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9日,澎湃新闻从上海市黄浦区公民政府文件(黄府征〔2024〕1号)获悉,7月5日,黄浦区公民政府对中山东一起13号部分房屋发布房屋征收决定。

7月5日,上海市黄浦区公民政府对中山东一起13号部分房屋发布房屋征收决定。

该文件载明,“因公共利益须要,根据《上海市国有地皮上房屋征收与补偿履行细则》(上海市公民政府令第71号)规定,现决定征收下列范围内的房屋。
房屋征收范围:中山东一起13号440、441室;445-1室;448室;453室;456室;551室;564室;565室;566室;570室;609、610室;614、615室;735室;737室。

中山东一起13号系上海海关大楼所在地址,海关大楼是上海著名的历史性标志建筑、外滩标志性建筑,也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澎湃新闻从有关方面获悉,本次房屋征收紧张针对大楼内有住户居住的一些房屋。

因公共利益需要上海海关大年夜楼有住户栖身的一些房屋将被征收

上海海关大楼坐落于上海市中山东一起13号(汉口路外滩) 微信"大众年夜众号@中国海关杂志 资料图

据上海地方志记载,上海海关大楼位于黄浦区浦西东部,汉口路转角,面向黄浦江。
坐西朝东,为十一层钢筋混凝土构造,占地5722平方米,建筑面积32680平方米。
建筑造型属新古典派三十年代的希腊式。
由海关投资在原址翻造,1923年委托英商公和洋行设计施工,1925年奠基,1927年12月全部竣工。

鸦片战役前,上海海关原设在县城东门外,称“江海大关”。
1846年在北门外现址处建筑一所关署称为“新关”或“北关”。
1853年小刀会盘踞上海县城,北关关署被烧毁。
1857年在原址重新建成古庙式的关署。
1893年又改建成教堂式,屋顶上安上一座小型的海关大钟。

现大楼是1925年往后重修,门面全部用花岗石垒砌,别的三面底层及二层用花岗石,三层以上用泰山面砖砌成。
顶端建有四层楼高、四方形钟楼一座,钟楼四角有4根方柱。
大钟有四个钟面,每面用十二角棱形图案相拼,直径5米多,钟面上的紫铜长针,每根重约120斤,这口大钟为当时亚太地区之冠。

底层大门口有4根四人合抱的花岗石圆柱,柱顶为四方形,上有花纹雕塑。
巨柱前有6扇拉门,两侧是花岗石垒砌的石堡,中有窗口。
巨柱上端有四堵窗间墙直至六楼,中间每层均有窗口,窗口间用一块浇有花纹的轻铅板相连.一楼和六楼都有较宽的下面塑有石雕的屋檐。

大门前过道用花岗石铺砌,中有4扇转门,两侧为二堂4扇玻璃镶嵌的大门。
大门两侧有落地窗,中间一块铜板,上刻“上海海关”4个大字。
转门和大门上端配有3个窗口,进门为海关大厅,底层有贴金花纹天然大理石立柱,平顶为五彩石膏花顶,靠大门中心有一块八角斗形凹进部分,四周有八幅用天然色彩小粒马赛克拼成的历代帆船舰艇图,工艺博识。

大楼二、三楼每层高五六米。
一至六楼每个楼面都有大小不同门厅,楼厅前都有铜框花格玻璃大门,上端和两侧都有固定玻璃门窗。
大厅、门厅,楼梯和走廊均以抛光马赛克铺砌。
一至六楼为办公室,七楼以上为生活区。
办公室内皆为柚木拼花地板及台度,会议室、关长室等四壁有柚木雕饰,室顶为石膏镶金图案花顶。
大楼有电梯12部,个中自动电梯3部。
其他内部装置,均称完善。

解放后,大楼仍为上海海关等单位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