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法语朱老师,如果你喜好我的文章,欢迎你点赞、留言和转发,非常感谢!

目 录

第一篇:吃在兰州

第二篇:敦煌的阳光残酷

2007一小我的丝路之旅10走进库车老城

第三篇:小城敦煌 & 沙洲市场

第四篇:蓝钻天空下的敦煌莫高窟

第五篇:初到吐鲁番

第六篇:吐鲁番的火焰之旅

第七篇:告别吐鲁番

第八篇:狂风中滞留吐鲁番

第九篇:百无聊赖的库尔勒

第十篇: 走进库车老城

第十一篇: 库车克孜尔千佛洞之旅

第十二篇: 第17天,我到了喀什

第十三篇:喀什老城的烟火和声音

第十四篇: 晃在喀什

第十五篇: 喀什大巴扎

第十六篇: 新疆韶光 & 北京韶光

第十七篇: 浮尘下的英吉沙

第十八篇: 再见,喀什!

第十九篇: 乌鲁木齐:二道桥 & 山西巷

第二十篇: 南山牧场的惬意下午

第十篇: 走进库车老城

“妈,我到库车了。
”我站在库车路边的话吧给妈妈打电话。

“什么,你到车库了?”电话那头的妈妈显然没明白。

“妈,是库车,今天下午三点钟到的。
我从库尔勒出发,大巴开了整整五个小时。

妈妈异想天开的焦虑症又产生发火了,她说:“我前几天看电视,那些人去新疆旅行还去漂流,你不会去漂流吧?”

我独自背包走一起,我妈就心惊肉跳了一起。
记得我刚刚走到敦煌的时候,我妈就在电话里和我谈论着回深圳应该坐什么车。

我站在库车联络路左首边的步辇儿街挂了这个电话,身边的夜市正要开摊,拉面师傅娴熟地抖着肩膀把拉面扔进沸腾的大锅。
一个个烤肉摊子前,店员正忙着摆塑料椅子,或者慢悠悠串着半米长的羊肉串,肥瘦兼有的羊肉片被整洁地串在一条粗粗的签子上,空气中弥漫着烤羊肉串的喷鼻香味。

我坐在店外的露天座椅上,头上包着鲜艳头巾有着俊秀眼睛的“阿依古丽”问我要点什么。

我说:“羊肉串。

“几串?”

我顿了一下,心想,这么大的一串只要三块钱,如果只要一两串恐怕他们根本不屑于给我烤,而且这里的人那么豪迈,一定要好几串才说得过去。

我一咬牙说:“来三串。

那三串可称为超级巨无霸的羊肉串上桌了,它们金黄微焦,滴着滋滋的油。
一个个新疆本地人陆续来到店里,我这才创造他们两个人也不过要三串或者四串而已。
而我,却要闷头对付总长度为一米五的个头肥大的羊肉串。

豁出去了,大不了晚上不用饭了。
我手边是一只黄灿灿的铜茶壶,里面是喷鼻香气四溢的玫瑰花茶,我吃几口羊肉串,再喝一大口茶把它们送下去。
起初半米的羊肉串味道妙不可言,末了半米的,则是我硬吞下去的。
用了半个多小时,我终于具有历史意义地吃完了一米五的羊肉串。

晚上八点钟,一群群俊秀的维族姑娘摇荡而过,她们都包着色彩鲜艳的纱巾,裙子上的亮片在阳光下刺着我的眼睛。

我坐在路边木椅上发了会儿愣,一条狗汪汪地在我脚边叫着。
刚到库车不久,我还摸不清这个城市的觉得,只听说它有一座老城区,离新城挺远,我决定第二天一大早就坐大巴去看看。

第二天,我坐了十多分钟3路大巴,到了终点,是705队。
那个俊秀极了的维族售票姑娘对我说:“老城到了。

我迷惑地看着周围的统统,以为的库车老城会有丽江古城那样老老的木头屋子,或者应该有长长的城墙,但这里什么都没有,只有尘土弥漫的街道和一些歪七扭八的土色系破旧屋子。

精美的新疆挂毯

精美的新疆挂毯

我傻乎乎地问一个路人:“叨教老城在哪里?”

这次轮到他发傻,他说:“这里便是老城啊。

我含糊地走着,终于在路边看到一堵仿佛城墙的黄土墙,厚厚的,长度只有七八米,残破地立在那里。
这里很可能是当年的古城墙,它让我相信我确实来到了古代的龟兹:西域古国之一,汉朝的西域都护府,唐朝的安西都护府和龟兹都督府均曾设于此。
这里还是古代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
难道史料上辉煌记载的龟兹不过是面前这座与北方任何小县城无异的褴褛小城?

像锅盖那么大的库车大馕,一块五毛钱一个

我连续走着,到了古城核心区域,终于看到一幅生动的画面:路边堆着像锅盖那么巨大的馕,它们在阳光下发着金灿灿的光。

记得我在吐鲁番的一个市场外初次见到山一样堆着的馕时,曾惊异得合不上嘴,在这里,让我惊呼的是馕的尺寸,这样的大锅盖我一个人得吃一个星期吧?它真便宜,一个只要一块五。

路上跑动着许多拉客的三轮小车,它们后厢全部改造成一个大平板,上面铺着艳丽的织毯,人们都侧坐在平板的两侧,小孩子坐在板子的中间,最多的时候,一辆小三轮上拉了十多个人。

小三轮车逐步地跑着,得得而过。
街上还跑着很多小毛驴拉的车,上面坐着一家人,爸爸妈妈和长着俊秀眼睫毛的小孩子。

我来新疆这些天最想做的事情,除了摘棉花、摘葡萄外,便是坐坐小毛驴拉的车,但这三个心愿目前一个也没有实现。

前面彷佛是一个市场,那里人头涌动。
我以为这便是所谓的巴扎,但问了路人才知道这里的巴扎在星期五,而我来的日子是星期天。

我无法等到下个星期五亲自来看这里的巴扎了,但这条摆在公路两侧长长的露天市场本身就已经很有趣了。

一个小店里卖五颜六色的粗粗绳子,一捆一捆随便丢在地上。
用铜打成的茶壶和洗手壶在阳光下发着亮橙橙的光,那个维族老汉做出洗手的动作,向正在闷头研究的我阐明洗手壶的用场。
一些壶非常老,黑黑脏脏的。
他用汉语很费力地见告我这些壶有一百多年了,我不明白为什么一百年的壶也拿来利用?

精美的新疆挂毯

一个女人在花花绿绿的摊子前劳碌着,那里有织得精美的挂毯,还有装饰华美的刀子,从七八厘米到一尺来长。

它们被摆在一只玻璃罩子里,发着寒光。
我很想买一些小小的刀子送给朋友,但又不知道一起上怎么顺利携带这么多冷森森的刀具,只好放弃了。

英吉沙小刀

我买了几个俏丽的小葫芦带回家

最可爱的是从树吊颈下来许多手工画的各种纹样彩色小葫芦,大大小小的尺寸,上面的纹样有非常范例的新疆风情:小玩偶的眼睛,俏丽的弧形卷纹。

我讲了半天价钱,花十五块钱买了两只小葫芦:一只浅黄一只橙黄。
等回到深圳的家里,我会把它们高高挂起来,听它们在风中当当而响,那多有趣啊。

窝窝馕

一个老太太坐在堆成小山的馕阁下微笑着,这种馕个头很小,周围是高高的一圈,中央像火山坑一样沉下去。
我以为是面包,她说:“馕,馕。
”一壁撕下一小块让我尝,非常美味有嚼头,我花一块钱买了一只。

新疆烤包子

新疆烤包子

我知道新疆的一种传统小吃是烤包子,但我从来没有吃过。
这次终于在一处摊前看到,有大有小,油亮亮地堆在大盘里。
我问老板,知道确实是烤包子,就花五毛钱买了一只。

那个肚子胖鼓鼓的老板看我才买一只,有些不高兴,但他的感情并不妨碍我吃得津津有味。

早上刚在宾馆楼下的陕西风味小吃店吃了一只韭菜包子和一只白菜包子,才隔了半个小时,肚子里又被装上一只羊肉烤包子。
我旅行的每一天,都没有停滞过往嘴里一直地塞东西,我只恨肚子太浅,装不过来。

市场一角

用来在馕上面扎出花纹的小物件

走马不雅观花看完这个库车集市,我走进老城的巷子里。
这里没有老老的木屋,只有泥和砖盖起的简陋房屋。
小巷地面铺着大大错落的条砖,孩子们嬉戏欢笑而过。
有些家门口种着小树,透过每一户大开的院门,看到院子里都立着高大的葡萄架,以及满眼爬满葡萄藤的清凉。
小巷呈网格状,四通八达。
我像一只无意中闯入的蜜蜂,走到哪儿算哪儿。

红鸡蛋

很多妇人在街边卖涂成鲜红的鸡蛋,我不明白这是什么样的风尚很多妇人在街边卖涂成鲜红的鸡蛋

这里是库车维族人聚居最核心的区域,应该极少有汉人走进来,独自行走的游客应该更少来。
我明显感到他们眼神中的当心,他们像看怪物一样从巷子头一贯盯我到巷子尾,表情冷森森,极其严明地核阅着我,让我头皮发麻。

我刚到库车的那一天,我碰着的一个汉族出租车司机刘成反复叮嘱我说:“千万不要在晚上去库车老城,那样太危险。
”而此时是阳光残酷的上午九点多,行走在老城的小巷子里,我已经觉得后背阵阵寒意。

一个维族的男人向我阐明用这样大大的葫芦装水,夏天喝时“凉凉的凉凉的。

摆在地上让人眼花缭乱的俏丽盘子摆在地上让人眼花缭乱的俏丽盘子

我冲每一个看着我的维族人一直地微笑,用我才学会不久的维语一直地对他们说着:“你好!
”我脸部的肌肉笑得都有些僵硬了,乃至以为自己一起在谄媚地笑。
一个女人盯了我半天,溘然问我:“你包里装的是什么东西?”

我愣了一下,说:“水,喝的水。
”一壁仰着脖子比划着喝水的动作。

她不再发问,我赶紧溜了,我到现在也不明白她问我这句话到底什么意思。

库车老城的小巷如此单调又危急四伏,我走了半个来小时,再也没有走下去的勇气,坐3路车回去了。

回到有着奇特名字的“卡拉库尔”宾馆睡了一大觉,又在新城乱晃了半天,我来到库车广场。
这个广场宽阔俊秀,有大片水体、长长的葡萄架、无处不在的木椅、还有低低流动的广场音乐。

唯一绝望的是广场最中央石头上刻着的“龟兹歌”竟然是易中天写的。
一个时下的盛行作家打油诗一样的笔墨被永久地刻进一个一千多年迈城的石头里,真让人嗟叹。

此时是晚上八点钟,广场上的背景音乐是浅浅的吉它曲,我坐在木椅上悄悄地看着一个曾经叫做龟兹的古城的落日,远天如金,残阳似血,统统都静默且诗意。

溘然创造,我竟然有好久好久没有悄悄地看落日了。

(待续)

(本文图片为法语朱老师原创)

(我是@法语朱老师,如果你喜好我的文章,欢迎你点赞、留言和转发,非常感谢!

(点击文末"理解更多":《2007,一个人的丝路之旅(9):百无聊赖的库尔勒》)

---------------------

学法语必看的"大众年夜众号: 微型法语教室

喜马拉雅: 微型法语教室

微型法语教室朗读版

朱老师看图说法语

知乎: 法语朱老师

今日头条: 法语朱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