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在此时毅然离开奋斗多年的广电?他的内心有过什么样的纠结和挣扎?他如何看待转型期间的争媾和阵痛?50岁之后的明确方案是什么?......带着这些浩瀚网友的好奇,《首席访谈》对董超师长西席进行了独家采访。
【首席访谈】《第一现场》这个节目现在已经做了20多年了,成了深圳市民的下饭节目,也是您的职业生涯中非常主要的一段经历。它给您带来最大的收成是什么呢?
【董超】你对这个栏目最深刻的印象是什么?
【首席访谈】该当是2006年您拯救想要跳楼的少女那件事。
【董超】那我就从这件事提及。那是在2006年的9月18日午餐后,我得知了这个紧急情形,警方当时也没有太好的办法,只能关照我到现场,女孩是我的不雅观众和粉丝,我到现场在15楼隔着窗户和她沟通了半个多小时,终于捉住了她的胳膊。这个事宜让我看到了"大众对一位有名电视人的相信。
我是《第一现场》这个栏目的策划人,也是主编和主播。这么多年,我通过《第一现场》看到了一名新闻事情者的社会代价,这种代价的外延面是无限的,远远超出了新闻事情本身,它该当成为社会法治文明民主进程当中不可短缺的一个主要环节。它是社会的瞭望塔,它是民众感情的宣泄阀,它是我们政府政策的宣讲员,它是融入社会机器的大环境当中的。以这样的一个视角来理解新闻事情和宣扬事情,才能够把它做得更有代价。我的这个认知,是《第一现场》栏目和平台培养出来的。
青年期间的董超主持《第一现场》
从2002年到2018年,我陪伴《第一现场》这个栏目走过16年的韶光。这16年里,我拿到了很多以前想都不敢想的名誉。这些名誉对付我来说也是一个难得的不雅观察机会,由于每一个获奖者都是不同的赛道圈子里面的精英代表。比如全国劳动模范,代表了各行各业的行业俊彦和精英。我作为新闻宣扬文化战线上的全国劳动模范,就会带着一种学习的心态去不雅观察他们,去解构、解读他们,然后见贤思齐,看到别人身上的亮点,这样会反勉励自己不断地去创新和发展。
再比如全国金发话器,那是我们新闻主持人和播音员的最大声誉。站在领奖台上时,你理解到了其他同行的业绩的时候,不禁感慨一山更比一山高,你必须不断努力地向前奔跑。这些机会都是《第一现场》这个平台在当年给予我的,以是我对这个栏目的这种戴德之情是由衷的。
《第一现场》伴随着我所有生活当中的主要节点。从青葱岁月到中年,最难忘的青春影象、最美好的黄金时段都留在了这里。还记得2006年3月30号,大女儿出生,我做完节目脸都没洗就急匆匆地开车,到医院妇产科的时候孩子已经躺在老婆身边了。
从事情上到生活上,到职业不雅观和生活不雅观代价不雅观的树立上,这段经历远远超过了一个饭碗、一份工为难刁难人的影响。
【首席访谈】您在自己的账号里面曾说,2019年前后开始思考人生和职场的下半场,是在那个时候开始有了离职的想法吗?
【董超】这个想法确切地说该当是在2017年底萌生。由于我习气对每一个事情阶段设立明确的目标。目标清晰了,你才会以为没有虚度你在每一期直播间里的87分钟,你不是值班状态,而是创作状态。比如说全国金发话器,那是我从2007年开始的一个奋斗目标。我以为我如此投入地做了这么永劫光的主持人,如果没有拿到这样一个名誉告慰一下我的职业生涯的话,我会非常遗憾。
董超得到2013年度中国播音主持金发话器奖
2015年五一劳动节,我拿到了全国劳动模范。领奖回来,我在思考我的下一个目标在哪里,没有目标感的人生在我看来是很痛楚的。由于那个时候我是副高职称,于是我把下一个目标锁定在正高播音辅导。那个阶段我就开足马力做节目、做课题、做论文,后来在2017年底高票获评正高职称。
接下来的目标是什么?2018年我还有两项主要的事情任务,我要把它们圆满地完成。2018年6月,我带队去俄罗斯拍天下杯的现场宣布,同年8月,我带队去美国做《董超陪你看天下》,那么韶光就顺延下来了。等到我把这一年的任务都圆满完成之后,我坐下来思考:我的下一站在哪里?我的目标在哪里?一转头就会陡然创造,你前面所有设定的目标都成了你身后的影象,你看到的是路牌的背面,你就会以为有一点孤独。
孤独地思考了一段韶光,接下来的目标又清晰了:这么多年投入在事情上,一个最大的代价便是,陪伴家里的老人、孩子、妻子的韶光真的太少。人生苦短不过百年,所以为了有更多的韶光和精力陪伴家人,2018年11月30号做完末了一期直播节目,我就主动找领导谈了我的想法。由于当时不想给我的栏目团队和集团造成颠簸,以是就悄悄静地离开转岗了。
【首席访谈】离开广电、褪去光环,面对不愿定的未知,您的心中有过纠结和挣扎吗?
【董超】纠结和挣扎这个词用得很好。
这里边有几个巧合的成分,我确实得了不少名誉,但是对我影响比较大的是一位前辈主持人的妈妈,她曾说过,“你现在大家都认识,等你不做主持人了,人家就都不认识你了。”以是我要感谢她给我打预防针,防疫到位了之后,这都不是事儿了。
第二个最大的成分,叫四十不惑。2015年我40岁,从那个时候就开始思考下一个目标。
我们刚刚策划《第一现场》的时候费了太多的心力,而且我是一起陪伴着它,从2002年的12月2号开播15分钟一期,到后来18分钟、38分钟,再到后来的97分钟,后来调度到87分钟,一起走来发展这么多年,这里边有太多难忘的共同发展的经历,至心有些不舍得。
但是这也必须做出取舍,由于选择意味着是一种失落去,而并不是一种得到。我既然选择了回归家庭和家人,失落去的便是相依相伴了16年的平台。这种事儿也不能太大范围地去跟同仁去商量,我不是这种性情。我只把我的基本想法见告了我的妻子。也就5分钟的事儿,倾诉完了,她只说,完备尊重我的选择。之后我便做出了决定。
董超在《首席访谈》采访华大集团CEO尹烨
【首席访谈】与广电这类传统媒体比较,自媒体的生态、措辞和受众都不太一样,您最开始打仗自媒体的时候,会不会感到不适应?
【董超】这个问题问的技能性非常强。一定会有这样的情形,而且这个阶段是从广电出来的专业主持人的必经之路。
我以为最先要办理的是心态问题。决定走出大院,下这一片自媒体的水,那么你之前的心态就要做一个调度,而且是一个很大的调度。你必须由一个坐在主播台上的、和受众有一些间隔感的主播,转变成一个和自媒体人、草根博主打成一片,和他们共同感知冷暖的一个自媒体人。在角色的转变中,要时候调度心态,提醒自己前面的一页翻篇儿了。
之后都是技能问题,重点在于作品与产品的思维、宣扬浸染与传播效果的差异。主流媒体看重的是宣扬浸染,而自媒体短视频更看重传播效果和数据反应。在以前,我们的作品虽然也看收视率和市场份额,但更要完成主要的宣扬任务。而一旦“下水”了,你跟一众民间高手一起来做自媒体的时候,那便是产品思维。我的每一个视频我都希望它成为一个喝采又叫座的产品,我要看重它的传播效果,终极是数据结果导向。
第二个层面是认知的方面。认知调度完之后,环绕着客户思维和产品导向再做技能调度,就包括营销、外部技巧、内部技巧,包括短视频完播率的考量,你的组稿、你的构造,你的表达、你的演播背景等等,包括服装,这些都是环绕着新的思想做的技能事情。
【首席访谈】很多广电的主持人离职之后都选择了直播带货、接商演,有人认为当商业色彩太浓的时候,会对主持人自身的信用成本有所花费,您怎么看待这个征象?
【董超】这个问题多少也有点敏感,如果按照我们原来在系统编制内的话,它是有宣扬管理制度的,那些制度可能对这一块是有所限定的,大家都要严格去遵守。
但是你如果已经走出环境之后,条件是你的心态有没有一个明确的变革?如果你自认为便是一个自媒体人,那便是按照商业规则来干事儿,只要没有踩任何红线、把住必须的底线,那便是在商言商了。在务实的社会里,不该耻于谈商业和赢利,如果是没有商业化,没有盈利性的话,很多人真的会缺失落幸福感,以是它不该被避讳。
改革开放40年最大的收成之一是GDP在增长,在不断地发展的经济社会,最大的收成人们是思想的解放。如果你没有担保自己吃饱穿暖的温饱小康,乃至进入中产的话,大家都没有这样的话,我们这40年不是白过了?
以是你说的信用成本我不知道到底是指什么,难道专业的主持人他决定“出圈”“转身”,把商业做得很好,就没有信用成本吗?
董超在《首席访谈》采访百果园董事长余惠勇
【首席访谈】您的个人IP矩阵非常丰富,目前全网已有3000多万的粉丝量,可不可以跟我们分享一下成功的履历?
【董超】我以为统统都是最好的安排。
我2019年从广电出来后,很多韶光在陪家人。小孩刚上幼儿园,家里也有些突发情形,每两个月都要回一趟辽宁处理家事,我根本没有心思去做自媒体。
在2020年疫情期间,大家都感想熏染到了直播和短视频被推到了另一个风口。那时候也出不去,就闷在家里想事儿,便是那样以盲人摸象的办法,自己用手机拍自媒体的短视频。实在我刚开始做得也很低真个,全体制作手腕完备没有专业性可言。
后来,我刚开始把号做得有点起步的样子了,被我的一个老朋友把稳到了,他做这些是比较专业的,于是他跟我商量考试测验在亲子育儿幼教的赛道上做一做。我家大姑娘刚读高中,小姑娘刚上幼儿园,都须要我的陪伴,以是实在这也符合了我的情绪和当时最急需的一个方向,这个矩阵就做得比较顺利。
但接着我逐渐以为,把烧脑事情完备交给专业的伙伴,自己当甩手掌柜不得当,我的思考性、创造力、创新力表示在哪里呢?我难道真的就成了一个提线木偶吗?以是意识到这个问题之后,我一咬牙又开始去世磕自己,自己又起了一组矩阵,算是两条腿、两条道的下水了。
我的矩阵号实在让我很辛劳,由于要兼顾不同类型的账号内容、风格和调性,内容太多、事情量太大了,基本上我现在每周有3天旁边要泡在棚里录短视频,其他韶光还有外景。
回忆这两年,视频号给我颁发了“2021年度影响力博主30人”的名誉,在抖音我也很快拿到了500万粉丝的小奖杯。虽说这些和我过往那些国字号的名誉完备不能等量齐观,但对付这两年的我来说,这也是不小的惊喜和动力。
明年我的年纪就步入五字头了,你说我这一辈子做什么能像模像样,我真的是没有底气,但媒体传播是我生平唯一专注并能做好的事儿。即便在看似草根的自媒体的赛道上,也要全情投入,只管即便努力把它做到最好。至于结果,就交给韶光吧。
董超在《首席访谈》采访稳健医疗董事长李建全
【首席访谈】如今您身兼很多身份,个中一个是《首席访谈》特邀主持人,当时您为什么会选择跟《首席访谈》进行互助?
【董超】在这儿真的要特殊感谢我的老友——《首席访谈》的创始人老许和佳一,感谢他们二位对我的信赖,毕竟大家有着同样的媒体情怀的。
实在现在回忆起来,统统看似有时的巧遇都有历史一定。回忆2002年深圳电视台整合时,纪实频道有过一档高真个人物访谈,在前期我也曾经全情参与过。我采访了一系列很膜拜的人物,比如有名作家王蒙、金庸、余秋雨等,以及一些有名大学者。那段影象对我来说非常美好、收成良多。
后来在《第一现场》就很难有机会做深度访谈,猜想之外的是,我转换了赛道后,居然在《首席访谈》又有了圆梦的机会,能让我与访谈再续前缘。
董超在《首席访谈》采访三诺集团董事长刘志雄
《首席访谈》能够为商业、科技、文化等领域的大咖供应互换和对话的平台,主持人可以深入人物内心天下,在对话中碰撞聪慧、互换思想。
做每一期《首席访谈》的收成,绝不仅仅是流量多大、传播效果多好。我把访谈过每一位大咖都当作一个“真人图书馆”,他生平的故事会给受众和采访者带来无尽的影响。
比如我们在采访尹烨、陈行甲这样比较传奇的自带流量人物时候,带着无尽的好奇和求知欲去读他们这本真人大书,之后我会满怀着激情和真情讲给全网的粉丝受众。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首席访谈》是拥有影响力的人去激活更多的人。我们可能影响的还不仅仅是有影响力的人,可能用本日有影响力的人去影响明后天有影响力的人,这是一件很有功德的事情。
董超在《首席访谈》采访有名公益人陈行甲
【首席访谈】末了一个问题,董超老师很快就要50岁了,相信这对您来说是一个非常主要的人生节点。下一步的人生和职业生涯,您的打算与方案是什么?
【董超】4月8日我的告别视频发出来之后,受到了很大的关注,好多熟人老友打来电话。有一位已退休的导师,他的几点教诲特殊知心,特殊难忘。他说:“我不知道该祝贺你还是该不祝贺你,给你诚挚提三点期望:第一,可不能闲着,一旦闲下来就成油腻中年了。自媒体赛道这一块还要连续努力;第二,不要摧残浪费蹂躏了你的履历和积累,有机会必须给年轻人上课,哪怕做客座教授也好;第三,记住最主要的两件事,康健和快乐。多多陪伴家人。”
当时我特殊冲动,由衷地表示了感谢。我的不雅观点便是康健快乐,然后在这个根本上再去做一些对家人、对社会有代价的事情,并且连续在正能量的媒体赛道上努力奔跑吧。
【董超简介】
董超,《首席访谈》栏目特邀主持人,原深圳广播电影电视集团“电视名主持人”,《第一现场》策划人、首席主播、播音辅导。
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得到者,全国金发话器“电视节目主持人奖”得到者,全国精良新闻事情者,“中国电视50年50人”,广东省党代表,广东省青年影视创新人材,广东省“十百千”工程重点培养人材,“鹏城新闻英才奖”得主,深圳市十大精彩青年。
截至2024年3月,董超全网粉丝超过2300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