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年探“龙头”——畜牧篇
“好肉好酒,幸福常有。”作为农业大省的河南,不仅坐拥“国人粮仓”“众人餐桌”的金招牌,在畜牧赛道也强势出圈,生猪、肉牛、奶牛、家禽、肉羊五大上风家当发展迅速,肉类、禽蛋、奶类产量稳居全国前列,双汇、牧原、花花牛等一大批畜牧行业龙头企业在全国论起来也是名声响当当。
2024已来,“畜牧大省”河南如何快步迈向“畜牧强省”?河南省两会期间,大河报·豫视频联合河南省农业屯子厅推出《龙年之际探“龙头”——畜牧篇》系列宣布,探访河南畜牧优品,以畜牧企业为样本,聚焦新发展格局下畜牧业转型升级,探索河南畜牧业高质量发展新路径。
视频加载中...
大河报·豫视频走进内乡牧原肉食家当综合体
1992年创始,2014年上市,2023年全集团生猪出栏6382万头 、屠宰量1326万头。把“养猪”做到极致的牧原食品,2023年整年营收超1100亿元,养猪业务分布24省(区)、103市、217县(区),是名副实在的环球第一猪企。
九层之台,起于累土。总部位于南阳市内乡县的牧原如何成为行业龙头?在2024年全省两会召开之际,大河报·豫视频走进位于内乡的牧原肉食家当综合体家当园,在牧原集团最大的养殖基地里创造他们的高产奥秘。
效率提升、本钱降落,楼房养殖模式的成功运营
养殖区、智能供料区、屠宰加工区、星级职工宿舍、无害化处理区、有机肥厂区、污水处理区......在内乡县余关镇大花岭村落,牧原肉食家当综合体矗立在此,2800亩的地皮上,每天都上演着“粮食进场、猪肉出场”的故事。
综合体中,最显眼的便是那21栋整洁划一的“猪的宿舍楼”,也便是全体家当园中最核心的养殖区域。6层高的楼房里,每一层都分工明确,从繁育到育肥,完备不用走出大楼。
内乡牧原肉食家当综合体总经理张龙飞见告,“2019年国家出台农用地上可以建多层养殖举动步伐的政策支持,我们公司为相应国家生猪稳产保供,根据生猪养殖用地政策,研发创新、投资培植楼房猪舍。”
2020年2月份开工培植,同年9月第一栋楼房投产利用,2022年3月21栋楼全面投入利用。谈起楼房养猪的上风,张龙飞向列举了一个比拟数据,如果要达到年出栏量10万头猪,平铺猪舍须要450亩地皮,而现在的6层楼房猪舍只须要85亩地皮,效率提升4.3倍,全体综合体的年出栏量能达到210万头。
同时,楼房猪舍所带来的集约性和封闭性,降落物流本钱,提高生物安全等级,带来的效益相称可人。
“我们的综合体实现饲料、养殖、屠宰一体化。饲料通过智能管链系统供应,运输本钱大概在5元一吨,相较于传统模式28km均匀运距,一吨的运费就降落了30元,而生猪出栏后可以直接转运至屠宰车间,运距缩短,屠宰真个收益每头猪能够增加50元。”张龙飞说。
科技加持成为楼房猪舍成功关键
楼房养猪并不是牧原创始,但在牧原的楼房猪舍里,满满都是他们的独家高科技。
养猪人最大的寻衅是疫病,防疫成了头等大事,任何事情职员不经由严格的消毒程序都不能进入猪舍内部。在楼房猪舍里,关键词之一便是“独立”。独立园区、独立楼栋、独立楼层、独立单元、独立圈栏,互不侵扰,在割断病毒传播路子上进行管理全覆盖。
在楼房猪舍的钢构造外立面之内,有将近3米的间隔才是养殖单元的外层,而这3米的空间中,便是牧原为生猪定制的“空气过滤系统”。“这个空气过滤系统由四层构成,第一层是不锈钢网,第二层是过滤棉,第三层是初效过滤器,第四层是高效过滤器。”张龙飞先容道,“过滤系统第四层的高效过滤器,可以过滤掉0.3微米的病毒载体粒子,进入猪舍的空气质量靠近ICU病房,为猪群供应康健的成长环境。这些科技创新都是牧原人自主研发的。”
而当走进楼房猪舍内部,透过玻璃看到了养殖区的真实影像后,被个中的各种高科技看花了眼。
牧原自主研发的智能巡检机器人,相称于一个高等兽医,24小时在线的养猪管家,可同时对猪舍内温度、湿度、猪舍环境质量等17项指标实时监测,纵然在猪舍外,养殖技工也可以看到所养猪群实时状况,帮助员工管理猪只,守护猪群康健。
过去,喂养职员或许不能及时创造猪只非常状况,导致失落去最佳治疗机遇,但现在,智能声音采集器,能够帮助养殖技工全天候监控猪只呼吸类疾病,实时采集猪群咳嗽、喷嚏、尖叫等声音,实现听声辨病。它能较人工提前3-5天创造猪的呼吸道疾病,并将信息及时推送给喂养职员,实现对猪群非常早创造、早预警、早干预和早治疗。牧原综合体总经理张龙飞表示,“当非常猪得到及时处理时,整体的成活率就会上升,猪群康健有保障,用药少,本钱低,猪肉品质也会提升。”
标准化生产让养猪变成一件随意马虎的事
养猪的标准化远远超过了工业化的哀求,一个科学的标准是养好猪的关键。和普遍印象中的粗放养猪模式不同,在这个生猪年出栏量达210万头的综合体中,标准时候存在。
猪舍环境的生物安全标准、环境质量标准、生猪的饲喂标准、乃至还有猪的体感舒适度标准……
这些养猪标准如何来?张龙飞表示,牧原标准都由技能带头人+现场管理者+一线养殖技工共同制订,并在实践中评估和持续优化,“三者缺一不可”。技能带头人从元点发力,实现技能打破,输出技能标准;管理者推进标准落地,在落地中评估有效性;而养殖技工是标准的运用者,他们要及时结合现场运用,评估标准适用性。
理解到,牧原的智能饲喂系统可以根据猪只阶段情形做到“精准日粮,一天一个配方”,精确掌握下料量。而日粮的配比如何而来?是营养师通过对猪成长机理、最适营养需求探索研究而来,精准营养做到既知足猪群成长须要,又不营养过剩摧残浪费蹂躏。
智能设备加持配以严格的养殖标准,让养猪变成了一件大略的事情,其规模化高产也就顺理成章。
王林果是2022年才来到牧原的新员工,在此之前,他从没想过有一天会成为一名养猪人,学习工商管理的他对付养猪的印象还是小时候屯子家里养猪的场景。
“没来牧原之前,印象中的养猪便是脏乱臭,没有技能含量,不体面;来到牧原之后,和想象中的完备不一样。养猪智能化程度比较高,全都是智能饲喂,自动下水下料,智能环控调节猪舍内的温度湿度;养猪有技能有标准,有专门培训辅导。”王林果说,“只要能把各项标准做到位,都能养好猪。养猪不是大家想的便是个喂猪的,而是一个有技能的家当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