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四小龙”成了跨境出口的增量主力

2023年,中国出口总额23.77万亿元,同比微增0.6%;而跨境电商出口1.83万亿元,同比增长了19.6%。
中国电商“出海”跑出了“四小龙”:拼多多旗下Temu、快时尚零售商SHEIN、阿里巴巴旗下速卖通(AliExpress)和TikTok的电商业务TikTokShop。
这四家跨境电商去年合计GMV超千亿美元,超过中国跨境电商总量三分之一。

根据某有名机构在2024年3月发布的报告,2022年9月才推出的Temu2023年GMV(商品交易总额)已达165亿美元;同期,速卖通达400亿美元;该报告称SHEIN的GMV是365亿美元,但有称SHEIN的2023年GMV靠近450亿美元。
另据数据调研机构YipitData测算,2023年TikTok环球电商GMV约为136亿美元。
四家在2023年的合计GMV超过中国跨境电商GMV总量3500亿美元的三分之一。

“四小龙”拼什么

2024不雅观察日记 电商四小龙

“四小龙”中,Temu上线最晚但发展势头最猛,也最为高调。
自2022年9月上线以来,Temu已上线66个国家和地区。
2023年,Temu母公司拼多多实现业务总收入2476.39亿元,同比增长90%,个中季度增速分别为58%、66%、93.9%和123%——Temu为2023年四季度贡献了80亿美元GMV。
Temu增长如此之快,是由于复制了海内拼多多的极致低价模式。

Temu专设核价师岗位,哀求商家的供货价必须即是或低于市场价。
“市场价基本按照核价师能找到的最低价来。
”据一名Temu家居品类卖家表示,核价不通过,商品就不能上架售卖;在内部则面临比价和“同款竞价”,在内部比价下,涌现更低报告价格的同款后,商家会被哀求调度价格,流量分配上价低者胜,价高者则被流量降权、限定申请备货;“同款竞价”则更为严苛且逼迫,竞价成功的商品独享流量,失落败者则无法备货。

而根据第三方电商数据平台ECDB统计,SHEIN是美国第三大在线时尚零售商,仅次于亚马逊和沃尔玛;且其目前已进入超过150个国家和地区。
2023年,SHEIN在美国的时装净发卖额达81亿美元。

SHEIN发挥了中国供应链的弹性上风,即“小单快返”,上新速率和商品试错能力均强于传统快时尚品牌,且价格更具竞争力。
据SHEIN的某投资人认为,这一上风短期内很难被其他竞争对手复制:“这是通过十年前欧美市场巨大流量红利反哺出来的后端生产能力,须要‘天时地利人和’以及对中国供应链的深厚理解和掌控力才能建立。

另一边,SHEIN向收购的品牌及第三方商家注入供应链能力,迅速扩大版图。
2023年,SHEIN先后入股Forever21母公司SPARC、收购英国时尚品牌Missguided,SHEIN将自身数字化的“小单快返”柔性供应链能力赋能给这些收购企业,以及更多的家当带商家和外洋本土品牌商家。

据威信媒体宣布,Temu出身后三个月不到,2022年12月,SHEIN就起诉Temu,指控后者与社交网络红人KOL签约互助,在推广中诋毁SHEIN、版权侵权等。
2023年7月,Temu对SHEIN提起反垄断诉讼,称SHEIN与制造商签订排他性协议,阻挡他们与Temu互助。

2023年8月至2024年3月,SHEIN又多次在英美起诉Temu,指控Temu大量抄袭SHEIN平台服装设计和板式,利用SHEIN拥有版权的图片,发卖涉嫌侵权或假冒SHEIN版权设计的商品,忽略SHEIN发出的DMCA(DigitalMillenniumCopyrightAct,数字千年版权法案)关照等。
对付这类侵权诉讼,SHEIN全部胜诉,得到对侵权商品的临时限定令。

全托管和半托管商业模式

中国跨境电商平台打开外洋市场首先以低价商品为切入口,Temu的商品给人觉得均匀比亚马逊便宜60%—80%;同时引入创新的商业模式——全托管。

所谓全托管,即电商平台卖家在海内上架产品,而由平台供应跨境物流、退货等后续做事。
全托管模式由Temu“带火”后,其他跨境电商平台纷纭跟进。
这一模式降落了行业门槛,将很多过去不具备外贸能力的商家拉上了跨境电商平台。

全托管紧张采纳小包空运的模式,起量后乃至改变了国际航空货运的货型构造。
据威信宣布,在广州白云机场,跨境电商货色持续增长,和传统普通货色的比例从4∶6逐渐发展到5∶5以至6∶4。
但空运本钱高、运输品类受限,对此,跨境电商平台从2023年底开始拓展海运快船物流新路径。

2024年,跨境电商平台开始大力推进半托管模式,紧张面向备货外洋的商家供应经营托管做事,仓储物流由商家卖力,别的的仍交给平台,引入不适宜空运的大件品类并缩短如约韶光。
根据平台的说法,会将大盘30%流量转移到半托管的业务,但目前前端显示这个比例已超过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