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7月下旬,对很多天津人来说,最主要的话题是景象闷热、老味刨冰和奥运。
而在佛子心目中,这段韶光有件很特殊的大事——莲宗寺终于修睦了!
十年了,终于盼到山门重光!

位于天津市核心地带——和平区保安大街的莲宗寺,为净土宗道场,始建于1938年,是1949年后天津仅存的一座尼僧寺院。
2014年2月14日(甲午年正月十五),莲宗寺落地大修工程正式启动,因阵势与环境等成分,千辛万苦,天津市莲宗寺新殿堂终于在2024年7月24日(甲辰年六月十九)正式全面开放,至今已逾十年。

集万人护持之力,仅为建筑这1723.11平米的“小小”寺院,真的值得吗?

莲宗寺山门全景

海河风云录十年匠心万人筑梦一座寺庙的传奇更生

不积十年风霜,怎能别具风格

在车来车往的南门外大街上,路边的绿树掩映下,一座风格光鲜的建筑会快速映入人们的眼帘。

莲宗寺整体遵照古建制式,南向山门,分为高下二层,外延主体砖石构造,起脊飞檐,共同构建出优雅与庄严的分外风景。
山门两侧各蹲一汉白玉质“北京狮”,高约两米,雌雄相对,旁边呼应,雕刻玲珑剔透,形象雄壮威武,另设同样质地承雨石盆,都雅大方。
莲宗寺的山门与紧张墙体,均采取北方少见的紫铜工艺整体包裹,除了都雅,更为坚固耐用,将大大节省后期的维修用度。

石狮与承雨盆

山门两侧,立有两对纯手工定制的紫铜抱柱,其一有楹联曰:“九品莲台狮吼象鸣登法座,三尊金像龙吟虎啸出晒台”,乃津门名书家龚望隶书。
其二,是由天津市楹联学会会长陈伟明师长西席撰写,天津市著名书法家兰亭奖得到者崔寒柏师长西席所题楷书“莲宗释祖谨守屋堂一瓣心喷鼻香开境界,寺诵禅音勤精戒法十方福祉济苍黎”,整体沉稳端庄。

因此,仅是来到山门外,就会有惊叹声响起,“这么久才建成,果真不同凡响!

历经十载寒暑,终还庄严殊胜

移步寺内,首先就会为劈面而来的笑颜所打动。
弥勒佛像大肚趺坐,以慈颜善目广迎天下,让民气生欢畅。

弥勒菩萨与韦陀菩萨像

向北侧移步,举头竟是描金的玻璃围屏,正是弘一法师手书“普贤十愿”,环抱悬顶的素白莲花造型藻井与贴金法论,在清洁通亮中彰显庄严。

弥勒像后,韦陀菩萨单手竖持,金刚杵靠肩,这次重装贴金,与山门内高悬的 “大雄宝殿”匾额,同为老寺原有旧物,重新供奉于天王殿内。

北洋军政大员江朝宗所题老匾

转身向内,必会惊叹于殿堂的高大宏伟。
通亮的灯光因光源布局疏密、强弱、冷暖的变革产生了独特的视觉节奏,让人不由自主想要移步上前,轻叹着掠过十大弟子像和满壁的光明灯,首先向殿内的三尊大佛深深见礼。

大雄宝殿全貌

定制地砖寂静庄严,高高的紫铜须弥座上,释伽牟尼佛、药师佛和阿弥陀佛慈悲俯视世间,东西两侧,供奉的是不雅观世音菩萨和地藏王菩萨,此五尊塑像皆为明朝期间铜质包金,这天本屈膝降服佩服前准备运走的国宝,在这次大修中重新装金,再现庄严殊胜。

圣慧大和尚在法会中宣疏

星期绕佛而行,两侧柱身四大菩萨含隐像维妙维肖,弘一法师《佛说阿弥陀佛经》字字珠玑。
三世佛身后的汉白玉卧佛重逾半吨,三面高耸琉璃质“万佛墙“,均内雕定制版四大菩萨圣像,灯光亮起,仿佛中梵音环抱,宛如万佛护佑的佛国净土,新颖庄严,金光残酷,圆满殊胜。

菩萨含隐像与万佛墙(部分)

每行至此,难免感慨,“不愧是十年建一寺,如此殊胜,值得!

变革的是建筑,不变的是温暖回顾

礼佛完毕,待向外再看,竟是空中高悬阿弥陀佛圣像,右部下垂,接引众生。
无量光、无量寿与背光同样材质,简洁清新,让人不禁升起解脱之心。

阿弥陀佛接引众生

心怀感慨,途经佛事接待处与客堂,便可从东面楼梯拾阶而上,转角处便是钟楼,内部供有地藏像窟,庄严沉静。
低头又见铜制浮雕“福”、“慧”字样,躬身而入,原来本是因设计问题产生的狭小空间,竟成了莲宗寺特有的“财神洞”,小小殿堂内伽蓝菩萨持刀而立,武财神像于各个窟内持重威严。

躬身进入“财神洞”时恰好手触元宝

沿着台阶再向上行,仰头时便是龚望师长西席手书匾额的“际然大师纪念堂”。
鼻祖金装圣像含笑向众人,彷佛在表达对今日莲宗寺情与景的欣慰与满意。

知道老衲人故事的人,在这里难免容身合十,诉一句“盼过的这十年,我们很想您。
今日的莲宗寺,真好。
匆匆便是十年,可也真的值啊。

“祖师纪念堂”全貌

欢欣再上,楼上豁然开朗,广阔的平台上回廊清幽,北侧为供奉西方三圣和各种文疏牌位的念佛堂,南侧经由大寮可来到五不雅观堂和鼓楼,东侧是珍藏旧有《大藏经》的般若堂及三间客寮,西边是绿化空间,整体空间布局合理,利用充分,整洁有序,竟然毫无“螺蛳壳里做道场”的紧张感,每一平米都有实用功能,每一处都是猜想之外的精妙设计,而那些熟习的佛像、亲切的典藏,满满承载着与老寺的温暖联系。

念佛堂

经历过困难,更要为他人留下便利

师父为何明知土木不可擅动,还要迎难而上?为何要经历这么多困难?师父说,“为了弘传佛法,为了让有机会来到莲宗寺的人都欢畅。
也不想继任者再经历建寺的困难。

自方案之时起,现任方丈法师圣慧大和尚就发愿要建这样的屋舍:冬天不再生冻疮,夏季不再处处漏雨;要安全,便于掩护;面积虽小,要能够知足僧团与信众的利用需求;坚固、安稳,寂静、庄严;要与时期发展同步,让年轻人也乐意亲近。

雨中的屋檐

因此,莲宗寺用了五台山的青砖,京郊的汉白玉,江浙的包铜工艺,实木的家具,不求奢靡攀比,只求安全实用。
有了地暖,有了中心空调,有了厚实的外墙,有了严实的窗和门,山门镇静。

于是,莲宗寺在天王殿、大雄宝殿之外,建成了钟楼鼓楼、念佛堂、般若堂、五不雅观堂、僧寮、客堂、客寮、大寮、佛事接待处等等功能空间,乃至还在屋顶留有大大的露台,将活气盎然的绿植装点个中。

莲宗寺“电子功德碑”

接着,莲宗寺早在方案中就准备了完备的安防系统、网络覆盖系统、信息系统,将电子智能化利用于寺院管理的方方面面。

更加惊喜的是,升级版的流利处——禅意生活馆广迎四方来宾,喷鼻香茶与咖啡等佛系饮品为大众供应了亲近佛法的惬意空间,广受欢迎。

生活馆内景

值不值?您看炎炎烈日下,进入殿堂后,每一个人脸上的微笑与闪动的泪光,就一定有了答案。

未来,寺院发展任重,弘法利生道远

十年风雨步履铿锵,十载寒暑笃行不息。
莲宗寺已经建好了,除了部分扫尾工程和建筑、举动步伐设备的掩护,未来的十年,莲宗寺要做什么?

最主要的一定是人才。
僧寮启用后,师父们终于有了家。
有了能居住的条件,就能扩大僧团,不断收受接管具备正知正见的僧才,让各个堂口都能有法师做好管理。
有了稳定、具备深厚的佛教知识和实践能力的僧团,才能不断开展各种日常活动,不断精学习行。
因此,师父们最愿望新的出家师父们早日到来,一同兴盛莲宗寺。

莲宗寺僧团

其次,是内部管理提升,培植海众安和的莲宗寺。
让出家法师、做事居士和义工团都能够在愉悦的氛围中修行,在事情中修行,在修行中事情,让每个人都感想熏染到更多的幸福。

然后,要持续稳定地做好信众做事,让老居士感想熏染到温暖,让年轻居士们便利,为想要亲近佛法的人供应更多选择。
真正将莲宗寺建成为一个弘法利生、祥和社会的宝刹,一方普度众生,净化心灵的人间净土。

甲辰年六月十九合影留念

拍照:天津市莲宗寺 张君、王新南、马玉朝、邢奕欣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