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天雁

蒲城县位于关中平原东北部,古称重泉、莲芍、奉先、南白水,是我国授时中央,也是清代名相王鼎和爱国将领杨虎城的故乡。
蒲城现有尧山镇、罕井镇、孙镇、兴镇、党睦镇、高阳镇、永丰镇、荆姚镇、苏坊镇、龙阳镇、桥陵镇、洛滨镇、陈庄镇、龙池镇、椿林镇等15个镇,这是在原有30多个州里的根本上撤、合、并而成的。
那么,在历史上,蒲城原有和现有州里的地名名称是怎么来的呢?

以历史业绩命名

蒲城历史悠久,发生历史事宜也不少,有一些成了其州里名称命名的来源之一。
如贾曲乡,为周封贾国故址,且在漫泉河溪流曲之处而得名;其境内有贾大夫墓、樊唐陵、杜甫侨居地三处著名古迹,2011年并入城关镇。
保南乡,因地处唐宗室敬拜唐玄宗泰陵的便衣庵旧址,曾驻兵保护得名保庵,清初更名保南;境内有唐玄宗泰陵和高力士墓;2001年12月并入椿林镇。
苏坊镇,汉武帝时,苏武出使匈奴回汉朝时,途经此地,投宿一酿酒作坊,取名思武坊,清代光绪年间,更名苏坊。
甜水井乡,因邻卤阳湖畔,水咸难饮,唐宪宗元和元年(公元806年),奉唐顺宗李诵梓棺葬丰陵,途经这里掘一井,水味甘美可饮,故名甜水井;2001年12月并入荆姚镇。
钤铒乡,相传春秋战国时,晋公子重耳守蒲城,出亡时丢印绶于此,古时称印章为“钤”,故名钤饵,后作钤铒;2001年并入龙池镇。

蒲城乡镇地名的由来

以良好祝愿命名

为了表达对居住地颂美吉祥、长治久安、繁荣昌盛的欲望,在取名时,也用一些祥瑞、祈福、安然的词语,以求吉利。
如永丰镇,相传后稷曾在此地“教民稼穑”,传授农耕技能,其地成为“五谷丰产”之地,故名永丰。
马湖镇,因地处旱塬,常患水荒,马姓搬家这里后,以山高自由水长的欲望,取名马湖;2001年并入洛滨镇。
兴镇,原名兴市镇、唐代称旌仕坊,以商业文明的兴市镇而得名,取茂盛发达之意;历史上曾是蒲城西部造纸业和木板年画的发源地,是有名的“花炮之乡”。

以地形山川物产命名

蒲城地处关中平原的边缘,阵势地形繁芜,境内有塬有山有河,物产丰富,名胜古迹浩瀚,这在一些州里名称中有所反响。
如城关镇,因在县城城关得名;2011年7月东杨乡、贾曲乡并入;2015年撤销城关镇,设立城关街道办事处。
龙阳镇,因地处伏龙塬之南,故名;明洪武年间,军户张、刘、宋、曹等姓在这里屯田立寨,故名龙阳寨。
椿林镇,唐初建村落时因多植椿树,密而成林得名;2001年12月保南乡并入。
洛滨镇,由原西头、蔡邓、马湖两乡一镇合并而来,因位于洛水之滨而得名。
尧山镇,由上王镇和翔村落镇合并而成,因县城北部有尧山而得名。
桥陵镇,由坡头镇、三合乡、大孔乡合并而来,因地处唐睿宗李旦桥陵西侧而得名。

以居住姓氏命名

我国公民重视血缘关系,习气于聚族而居,故以姓氏命名的地名较多,蒲城的一些州里名称也以居住地姓氏命名的居多。
如三合乡,由山东搬家的韩、赵、范三姓同居于此而得名;2011年7月并入桥陵镇。
东杨乡,因杨姓首居此地,且位于县城之东而得名;2011年7月并入城关镇。
孙镇,因孙氏家族首居而得名孙家庄,后蜕变成现名;上世纪初期,为蒲城县“八镇”之一;其境内有重泉古城。
2011年7月东陈镇、平路庙乡并入孙镇。
上王镇,原名常王村落,因以常、王两姓得名,后“常”字谐音转化为上王;2015年1月并入尧山镇。
高阳镇,因以高、杨两姓同居于此而得名;宋金时名“高街子”,后发展成商贾云集之重镇,更名高阳镇,有“蒲北锁阴”之称。
荆姚镇,唐初因荆、姚两姓同居住于此而得名,北宋时称荆姚镇,是蒲城面积最大州里;2001年12月甜水井乡并入;2011年7月原任乡并入。
党睦镇,因党、睦两姓同居于此而得名;2001年1月孝通乡并入。

以地理方位命名

我国的地名命名有很多来源,个中地理方位也是主要的组成部分,自古以来便是一种常用的命名方法,蒲城一些州里命名也不例外。
如东陈镇,相传有曹村落数户搬家于称西陈庄,故名东陈庄,2011年7月并入孙镇。
东党乡,因以董、党两姓合居一村落,得名董党村落,后董姓西迁,所留皆为

党姓,又因居

董姓之东,更名东党村落;2001年12月并入罕井镇。
西头乡,因位于古普镇(今洛滨镇西头村落麻街)西端得名;其境内有晋文公重耳避难堡、三国大将邓艾墓等胜迹;2001年并入洛滨镇。
坡头乡,以地处沟西大坡南端顶而得名;其境内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桥陵;2011年7月并入桥陵镇。
原任乡,因以地处塬上,且系任姓而得名;2011年7月并入荆姚镇。

以军事活动命名

在许多地名中,有些与军事历史关系最为密切,蒲城的州里名称也保留了一些军事历史文化信息的地名。
平路庙乡,因唐朝郭子仪安然史之乱在这里扎寨,取名平虏寨,后平虏雅化为平路;其境内有跑马泉、金陵宝塔、秦魏长城等名胜古迹;2011年7月并入孙镇。
蔡邓乡,原名嘉德镇,明朝时因蔡瑁、邓艾将军曾驻守此地,更名蔡邓;2001年并入洛滨镇。
罕井镇,金代粘罕进攻南宋时,金兵扎营于此,因饮水缺少,掘井得水,为纪念粘罕,故取名“罕井”;2001年12月东党乡并入。
陈庄镇,明洪武年间,有军户在陈庄东屯田立寨,得名陈庄寨,后更名东陈村落。
孝通乡,明末李自成义军过境,在此修整,叛逆师皆用白布包头作为标记,故名孝同,后谐音转化为孝通。

以神话传说命名

在我国的地名中,以神话传说命名的地名霸占主要的地位,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蕴涵了丰富而独特的历史文化内涵。
蒲城自古流传的神话传说,也成为一些地名的来源。
翔村落镇,相传建村落时,有鸾鸟翔空降落此地,得名翔鸾堡,后简称翔村落;2015年1月并入尧山镇。
大孔乡,原名大空寨,以久无人居住而得名,后谐音雅化为大孔寨;2011年7月并入桥陵镇。
龙池镇,相传这里旧有一蓄水大池,偶有一龙,降伏池案,时隔一宵而形影全无,据此神话传说而得名;2001年钤铒乡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