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 告
(第5号)
《酒泉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于2024年5月23日经酒泉市第五届公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审议通过,2024年7月26日经甘肃省第十四届公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审查批准。现予公布,自2024年10月1日起施行。
酒泉市公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2024年8月12日
酒泉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
(2024年5月23日酒泉市第五届公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审议通过
2024年7月26日甘肃省第十四届公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审查批准)
目 录
第一章 总 则
第二章 文明行为规范
第三章 倡导鼓励
第四章 监督管理
第五章 法律任务
第六章 附 则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造就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代价不雅观,倡导和促进文明行为,提升公民文明素养和社会文明程度,加快培植幸福美好新酒泉,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订本条例。
第二条 本条例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的文明行为促进及干系事情。
第三条 本条例所称文明行为,是指遵守宪法和法律、法规规定,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代价不雅观,恪守社会主义道德,掩护公序良俗,引领社会风尚,推动社会文明进步的行为。
第四条 文明行为促进事情坚持党委统一领导、政府组织推进、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共同参与原则,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长效机制。
第五条 市、县(市、区)精神文明培植辅导机构卖力统筹推进本行政区域内的文明行为促进事情。
市、县(市、区)公民政府应该将文明行为促进事情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方案,所需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与经济社会发展折衷推进。
市、县(市、区)有关部门、单位应该按照各自职责,加强协作,开展文明行为促进事情。
乡(镇)公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该按照各自职责做好文明行为的宣扬、落实等事情。
村落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应该加强文明行为的宣扬勾引,帮忙做好区域内文明行为的促进事情。
第六条 全社会应该共同促进文明行为的养成和践行。
社会组织、公民团体、企业奇迹单位,应该发挥各自职能浸染,积极做好文明行为的宣扬和促进事情。
新闻媒体应该积极宣扬文明行为,传播文明理念,监督不文明行为,营造全社会促进文明行为的良好氛围。
公民应该积极支持和参与文明行为促进事情,自觉抵制不文明行为,对不文明行为进行举报和投诉。
文明单位、文明家庭,国家事情职员、道德模范、社会"大众人物等应该在文明行为促进事情中发挥示范模范浸染。
第二章 文明行为规范
第七条 公民应该遵守下列规范:
(一)热爱祖国,热爱公民,热爱家乡,推戴中国共产党,掩护国家和社会利益;
(二)爱崇宪法、学习宪法、遵守宪法、掩护宪法、利用宪法;
(三)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代价不雅观,大力弘扬时期精神、民族精神和载人航天精神、铁人精神、莫高精神,讲好酒泉故事;
(四)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公民道德准则、行业规范、行为公约和其他文明行为准则;
(五)尊重少数民族风尚习气,掩护平等、联络、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第八条 公民应该掩护公共秩序,自觉遵守下列规范:
(一)文明利用公共举动步伐,不侵略、损毁或者以不当办法利用;
(二)在公共场所着装得体、举止文明,不吸烟、不大声喧哗、不酗酒滋事,利用电子设备时保持静音或者掌握外放音量;
(三)开展娱乐健身、商业宣扬、网络直播等活动应该合理利用园地、举动步伐,利用音响器材时不影响他人正常生活,不在职员密集区进行妨碍他人安全的健身活动;
(四)参加集会和不雅观看文艺演出、体育比赛、各种展览时,服从现场管理,不影响他人和公共秩序;
(五)履行监护任务,避免被监护人在公共场所影响他人;
(六)乘坐电梯、购买商品、期待做事时,自觉排队,不插队抢先;
(七)进行施工作业时,加强现场管理、掌握作业韶光,防止扬尘、噪声扰民;
(八)碰着突发事宜,服从现场指挥,积极合营各项应急处置方法,不聚拢、围不雅观、起哄或恶意传播网络视频和照片;
(九)禁止高空抛物,防止高空坠物;
(十)法律、法规的其他规定。
第九条 公民应该爱护公共环境卫生,自觉遵守下列规范:
(一)掩护公共场所干净整洁,不随地吐痰、吐口喷鼻香糖、便溺,不乱扔果皮、纸屑、烟蒂、包装物等废弃物,文明如厕;
(二)分类投放垃圾,不乱倒垃圾、污水;
(三)不在禁止的区域内露天烧烤;
(四)开展户外活动,自觉清理废弃物,不污染毁坏环境;
(五)掩护公共举动步伐整洁,不随意涂写、刻画、粘贴、喷涂;
(六)爱护花草树木和绿化举动步伐,不采摘花果、攀折树木、破坏绿地;
(七)不在禁止区域、禁止时段燃放烟花炮竹;
(八)文明绿色敬拜,不随意抛洒、点火丧葬祭奠物品;
(九)在公共场所咳嗽、打喷嚏时掩蔽口鼻,呼吸道传染性疾病患者外出时佩戴口罩;
(十)法律、法规的其他规定。
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奇迹单位及个体经营者对其所辖区域内的环境卫生卖力。
第十条 公民应该文明出行,自觉遵守下列规范:
(一)应该走人行道,按照交通信号指示通畅,不随意横穿道路、超过道路隔离举动步伐,遇机动车礼让时在担保安全的条件下快速通过;
(二)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有序高下,主动为老、幼、病、残、孕搭客让座,不强行占座;
(三)驾驶非机动车按照交通信号指示通畅,在非机动车道内或者靠车行道的右侧行驶,不在人行道行驶,不逆向行驶、横穿马路或者追逐竞驶;
(四)驾驶机动车和非机动车礼让行人,规范利用灯光和喇叭,低速通过扬尘和积水路段,不向车外抛洒物品,不得有妨碍安全驾驶的行为;
(五)驾驶机动车和非机动车主动避让实行紧急任务的消防车、救护车、工程救险车、警车等应急车辆,禁止违法占用应急车道;
(六)公交车、出租车、网约车等要规范做事、文明待客,保持车辆干净整洁;不抢客、不拒载,有序停靠和高下搭客;
(七)车辆停放规范有序、服从管理,不占用人行道、盲道、消防通道等;
(八)不破坏、抛弃和私自占用共享单车等交通工具;
(九)法律、法规的其他规定。
第十一条 公民应该文明旅游,自觉遵守下列规范:
(一)遵守旅游管理规定,尊重当地历史文化传统和风尚习气;
(二)遵守景区景点秩序,服从勾引和管理,不得有危及他人以及自身人身财产安全的行为;
(三)遵守参不雅观礼仪规范,爱护英雄义士纪念举动步伐,不得有危害纪念英雄义士环境和蔼氛的行为;
(四)遵守旅游景区规章制度,自觉抵制不文明旅游行为,不毁坏、毁损公共举动步伐、旅游资源和文物古迹;
(五)法律、法规的其他规定。
旅游从业职员在旅游接待过程中应该开展文明奉告、文明提醒和规劝,不随意变更游览行程或者擅自增加自费项目,不误导、诱骗或者强制游客消费。
第十二条 公民应该掩护社区文明,自觉遵守下列规范:
(一)邻里之间和蔼相处、联络互助,依法、有序、文明处理抵牾轇轕,积极参与社区志愿做事和公益活动;
(二)合理利用共有区域,不在建筑物的阳台外、窗外、屋顶、平台、走廊、楼道、地下室通道等空间堆放、悬挂影响他人生活、危害他大家身和财产安全的物品,不私自占用绿地、空地、空间;
(三)规范有序停放车辆,不抢占他人车位和擅自设置地桩、地锁等;不在建筑物内的共用通道、楼梯间、安全出口等公共区域停放电动车或者为电动车充电;
(四)进行装修装饰、安装维修作业或者进行娱乐、健身等活动时避免滋扰他人正常生活;
(五)保持室内院落、房前屋后整洁卫生,按规定圈养家禽家畜,保持养殖区卫生,不影响周边生活环境;
(六)不在公路上打场晒粮、堆放杂物;
(七)法律、法规的其他规定。
第十三条 公民应该用良好家风涵育道德品行,自觉遵守下列规范:
(一)尊老爱幼,孝老爱亲,传承良好家风家教;
(二)家庭成员之间互敬互爱、平等相待、勤俭持家、和谐相处;
(三)夫妻和蔼,忠实友善,禁止家庭暴力;
(四)履行监护任务,重视言传身教,以康健的思想、品行和适当的方法教诲未成年人,看重未成年人隐私和个人信息保护。
第十四条 公民应该老实取信,自觉遵守下列规范:
(一)遵照诚信原则,信守约定、自觉履行责任;
(二)秉承言行同等,讲究信用、自觉践行承诺;
(三)善意行使权利,不诈不欺,尊重他人利益和社会利益。
第十五条 公民应该文明就医,遵守就医秩序和医疗场所有关规章制度,尊重和服从医护职员的辅导和管理;通过合法路子处理医疗轇轕,不在医疗场所聚众滋事,不危害医护职员人身安全和合法权柄。
医务事情者应该遵守职业准则,关心、爱护患者,尊重患者的知情赞许权,保护患者隐私,掩护患者合法权柄。
第十六条 公民应该自觉掩护校园环境和爱护教诲传授教化举动步伐,不以任何办法侮辱、谩骂、威胁、殴打西席和其他教诲事情者,不以任何办法在校园内外聚众滋事,扰乱教诲传授教化秩序。
学校应该加强文明校园和师德师风培植,防止校园欺凌、霸凌征象发生,保障学生身心康健和安全。
教诲事情者应该遵守职业准则,关爱学生,平等对待学生,不歧视、侮辱、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
第十七条 公民应该主动参与网络文明培植,自觉遵守下列规范:
(一)坚持文明办网、文明用网、文明上网、文明兴网,不利用网络和干系信息技能侵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和他人合法权柄,不擅自透露他人隐私和信息;
(二)自觉抵制在网上拜金、炫富、扮丑、猎奇等不良风气,积极举报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
(三)养成科学文明上网习气,自觉抵制网络不文明行为,文明互动、理性表达,不制作、复制、发布、传播色情低俗、网络谣言等虚假有害信息。
互联网群组、平台的建立者、管理者应该履行管理任务,加强网络管理和管理,规范信息发布等网络行为,互联网上网做事业务场所不得收受接管未成年人进入。
第十八条 公民应该文明喂养宠物,自觉遵守下列规范:
(一)不在公共楼道、楼顶、绿地、地下室等公共区域喂养宠物;
(二)携犬出户时用束犬链牵领,戴防咬罩,主动避让他人,不进入禁犬区域;
(三)做好宠物疫苗接种、疫病防治等事情;
(四)及时清理宠物在公共区域渗出的粪便;
(五)不摈弃、虐待宠物,依法科学收容处置弃养和流浪宠物,不随意丢弃宠物尸体;
(六)法律、法规的其他规定。
第十九条 窗口做事行业和单位应该制订职业道德规范和优质做事标准,树立窗口文明形象;制订、公示本行业文明行为规范,设立优待、禁烟、噪音掌握等文明宣扬告示牌;合理设置做事网点和做事窗口,优化办事流程,推广网上预约、网上办理,供应便捷高效、文明礼貌的做事。
公共场所经营管理单位应该按照有关规定配备爱心座椅、轮椅、母婴室、急救设备等便民举动步伐,设置无障碍通道、志愿做事岗,保持环境整洁卫生,掩护良好秩序,开展文明宣扬,加强巡查管理,勾引、规范文明行为。
机场、车站等应该规范设置购票区、期待区、出入通道,设置能干导向标志,保持环境整洁卫生;加强搭客购票、期待、进出场站勾引管理,掩护正常秩序。
旅游景区景点经营者或者管理者应该完善旅游举动步伐设备,科学、合理、规范地设置游览导向、做事规范、把稳事变等标志;加强巡查管理,做好客流调控,掩护正常旅游秩序,及时劝阻、制止游客不文明行为,保障游客安全有序参不雅观游览。
共享交通工具运营单位应该科学合理投放运营车辆,加强车辆停放管理,及时修复清理破坏和废弃的车辆。
第三章 倡导鼓励
第二十条 倡导鼓励全社会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开展中华精良传统文化、赤色文化、社会主义前辈文化的传播和遍及活动,提升公民文明素养。
第二十一条 倡导鼓励下列社汇合作行为:
(一)关爱分外群体,积极参与扶弱、济困、助学、助残、救孤等慈善公益活动;
(二)鼓励个人依法无偿献血、志愿捐献造血干细胞、人体组织和器官。
第二十二条 倡导鼓励下列文明康健生活办法:
(一)低碳生活,节约水、电、气、暖等资源,减少利用一次性用品和塑料购物袋;
(二)理性消费,不攀比,不铺张摧残浪费蹂躏;
(三)节约粮食,文明就餐、合理配餐、适量点餐、实行小份餐,利用公筷公勺、践行“光盘行动”;
(四)文明饮酒,不强行劝酒;
(五)绿色出行,优先选择步辇儿、骑车或者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出行;
(六)自觉抵制高额彩礼,文明节俭操办婚丧祭贺等事宜;
(七)其他文明康健的生活办法。
第二十三条 倡导鼓励开展全民阅读。推进县(市、区)图书馆、州里(街道)综合文化站、田舍(社区)书屋培植,打造城市书房、文化驿站、文化礼堂、文化广场等公共文化空间,形成覆盖全面、便利可及的公共文化举动步伐网络。充分保障未成年人、老年人、残疾人等分外群体的文化权柄,推动公共文化做事融入城乡居民日常生活。
第二十四条 倡导鼓励单位和个人弘扬拥军优属优秀传统,爱崇英雄义士,尊重、关爱军人及其家属。
第二十五条 鼓励见义勇为,依法保护见义勇为职员。
第二十六条 倡导鼓励单位和个人积极参与和开展文明城市、文明单位、文明村落镇、文明校园、文明家庭等创建活动和志愿做事。
第四章 监督管理
第二十七条 精神文明培植辅导机构在开展精神文明培植前辈范例评比表彰活动中,应该将文明行为表现情形作为评比推举条件。
精神文明培植辅导机构应该依据有关规定,对文明行为促进事情进行文明程度指数测评。
第二十八条 干系行政主管部门应该履行监管职责:
(一)网络安全和信息化主管部门应该推动网络文明培植,完善互联网信息监督管理机制,加强对网络不文明行为的监测、预警和管理;
(二)数据主管部门应该建立健全取信勉励和失落信惩戒机制,规范信用信息的归集、存储和利用;
(三)公安机关在依法打击违法犯罪、开展交通管理、治安戒备和抵牾轇轕排查化解过程中,应该加强法治教诲和道德教诲,掩护社会和谐稳定;
(四)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应该加强对公共汽车、出租车等公共交通工具运营单位的监督管理,督匆匆其开展从业者职业道德教诲,提升文明做事水平;
(五)民政主管部门应该加强社会组织管理,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在文明行为促进事情中的浸染,加强教诲勾引,推进婚俗、殡葬改革;
(六)教诲主管部门应该推进文明校园培植,督匆匆学校和其他教诲机构遵守校园文明行为规范,将文明行为纳入学生综合本色评价;
(七)商务、文体广电和旅游、卫生康健主管部门应该将文明做事纳入行业做事范畴,督匆匆勾引有关单位制订具有行业特色的文明做事标准,开展文明做事评比活动;
(八)市场监管部门应该加强对市场经营秩序的监管,制止虚假宣扬、价格敲诈、餐饮摧残浪费蹂躏等行为,努力营造规范有序、公正竞争、老实取信、理性消费的市场环境;
(九)城市管理部门应该积极探索数字化城市管理办法,加大司法力度,提高市民文明素养;
生态环境、住房和城乡培植、水务、农业屯子、林业和草原、文物等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做好文明行为促进事情。
第二十九条 市、县(市、区)精神文明培植辅导机构应该建立文明行为记录制度,对见义勇为、志愿做事、慈善公益等文明行为信息进行记录。
市、县(市、区)公民政府有关部门应该建立不文明行为举报、投诉、查处制度,设立投诉举报电话、信箱等,及时受理、查处和曝光不文明行为,对举报人、投诉人的身份信息等应该予以保密。
负有文明行为促进事情职责的职能部门应该完善检讨监督、教诲勾引、褒奖惩戒等机制。
第五章 法律任务
第三十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依法应该给予行政惩罚的,由干系行政司法部门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予以惩罚。
第三十一条 国家机关及其事情职员在文明行为促进事情中滥用权益、徇私舞弊、玩忽职守的,对直接卖力的主管职员和直接任务职员依法给予处罚。
第六章 附 则
第三十二条 本条例自2024年10月1日起施行。
来源:酒泉市人大常委会
任务编辑:赵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