政治任务和民生工程,印发农房核查事情方案,组建核查事情组,建立受灾房屋台账,帮助受灾群众搬离危房,保障其基本居住需求。

为确保受灾群众早日住上安全房、放心房,灵台县住建局根据房屋受灾情形,按照宜修则修、宜建则建的原则,重修或维修房屋,并加强监督监管,严把工程验收。
“至目前,开工252户,竣工验收179户,验收合格179户。
”灵台县住建局副局长翟永刚说。

据理解,灵台县灾情区群众现已全部完成安置,受灾群众生活得到全面保障。

国网灵台县供电公司员工开展灾后修检。

落实任务 加快根本举动步伐规复

在中台镇南店子村落受灾区,机器轰鸣,一辆辆大货车、小汽车从国道244线缓缓驶过。

去年在这里发生的“10·3”山体滑坡地质磨难,危险区总面积约8.17万平方米,损毁房屋419间、国道450米、农田110.8亩,造成了电力、通讯、供水、天然气等根本举动步伐受损,有478户1319名群众不同程度受灾,直接经济丢失约7970万元。

灾情便是命令,抢险便是任务。
灵台县委、县政府及时成立“10·3”地质磨难受灾群众安置及规复重修事情领导小组,各干系职能部门积极衔接争取,整合各种救灾资金1300多万元,专项用于各州里、各部门抢险救灾和灾后重修事情。
各基层党组织科学体例灾后重修方案,动员党员干部积极参与灾后重修,全力保障农业生产和群众生活。

“经由省市县共同努力,目前灾情区、险情区和可能影响区的群众已规复了生产生活,灾情调查及灾后规复重修等事情正有序进行。
”张灵祥说。

在“10·3”暴雨中,灵台县13个州里186个行政村落70多处水利工程不同程度受损,部分州里局部供水中断。
灵台县水务局副局长何宏刚先容说:“暴雨造成直接经济丢失556万元,工程覆盖范围内8.16万人的生产生活受到严重影响。

为尽快规复群众生产生活用水,2021年10月3日中午,灵台县水务系统全体干部职工停滞国庆休假,及时启动供水应急预案,成立8个专项事情小组,下乡入户排汛情、摸灾情、查隐患、开展应急抢险,采纳抢修供水举动步伐、启用备用供水工程、铺设临时管道、免费送水等方法,全力保障受灾群众用水问题。

如今,灵台的母亲河——达溪河已规复昔日样子容貌,自西向东缓缓流淌。

回忆起去年发生大水时的达溪河,何宏刚仍心有余悸,“平时几米宽的小河流一下子变成了大河,水流湍急。
”为提升达溪河行洪抗灾能力,县水务局体例了综合管理三年事情方案,操持从2022年至2024年投资2.05亿元,履行6大工程,目前部分项目前期事情正在有序推进。

驱车行驶在百里镇乡道上,看到,曾经河道内堆积的淤泥、树枝、树根、建筑废弃物,已被清理干净。

“去年磨难发生后,河道堵塞比较严重,我们对镇域内的河道主干道和支干道分片分段进行了集中整治,在提升河道生态环境的同时,也打消了来年汛期来临时的安全隐患。
”百里镇镇长何腾龙说。

灵台县坚持把灾后安置事情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履行村落庄振兴计策以及城市更新行动相结合,研究制订了一系列事情方案。
“我们根据地质磨难防治三年方案方案,明确防治方法和任务主体,逐年度以工程管理、迁居避让、群测群防等办法进行管理。
”灵台县自然资源局副局长卫红珠说。

干群同心 全力以赴稳产保供

灵台县水务局事情职员在百里镇李家庄村落修复水毁供水管道。

蒲窝镇党委组织“党员突击队”对“10·3”暴雨磨难坍塌路段进行集中清理。

“老杨,最近还有啥困难?”在中台镇坷台村落蔬菜大棚基地,中台镇党委布告张灵祥关怀地讯问菜农杨恒。

种了十几年菜的杨恒,从没见过“10·3”那么大的雨,“28个日光温室有15个塌了,棚里淤泥就有2米多深,种的菜全毁了。

“多亏了镇村落干部,不仅第一韶光帮我清泥排水,修理大棚,还调用大型机器把地里的土全换了,彻底办理了土壤板结问题。
”杨恒高兴地指着修睦的大棚说,“你看,这9个大棚便是政府帮忙修的,不用我付一分钱,现在有2个棚已经育苗,再过10天就可以出售。

中台镇地处达溪河、蒲河川区,蔬菜家当是主导家当,全镇建有日光温室181亩,钢架大棚1319亩。
去年遭受暴雨磨难,全镇43座日光温室、680座中拱棚不同程度受损,部分棚内蔬菜几近绝收,蔬菜家当发展遭受重创。

磨难发生后,中台镇党委及时组织党员干部深入一线全面开展灾情摸底,并及时联系保险公司,启动农业保险赔付。
同时,组织庄家采收存量鲜菜,动员群众栽种生产周期短、见效快的叶菜填补丢失。
此外,积极争取项目资金145万元,用于维修加固日光温室和钢架大棚,并安排专人跟进工队作业。

“为全力保障市场需求,今年开春镇里抢先开展蔬菜育苗与春耕生产,组织菜农开展旋耕整地,造就蔬菜幼苗1269万株。
”张灵祥说,接下来要加快大棚修复事情进度,全力以赴稳产保供。

在百里镇蒙家庄村落老旧宅基地,曾经受损的废旧房屋被夷为平地,成为种满玉米、小麦的良田。

“去年旧屋子被暴雨冲塌了,多亏了镇上,不仅帮我找到了新住处,还免费为我们做好旧房拆除复垦事情,现在地里都种了玉米。
”正在新住处准备盘灶的村落民郭书学说。

耕地是粮食生产的根本。
灾情发生后,百里镇严格落实耕地保护政策,积极探索实行“地票”制。

今年以来,百里镇针对全镇范围内长期闲置、土坯房及临崖临沟临水等危旧房屋和院墙、违章建筑物进行全面拆除,同时根据原有宅基地占地面积开具“地票”,保留群众的宅基地,为故意愿建房的群众供应政策保障,受到了群众的大力支持。
“至目前,全镇累计拆除危房89处,个中一户一宅危房24处,开具‘地票’24份。
”百里镇镇长何腾龙见告。

同时,百里镇紧盯季候时令,组织群众及时复垦,栽种玉米、蔬菜、小杂粮等农作物,办理了部分建筑用地长期闲置的问题。

一张“地票”,让“沉睡”多年的地皮抖擞了新的活力。

党建引领 攻坚克难践行初心

暴雨、大暴雨、低温……一场突如其来的遭遇战。

排查、疏散、抢修……一场众志成城的保卫战。

迁居、复垦、重修……一场非赢不可的攻坚战。

面对灾情,灵台县先后成立“党员突击队”186个,组建“志愿做事队”125支,动员5400多名党员干部深入重点受灾镇村落开展道路抢修、生产自救、群众安置等事情,紧急避险转移群众1260多人,紧急转移安置群众420多人,有力保障了公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去年中秋节至国庆节一贯断断续续下雨,尤其是10月2日晚,大雨下了整整一夜,我们村落一壁靠山,一壁对河,面对强降雨,大家伙都保持高度当心。
”回顾当时的情景,灵台县中台镇南店子村落党支部布告巩雄华见告,之前镇上就做过应急演习训练,为做好戒备事情,镇村落干部轮流值班,10月3日早上接到县上的收假关照,立即履行24小市价班巡查。

10月3日21时40分许,暴雨持续。
南店子村落国道244泾渗公路东庄社段路面突出,附近房屋有瓦片掉落。

“当时以为是地震了。
”南店子村落东庄社社长张继灵顾不上多想,一边给巩雄华打电话报告现场眼见情形,一边大声呼喊群众撤离。
同时,镇村落干部通过敲锣、广播、手持喇叭一遍遍紧急呼叫,带领受灾群众撤离至村落部门前广场。

“我家的房全塌了,就差几分钟啊,真是太险了!
多亏了镇村落干部及时将我们安全撤离。
”当晚被转移至安置点的村落民李宏军感慨地说。

灾情发生后,短短十几分钟内,镇村落干部紧急疏散883名受灾群众。
“当晚之以是能做到迅速有序撤离,和党员干部平日下的‘苦’功夫不无关系。
”张灵祥说。

哪里有险情,哪里就有党员干部。

去年10月2日晚至3日,大暴雨袭来,百里镇多处发生山洪暴发、山体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磨难。
镇党委布告王红荣第一韶光组织党员干部将临崖临沟临坡居住的群众紧急转移。

“镇村落干部不顾危险前来救我,感谢政府!
”来自四川邛崃市的养蜂人孙玉山激动地说。

原来,10月3日中午,孙玉山被困在曹家沟社南川沟口的半山坡上,四周全部被泥石流所包围,他打电话乞助百里镇。

“要不惜统统代价接济,确保群众生命安全。
”镇长何腾龙立即调用铲车、挖掘机,与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程小春带领两名镇村落干部前去营救。

由于道路和桥梁多处损毁,原来20分钟的车程,整整作业了12个小时。

10月4日早上9时许,生命通道终于抢通,饥寒交迫的孙玉山被挖掘机从玉米地接出,又被紧急安置在附近安全的庄家家,在收到应急食品和衣物时,他冲动得连声道谢。

一个支部便是一个堡垒,一名党员便是一壁旗帜。
在抢险救灾和灾后重修的进程中,广大党员干部用汗水和执着书写任务担当,一次次用实际行动换取了群众的好口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