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康健,也想要省钱,成了当代年轻人的核心诉求。对付有健身需求的人来说,自由教练彷佛是二者之间的最大公约数。
没有中间商赚差价,自由教练常日比健身房的私教课便宜许多,更主要的是,按次结钱。消费者不用一次性把几千块钱压在买课办卡上,从内心打消了对健身房跑路的担忧。按次付费也意味着,不满意就可以急速换人,有更多的试错机会,选到最适宜自己的教练。毕竟健身这件事,有专业人士辅导,才能减少受伤的概率。
当然,一个钱打二十四个结的年轻人们,也开拓出更多“穷苦人健身”的办法——在家用食用油当壶铃;二手平台找大学生预约校园健身房;跟大爷大妈们挤在社区健身房……无论什么选择,事情重压下的年轻人,无非是想对自己的身体,再好一点。
文 | 饶桐语 陈婧瑄
编辑 | Yang
运营 | 小二郎
自由教练和“穷苦人健身”
久违地,走进健身房的北漂姑娘林语,没有觉得到不适。
这一天,带林语健身的,是熟人推举的“自由教练”,一名曾经当过图书编辑的女教练。一对一的课程,每节课1小时,收费260元,在北京并不算贵。原来,林语只是抱着试一试的生理,但令她意外的是,课程结束,对方没有催着林语买课,反而创造她有腰突的潜在可能,劝她先去医院拍个电影。随后,教了林语几个在家就能练习的动作,让她“从运动残废规复成康健人”之后,再来找自己约课。终极,由于这只是一节体验课,对方收了半价,130元。
这和林语在传统健身房所遭遇的统统大相径庭。从去年起,觉得自己身体状况不佳的林语,决定开始规律健身。她征采过很多健身房,但每次进去试课,清一色的男教练,还没有理解过她的身体情形,就先直接“高位下拉”,或者基于林语女性的身份,让她练习下蹲,齐心专心要打造出网红照片里的“蜜桃臀”。
林语以为,试课的时候,教练们执着于教她强度大的动作,是急于证明自己的专业度,为后面卖课铺好路。毕竟,在传统健身房,教练们不仅是教练,还是背着古迹KPI的发卖。而比较起来,面前的这位女教练,彷佛并没有这么多套路。那之后,林语随着女教练练了半年,上一次课,结一次钱。
就像林语所体验的这样,在一线城市,正盛行起“自由教练”的健身新模式。它实质上仍是一种私教,为学员供应一对一的私人课程,但和健身房比较,却又便宜不少。以往,想要在健身房请私教,课程都是几十节起卖,花费至少四位数打底。有的健身房还哀求必须再额外办健身卡,才能请教练,一套流程下来,花了上万,也只是入门。
▲ 图 / 视觉中国
但自由教练们不依托于任何一家健身房,相称于没有中间商赚差价,只须要付传授教化用度。更主要的是,“付款灵巧”——上一次课,结一次钱。一次性资金投入少,给了年轻人更多选择机会的同时,避免了传统健身房“卷款跑路”的风险。
园地的部分,常日也是由自由教练自己卖力。他们会划定一个接单的地理范围,在范围内,自由教练们会去和一些健身事情室谈互助,帮学员预定好园地,用度常日是由教练本人来承担。
要找到自由教练,大多是靠熟人先容、或者社交平台征采。如今,在不同平台搜索这个关键词,已经可以搜到很多自由教练的学员调集帖。
在上海,26岁的自由教练哒哒觉得到,这种模式越来越常见了。
由于没有和固定的健身房绑定,哒哒会挨个点进大众点评,找学员附近健身房的联系办法,咨询是否可以借用场地。在去年,哒哒得到的回答还大多是不接管,但在今年,有需求的自由教练越来越多,健身房们也乐于做起园地租赁的买卖。哒哒说,在上海,园地费一个小时须要100块,更高真个健身房则能收到150元往上,算下来,的确是一笔可不雅观的租金。
一些健身房,干脆彻底转向,只为“自由教练”开放。林语教练约的那家健身房,打的便是“自由健身”的名头,店里没有多余的发卖、教练,只有一个前台,按分钟收费,一分钟4毛钱。每次课一小时,园地费大概在20元旁边,林语和教练各付各的。这种模式让林语感到舒适,她形容,教练、学员、健身房之间,保持着一种大略的“当代消费关系”。
在找到自由教练之前,为了不办卡、不囤课,年轻人们也寻摸出不少“穷苦人健身”的诀窍。
从健身房逃离,林语最开始的选择是一个人在家里蹦跶。5KG的桶装食用油,有挂钩,看上去便是本钱最低的壶铃。那段韶光,林语没请教练,一个人在家拎着油桶甩来甩去。
不知道要在家练什么,林语会在网上买健身房的体验次卡,问教练一些根本的健身知识。这种体验卡常日很便宜,但是有购买限定。一家健身房的达到上限,那就换一家买。
哪怕是拍浮这样对园地哀求高的运动,林语也有办法。她找到家附近的大学,买了校园拍浮馆的卡,拍浮30次,只须要1300元。如果要更加省钱,还可以在二手平台上,找在校学生帮忙预约,这样单次要40块,比办卡贵一点,但是利好不想一次性囤课的人。
还有街道统领的社区健身房,属于便民举动步伐的一种,价格自然比商业健身房便宜许多。去年一整年,身在上海的Lily都在小区附近的社区健身房运动,一年800元,买了个存放衣物的柜子,也只加了200元。
▲ 某社区健身房。图 / 视觉中国
当然,在社区健身房里,健身氛围是没有的。由于价格便宜,这里没有购入诸如龙门架这样,更加专业的健身东西,只有跑步机、哑铃、弹力绳等根本设备可供选择,连镜子都没有。来这里磨炼的,大多是周边居住的老年人,Lily见到过精细的姨妈穿着高跟鞋踩跑步机,也见过大爷们在乒乓球桌上厮杀,阁下还挂着宣扬标语:“带你优雅老去。”
不过,一年只须要800块钱,还要什么自行车?Lily把老年人多看做社区健身房的上风——没人跟自己抢仅有的健身器材。
但在这些物美价廉的健身办法里,依旧藏着不少隐患。比如,自从林语用油桶替代壶铃练习之后,她的腰越练越疼。她模糊觉得到,或许是自己不足专业,动作没做对,反而损伤了身体。这让林语意识到,要想长期节制精确的健身诀窍,光闷头练是弗成的,还是得找个私教。
年轻人,苦健身房久矣
提到找教练,很多人的第一反应还是奔向健身房。是在无数次的失落望后,才转向自由教练这个新兴的模式。
在决定规律健身之后,林语也曾货比三家,多番考虑,终极她在家附近的一家连锁高端健身房,充值了最低额度3000元的拍浮卡,一次100元。
客不雅观来看,高端健身房的举动步伐的确很好。拍浮池里的水,永久都很干净;盥洗室里存放着洗漱用品,林语只须要带着换洗衣服来拍浮;事情职员会加每一个付用度户的微信,供应“管家般的做事”。这里显然也是中产们偏好的健身场所,在那里,林语碰到过不少明星,自己挎着的迪卡侬健身包,则险些是里面的“最低配”。
只是,才游了一两次,林语就连续不断接到来自“管家”的信息,要么是关照健身房“在换水”,要么是“在装修”,到末了,变成了关照“在转让”,讯问林语要不要转卡。后来,林语向12345打过电话,希望健身房可以退钱,但得到的回答是“对方无钱可退”,如果坚持退款,就须要去互联网法院起诉。
林语有些无语,对她而言,3000元是个有些尴尬的数字——刚刚好到可以备案的水平,但如果起诉,便是“人生第一个官司”,要耗费的精力、韶光,大概率不止3000块。
▲ 图 / 视觉中国
显然,即便是带着“高端”的名头,这些健身房也无法担保自己的体面退场。由于这类健身房投入更大,现金流压力也更高,在中产们捏紧钱包确当下,更随意马虎暴雷。
这两年,诸如梵音瑜伽、佳构健身房SPACE、舒适堡等中高端健身场所,都没能逃过资金链断裂的噩梦。为了吸引中产,这类场所每每在氛围打造高下足功夫——梵音瑜伽进门处永久有新鲜的百合花,SPACE会选用lululemon的瑜伽垫,选址也只会在一二线城市的核心商圈,佳构教练们被打造成了“偶像”,有人一度形容,“SPACE的课程,比北京三甲医院的专家号还难抢”。但留给它们的结局,依旧是欠薪、关停,光是SPACE一家,未销课总金额就超过440万。
眼下,健身房跑路的几率彷佛越来越高了。根据中国健身行业数据报告,这三年来,每年都会有10%以上的健身房倒闭。精练GymSquare则给出了更令人咋舌的数据——2023年,每5家健身房里,就有1家倒闭。
▲ 高端健身房Space宣告全部门店关闭。图 / 视觉中国
这样的高倒闭率,不仅是对消费者,对教练也是一种侵害。
在成为自由教练之前,哒哒在宁波一祖传统健身房事情过。行业内,把讯问消费者要不要开会员称作“开拓”。她是i人,每次都要硬着头皮讯问,“开拓”效果并不好。不仅如此,赚得还少,哒哒一节课时费是300块,健身房要抽成去200块,一个月下来,人为得手不过六七千。
哒哒的离开,是由于健身房拖欠人为,一共7000块。哒哒态度武断,不怕麻烦,提请了劳动仲裁,终极由于这家健身房没有和教练们签署劳动条约,获赔4万元。
而拖欠人为、不维修器材、加大匆匆销力度,都被算作“跑路预兆”。哒哒说,最近,这家健身房已经彻底倒闭。
看上去,自由教练正在规复健身的实质——消费者们只为教练的专业付费,没有别的溢价;教练们也只须要履行自己作为教练的职责,跳出了健身房的KPI。
当然在这统统的背后,自由教练的盛行,还离不开年轻人对身体的“康健焦虑”。
在Lily的感知里,对身体的担忧是伴随着加班来的。她在广告行业,在“加班是一种正义”的氛围里,Lily以为自己对全体外界都失落去了感知,乃至忽略自己的身体发出的旗子暗记。林语也记得,自己想要正式健身的开端,是由于一份堪称惨烈的体检报告,“同时检测出乳腺结节、甲状腺结节和肺结节。”
不仅如此,Lily创造,自己加班越多,花的钱也越多了。由于精神压力大,Lily确诊了双向情绪障碍,要么狂躁,要么低落,药费成了一笔不小的开支。同时,高压带来身材焦虑,又没有充足的韶光和精力去健身,Lily只能选择“自我安慰型”减脂——把钱花在美容院。一些名为“冷冻溶脂”的项目,号称能让她“躺着就瘦”,Lily动了心,一次600块、800块,Lily干脆办了卡,小一万就花了出去。
想要康健,也想要省钱,成了当代年轻人的核心诉求。对付有健身需求的人来说,自由教练彷佛是二者之间的最大公约数。去年底,Lily决定辞职,从而开启了长达半年的Gap,她想要找回对生活的掌控感,才有了探求自由教练的动力——掌握每一块肌肉,成了掌控自己人生的过程里,最大略、最先开始的一步。
▲ 图 / 视觉中国
那之后,Lily觉得自己重拾了一种轻快、规律的生活。她还算了一笔账,她的自由教练一节课480元,后来涨价到600元,虽然称不上便宜,但相称于“在源头上费钱”,而且是“更快乐、更值得”的消费。在健身之后,Lily不再去美容院,开始回归“精简护肤”,就连她爱去的300元一次的“私域养发”也成了伪观点,全体人都是康健的,哪里还须要养头发?
林语也是从有自由教练开始,逐步感想熏染到自己身体的变革。失落眠、头疼、怠倦等等一系列“老毛病”,彷佛都在规律的运动之后,有了明显改进。除了上课,日常她也会和教练互换自己的身体状况,来调度上课频次和详细内容。有一次,林语和教练说自己最近的失落眠加重了,教练就把上课的地点改约在了公园里,自带大略东西。一边运动,一边晒着太阳,林语感想熏染到了久违的放松和惬意。
和运动绑定,
而不是教练或者健身房
运动这件事,本身就带着一丝“反人性”的色彩。自由挥洒的汗水,的确能带来爽感,但是基因自带的惰性,依然让运动成为最随意马虎放弃的一种行为习气。健身房冒死让消费者充值办卡,一方面是缓解资金回笼的巨大压力,另一方面也是通过金钱的大额储蓄,来留住总在流失落的客人。
但按次结课的自由教练们,不再靠金钱绑定,更须要用自己的专业知识,或者给予的其它代价,让客户们乐意一次又一次的付费。
Lily喜好自由教练的缘故原由,在于对方供应的感情代价。每次上课时,教练会哀求她练一组,15个,有时候,她只练到8个就弗成了。当教练意识到她已经抵达身体的边界,并不会勉强她,而是在计数时偷偷加数字,照顾了Lily的面子,也让她产生造诣感,直到下一次,Lily状态好的时候再悄悄补回来。
创造这个小细节后,Lily更加信赖自己的教练,以为“自己彷佛每一个动作都做得很棒,很厉害”,那种被照顾的觉得,和事情里总被打压、批评的社畜感完备不一样,“在健身房里,心里都在放小烟花。”
▲ 图 / 视觉中国
而对付一部分女性客户而言,自由教练的吸引力,在于一种性别友好。
不得不承认,在当下,传统健身房依旧是男性主导的买卖。Lily记得,自己常去的健身房,墙上会挂着教练的展示照片,男教练们总是霸占着开头几排,而女教练们的照片,只会涌如今最下面一排,让人没来由地担心“不专业”。
而林语的教练也见告她,哪怕是已经足够出色的女教练,也会被男学员挑刺,“由于无法接管自己不如女性”,难以听进去女教练的教导。因此,在决定做自由教练后,她只管即便不收男学员。这些都是“自由”“灵巧”带来的上风,能够匆匆成学员和教练的双向选择。
只是,自由的另一壁,便是缺少约束,自由教练的诸多好处,并无法粉饰它的潜在风险。没有了健身房这个平台作为依托,更磨练消费者们的“识人”能力,也花费着更高的韶光本钱。
为了能找到靠谱的自由教练,李薇花了整整一周韶光。她划定了一些标准:须要在家附近,身材得有线条,3年以上授课履历,有学员末了的演习成果比拟图。一番综合评估后,李薇选定了3位教练试练,而为了保险起见,她终极选择了一位常年和某个力量演习馆互助园地的女教练。
Lily也是“隔着一根网线”看人。她记得,自己在选择教练前,一度失落去判断能力,终极,她看中了一位有几万粉丝的健身博主,发去咨询私信。在Lily眼里,这位教练长期更新,这代表“行动轨迹固定”,在某种程度上,减少了“随时要跑路的风险”。
李薇和Lily等人都是幸运的,但在社交平台上,不少人从健身房的套路,又踩进自由教练的坑。有人碰着的教练和自己的沟通还没结束,第二天已经在另一个城市招生;还有人发帖控诉,自己在教练辅导硬拉时感到疼痛,对方却淡定表示,这属于正常征象。后来去医院拍片结果创造腰突了,教练绝不在意,抛下一句“年夜夫又不健身”,事后没有得到任何干系赔偿;当然,教练也会被学员坑。比如,辛劳约好的园地,等了半小时,不见学员身影。
某种程度上,选择自由教练,踩坑后的维权难度,或许比健身房更大。毕竟,自由教练是个体经营,普通人很难判断一个教练真实的专业性,涌现问题,也难以追踪。
同样是自由教练的首批追随者,厦门人邹皓算是“踩到了雷”。去年7月,他靠熟人推举,认识了一名自由教练,一节课300元。邹皓此前不理解自由教练的模式,没多想,直接买了30节课,当然算下来,也比去健身房请私教划算。
半个月后,邹皓就逐渐感想熏染到教练的敷衍和不专业——短短一个小时的课程韶光里,热身拉伸占用半小时,别的的韶光,全部用来做开合跳和高抬腿;健身动作从来没变过,上了15节课,邹皓连专业东西的名称都不知道;而原来承诺个人定制的食谱,变成了网上随处可搜的一周饮食操持表,顺便附上一句“科学运动,合理饮食,早睡早起,十月一号之前定会洗手不干”的承诺。
邹皓越想越无法接管,提出剩下的课时要退款,教练的态度变得恶劣。这时,邹皓才意识到,当初报课没有任何有效凭据,一谈到关于退款的问题,教练就转移话题乱来过去。
那之后,邹皓花了整整半年韶光打官司,因证据不敷先后被驳回了三四次,直到今年才拿回一半课时费。
无论是健身房、自由教练还是其他任何一种运动办法,人末了要学会的是和自己的身体相处。
▲ 图 / 视觉中国
在随着自由教练的半年里,林语逐渐信赖教练,也更加理解自己的身体。运动总在探索自己的边界。林语硬拉时一贯加15公斤的片,到后期,教练让她试一次40公斤。林语这才知道,人在做一些从未做过的动作时,第一反应实在是恐怖,恐怖受伤。教练却见告林语,她不是不会,而是不习气,40公斤才是她的极限。
林语相信了,也做到了。她觉得,自己在那一刻交付出的信赖,不仅是对教练的,也是对自己身体的。
大概,人最须要的,实在是和运动本身建立长期稳定的关系,健身房、器材和教练,都只是赞助,最主要的是理解自己的身体,并尽可能地对它好一点。
(应受访者需求,文中人物均为化名)
(摘编自微信公众号逐日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