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叙旧在网站上的一段自我独白,朴实无华的笔墨,温暖而治愈。

这段话也正是叙旧与她的设计师易平,故事的写照。

遇见

泸沽湖平易近宿设计实景话旧留白

泸沽湖那一年,是易平最颓废的一年。
投资失落败,心情暴躁,内心迷茫,人生的下一步该何去何从,他彷佛也没有答案。

设计师骨子里的背叛与自由让他决定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跳脱现有的繁芜环境,不失落为一种暂时的解脱。

泸沽湖不是易平的第一选择,但兜兜转转之间,却成了他找到答案的关键。

彼时,心情不佳的易平在泸沽湖的堆栈里呆呆的坐着,想着来日诰日就要离开,心情一如往昔,并无半分差别。

堆栈老板倒是激情亲切不减,聊到兴起,得知易平是设计师,说自己有块自建地一贯找不到得当的人设计。
相聊许久,留下微信,就此别过。

这场相遇平淡无奇,如雁过无痕,易平并没有放在心上。

叙旧

回到成都后,易平在劳碌中调度自己,和堆栈老板也成了淡淡“点赞之交”。
在又一次由于作品而被堆栈老板点赞,易平接到了一条信息:“你的这个设计很棒,我们聊聊?”

时隔半年,堆栈老板来到成都,和易平叙话半年前的泸沽湖之约。

于是,一场【叙旧】开启。

易平曾经问我,你以为光代表什么?我说,爱与希望。

他说:不止,还有温暖和治愈。

凡是亲眼看过叙旧的人,都会惊异于设计师对付光的利用与把握。

叙旧打造了前庭后院两个板块。
前庭属于新建项目,后院则是老房改造。

在前庭设计上,设计师结合周围群山环抱特性,利用原木色系,打造方正平顶式阁楼。

后院则在原有两层砖楼的根本上,合营前庭色系,设计了坡式屋顶建筑,不规则阁楼。

两者相似又不似,独立又相融。

前庭高下三层,后院高下两层,面积共1800多平米。

在每个独立的小空间里,险些都有光的渗透与参与。

易平说:“光是我这部作品的伴奏,她是一种措辞,一种与空间所有物品形成独属关系的独特措辞。
他们存在真实的空间对话。

设计师称这种对话为一种神往,是由人的自主意识自生,从潜意识的状态导向现实的状态,从在场的东西引出不在场的东西。

如果由心解读,便是经由设计,将这种空间还原。
一千个人,可以引发一千种神往。

留白

全体空间里,大面积利用白色。
易平说,这种留白,是对空间实质的呈现,也是对情境塑造手腕的剥离。

留白,建构的空间对话,是在最大限度知足功用后,对当时设计的呼应。

留白空间中的空性,透着静寂,静寂中却并无凝滞。
映渲染陶罐、灌木、石子对应的传统审美高古与拙美,全体空间的内在是跳跃的。

这种设计的呈现,是设计师当下内心的抒发与对文化的理解。
更多对付空间的见地,则取决于每一个身临其境的人。

答案

在山里的一年,易平措辞旧带给他的意义深远。
一年的思考与重塑,不仅治愈了易平的心,也让他重新认识自己,找回了对设计的激情亲切,找到了未来的方向。

用设计表达生活,用生活通报温暖,在温暖中被治愈。

就像叙旧说的:“我想带给你的,不但是山野和村落落,田园和牧歌,我更想带给你,在路上的久别相逢与似曾相识。

如果生活是场循环播放的一镜到底,那么,希望你的循环叙旧是温暖的治愈。

项目名称:叙旧

项目地址:泸沽湖

项目面积:1800平米

项目造价:260万

设计韶光:2017年

落成韶光:2018年

紧张材料:自流平、原木、竹竿

主创设计:易平

拍照:邓俊涛

撰文:吗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