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今年7月,青藏铁路迎来全线通车运营15周年。15年来,广大铁路运营掩护职员坚守在青藏高原,续写着新时期青藏铁路精神,他们用巨大的付出和奉献保障着这条钢铁大动脉的安全运营。截至2021年10月尾,青藏集团公司累计运送乘客2.75亿人,累计运送货色达到7.1亿吨。
进入冬季,青藏铁路巡护的一项主要内容便是对冻土路段进行检测和养护。望昆线路车间辖区内有116公里的线路超过冻土区,均匀海拔4500多米,这样的事情环境,于本蕃和工友们早已习以为常。冻土线路养护的紧张任务便是应对气温变革对冻土路基产生的影响,越是寒冷酷暑,巡查频次就越高。在含氧量只有内地45%的极度环境下,每一次巡护都是对人体生理极限的寻衅。
为了准确节制冻土变革规律,于本蕃和工友每天要徒步走近10公里,每隔50米就跪在钢轨上俯身目测检讨。每一米线路,每一组道岔,乃至每一个螺钉,都不轻易放过。
2006年青藏铁路开通时,24岁的于本蕃来到海拔5072米的唐古拉山段,担负起全线海拔最高、自然条件最差、磨难最多的125公里冻土线路养护任务,一待便是12年。直到2018年,才被调到海拔稍低一些的望昆线。
16年的一线事情履历,于本蕃写了几十万字的抗冻土条记,并提炼出“看、测、析、敲、听、验”六标检修事情法,被青藏高原冻土路段广泛运用。
在青藏线上,每一位铁路员工都在平凡岗位上传承和发扬着“寻衅极限,勇创一流”的青藏铁路精神。在海拔4500米的那曲车站,运换班组调车长高鲁退伍后一贯从事调车事情,17年来,他连接、摘下的车钩不计其数,创下无一差错的记录。
看似大略的解钩动作背后却是无数次的实战演习。为了让业务更加纯熟,高鲁常常带着大伙儿仔细研究车钩状况和连接性能,再一遍各处反复练习。
调车事情不分昼夜冬夏,冬季作业从早9点到晚上10点,高鲁和队友要在机车安全扶梯上站立多达5个小时,一个班下来常常浑身都是冰碴子。
今年6月25日,西藏第一条电气化铁路——拉萨至林芝的铁路开通运营,复兴号首次登上雪域高原,首发司机是34岁的藏族小伙斯朗旺扎。
斯朗旺扎出生于西藏自治区洛隆县的农牧民家庭。2007年,他从铁路学校毕业后进入格尔木机务段,成为一名铁路人。
当年去兰州上学,他从老家坐汽车出发到格尔木换乘火车,一起要花去六天韶光。毕业后,斯朗旺扎亲自感想熏染到铁路发展给西藏各方面带来的巨大变革,他勤学苦练,从见习司机一步步做起,14年间,他驾驶机车安全运行55万公里。2020年11月,经由层层筛选和考察,斯朗旺扎脱颖而出,成为复兴号动车组的列车司机。
中国铁路青藏集团公司格尔木机务段辅导司机 斯朗旺扎:特殊自满,咱们青藏铁路有那么多天下第一的记录,能在高原上开火车就以为很荣幸,那我们所要做的还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一点一滴地把本领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