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闻编辑 | 许悦
本土衣饰品牌卡宾近日发布2024年上半年纪迹报告。在截至6月30日的六个月内,发卖额同比下跌14.12%至5.06亿元;净利率同比增长3.38%至1699万元,而2023年同期和2023年整年分别为1644万元和2740万元,但在2022年涌现7524万的亏损。
这个结果并不令人意外。卡宾收入增长已经结束将近十年,其2014年的发卖额为10.98亿元,随后在2015年达到十年里的峰值,录得13.56亿元。从2019年到2023年,卡宾的发卖额为12.75亿元、12.88亿元、11.85亿元和11.89亿元。
只管行业整体都受疫情影响,卡宾在增长和反弹层面表现仍旧其它休闲男装要差。从2019年到2023年,太平鸟男装发卖额为26.14亿元、28.31亿元、33.7亿元、29.22亿元和28.81亿元;海澜之家的收入为219.7亿元、179.59亿元、201.88亿元、185.62亿元和215.28亿元。
卡宾的衣服不好卖。根据财报,其在2024年上半年的实体店铺均匀零售折扣约为25.7%,大略来说便是所有衣饰都打了七五折才卖出。这个数据和2019年相称,也是25.7%,但在2017年和2018年分别为21.3%及21.6%。
另一个佐证数据是库存周转天数。在2019年,卡宾的均匀存货周转天数为196天,高于太平鸟集团的179天。到了2023年和2024年上半年,卡宾的周转天数分别为199天和183天,太平鸟集团在2023年则为183天。
衣饰难卖和库存周期长是困扰中国服装品牌的普遍性问题。昔时夜量产品成为发卖不出的库存,积压门店陈设空间和公司现金流。随后为了减库存进行的频繁匆匆销,进一步压缩了卡宾的利润空间,终极形成恶性循环。
从2014年开始,卡宾逐渐用代销模式渠道传统批发模式,它将衣饰送到经销商门店时并未确认收入,须要经销商终极将商品卖出后才能返款。好处在于,卡宾在代销模式下将衣饰卖给经销商的价格,要高于传统批发模式;劣势则是经销商仍有将货品返还给卡宾的权利。
当市场行情不好且品牌走势向下时,衣饰要卖出去的韶光将会拉长。这影响了卡宾在特定时间内的收入水平。从2019年到2023年,均匀贸易应收款项及应收票据周转天数从123天上升到了186天,在2024年上半年达到了229天。
也便是说,卡宾从过去约四个月就能录得一笔发卖收入,而如今将近八个月才能收到回款。但要推动模式转变并不随意马虎,批发和代销模式仍旧主导卡宾的扩展策略。批发店和代销店的总量从2023年的568家变为2024年上半年的594家,而总门店数量在2024年上半年则为599家。
如果说许多传统衣饰品牌转型不易的一个缘故原由是由于加盟商、分销商太散,让总部策略难以推进,那么卡宾的问题或许就在于批发商和代销商太少。其在2024年上半年共有4名批发商和20名代销商,而这24个人均匀约管理25家门店——话语权更大,与总部博弈的上风也更多。
但核心仍旧是卡宾的形象不再具有吸引力。相较于九牧王和劲霸男装等品牌,卡宾的设计一贯在走休闲化和年轻化路线。是否是好设计暂且不谈,但至少卡宾本身有着较为宽松的转变空间,不至于由于形象割裂太大而引发老顾客反感。
然而卡宾缺少对消费者需求的研究,始终处于做了一些改变,但又没有完备改变的阶段。它曾跟随大潮做社交媒体营销,但官方微博却设置仅对粉丝展示全部内容;它将自己定位为设计师品牌,但却在天猫旗舰店上大量售价百元的产品,并在城市二级商圈乃至社区密集开店。
比较起来,同样声称走设计师品牌路线的江南布衣集团则稳健得多,2024上半财年收入同比增长26.08%至29.76亿元,个中男装品牌速写增长13.9%至41.3亿元。稳定的缘故原由是其善于通过讲故事来塑造品牌形象,通报代价不雅观来巩固消费者忠实度,并以此支持千元级别售价。
而卡宾所处的价格段竞争激烈。论对趋势应变的能力,Zara、H&M以及中国本土的Urban Revivo都更有上风,通过走秀、联名和在核心商圈开店来塑造时髦形象的能力也更强;在价格上,许多淘品牌能在做出相似格局的根本上,给出更低的定价。
抵牾的定位和定价以及摇摆不定的策略已经让卡宾结束10年,而代销模式失落灵却尾大不掉的局势则使其难以有力推动转变。这将在未来相称长一段韶光里让卡宾发展连续受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