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阳光明媚的五月,北京鼎兴天和精心策划的2024年春季文物艺术品拍卖会即将拉开帷幕。
这次拍卖会汇聚了古代浩瀚珍稀文物与艺术品,为广大收藏家和爱好者呈现一场精彩绝伦的艺术盛宴。

本次拍卖会分为两个专场进行,在瓷器及古董珍玩门类中,本次拍卖会特殊推出了一系列明清期间的佳构瓷器,如明青花云龙纹大罐、明嘉靖 五彩仙鹤纹大盘、清乾隆胭脂红料彩缠枝八宝冠耳三足炉等,对付中国字画爱好者来说,同样不容错过。
本次拍卖会搜集了浩瀚名家的经典之作,如张大千、黄永玉等大师的作品将悉数亮相。

拍卖韶光

2024-05-25 10:00

珍异文玩陈设亮相一看就是高级货  北京鼎兴天和2024春拍

拍卖地点

北京市丰台区新发地中瑞方正B栋三层333室

本场佳构一览

日本京都古河会第四十一场拍卖

Lot 117

明 青花云龙纹大罐

格局:“大明宣德年制”款

尺寸:高44.5cm

此罐直口、短颈、丰肩、圆腹,腹以下渐收至底,平底无釉。
器表以青花为饰,器里白釉泛青,颈部绘云纹,肩部及胫部绘变体莲瓣纹,腹部主题纹饰为团龙纹,升龙与降龙相间,游龙矫健飞跃,威势凌人,规整中富于变革,整体组合主次统一,相得益彰。
纹饰采取小笔渲染填色,笔触细腻,风雅有神,淡描勾线与渲染相结合,勾画婉转流畅,画法布局既灵巧多变又有较强的规律性,使得龙纹造型层次丰富,风雅典雅,凸显宫廷龙纹的震慑之感,可谓旷世隽品,极负盛名。
肩部留白处自右至左书“大明宣德年制”六字楷书款,字体圆润法度,笔法遒劲。
整体形制憨实饱满,青花光荣冶艳,线条流畅自若,构图疏朗自然,留白得当。
在浓淡相抹中独显宣青之豪迈气概,代表着宣德御窑瓷艺方面至高无上的造诣。
其选料、制样、画器、题款无一不精,时期特色极强。
明代御窑青花瓷器的生产至宣德期间达到了一个顶峰,这些与宣德期间国力壮大、社会经济稳定不无干系,皇室对官样瓷器尤其是龙纹瓷器实施垄断,拣选严格,对落选品实施集中处理,因此在景德镇珠山明代御器厂遗址发掘出一些落选品,与清代宫廷传世品可以比对,对深入研究明代御窑产品和御窑制度有实际意义。

Lot 118

清 青花缠枝花卉纹大瓶

格局:“大清乾隆年制”款

尺寸:高60cm

本瓶撇口,长颈,圆腹,外撇圈足。
此瓶最早被称为“玉堂春瓶”,始烧于雍正朝,乾隆朝大量烧制,是帝王用于赏赐的制器,故又称“赏瓶”,通体以青花为饰,口沿饰快意云头纹,颈部绘缠枝花卉纹,肩部绘一圈花卉纹,其下绘一圈快意云头纹,腹部主题纹饰绘缠枝花卉纹,其下绘变体莲瓣纹,颈部绘海水纹,底部青花书“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青花篆书款。
花枝缠绕,画工繁缛精美,青花线条清晰,层次丰富,笔触轻松而富有弹性,以手工绘制如此繁复的图案而又游刃有余,实属鬼斧神工。
釉面平整光洁,玻璃质感极强,不雅观其青花发色,冶艳而不炫目,秀敛亦不蒙滞。
其用点青法上色,系仿永宣苏麻离青结晶斑之效,故纹饰有深浅之别,浓淡合适,层次宛然。
此瓶形体硕大,制作风雅,体态规整,端庄古雅,绘画流畅细腻,层次清晰,布局有条不紊,疏密有致,通体画工严谨而不失落流畅,极具宫廷气质,应为皇家御用瓷器。
白釉匀莹滋润津润,青花光荣冶艳青翠,并以笔触点染之法追求永宣青花铁锈斑效果,着意模拟永宣青花发色的晕散效果,颇见宣窑神韵。
品相完美,绘制技巧娴熟自若,极具美感,为乾隆朝佳构。

Lot 119

明嘉靖 五彩仙鹤纹大盘

格局:“大明嘉靖年制”款

尺寸:径55.5cm

嘉靖五彩,终明一朝盛极一时。
其色调以红浓绿艳取胜,纯洁绚丽,是彩瓷烧制的打破性精进。
个中精者可与精彩的永宣青花相媲美。
嘉靖所用彩料有红黄蓝绿紫黑及孔雀绿,个中红彩呈枣赤色,常以黄彩相托,二者重迭领悟出一种沉凝内敛的橙红光荣,各色强烈比拟,使之朴茂地呈现出一种感情旷达的发达活力。
本盘撇口,浅腹,圈足,体型硕大。
盘心中间以矾红绘一变体寿字。
内外壁以云鹤寿桃灵芝纹饰饰之,口沿处以青花书写“大明嘉靖年制”六字单行款。
花饰繁缛丰富,笔意洒脱恣肆,云鹤古拙可爱,为嘉靖、万历期间特有之风格。
嘉靖天子生平信奉玄门,以是在宫廷御用器物上也多有表示。
仙鹤寿桃在玄门中多为吉祥龟龄寓意,而盘心的寿字更是直接以玄门的形式绘制,道家精神赫然显现。
此盘体型硕大,寓意吉祥,历数百年而无缺如初,殊为不易。

Lot 130

清 青花龙凤纹大瓶一对

尺寸:高80cm

拍品造型硕大,烧造难度较高,传世不为多见。
瓶洗口,长直颈,溜肩,腹部饱满,圈足外撇,颈部饰双鹦鹉耳,器形壮硕,甚为少见。
通体青花为饰,口沿绘海水纹,颈部及腹部一壁绘云龙纹,一壁绘云凤纹,胫部绘海水纹,足墙绘快意纹饰,底部圈足修整细腻。
龙凤图案是皇权的象征,同时涌如今瓷身上亦是主要的装饰纹样。
龙凤,一个是众兽之君,一个是百鸟之王,一个变革飞腾而灵异,一个高雅美善而祥瑞,两者结合便有了“龙凤呈祥”之寓意。
绘画纹饰呈色浓淡分明,用笔伸展,绘画功力博识,笔划迁移转变富变革,和谐自然,十全十美。
大瓶造型规整,纹饰布局丰满,疏密有致,青花发色纯洁,绘工博识,雍容崇高之感自现,尺寸硕大,成对保存,殊为不易,堪称隽永上品。

Lot 132

清 粉彩百鹿图卷缸

格局:“大清乾隆年制”款

尺寸:径55.5cm

乾隆天子文治武功,对瓷器更是情有所钟,加之督陶官唐英对景德镇御窑厂的苦心经营,一大批身怀绝技的名工巧匠搜集于景德镇,致使御窑厂的瓷器生产无论在数量还是质量上都达到前所未有的境界。
许之衡《饮流斋说瓷》中就有说:“至乾隆往后喜作团彩,稍久风致矣,然于华美之中别饶葱茜之致,足为清供雅品,弥可宝贵也。
”本件粉彩卷缸即为乾隆期间一件御窑佳作,卷缸本为书房中置放画卷之用,拍品器形端庄,又因可置于案头之上亦称案缸,为文玩器之一类。
《清宫造办处活计清档》记载乾隆初年传旨烧造“水盛”甚多,按其品目,应为此类卷缸。
此卷缸唇口微束,口沿以下渐收,圈足。
卷缸外壁绘通景百鹿图,但见隔岸阵势起伏,植被繁茂,梅花鹿三五成群,或奔跑,或休憩,或相偎,姿态互异,但描述简单,突出远景之比对。
近景处则描述详确,寿石相迭,有嶙峋峥嵘之貌,其侧两株苍松相依傍,枝干遒劲,松盖如伞,松荫之下几只梅花鹿徜徉其间,本品之鹿纹颇具泰西画法,鹿毛的质感通过明暗之比拟,色彩的交错得以风雅的表现,百态悉备,生动而真切,而山石苍松之画法则更多的遵照中国传统山水画之笔意,二者交融于此方天地,可谓中西合璧之佳器。
鹿与“禄”谐音,百鹿即“百禄”,取高官厚禄意。

Lot 154

明 珐华彩花鸟大罐

格局:“大明宣德年制”款

尺寸:高43.5cm

本罐圆唇,短颈,丰肩,鼓腹,腹下略收,微撇足。
罐全器靛蓝地,其上以孔雀绿、琥珀黄以及白色釉料堆饰纹饰,罐身颈部施云纹,肩饰变体莲瓣纹,其下一圈快意云纹,腹部主题绘花鸟纹,腹下近足处饰海水纹。
本品器形曲线幽美,敦实大方,器表采珐华器“堆筋沥粉”的装饰技法,在坯胎上用白色瓷泥勾勒出凸线的纹饰轮廓,高温烧出后,再分别以各种釉料填出底子和花纹色彩,然后入窑二次烧制而成。
其上堆色丰富多变,雍容华贵,瑰丽华彩。
所饰纹饰线条流畅,繁而不乱,寓意吉祥。
珐华器,亦称珐华器或法华器,始于元而盛于明,是一种以蓝、绿、紫、白等几种釉色为基调的低温彩釉陶瓷器。
它是在琉璃的根本上发展起来的,以是陶瓷界有人认为是琉璃与珐琅的结合体。
明代中期往后在晋南一带盛行,景德镇在嘉靖前后也仿制法华器。
由于珐华器生产工艺的繁芜和分外,制作历史的短暂以及其生产的地域相对较少,以是,能保存无缺、流传至今的产品 并不多见,传诸于世藏宝于民的佳构更是百里挑一。

Lot 160

元 青花云龙罐

格局:“大明宣德年制”款

尺寸:高29.5cm

此罐广口,短颈,圆折肩,鼓腹,圈足,通体青花纹饰,颈部饰海水纹,肩部绘缠枝莲纹,足颈绘变形莲瓣纹一周,腹部主题纹饰为云龙纹,一条龙盘绕器身,龙身矫健,凶猛刁悍,龙四爪,分张有力,尾鬃皆呈火焰状,是范例的元代龙纹形象。
绘画技艺高超,画面主次分明,利用入口青料,青花发色冶艳光辉光耀,色调明艳。
整体笔法洒脱豪放,青花一色苍翠妍丽,有如水墨之凝重晕染,颇得笔墨意趣。
通身内外施釉,釉色白中带青,积釉处呈现鸭蛋青光荣。
本品其余一个主要特色则是所绘行龙皆为四爪,目前所知此式青花双龙纹铺首罐绘饰的都是三爪行龙,仅有一例除外,便是前述提及朱元璋第十子明鲁荒王戈妃墓出土元青花龙纹铺首残罐。
通览当今所知绘饰细鳞片行龙的元青花瓷器当中,三爪者占了绝大多数,四爪者极为奇异,除了以上二例之外,唯见江西高安窖藏出土的底部墨书“射”、“御”、“数”字款的三个梅瓶利用,该三例梅瓶的腹部皆绘四爪行龙,诸龙姿态神韵和本品同等,由此可鉴彼此烧制年代应相同无异。

Lot 246

清乾隆 胭脂红料彩缠枝八宝冠耳三足炉

格局:“大清乾隆年制”款

尺寸:高30cm

此炉为佛堂供器之一,常与一对花觚及烛台组成五供,乾隆天子笃信藏传佛教,此一期间宫中佛堂甚多,仅紫禁城内就有佛堂四十余处,并热心参与礼佛瓷器制作,多次下旨烧造礼佛用瓷,如乾隆二十四年闰六月十八日,传旨照铜掐丝珐琅五供、掐丝珐琅八供、银塔、铜贲巴壶、银宝瓶、金镶松石甘露瓶、铜镀金轮等佛堂供器画样,同时对五养活、七供、七珍、八宝亦画样呈览,定时交舒善做木样带往江西烧造瓷器。
由此可知,此一期间的礼佛用瓷,其造型及纹样多有借鉴铜掐丝珐琅、金、银等工艺技能,结合多种艺术形式于一体,形本钱身独特的装饰风格,超越前朝,精美之极。
如本品之装饰及造型即继承此一风格而来,盘口,短束颈,球状腹,圜底,蹄形三足,肩置对称冲天算夜耳。
器外以白釉为地,上施胭脂红彩描述多层纹饰:口沿回纹,腹部主题纹饰为缠枝莲托八吉祥纹,上、下相错排列,纹样繁复,色彩残酷,富丽堂皇;三鼎足饰缠枝莲纹;两耳中有长方形穿孔,正背面饰缠枝莲纹,侧面为回纹。
平口沿和圆底、足底边亦以胭脂红彩卷草纹。
整器绘画风雅,一丝不苟,布局繁缛而不失落秩序,处处彰显乾隆彩瓷之华贵与堂皇。
口沿书“大清乾隆年制”六字横款,篆法规整,构造严谨。

参阅:《宫廷珍藏—中国清代官窑瓷器》,徐湖平主编,南京博物院编著,上海文化出版社,2003年,第375页

Lot 310

清乾隆 粉青釉模印夔龙纹方瓶

格局:“大明宣德年制”款

尺寸:高39.5cm

清代在瓷器原有根本上进行器形、工艺等方面创新,关于此可见清宫诸文献中记述,《清代官窑瓷器史》中整理道:拱花快意盖罐、拱花盖罐、拱花高足罐、拱花连喜盖罐、拱花双环盖罐、拱花罗汉尊、拱花双喜尊、印花双喜尊、拱花天地交泰尊、拱花万代快意尊、万喜双环尊、拱花福寿葫芦瓶、拱花福寿双喜瓶等三十余种。
如拍品此类器型应亦为仿宋器釉色创新器型。
乾隆期间御窑所出瓷器在前朝的根本上完善发展,颜色釉继续了宋代单色釉的高洁至清之美,当时粉青釉器以官窑烧造为主,所成之器皆精细隽美,世所罕见。
粉青釉光荣青绿淡雅,釉面光泽柔和,釉层可施得较厚,使器物的釉色达到柔和淡雅的玉质感,为青釉中最佳色调之一。
清代景德镇继续龙泉青瓷的优秀传统,烧出了深浅不一的各种粉青釉瓷器,雍正时达到了呈色均匀、稳定的烧造水平,乾隆期间制作技能更为成熟稳定,对付颜色掌握自若,成色素雅匀净,实得文人文雅淡然旨趣。
拍品釉色所成即为绝色,静若青空,腴腴凝然有玉质感。

Lot 353

清 白玉雕大吉葫芦插屏

尺寸:高50cm

Lot 383

清 铜鎏金帝释天

尺寸:高43cm

Lot 388

清 掐丝珐琅嵌玉龙纹宫灯一对

尺寸:高106cm

Lot 396

清 铜鎏金灵芝仙鹤摆件一对

尺寸:高82cm

Lot 408

清 黄花梨螭龙纹翘头案

尺寸:201X41X85cm

Lot 005

娄师白 秋艳图

纸本立轴

尺寸:63X50

Lot 049

张大千 峨眉洗象池

纸本立轴

126X62.5

备注:出版于《张大千字画精选集》P221

Lot 062

王雪涛 花鸟

纸本书页

尺寸:21X62X6

Lot 071

黄永玉 犹抱琵琶半遮面

纸本镜片

尺寸:97X182

备注:出版于《黄永玉作品集》P171

Lot 090

虞沅 花鸟

绢本立轴

尺寸:128X67

【温馨提示:非域鉴官方的保真专场,此为外部拍卖会,请参拍前在线点击获取品相报告和细节图片,确认过品相和细图后,再注册参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