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 | 妙投APP

作者 | 董必政

头图 | 视觉中国

2024年,光伏企业更难了。

光伏过剩正信光电还要上市扩产

由于光伏各环节产能过剩,不少光伏企业开始减产避免亏损扩大。
同时,也有不少融资扩产的项目被叫停。

光伏企业正信光电却要逆行,选择在这个时候去港股IPO。
产能过剩却还要扩产,这操作有点“迷之自傲”。

#01一、看不懂的扩产

作为光伏专业化组件厂商,正信光电的紧张业务有:(1)光伏组件发卖、光伏组件加工;(2)光伏电站培植及运营。
个中,2023年光伏组件业务占比达到了92.6%。

招股书显示,正信光电操持将这次港股IPO募资用于扩大产能及升级生产举动步伐及设备,扩大公司的业务覆盖范围,用作营运资金及一样平常公司用场。

妙投认为,正信光电IPO融资扩产的情由并不成立。

1.产能利用率下滑明显

近3年,正信光电的三大生产基地的利用率均持续下滑。
个中,常州生产基地的实际产量从2021年的1458.5MW低落到2023年1022.8MW,产能利用率也从2021年的93%降至2023年的79.1%;宿迁(一期)生产基地、大理生产基地的产能利用率也同样面临环境,分别从91.1%降至78%、从92.2%降至79.6%。

(数据来源:招股解释书)

只管产能利用率下滑,正信光电仍打算加速扩产,操持在海内及印度尼西亚新建生产基地以扩大产能。

招股解释书显示,宿迁(二期)生产基地的年总设计全产能为10.0GW,估量将于2024年底试产,2026年底全面投产,估计总投资额约为12.5亿元。

同时,公司操持通过与当地互助的办法,在印度尼西亚新建生产基地,年设计全产能为500MW,估量将于2024年第四季度投产,估计总投资额约为4.2百万美元,个中3.3百万美元由公司出资。

对付2个生产项目,在招数解释书,公司并没有对能够的投资回报进行测算。
如果投资回报不理想,完备可以不必扩产。

因此,妙投认为,在光伏产能过剩的背景下,正信光电应慎重考虑扩产,且要在招股解释书中补充投资回报的测算。

2.产品出货承压

这两年,光伏企业的产品普遍不好卖了,正信光电亦是如此。

由于光伏竞争加剧以及产能过剩的影响,正信光电的存货周转天数明显增加。

截至2021年底、2022年底及2023年底,公司的存货分别为3.44亿元、5.55亿元和3.78亿元;存货周转天数分别为37天、46天和57天。

此外,正信光电表示,2022年一些外洋客户延长了产品交付期;2023年光伏组件的发卖量低于预期,导致存货周转天数增加。

此外,妙投创造公司的光伏组件加工做事的占比提升较为明显。
加工做事的营收占比从2022年的5.9%提升至2023年的11.2%。

(数据来源:招股解释书)

2022年,光伏行业赢利的时候,公司自己卖组件;2023年,光伏行业整体盈利能力下滑,公司给别人代工组件。

可见,在产能过剩、产品跌价的背景下,公司的光伏产品并不脱销,开始给别人代工。

这是,由于产品卖不出去吗?那么,扩产之后,公司该如何担保产品的发卖呢?

妙投认为,正信光电须要正面回答。

#02二、盈利能力堪忧

当前,光伏处于盈利的下行周期,2024年上半年光伏企业涌现亏损。

而正信光电如何度过这个阶段,才是须要公司真正关注的问题。

环球光伏组件市场竞争激烈、高度集中。
根据艾瑞咨询的资料,2023年晶科、隆基、晶澳、天合4家头部一体化制造商在出货量方面主导了光伏组件市场,贡献了46%的总市场份额。

而正信光电2023年光伏组件出货量达2.7GW,环球排名32位。

(数据来源:招股解释书)

在产能过剩时,价格战不可避免。
这样,就会导致组件环节的盈利稀薄,或者涌现亏损。

公开数据显示,组件价格仍在持续走低。

截至2024年6月尾,单面单玻 PERC 182mm成交价格为0.74-0.86元/W,均价为0.78元/W,较2024年初均价低落16%;双面双玻 TOPCon 182mm成交价格为0.78-0.93元/W,均价为0.85元/W,较2024年年初低落15%。

(数据来源:GGII)

倾巢之下,安有完卵。

受此影响,隆基、晶澳等头部一体化组件均涌现亏损的环境。
2024年上半年,隆基绿能、晶澳科技分别预亏55亿~48亿、12亿~8亿。

正信光电,亦是如此。

根据招股解释书,由于市场竞争激烈,截至2024年4月30日,公司光伏组件的出货量于同期亦有所减少,光伏组件均匀售价较2023年同期有所下跌,从而导致正信光电的营收较2023年同期有所减少。

值得把稳的是,正信光电并没有对2024年公司的盈利状况进行表露。

一样平常来说,相对付正信光电这样的专业组件企业,一体化组件企业的本钱上风更为明显。

参考头部组件企业的盈利状况,妙投认为,2024年正信光电大概率也是面临亏损的,将面临较大的经营压力。

如果说,2024年扩产之后,受竞争的影响,公司的产品不仅会不好卖,也可能会越卖越亏的环境。

妙投不禁想问,正信光电你是负责的吗?

其余,光伏产能过剩的环境仍会持续。
国际能源署预估,到2024年年底,环球太阳能电池板的供应量将是市场需求的3倍。

由于供需错配导致价格不断走低,光伏企业普遍下调产量以缓解库存压力。
而低迷的成交价格也导致部分企业不堪重负,纷纭“停产改造升级”。

因此,业内主流的不雅观点认为光伏行业将经历“L”型的发展进程,即由于亏损,各企业扛不住了,自发地停产,导致产能出清,但要会经历一段漫长的韶光。

而这段韶光,公司须要储备资金应对未来的不愿定性,或许是公司上市的紧张目的。

以上剖析谈论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