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楼市历史中,可能没有一个期间能像本轮一样如此盛行大户型,尤其是本轮楼市周期的后半段:2021年底至2023年初。

在此期间,杭州楼市大户型化愈演愈烈,从市中央到外围板块,“大”户型的身影险些无处不在。

市中央和热点板块集体转向大户型很好理解,潜在客户购买力、改进希望都相对更强,加上动辄1万+的倒挂,无论从获益预期还是居住舒适度,中大户型总体是比较契合市场需求的。

纵然是大行情总体冰冷的本日,一些头部板块凭借相对稳定的市场需求+一定“明面”倒挂背书的安全性,中大户型仍不存在明显的去化难度。

2024年大年夜户型的终结之年  房叔说No833

外围、非头部、刚改板块则完备不一样。

潜在需求退潮,没有倒挂基本面的支撑,乃至面临着负倒挂的环境,对应的购买力也基本为刚性的自住需求,“大户型”与这些板块并不匹配。

△瓶窑实景

但令市场不解的是,这些普通板块新居在2022年底至2023年初也选择了大范围的中大户型计策。

结果丝毫不出意外,大部分外围板块的新居大户型,在2023年大都面临着流速大幅度见底,乃至发卖相对困难的情形。

伴随着发卖困难,送车位、送家装包等隐性贬价手段陆续上马,启动中介分销这个无奈的终极大杀器自然也逃不掉。

就算如此,当下不少外围刚改板块的大户型房源仍不好卖,成为不少项目营销的攻坚难点。

这还没完,随着2023年行情、二手房价格的再度大幅回调,大户型去化困境已经开始向着中央地带进发。

范例代表为3万至4万单价区间的新盘。

这些曾经被冠以粉盘聚拢地的次级板块新居项目,开始直面市场需求的萎缩、犹豫未定,目标购买力消费降级的影响,房源去化剧烈分解:

小户型不愁卖,乃至很好卖,相对大一些的户型就开始直接面临购买力不敷,乃至涌现了一定程度上的需求断崖式消逝,更别说楼王的纯改进户型。

这是为何?

在我看来,外围刚改板块以及目前粉盘、次级板块所面临的中大户型去化困境,实质上便是产品、户型面积和需求之间的错配。

△城北万象城实景

之以是造成这种错配缘故原由很多,但不外乎以下几点:

房企的降本增效希望,没有看懂板块,没有看准市场需求变革趋势。

房企降本理解起来很大略:

双限之下房企开拓利润有限,而大户型化便是房企降本的一个主要手段,更少的卫生间、厨房配比可以有效减少精装本钱。

同时中大户型化还能够有效筛选出高购买力需求,为车位发卖做背书。

以是房企降本增效的希望,在很大程度上便是本轮大户型化的根源所在。

房企这么做,在初期确实也达到了应有的效果,大户型虽然导致了摇号人数减少,但也并不影响热门楼盘的清盘,车位发卖效率和比例也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属于双赢。

△钱二实景

成功案例在前,自然不缺跟随者。

而跟随者中,就不乏外围板块、非热门板块的新居项目,为2023年的大户型困境打下了伏笔。

没有看懂板块更好理解了。

比如,一个总价天花板受限的刚需板块,搞出动辄150方为主力户型的房产品,在潜在需求极为有限的情形下,怎么卖?

又或是,一个普通板块以大面积中间套三房、改进四房为主力户型,总价轻松拉平、乃至高于更高能级板块新居总价、或二手存量房价,无异于扩大自身竞品,以低打高,翻车概率不用多说。

恰好本轮大户型化的潮流中,就充斥着非常多的这类案例。

事实上,2023年大户型困境的主角,也基本以这些产品户型面积与板块错配的新居为主。

与房企的降本增效希望、未看懂板块两者比较,没有看准市场需求变革趋势更为致命。

△亚运村落实景

不同于往年,需求变革和行情变革是温和的,渐进式的,2023年不一样,市场回调导致信心不敷,新居供应+次新出货,进一步冲击市场,导致回调加剧,终极形成了负循环。

负循环形成之后就很难旋转,超预期如10.16杭六条也顶不住,市场一个月一个样。

三月还是大范围的卖家市场,六月份就完备变成了大面积买家市场,年底则全面倒向需求。

说白了,不少房企便是没有预见到行情负循环的威力以及政策效果的有限性,逆行情趋势做产品,吃了预见性差、轻视市场风险的亏。

用三月的产品应对玄月的行情,用六月的产品匹配年底的需求,韶光差足以让与板块、行情错配的大户型产品致命。

如今杭州楼市已经不是2022年以前的杭州楼市。

次新不断交付、新居供应不止,供需失落衡不是短期能够修复的,在这种市场环境下,只有快、准、狠才能站住脚。

△月琉璃实景

快速周转、准确产品、果决让利,2023年能玩转的基本都因此绿城、滨江、兴耀、建发等为首的本土房企和深耕杭州的品牌房企。

2024年,市场变革可能更加剧烈,对房企的磨练会更残酷,能活的相对滋润津润的,大概率还是这些熟稔“快、准、狠”的老手们。

2024年,大户型化的闭幕之年,市场的教诲之下,中小户型必将强势回归。

创新元素不断迸发的产品、户型设定,大概率也会让我们眼花缭乱。

-END-

文/KE 编辑/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