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创造,近期本市多个街道在房屋管理部门的支持下,通过新工艺、新技能,实现了楼顶做防水不用动明火。
小关街道辖区有8栋居民楼急盼着重做楼顶防水。这些居民楼去年漏雨严重,当时,属地采纳了紧急方法,利用临时涂料补漏,帮助居民度过了汛期。今年如何安全度汛,街道社区尤其关注。这些居民楼大多建于上世纪80至90年代,一个共同的特点是,经由几轮机构改革,居民楼的原产权单位难溯,公共维修资金无法确认。
“既是难办理的历史遗留问题,又是迫不及待必须办理的难题。”小关街道事情职员说,经专家实地勘察研判,这些居民楼楼顶防水层的破损率均达到了30%以上,为了不让居民家今年再漏水,属地积极报告项目,在朝阳区房管局的大力支持下,这8栋居民楼重做防水的工程纳入了2024年民生实事变目。
防水工程被纳入支持项目,资金的问题有了着落,接下来便是技能难题了。今年春夏,大风频繁光顾,高温持续不断,这样的条件很不利于防水施工作业。房屋管理部门、属地与施工单位仔细研判,从施工的安全性、施工质量的保障及后期掩护的难易度出发,设计了三套方案。
最先被淘汰的便是采纳传统工艺的施工方案。第二套方案是自粘防水卷材方案,它与传统工艺有相似之处,上风是大部分施工作业过程中不须要“动火”,但劣势是本钱激增。终极,本钱与传统工艺基本持平、又不需动明火而且还速干的第三套方案脱颖而出。这个方案是用一种分外的水泥防水涂层代替传统的改性沥青。
今年5月,干系方案敲定了下来,6月中旬施工正式开始。目前,8栋漏雨居民楼中,已有2栋楼按照新工艺,在“不动火”的条件下重新补做了防水,其他居民楼的干系施工也在稳步推进,估量本月尾前完成。
从属地街道理解到,这是属地首次引入新工艺为居民楼重做防水,这样的工艺在过去多用于城市的各种重大项目施工,近几年这项工艺逐渐推广遍及,破解了传统工艺有消防安全隐患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