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第三季度,广州写字楼净吸纳量录得2.7万平方米,较上季低落29.9%;季末,全市均匀租金为每平方米每月139.1元,环比低落0.7%、同比低落4.8%。
9月26日,第一太平戴维斯发布《2024年第三季度广州房地产市场回顾与展望》报告显示上述数据。由于新增需求不敷,广州写字楼市场价量齐跌。
详细来看,部分传统CBD乃至涌现了负增长。例如珠江新城净吸纳量为-0.2万平方米,越秀为-0.5万平方米。增长紧张来悛改兴CBD,琶洲净吸纳量为2万平方米,国际金融城为1.3万平方米。
第一太平戴维斯华南区市场研究部卖力人谢靖宇剖析指,面对需求不敷、家当构造性问题、消费增长放缓等宏不雅观寻衅,季内,“本钱节约”仍为企业办公选址的紧张考虑成分,市场所达成的交易也多源自降本增效型迁居整合需求,实际新增需求则相对有限。
报告显示,第三季度租赁成交交易类型中,迁居占了大头,比重达56.9%;其次是续租(17.9%)和新设(16.3%);扩租仅占7.3%。
“从年初到现在,全体市场的去化还是以迁居为主。大部分企业,不管是内企还是外企,都以降本增效作为实行策略,以性价比理念来驱动操持。这也导致今年以来的新增需求有限,现有的需求基本上也来自于迁居。”谢靖宇说。
在降本策略下,企业趋向于紧缩面积。根据报告,三季度有超过六成交易的成交面积低于800平方米。比拟之下,深圳紧张为1500-3000平方米。
第一太平戴维斯华南区商业楼宇部卖力人黎青山向界面新闻剖析指,虽然紧缩是主流,但超甲级写字楼仍有客户(例如高端做事业)须要相应楼宇对整体的办公环境、形象进行匹配,“市场下行会有一定影响但不大,毕竟一个银行不可能搬去一个园区办公。”
此外,也存在企业由于固定资产折旧而迁居的情形。“一样平常来说,企业每五年、八年都可能重新考量新的办公环境或调度装修风格,这就使令一部分企业做了迁居的选择。加上疫情之后,很多企业习气了在家办公的模式,开始盛行共享工位,也让其在迁居时对面积和装修设计进行干系的考量。”黎青山提到。
不过也有个别行业涌现例外。黎青山见告界面新闻,例如某家游戏行业、互联网行业就进行了扩租。
根据报告,综合季内所达成的交易而言,金融、信息技能、专业做事行业的成交表现仍相对生动,所达成的交易数量居前三,合计占比达39.1%。
受制于需求有限,广州写字楼市场租金指数呈现持续下行,前三季度的累计降幅达到了3.4%。
截至三季度末,全市写字楼均匀空置率为18.1%,环、同比分别降0.4及0.5个百分点。
“18.1%意味着什么?紧张缘故原由是由于没有新供应,现有的市场存量得到承接,市场整体实现小幅去化。”谢靖宇同时提到,广州表现跟二季度比拟有所紧缩,而且比较深圳超过9万平方米的净吸纳量,也有显著差距,市场去化相比拟较缓慢。
数据显示,第三季度,广州写字楼市场无新增供应入市,总存量仍为707.3万平方米。
针对季度内无新供应量,黎青山认为,这是由于恰好三个月内没有楼宇落成。如果把韶光拉长,明年或后年,也有可能存在业主由于市场环境或自身缘故原由放缓工程进度、延缓交付节点的情形,“以是针对未来供应量的预测,我们都会禁绝时地调度。”
报告指出,短期内,宏不雅观经济寻衅犹存,企业增长预期料走弱,市场办公需求增长将受显著冲击,租赁竞争或进一步加剧。在此之下,写字楼物业资产表现估量仍将承压。
第四季度,估量将有三个新项目交付入市,共带来15.3万平方米供应面积。年末,市场总存量将随之同比扩展4.0%。
谢靖宇认为,从某种程度上,供大于求也有合理性。在一线城市中,企业的选址行为、实行方案,实在都是一样的,唯独不同的是市场供应的韶光表,“全体中国商业地产市场还是沿着先有供应再有需求的逻辑。因此无论是从学术还是市场角度看,这是一个正常的征象。短期的over supply(过度供给),是一定存在的。”
零售方面,在消费趋缓、市场竞争加剧的背景下,业主多愿依据潜在品牌及拟招商铺位实际情形适度调度租金预期,全市租金指数同比微降0.1%,均匀租金为每平方米每月624.1元。
第三季度,广州无购物中央开业,全市总存量坚持744.4万平方米。零售商整体拓店节奏仍有所放缓,餐饮业态仍占需求主导,但新店占比较上季下滑18.6个百分点。全市均匀空置率为12.2%,环比低落0.5个百分点。
“很多牌子考虑得更多的是退租,而不是扩租。但是本季度里有些快时尚、零售品牌反其道而行,乐意拓店,会将原来一两千平米的面积缩减到大几百,把店面从核心区域会拓展到住宅类、社区型商业。”谢靖宇提及,资产表现的极化征象,即强者恒强、弱者有待提高的情形,估量会在未来三至五年更加剧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