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着该条小道可径直去到新辉园养殖场,该道路另一头则连接万新大道,穿过万新大道即可到达广州南外实验学校。

万源花园是万顷沙镇首个安置房项目,间隔新辉园约2公里。

新辉园门口张贴有多份不同日期的第三方检测报告,上图为2024年2月4日的报告。

目前须要加强养殖场的环保方法、调度养殖办法、加强监管、协商办理等各方面有效事情,力求对周边的影响能降到最低,营造和谐环境。

南沙一地被指猪场异味多年不散 南都实探来源困局

————南沙区有关部门卖力人

你在日常生活中闻过猪屎味吗?近期,住在广州市南沙区部分小区的多位居民向南都反响称,在家中能频繁闻到猪屎味,且臭味耐久不散。
他们将矛头指向了万顷沙镇的南沙区新辉园畜牧养殖场(以下简称“新辉园”),认为这个生猪养殖场是臭味的源头。

新辉园养殖场位于南沙区万顷沙镇灵新公路东十三至十四涌1450围地块,面积540余亩,是广州的“菜篮子”保供重点项目,保障广州、中山、东莞等珠三角城市的猪肉供应。
对付附近的新垦社区居民而言,养殖场臭味外溢是“旧调重弹”,该问题被反馈至南沙区有关部门多次,几经处理究竟未完备办理。

南都查询创造,近几年,新辉园养殖场臭味扰民的声音多次见诸于媒体宣布,有关部门对此数度回应,在养殖场排放达标的根本上连续督匆匆加强除臭方法,减少气味排放的影响。
但直至今年7月,干系宣布评论区仍陆续有用户抱怨臭味扰民。
南都对此进行了实地调查,并联系有关部门答疑,新辉园未给予正面回应。

实探

臭味程度因景象和韶光而异

南沙区万顷沙镇位于珠江下贱出海口,一条条东北-西南走向的河涌整洁分布其间,一涌、二涌……二十一涌,每条河涌间距约1公里,直至看到一望无际的大海。
新辉园养殖场就位于十三至十四涌之间,东部紧邻珠江水道。
该养殖场建立于2010年,属广州新辉园农业有限公司所有。

新辉园养殖场所外溢的异味,究竟有多臭?一个多月来,南都在不同时段多次来到养殖场及其周边进行了实地体验。

7月15日是个大晴天,下午1点半,南都乘车来到养殖场门口,刚下车便可闻到较明显的猪圈味。
勾留少焉后,味道逐渐不明显,模糊约约存在。
8月6日同样是大晴天,上午10点半旁边,南都乘车来到间隔养殖场六七百米、仅隔一条万新大道的广州市南外实验学校门口,下车时所闻到的猪圈味较7月15日时浓郁一些,适应少焉后异味也逐渐变弱,进入学校后险些闻不到。

为何与居民所反响的“恶臭”有明显差距?南都深入拜访学校及附近居民后,得到的答案基本同等:来的不是时候。
据先容,强烈异味每每涌如今养殖场处理生猪粪便污物阶段,随着不同风向会飘向不同片区产生影响,其次是清晨、高温多雨、雨后放晴等景象时段,高温会加重养殖场粪便发酵,水汽蒸发则会让异味加强扩散。
若是作业韶光叠加不良景象影响,异味就会更胜一筹。

间隔新辉园最近的是广州市南外实验学校,以及挨着该学校、正在培植的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南沙园区)。

广州市南外实验学校占地面积202亩,是十五年一体化的民办国际化双语投止学校,一期、二期项目分别于2021年9月、2023年9月迎来小学、初中和高中生开学。
南都向该校所属的合景教诲集团综合管理部有关卖力人理解到,学校位于养殖场西面,每当东风尤其东熏风较大时,校园里便能明显闻到猪圈味,高温多雨景象尤甚。
该校一名保安也向南都证明了这一说法。
据悉,校方也曾多次将此问题向上级有关部门反响,并联合新辉园沟通办理方案。

7月15日当天中午,南都还拜访了附近的村落社与小区。
今年70岁的梁伯一贯住在十三涌,在他印象里,臭味自养殖场落地后便开始涌现,因风向、景象而异,“今年四五月份多雨,那段韶光臭味特殊明显,全体屋子都能闻到。

靠近十三涌的万源花园是万顷沙镇首个安置房项目,间隔新辉园有约2公里的间隔,该社区街坊之家事情职员见告,最近一次比较明显闻到异味是在两个月前,自己在二楼办公,打开窗户就能闻到,“最近倒没有创造,感想熏染不到(臭味)”。
她同时还提到,自己家住十二涌区域,每当雨后,在十二涌也能闻到明显臭味,须要紧闭门窗。

对此,南沙区有关部门卖力人向南都证明称,今年上半年,受养殖场臭味影响的反响较多,归因于非常的景象与风向,“我们有专人卖力监测景象情形,创造上半年的东熏风景象特殊频繁,我们也及时根据景象情形督匆匆养殖场开展干系戒备应对事情。

调查

该猪场属传统养殖场,易涌现环境弊端

根据广州市方案和自然资源局南沙区分局于2013年10月在南沙区政府官网公布的一份《广州市南沙区新辉园畜牧养殖场举动步伐农业项目用地协议》,该项目共有两块农用地组成:

地块一即为养殖场,属于生产举动步伐,用地面积为540.234亩,这相称于50个国际标准足球场大小。
地块二位于十三涌以南、万新大道东侧,面积为12.968亩,紧张用于必要管理用房、考验检疫检测室、动物疫病防控举动步伐、临时存储用房,属于赞助举动步伐。

该协议显示,地块一的租期为2010年1月1日至2029年12月31日,地块二的租期为2023年4月1日至2029年12月31日。
协议哀求,养殖场建筑设计须符合建筑安全、生物防疫、生态环保等哀求。

值得把稳的是,协议规定,养殖园地块不得搭建或安装永久性承重地梁,建筑形式不得为砖混或钢筋混凝土构造。
个中,工厂化养殖场所(含繁育车间、举动步伐养殖池)车间采取大略单纯的轻钢构造、木构造;车间及举动步伐养殖池采取铺设预制板、水泥抹面等办法设置;车间顶盖采取锌瓦、玻璃钢瓦或塑料薄膜等覆盖材料。

用于赞助举动步伐的地块二按照节约集约用地原则,结合养殖须要,集中培植兼有多种功能的用房建筑形式应为活动板房、集装箱或其他临时装置式活动房。
全体项目采取架空、铺设预制板(木板或混凝土预制件等)、环保薄膜等工程技能方法保护耕地垦植层,不硬化、挖损地面或培植永久性建筑,且栽种条件随时即可规复的。

这就意味着,新辉园属于传统建筑形式的养殖场,不如当代化新型养殖场那般能做到环境完备封闭,在此条件下处理养殖产生的废弃物,不用除会产生一定气味,从而影响周边区域。

抵牾点

气体排放达标,臭味却无法避免

新辉园养殖场臭气产生紧张是在生产、清理等环节。
南都重新辉园方面获悉,养殖场会通过刮粪便机,将粪便网络到粪便处理中央统一处理,制作成有机肥料。
每天作业一次,一样平常安排在晚上作业,尽最大可能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据理解,2021年8月,自从养殖场周边陆续建起安置区、学校和医院等,新辉园陆续采纳了一系列方法加强臭气处理,包括在猪舍、有机肥车间等区域升级安装了自动高压喷雾除臭系统,从每隔半小时缩短至每隔15分钟喷淋一次生物除臭菌;在生产区域安装了112台“欧式空气除臭柜”,提升除臭效能;在饲估中添加促进生猪消化接管的生物菌,提高饲料消化率,从源头上减少养殖臭气的产生。
不仅如此,新辉园还成立了环保(养殖臭气管理)处理组,安排职员全天候值守,卖力臭气管理巡察、排查及处置等事情,并根据景象变革及时采纳应急方法。

这些说法得到了合景教诲集团综合管理部有关卖力人的证明。
其表示,学校与区里有关环保部门、养殖场沟通折衷了多次,养殖场方面赞许将废物处理韶光安排至后半夜,只管即便不影响在校学生上课。
“我们多方还成立了一个折衷小组,只要创造臭味明显,我们就随时在小组群里反馈,干系部门及时安排职员到现场理解情形。
”为了保障学生和教职员工投止,学校还在宿舍安装了空气净化器。

此外,广州市生态环境局南沙区分局安装了在线监控检测系统,实时管理养殖场废水处理问题。
废气则由该分局委托第三方检测公司采样检测,新辉园门口就张贴有多张第三方检测报告。

南都得到了南沙区环保部门于今年8月1日对新辉园畜牧养殖场废气监测的一份报告。
报告显示,监测韶光为今年7月23日,指定的监测点位为4个。
监测结果显示,四个监测点的臭气浓度均远低于2009年起履行的广东省地方标准哀求的标准值60,亦达到了今年5月开始履行的新标准中的哀求(标准值20)。

南沙区有关部门卖力人还先容,除定期的第三方检测外,新辉园四界限限上都安装了抽取检测仪器进行实时监测,臭气浓度一贯掌握在20以下。
只不过,作为一祖传统生猪养殖场,在不具备密闭生产环境的情形下,纵然各项标准达标,臭味外溢也不可能完备避免。

思考

项目方案如何选址,新旧区域如何折衷发展

养猪乃民生行业,生猪稳产保供是一项主要的民生工程。
为推动广东全省生猪生产向标准化、规模化、当代化发展,广东省农业屯子厅决定,自2009年起分三年在全省范围内评比300家生猪养殖场作为广东省重点生猪养殖场。
2012年6月,南沙区新辉园畜牧养殖场获挂牌“广东省重点生猪养殖场”,也先后获评农业屯子部标准化规模化畜禽养殖示范场、广州市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基地等称号。

新辉园落户南沙初期那几年,作为传统农业镇的万顷沙还处于待开拓状态,养殖场周边更是鲜少高楼与人气。
2016年启动改扩建后,新辉园生猪年存栏量增至3万余头,生猪产品紧张供应广州及中山、东莞等周边地区。
随着万顷沙镇城市化进程的推进,新辉园周边方案新建起大型小区、学校、医院等人口集中区,它也从原来的畜禽养殖示范场,日益成了不少居民眼中的“不和谐成分”。

这彷佛须要磋商新建建筑的选址问题。
根据2010年5月1日起履行的《动物防疫条件审核管理办法》(农业部令2010年第7号),第五条指出,动物喂养场、养殖小区选址应该间隔城镇居民区、文化教诲科研等人口集中区域及公路、铁路等紧张交通干线500米以上,第十条更是指出,种畜禽场间隔生活饮用水源地、动物喂养场、养殖小区和城镇居民区、文化教诲科研等人口集中区域及公路、铁路等紧张交通干线1000米以上。

2022年12月1日起,新的《动物防疫条件审查办法》(农业部令2022年第8号)生效,个中第六条指出,动物喂养场、动物隔离场所、动物屠宰加工场以是及动物和动物产品无害化处理场所之间,各场所与动物诊疗场所、居民生活区、生活饮用水水源地、学校、医院等公共场所之间保持必要的间隔。

可见,新辉园养殖场周边新建的公共场所,均应充分考虑布局选址间隔。
而城市化培植进程不可逆,地处粤港澳大湾区地理几何中央位置、在建深中通道万顷沙支线的万顷沙镇也将迎来更多人气,区域培植用地如何做好项目方案选址,让新旧区域折衷发展尤为主要。

值得把稳的是,2021年12月,广州市方案和自然资源局南沙区分局关于《万顷沙中央镇(DW0506方案管理单元)掌握性详细方案局部改动》通过审批 正式生效,内容包括将部分商业用地兼容商务用地改动为医疗卫生用地,即为如今在建的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南沙园区)用地。
该方案单元涵盖了广州南外实验学校、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南沙园区)项目及其他商业商务用地、二类居住用地。
针对该单元方案及修规的合理性,南都联系了广州市方案和自然资源局南沙区分局进行采访,截至发稿前未得到答复。

事实上,周边居民亦有理解新辉园的声音。
一位新垦社区的老居民见告南都,过去自己在家也搭过猪圈养上三五头猪,即便逐日给猪圈做清洁,臭味也难以避免,“希望能只管即便减轻吧”。
合景教诲集团综合管理部有关卖力人也表示,生猪养殖也是民生工程,在此情形下,多方建立有效沟通渠道可办理更多实际问题。

近年来,有不少声音指向新辉园终极迁居至别处的可能。
南沙区有关部门卖力人对此表示,这在历史缘故原由或方案政策等多种成分影响下,须要多方面综合考虑。
目前更须要做好加强环保方法、调度养殖办法、加强监管、协商办理等各方面有效事情,力求对周边的影响能降到最低,营造和谐环境。

也有网友表示,实际上,让养猪场搬走也会使地方犯难,毕竟这有可能让当地无法得到生猪就近供应,导致猪肉涨价。

养殖示范场VS不和谐成分

新辉园是广州的“菜篮子”保供重点项目,落户南沙初期那几年,万顷沙还处于待开拓状态,养殖场周边鲜少高楼与人气。
2016年启动改扩建后,新辉园生猪年存栏量增至3万余头,生猪产品紧张供应广州及中山、东莞等周边地区。

随着万顷沙镇城市化进程的推进,新辉园周边方案新建起大型小区、学校、医院等人口集中区,猪场臭味外溢困扰了附近的社区居民多年。
新辉园也从原来的畜禽养殖示范场,日益成了不少居民眼中的“不和谐成分”。

专家声音

广州市政协委员、广州市城市方案协会监事谭国戬:

应充分思考办理抵牾的可能性

现阶段,养殖场环保标准与居民基本生活标准之间的差异性,使得生猪生产与居民生活涌现了不可避免的抵牾点。
在我看来,抵牾点已然存在,干系政府部门要充分思考办理抵牾的可能性:一是养殖场重新选址迁居,二是在原址根本上进行养殖场所与硬件的改造升级,以此符合居民生活标准,实现居民生活与生猪养殖和谐共生。
如此一来,官方在对照数据标准办事的根本上,更要充分考虑实际情形采纳详细方法,才能有效减少养殖场生产与居民生活之间的抵牾。

这也是未来城市发展须要重点考虑的问题。
由于每个城市的发展空间有限,随着城市人口不断增加,如何保障耕地、水源等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与发展,须要方案和自然资源部门进一步做好“红线”方案,同时运用好前辈的科技手段提升发展水平。
通过更为前瞻性、系统性的城市区域方案,实现三农与城市之间的折衷发展。

南都广州新闻部出品

采写、拍照:南都广州调研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