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上,中国科学院生理研究所教授、国民生理康健评估发展中央卖力人、《生理康健蓝皮书》副主编陈祉妍发布并解读了《2024儿童青少年烦闷治疗与康复痛点调研报告》(以下简称“报告”)。
本次调研采取问卷调查办法,调查工具为孩子患有烦闷症等精神障碍的家长,共回收有效问卷1622份,个中孩子年事范围为9-24岁。报告深入阐述了烦闷症青少年的早期识别、就诊、治疗、康复、休/复学以及家长的生理康健状况和照顾包袱等痛点问题,提出了促进儿童青少年烦闷预防、治疗与康复的对策建议。
本次调研中,被诊断为感情障碍的子样本,首次确诊的均匀年事为13.41岁,个中男孩占51.0%。他们中三成以上至少共病一种其贰生理疾病,就寝障碍、强制症是最常见的共病;个中一半孩子患病时长处于1到4年之间,约1/3的孩子患病时长为3个月至1年。报告建议:从源头入手多方联动,加大儿童青少年烦闷防控力度、提高生理疾病认知、整合治疗资源构建区域儿童青少年精神生理问题筛查和诊治网;加大教诲和宣扬,降落疾病污名化,为烦闷儿童青少年功能康复供应多方位的有力支持。
调研创造,超过四成(41.8%)的家长在孩子主动乞助3次及以上才带其就医,62.8%的家长认为孩子存在中等程度及其以上的就诊耽误。这表明家长对儿童青少年烦闷症的认识和重视程度仍有待提高。
报告建议,家长应积极学习和节制烦闷症干系知识,密切关注孩子的情绪和行为变革,尤其是当孩子多次表达生理困扰时,应及时寻求专业帮助。进一步呼吁社会增加生理康健教诲的覆盖面,通过媒体宣扬、学校教诲等路子,提高公众年夜众对儿童青少年生理康健的认识和重视。
陈祉妍表示:“近年来,我国青少年各种生理康健问题呈颠簸上升的趋势,并且呈现出低龄化发展趋势。本次调研报告基于‘渡过’患者家长社区的一手资料和实践履历,结合生理所的研究履历,所形成的报告具有较高的参考代价。希望报告的发布,有助于进一步唤起全体社会的重视,营造更有利于儿童青少年生理康健发展的环境。”
任务编辑:齐征,余冰玥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