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妙青[吉山花瑶自媒体网络首发]海派山水盆景的发展已有近 500 年的历史,它是我国山水盆景发展中主要的一支流派,集百家之长,以其不拘格律、道法自然的特点深受广大盆景制作者喜好。
笔者自 1986 年到上海植物园事情,师从冯舜钦大师学习海派山水盆景制作,34 年的研讨与创作,让笔者对海派山水盆景的自然式创作有了一定的感悟。
笔者认为,海派山水盆景创作的灵魂是立意,关键是布局,再配以技法与装饰的深化,方可创作佳品。

构思立意

“意在笔先”是王维山水诀中的句子,在制作海派山水盆景时,最主要的是构思立意,做到胸有成竹。
这就哀求创作者饱览名山大川、江河湖海,把大自然的精华融汇于心,笔者自幼喜好山水,学徒之时更是走遍了山川湖海,身临实景,触景而生情,闻声而感应,用笔或相机记录下来,集山、峰、岗、峦、泉、瀑、涧即是一身,作为日后自然式创作的源泉。
同时创作者应理解各地不同的风光,如作庐山之景,则呈险要之势;如作漓江之水,则显奇丽之美;如作海礁之石,则达大浪之烈。
一个精良的创作者,还要不断增强自身的地理知识、植物知识及文学艺术教化,方能与时俱进,不断创造出精良的盆景作品。
构思的过程实际上便是将大自然的景致与山水盆景建立转换的一个思考过程。
通过构思,可以确定山水盆景的主题,这个过程便是立意。
一个好的立意,是山水盆景制作成功的主要条件。
笔者在实际的创作过程中,每每非常看重立意,以把控海派山水盆景的整体灵魂。

取材雕琢

海派山水盆景的构思立意及制作方法

取材 立意的确定决定了石材的选择,若立山川险要之意,则要选择硬质石类,如斧劈石、钟乳石、龟纹石等。
若立山村落田园之意,则应选择软质石类,如砂积石、芦管石等。
同一立意也可选用不同的石材,如表达江南秀美之意,既可以选用像太湖石的硬质石材,也可以选用像砂积石的软质石材。
同样,若立秋山晚霞之意,应选择偏红黄系列的石材,如木化石、赤色斧劈石、芦管石等。
若立寒江独钓之意,则应选择灰白系列石材,如太湖石、白色钟乳石等。
此外,在一件山水盆景作品当中应避免两种以上不同的石材,并至少担保石材纹理相同或附近。

雕琢 石材雕琢包括切割、出峰、打磨以及凿孔等步骤。
石材雕琢不是随意敲打,而是根据立意布局进行。
石材切割紧张利用在硬质石材上,将其一分为二,一长一短,各有所用,长块可做主峰配峰,短块可做平坡山脚。
出峰是石材雕琢过程当中最具技能含量的环节,榔头挥敲的角度、力度都会影响出峰的效果。
针对硬质石材出峰时,要先确定石材的纹理,一样平常应顺着石材纹理进行敲打,出峰效果会比较自然,而且皴面也比较精美。
在出峰时应只管即便避免在石材的断裂纹处大力敲打,否则会导致石材的断裂与毁坏。
相对而言,软质石材的出峰会相对随意马虎一些,但也应把稳只管即便保留其硬质部分,防止后期石材的过快风化。
石材出峰应至少达到三个看面,出峰的纹路也要相同或附近,使整体统一折衷。
出峰后的石材每每棱角分明,须要对细节部分打磨,使整体的纹理更为折衷柔和。
常日会利用砂纸、钢丝刷及打磨机等,沿着石材出峰后的纹理进行打磨,但对特意营造的峭壁绝壁,则只管即便不打磨,保持其锋利的野性特色。
凿孔一样平常是针对软质石材的雕琢,使石材变得更玲珑剔透,形成岩穴、水洞及天的景不雅观,还可以预留出后期植物的栽植池和小品的摆设点。
此外,凿孔对软质石而言,更是一个削除懦弱部分,保留不易风化部分的过程,可增强软质石材后期的保存期限。

王妙青(右)与儿子王巧良制作山水盆景

配置胶合

配置 山石的配置,也便是整体山水盆景的空间布局,同样也是立意所辅导的。
山石的配置要讲究整体感和折衷性,既不能过于臃肿,也不可太凌乱无章,要做到整而不孤,零而不散。
在全体山水盆景当中,只能有一个主体,别的客体都要服从这个主体。
这种主次关系紧张反响在主峰与次峰及散点矶石的比拟,欲使主峰高大,则次峰需矮小;若次峰略显高大,则会在视觉上降落主峰的高度,从而达到以小见大,以大见小的效果。
在大小比拟的处理上,散点矶石的运用会增强整体山水空间的深度与序列,海派山水盆景的水形营造每每通过散点矶石来表现水体层次的引流与集散,丰富了水形和水面的变革。
此外,散点矶石的运用,不仅增强主客峰的空间感,加倍强了山体的延绵起伏,使整体山石错落有致。
海派山水盆景的空间布局还非常强调远近关系的处理,一样平常来说主峰群为近景,远景在体量上不可压过近景,且近景也尽可能不要遮挡远景,才能增强整体山水空间的层次感。

中国画讲究“疏可跑马,密欠亨风”,在海派山水盆景的空间布局当中更是如此,主景群峰错落,但不能显得过于臃肿;配景留白点缀,也需紧凑有致。
总之,在山石的配置当中,要考虑多项要素,要处理好虚实、零整、主次、高矮、大小、远近、疏密等各种抵牾,按照主题立意,详细问题详细剖析,才能将整体的山水格局做到“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效果。

胶合 胶合的材料一样平常利用水泥、黄沙及 801 胶水,配置比例大致为 2 ︰1 ︰ 1。
为了使胶合效果更为自然,对付一些彩色硬质石材,一样平常会事先在水泥中加入一定量的颜料色粉。
如斧劈石和玄色灵璧石的胶合会加入黑粉或墨汁。
对付赤色斧劈石或者黄色木化石,则会加入红粉或者黄粉。
对付软质石材的胶合,一样平常将同类废弃石块打磨成石粉,待胶合完成后再将该石粉铺撒在水泥上,使得胶合处与山石十全十美,不留人工痕迹。

在山石胶合前,一样平常先在平地或盆底铺一张塑料薄膜,这个步骤也可在山石配置提高行。
山石胶合分为两种,一种是将先前配置好的山石打散,在塑料薄膜和山石交卸处抹上水泥,然后重新一块一块拼接而成,这种做法每每会使整体山水形态与之前配置时有所细微的差异。
另一种做法是在山石配置时已将塑料薄膜铺好,在不大移动山石的情形下,直接在山石相接处抹上水泥,这种做法基本不会偏离之前配置好的样式,但对胶合的手腕哀求较高,须要技法闇练者才能胜操。
在山石胶合时,要高下旁边磨合,对付空隙较大而不平稳的地方要塞入小碎石,加强稳固,并将多余的水泥刮尽,只管即便不残留。
在胶合时,水泥用量不能过多,但也不能过少,不然山水盆景的后期保存效果不佳。
此外,在山石空隙处也要把稳植物栽植凿预留。
同时,对付像龟纹石纹理特殊明显的石材,在胶合水泥未干时,可以用工具在水泥上勾勒出与其相同或附近的纹理。
待全部山石胶合完后,可以用软刷蘸水,轻轻刷一下胶合处的水泥,使其胶合得更加自然和稳定,同时也可以刷掉粘在山石上的水泥。
待水泥晾干后,可以用刀片剔除山石地下的塑料薄膜并刮除特殊不自然的水泥痕迹,逐日多次浇水,担保胶合的牢度。

绿化妆饰

绿化 巧施绿化可以填补遮挡山石的毛病,减少人工痕迹,更是深化了整体山水盆景的意境。
绿化植物一样平常选择松柏类、小叶黄杨、六月雪、雀梅等耐旱易活的木本植物及文竹、翠云草等小草花,这些植物都枝矮叶细,宜镶嵌于山石之间。
此外,苔藓也是绿化中极为主要的材料。
山石绿化,同样依据整体的立意而进行配置,若立高山雄奇之意,则配以断崖式栽植;若立山川林立之意,则草木需密密层层;若立平湖秋月之意,则点缀草花苔藓即可。
在选择植物时,也要做到主题符合、体量适宜,更主要的是要担保植株根系饱满,整体康健。
栽植时将植物连根带土,放入预先设置好的栽种池,用手指压实,在土层表面铺上苔藓,然后将水浇透。
值得把稳的是,植物的栽种要讲究整体性,一样平常只在近景栽种木本植物,远景只配置一些草花和苔藓,方显远近、大小的折衷比拟。
支配完后,应放在阴凉下,保湿透气,担保植物成活。

装饰 装饰是全体山水盆景制作的末了一步,也是画龙点睛之笔。
根据整体的立意进行亭台楼阁、人物、小船的摆设,若立峡谷幽深之意,则配以宝塔帆船;若立丽江春晓之意,则配以草屋竹排;若立寒江独钓之意,则配以蓑衣老翁。
摆件的选择同样要考虑体量的大小,做到比例折衷。
摆设的位置一样平常靠近近景,远景稍许点缀即可。
恰当的装饰可以使山水盆景整体显得尤为生动,虽为静态宛如彷佛动态,虽为无声而胜有声。
末了,配上得当体量的几架,一件完美的山水盆景就完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