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我们完成了VI号建筑F4的完全发掘,确定了其完全的形制构造,推断该处为讲经堂,这也是本次发掘事情主要创造之一。
此外,还创造了一座形制独特、建筑精美的塔殿,殿内四壁和中央塔座四壁及回廊底部均用白石膏粉刷,保存基本完全,出土了大量石膏佛像残片。
”中心民族大学教授、莫尔遗址考古发掘领队肖小勇先容。

喀什莫尔寺遗址是国务院公布的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喀什市东北30余公里、伯什克然木乡莫尔村落东北约4.5公里处,是目前创造位于我国最西部、保存最好的土坯建筑佛塔,实证了佛教曾在古代新疆地区传播和盛行,同时在这里创造的佛教艺术遗存也表示了中华文明多元一体、兼容并蓄、绵延不绝的总体特色。

2019年到2023年,中心民族大学与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互助,对莫尔寺遗址发掘3300平方米,清理出土大规模佛寺遗址建筑群和恒河沙数的石膏佛像残片,采集了上百份动植物标本、测年标本,对莫尔寺遗址的总体布局、基本构造和历史演化有了一定的认识。
紧张遗迹据其形制、内部举动步伐和出土遗物推断,可分为塔基、僧舍、佛殿、伙房等类型。
出土遗物中,数量最多的是大大小小的石膏佛像残片,也有陶、铜、石、木、骨等质地的各种器物。

“今年,我们紧张的任务是对佛寺的山门大道遗迹进行解密,同时清理山门大殿后面部分的佛殿建筑遗迹,以及试掘距莫尔寺佛寺遗址500米处的莫尔遗址,目的是理解遗址文化属性和与莫尔寺佛寺遗址的关系。
”莫尔寺遗址考古发掘项目实行领队、湖北省咸宁市博物馆研究馆员杜峰先容。

喀什莫尔寺遗址启动2024年野外发掘工作

从2021年开始,在肖小勇带领下,中心民族大学博士生史浩成参与该项目的考古发掘,在贰心中,考古是一份阔别城市鼓噪,做人类文明守望者的事情。
“莫尔寺遗址是极具历史代价的考古创造,在考古现场时时时发掘的陶片、铁器、铜器、骨器、建筑构件,都会带来惊喜,它们总能通报一些这里曾经有过什么的信息。
”史浩成说。

“道中华”边陲行2024特殊活动——“曼行国道·219”新疆段18日在喀什地区启动,是国家民委2024年重点文化传播项目。
该活动自5月11日从广西东兴正式开启,估量历时5个月,由中心民族大学教授蒙曼带队,分三段走完219国道全程,探访祖国边陲的大美风光,挖掘各民族交往互换交融的历史,宣扬各民族联络奋斗进行当代化培植的生动画面。
(刘萌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