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站(火车北站)将停滞办理客运业务

进行改造施工

这座伴随着成渝铁路出身的老站

已走过70载岁月

效果图曝光成都站将这样改造

这次改造后

未来的成都站将建成什么样?

↓↓↓

据悉,成都站改造涉及站房和周边两部分,分别由中国铁路成都局集团公司、四川省建筑设计研究院卖力。
10月9日,政事君独家专访四川省建筑设计研究院副总方案师,揭秘成都站未来的样子。

改造后的成都站,将成为线上式高架候车特大型站,总建筑面积约16万平方米。
未来建成后,将成为集城际高铁、市域快铁、地铁及城市公交一体的立体交叉零换乘特大型综合交通枢纽。

根据方案,在成都站东西两侧站台屋顶,还将培植总面积约12万平方米的屋顶公园。
其余,为方便市民通畅,这次改造也将伴随周边交通环境的改进,将在南北向新增3条主干道、东西向新增2条主干道,彻底改进周边交通。

▲成都站(火车北站)综合枢纽效果图

1

主体骨架夜如漂浮“孔明灯”

高架候车层候车面积约3.6万平方米

“千年巴蜀传竹韵,繁花似锦耀蓉城”。
据理解,成都站总体构思着眼于四川印象与当代客运综合交通枢纽建筑的领悟。
主体建筑构成轴线上“城市门楼”的宏不雅观意象,并以竹编和蜀锦的编织纹理为元素,以 “伞”形单元组合形成成都邑市花“芙蓉花”的意象。
同时主体骨架形成造型,构成在夜景中漂浮的“孔明灯”印象。

改造后的成都站将成为线上式高架候车特大型站,总建筑面积约16万平方米,个中站房建筑面积约8万平方米,南北长244米、东西宽152米,建筑高度48米。
整体分为3层,地下一层为出站层,地上一层为站台层及站台夹层,地上二层为高架候车层及商业夹层,个中高架候车层候车面积约3.6万平方米。

▲南广场西侧室内空间效果图

2

车场规模为10台18线

南广园地下有地铁换乘大厅

除了站房外,成都站另一个重点为车场,改造后,其规模为10台18线。
个中成渝中线场4台7线,城际车场4台9线,枢纽环线场2台2线。

其余,站房高架候车层东西两侧设有落客平台、落客车道、城市过境道路、市政上盖广场;负一层出站通道东西两侧设有出租车候车区和出租车专用通道;站房的北侧为市政公交枢纽及长途枢纽,南侧为市政南广场。
轨道交通18号线三期工程南北横穿站房底部,并设置地铁站房,在南广园地下设置有地铁1号线、7号线、18号线的换乘大厅;车场东西两侧分别设有东一起、西一起下穿隧道。

据先容,未来的成都站将成为一个集城际高铁、市域快铁、地铁及城市公交一体的立体交叉零换乘特大型综合交通枢纽。

3

距地10米的顶棚上建公园

今后进站乘车,可边逛公园边候车

成都站改扩建工程不但是对车站的增大、对车场的扩展,也是人与环境领悟发展的表示。

“为了相应成都培植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的总体思路,设计年夜将公园与车站相结合,利用站房两侧的顶棚,在其上建造公园。
”四川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方案师郭世伟先容,成都站周边建筑物密集、人口密集,在既有条件下建公园无法实现,而在间隔地面10米的顶棚上培植公园成为最佳选择。

根据培植方案,站房两侧的站台顶棚面积约12万平方米。
未来建成后,进站乘车,可在逛公园期间候车,乐趣无穷。

▲成都站(火车北站)上盖公园及周边效果图

郭世伟说,上盖公园离地10米高,以是在设计上,他们设计职员便把通达性充分考虑个中。
一方面通过预留通道,站房两侧高下客区域,可直达公园;另一方面,通过层层叠落的屋顶、绿道,将公园向西、向南延伸,与西层滨河的公园、南侧的公园连接,形成环形大公园,提高公园的通达性。

此外,周边建筑物在设计中也充分考虑公园通达性,通过挑高设计,无论是小区居民、还是商业广场,都可实现同平台直达。

4

新增5条主干道连接东西南北

未来周边方案成都铁路博物馆等

除了车站本身的培植,这次改造对付周边的交通通达性同样是一次主要变革。
“从设计上来说,这次改造中,南北将新增3条主干道,东西新增2条主干道。
”郭世伟见告政事君,通过5条主干道的培植,进一步便利周边群众的出行。

据先容,这次新增的主干道,南北向将打通公民北路、新建北新干线地面通道,以及在成都站东侧再建一条干道级车道,方便南北两侧连接。
个中,公民北路的贯通,紧张是利用站房两侧送客平台,新增两条车道供车辆通畅。

东西向将改造现有的中环路,进一步便捷东西两侧的通畅。
同时,赛云台路进一步向西延伸,跨河而过,改变目前锦江两侧通畅难的问题。

“这样就可实现,车站东西南北四向互通,不仅方便周边居民,市民来回车站两侧也很方便。
”郭世伟表示,就全体成都站片区而言,除了交通、环境的改变,未来还将利用其铁路的文化传承,在周边方案成都铁路博物馆、铁路纪念公园、铁路工人纪念广场等,独具特色,却又饱含传承的特色建筑。

干系阅读

>>再见 “老成都站”,我们后会有期

2022年10月11日起,位于成都邑金牛区站东路1号的成都站将停滞办理客运业务,后续将进行改造施工。

作为新中国首批投用的车站,成都站已然耸立70个年头。
如今,伴随着铁路运输的快速发展和改造提升,成都站的义务将暂告一段落,她辉煌的前身也将定格在2022年10月11日零时这一历史时候。
在此之后,原成都站始发、终到列车将调度至成都西站、成都东站等站。

作为宝成、成渝、成昆三大铁路干线的交汇点,成都站的每一次变革都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70年风雨进程,从全国首条电气化铁路——宝成铁路建成通车,到降服天堑的“成昆神话”;从率先延伸售票做事点,到晋升客运特等站;从全国首条震后重修快速铁路——成灌铁路开通运营,到成遂达开行时速200公里的“和谐号”动车组列车……如今,随着成绵乐客专、成渝高铁、西成高铁、兰渝铁路、渝贵铁路的开通,以及成都东、成都南、成都西的相继投用,成都站已完成她这一阶段的历史义务,即将涅槃重生。
七十年来,它见证了西南铁路波澜壮阔的发展,见证了蜀道从难走、到能走、到走得好的进程,它已不仅仅只是一个火车站,更是西南地区过去、现在和未来发展的窗口和象征。

>>这些“地标”的来历,你知道吗?

成都站(火车北站)内藏着许多铁路主要的历史物件,随着车站的停滞业务、扩能改造,这些宝贵的物件也走进了人们的视野。

曾经的“成都”

“看到它,就知道到家了”

▲火车北站站房上“成都”二字,是成都“地标”之一 资料图 图据ICphoto

“上世纪80年代、90年代,火车站作为一座城市的标志,许多抵达成都的人都会选择在成都站前打卡。
其上部的‘成都’两个字,更是标志中的标志。
”中国铁路成都局集团公司成都车站客运车间副主任张芸娣说。

上世纪80年代初,成都站筹建新站房时须要题名,经由预备组多方找寻,先后考虑过有名书法家题字、已故人士题字的字迹等方案,终极选择了郭沫若师长西席为武侯祠题字时采取的字迹,一贯利用至今。

“实在,从全国铁路站名来说,大多是某某站,只有成都站是‘成都’两个字,这样的命名并不多见。
”据张芸娣先容,近年来,全国各地新建火车站站名一样平常利用隶书,像成都站这样的站名字体并不多见。

光阴荏苒,成都站始终是成都公民的回顾,站房上的“成都”二字,也是城市中最闪亮的标志之一。

随着成都站扩能改造,“成都”二字也将拆除。
“大概你不知道它是谁书写的,但你一看到它,就知道自己到家了。
”张芸娣表示。

站房内静候38年

“蜀国仙山”见证铁路科技改造

▲已有38年历史的《蜀国仙山》 资料图 陶轲 摄

在成都站中心大厅的二楼墙面上悄悄地悬挂着一幅大型壁画,名为《蜀国仙山》。
这是一幅有着38年历史的铝板丙烯壁画,春去秋来,从内燃机车,到电力机车,再到复兴号动车组,它见证了祖国铁路科技的一次次改造,也记载了时期一次又一次变革。

据张芸娣先容,1984年10月,成都站完成扩能改造,新站房交付利用,候车规模当时仅次于北京站,最多可容纳乘客7000人候车。
个中最为引人瞩目的,便是这幅长36米、高7.3米的大型壁画。

随着成都站改造施工,《蜀国仙山》也将作为铁路主要历史物件进行拆除留存,暂别成都邑民。

未来

全新的成都站将在这里涅槃重生

成都站,我们后会有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