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指南更新内容紧张包括早产定义的谈论、识别早产高危人群的方法、预防策略、新的循证证据及治疗方法。适用范围:单胎受孕、胎膜完全的自发性早产的防治。
本指南标出的证据质量和推举强度采取GRADE分级。证据质量等级分为:
高等(Ⅰ):非常确信真实的效应值靠近效应估计值;
中级(Ⅱ):对效应估计值有中等度信心,真实值有可能靠近估计值,但仍存在两者大小不同的可能性;

低级(Ⅲ):对效应估计值的确信程度有限,真实值可能与估计值大小不同;
极低级(Ⅳ):对效应估计值险些没有信心,真实值很可能与估计值大不相同。推举强度等级分为3级,强烈推举(A):明确显示干预方法利大于弊或弊大于利;弱推举(B):利弊不愿定或无论质量高低的证据均显示利弊相称;良好实践声明(C):基于非直接证据或专家见地、履历形成的推举。
早产定义的上限环球统一,即受孕不满37周分娩;而下限设置各国不同,受社会经济状况、文化、教诲、遗传、医疗保健水平及早产儿救治能力等多种成分影响。根据发生的缘故原由不同,早产可分为自发性早产和治疗性早产。前者包括早产和胎膜早破后早产;后者是因受孕合并症或并发症,为母儿安全须要提前终止受孕。(1)晚期早产(late preterm),即受孕34~<37周的分娩;(2)中期早产(moderate preterm),即受孕32~<34周的分娩;(3)极早产(very preterm),即受孕28~<32周的分娩;(4)超早产(extremely preterm),即受孕<28周的分娩。不同孕周早产的构成比约为:晚期早产占70%,中期早产占13%,极早产占12%,超早产占5%。有晚期流产和(或)早产史者再次受孕,早产的再发风险是无早产史孕妇的2.5~6.0倍,前次早产孕周越小,再次受孕早产的风险越高。受孕中期经阴道超声检讨显示子宫颈长度(CL)≤25 mm的孕妇是早产的高危人群。CL会随受孕期改变,若以CL≤25 mm为界值,短子宫颈者自发性早产的发生风险明显增高,可作为早产的预测指标。推举1:盆腔对有早产或晚期流产史的孕妇,受孕16~24周利用标准方法经阴道超声丈量CL,CL≤25 mm可诊断为子宫颈缩短(证据质量和推举强度:ⅠA级)。受孕中期子宫颈缩短是早产的独立危险成分。腹部超声丈量的CL虽然并不等同于经阴道超声丈量值,受探头和子宫颈之间的间隔大、丰裕膀胱或超声科医师施加于探头的压力以及胎儿或母亲构造遮挡等成分的影响,但受孕中期腹部超声检讨创造的CL缩短与早产存在关联。推举2:对无早产高危成分者,受孕中期行腹部超声检讨胎儿构造时可初步不雅观察子宫颈形态和长度,对可疑非常者进一步经阴道超声丈量CL(证据质量和推举强度:ⅢC级)。子宫颈锥切术、环形电极切除术(LEEP)等治疗后,会增加早产的风险,如增加子宫颈息肉者、子宫发育非常患者早产的风险。过度瘦削或肥胖的孕妇易发生早产,如体重指数(BMI)<19.0 kg/m2,或孕前体重<50 kg;或者BMI>30.0 kg/m2者。多胎受孕是早产的独立危险成分,双胎受孕的早产率近50%,三胎受孕的早产率高达90%。胎儿及羊水量非常者早产风险增加,如胎儿构造非常和(或)染色体非常、羊水过多或过少者。子痫前期、子痫、产前出血、受孕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受孕期糖尿病、甲状腺疾病、合并严重心肺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急性传染病等,早产风险均增高。掌握好原发病,对有内外科合并症的妇女应通过干系学科评估后受孕;对操持受孕妇女把稳其早产的高危成分,对有高危成分者进行针对性处理。除赞助生殖受孕者能明确理解排卵日或胚胎移植韶光从而准确估计胎龄外,目前公认在受孕早期标准化丈量胎儿顶臀长(CRL)是估计胎龄最准确的方法。推举3:受孕早期标准化丈量顶臀长(CRL),依据CRL确定胎龄。同时,受孕早期超声检讨还应打消多胎受孕,如果是双胎,应确定绒毛膜性,分类管理(见双胎指南);提倡在受孕11~13+6周丈量胎儿颈部透明层厚度,有助于理解胎儿非整倍体风险及部分严重畸形(证据质量和推举强度:ⅠA级)。推举4:第1次产前检讨时即应详细理解早产高危成分,以便尽可能针对性预防;宣教康健生活办法,避免吸烟饮酒;体重管理,使受孕期体重增加合理(证据质量和推举强度:ⅠA级)。既往研究显示,由于阴道用孕酮预防早产相对安全,且目前尚无预防早产复发更有效的方法,在关于早产防治的Delphi调查问卷中,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产科学组专家赞许对前次早产史再次受孕的妇女,推举受孕中期开始阴道用孕酮(微粒化孕酮或阴道用孕酮凝胶)。推举5:对有早产或晚期流产史者,推举受孕16周开始阴道用微粒化孕酮200 mg/d,或阴道用孕酮凝胶90 mg/d,至受孕36周(证据质量和推举强度:ⅢC级)。推举6:对付无早产史,但受孕24周前经阴道超声检讨创造子宫颈缩短(CL≤25 mm)者,推举阴道用微粒化孕酮200 mg/d,或阴道用孕酮凝胶90 mg/d,至受孕36周(证据质量和推举强度:ⅠA级)。关于子宫颈环扎术预防早产的手术指征一贯存在争议。比较子宫颈环扎术与阴道用孕酮对付受孕中期子宫颈缩短孕妇预防早产效果,尚无高质量研究证据。对付无痛性子宫颈扩展,羊膜囊暴露于子宫颈口、单胎受孕者,行紧急子宫颈环扎术能否延长孕周尚存争议。子宫颈环扎术有3种术式:经阴道的改良McDonald术和Shirodkar术,以及经腹的(开放性手术或腹腔镜手术)子宫颈环扎术。无论哪种术式,应力求环扎部位尽可能达到子宫颈内口水平。推举7:对晚期流产或早产史≥3次者,受孕早期(颈部透明层厚度检讨后)可行预防性子宫颈环扎术(证据质量和推举强度:ⅢB级)。推举8:受孕中期经阴道超声检讨创造子宫颈缩短的孕妇,阴道用孕酮后子宫颈仍旧持续缩短者,或受孕中期CL≤10 mm者,推举办子宫颈环扎术(证据质量和推举强度:ⅢB级)。推举9:对付无痛性子宫颈扩展、羊膜囊暴露于子宫颈外口、受孕<28周的孕妇,初步打消子宫颈环扎术禁忌证后,建议考虑行紧急子宫颈环扎术(证据质量和推举强度:ⅢC级)。推举10:对付履行紧急子宫颈环扎术的孕妇,推举联合利用抗生素(抗生素对革兰阳性和革兰阴性细菌及支原体均有效)防治病原微生物传染,密切不雅观察传染临床表现(证据质量和推举强度:ⅡA级);同时运用宫缩抑制剂、卧床安歇(证据质量和推举强度:ⅢC级)。
推举11:履行子宫颈环扎术前须要打消手术禁忌证,包括绒毛膜羊膜炎、胎盘早剥、胎膜早破、胎儿窘迫、胎儿严重畸形或染色体非常、去世胎等(证据质量和推举强度:ⅡA级)。推举12:在早产高发地区,受孕12周后可给予小剂量阿司匹林口服,预防早产(证据质量和推举强度:ⅡB级)。卧床安歇、富含ω3脂肪酸或富含蛋白质的饮食、治疗牙周病、监测宫缩、筛查遗传性或得到性易栓症、筛查并治疗细菌性阴道病对付早产的预防效果尚无证据支持。受孕满28周~<37周,涌现规律宫缩(每20分钟内4次或每60分钟内8次),同时子宫颈进行性缩短(子宫颈缩短≥80%),伴有宫口扩展,则诊断为早产临产。受孕满28周~<37周,孕妇虽有上述规律宫缩,但子宫颈尚未扩展,而经阴道超声丈量CL≤20 mm则诊断为前兆早产。研究显示,对有规律宫缩的孕妇应根据CL确定是否运用宫缩抑制剂,如果经阴道超声丈量CL<20 mm,可利用宫缩抑制剂,否则可动态监测CL和宫缩的变革。宫缩抑制剂运用一样平常不超过48小时,因超过48小时的坚持用药不能明显降落早产率,且可能增加药物不良反应;也不推举宫缩抑制剂的联合利用。推举13:对付前兆早产或早产临产,需行匆匆胎肺成熟治疗,需宫内转运至有早产儿救治条件的医疗机构分娩者,或需用硫酸镁保护胎儿中枢神经系统者,推举运用宫缩抑制剂,但疗程不超过48小时(证据质量和推举强度:ⅠA级)。常用的宫缩抑制剂紧张包括钙通道阻断剂、缩宫素受体拮抗剂、前列腺素抑制剂、β2肾上腺素能受体愉快剂。硫酸镁能降落早产儿的脑瘫风险,而且能减轻34周及以下胎龄早产儿的脑瘫严重程度。推举14:受孕34周前早产临产或择期剖宫产术在即(最好在分娩前4小时内),推举运用硫酸镁保护胎儿中枢神经系统(证据质量和推举强度:ⅠA级)。利用方法:硫酸镁4 g静脉滴注(30~60分钟滴完),可以1.0 g/h的速率坚持静脉滴注至分娩(不超过12小时)或不坚持给药(证据质量和推举强度:ⅡB级)。糖皮质激素(地塞米松、倍他米松)匆匆胎肺成熟是一个“划时期”的用药创造。地塞米松、倍他米松均能通过胎盘,且半衰期相对较长,两者效果相称。推举15:对受孕24~34+6周,估计1周内早产或早产临产者,推举利用1个疗程地塞米松或倍他米松。如果1周内未分娩,而再次涌现早产表现,可给予第2个疗程,一样平常不该用第3个及更多疗程(证据质量和推举强度:ⅠA级)。对付胎膜完全的早产孕妇,利用抗生素不能预防早产;除非分娩在即且下生殖道B族溶血性链球菌检测阳性者才需用抗生素。推举16:不推举利用抗生素预防胎膜完全的自发性早产(证据质量和推举强度:ⅠA级)。早产儿,尤其是胎龄<32周的早产儿出生后大部分需在医护职员的帮助下实现从胎儿向新生儿的过渡,包括体温管理、胎盘输血、呼吸管理、喂养等,早产儿的处理水平直接影响其存活率和各器官功能严重不良的发生率。推举17:对有转诊条件的早产孕妇,转诊到有早产儿救治能力的医疗机构分娩(证据质量和推举强度:ⅠA级)。产程中加强胎心监护有助于识别胎儿窘迫,尽早处理;分娩镇痛以硬脊膜外阻滞麻醉镇痛相对安全;不提倡常规会阴侧切,也不支持没有指征的产钳助产;对臀位特殊是足先露者应根据当地早产儿治疗照顾护士条件权衡剖宫产术的利弊,因时制宜选择分娩办法。此外,延迟结扎脐带有利于早产儿呼吸循环过渡。
推举18:早产儿出生后延长断脐韶光≥120秒,同时尽快擦干皮肤、保暖(证据质量和推举强度:ⅠA级)。来源: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产科学组.早产临床防治指南(2024版)[J].中华妇产科杂志, 2024, 59(4): 257-269.
\"大众 data-from=\"大众0\公众 data-is_biz_ban=\公众0\"大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