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大概是航空界最“抠门”的老板了。
别人家的航班主打一个高大上,不仅有免费的航空餐,还会供应各式各样的免费饮料。
而他的航班啥都没有,没有免费餐饮,不给免费托运,乃至连厨房都拆了,空出来的位置安上座椅,一趟多拉6个人。
别的航班有豪华宽敞的商务舱,搭客只要肯费钱,就能享受更好的做事。
他却以为没必要,本着“能坐就行”的原则,把商务舱也给撤了,原来150座的飞机,硬是挤了180多个座位。
座位间距小、座椅材质硬,还不能调度靠背角度,被人们戏称为“空中绿皮火车”。
他乃至操持在飞机上推出站票,连方案都想好了,可惜终极没能通过。
● 飞机站票示意图
但便是这样一个抠门的老板,却带出了全中国最赢利的航空公司,2023年盈利20多亿元,居海内50多家客运航空公司之首。
他叫王正华,他的航空公司叫“春秋航空”,被誉为“中国第一廉航”,堪称“航空界的拼多多”。
● 王正华
在航空业不景气的本日,海内三大航(中国国际航空、中国东方航空、中国南方航空)普遍亏损,东航去年亏了81亿,南航亏了42亿,国航亏了10个亿。
那么,春秋航空为何能逆势崛起?王正华做对了什么?
1、“让老百姓都能坐上飞机”
曾有人惊叹中国航空业规模之大,说中国有3亿多人坐过飞机,险些相称于美国的总人口。
而王正华关心的是,中国还有10亿多人从未坐过飞机,不应该忽略这个弘大的群体。
以是春秋航空成立之初,王正华就有着非常明确的定位,那便是办“廉价航空”,把机票的价格打下来。
他说,“航空不应是非富即贵的,该当让更多家庭坐得起飞机。”
● 春秋航空
同样的航路,他家的票价比同行普遍低30%以上,也便是说,别人卖500元的机票,他只卖不到350元。
淡季还会推出特价票,99元、199元、299元等,乃至一度卖过1元的特惠机票,只要能赚回燃油附加费就行。
由于票价过于便宜,他曾因“扰乱市场”被开出了15万的罚单,1元机票也在卖出400张后被紧急叫停了。
他却并不在意,依然努力将廉价航空进行到底。
● 春秋航空上海飞济南的1元特惠机票
你可能会问,王正华把机票卖这么便宜,能赚到钱吗?
还真能赢利。
由于票价便宜,他家的航班上座率奇高,约90%,险些靠近满载,远高于同行75%的均匀水平。
其余,王正华能省则省,把运营本钱也压缩到了极致。
公司124架飞机,全部采取窄体机A320、A321及neo版本,机型单一,维修保养都走同样的流程,大略高效。
以2023年上半年为例,在飞机及发动机维修一项上,春秋航空的支出是2.96亿元。
而作为对照,中国三大航之一的南方航空,该项支出是48.5亿元,两者足足相差了16倍。
这种省法,春秋航空想不赢利都难。
● 春秋航空A320客机
航空本钱的另一个大项是飞机燃油,一样平常会占到总本钱的30%以上。
为了省油,王正华使尽了浑身解数。
他哀求翱翔员在担保安全的条件下,让飞机飞得更高一些,由于高空空气稀薄,翱翔阻力小,花费的燃油量自然会相应减少。
飞机上携带的重量也有严格限定,就连杂志都要换上薄的,努力减轻空中负重。
此外,王正华还砍掉了统统不必要的做事。
其他航空公司普遍接入的中航信系统,春秋航空没有接入,每年为此省下上亿元;
撤掉商务舱、厨房和餐车,为客舱增加30多个座位,分摊到每个人的头上,本钱又降了14%~15%;
“超惠飞”不供应免费餐饮和免费行李托运,进一步降落本钱,同时也为搭客减少了开支。毕竟羊毛出在羊身上,其他航司所谓的免费航空餐,实在早已暗含在了高价机票中。
● 春秋航空托运行李政策。图片来源:春秋航空官网
一系列的“抠门”操作下来,春秋航空的运营本钱远低于行业均匀水平:
主营业务本钱低62%,营销本钱低78%,管理本钱低50%,财务本钱低60%。
这些省下的钱,足以对冲便宜了30%的票价,也牢牢奠定着春秋航空“中国第一廉航”的地位。
在其他航司着眼于富人和中产的时候,王正华努力做事于普通大众,收成着最弘大的市场。
由于他是真正从穷汉家庭走出的孩子,非常清楚底层百姓须要的是什么。
2、“春秋国旅”的崛起
王正华是上海人,1944年出生于一个贫苦家庭,家里兄弟姐妹7人,王正华是老大。
父母都是普通工人,靠着微薄的人为勉强养活一家9口。
为了减轻父母的包袱,王正华每天5点起床,在弟弟妹妹们熟睡的时候,他已蹑手蹑脚地准备好一大家子的早餐。
由于家里穷,包袱不起更多孩子的学费,王正华作为宗子,得到了唯一的上学机会。
他自觉亏欠了弟弟妹妹们,以是每天放学就当起小老师,给弟弟妹妹们讲课。
要想把课程讲清楚,就必须吃透书本的每一个知识点,王正华努力学习,成绩一贯名列前茅。
● 年轻时的王正华
高中毕业后,王正华进入当地的街道办,成了一名基层员工。
他事情踏实,肯吃苦,颇受领导赏识,兢兢业业干了几年后,被一步步提拔为街道办副主任。
市价上世纪70年代末,大批知青返城,回到了上海。
这可让领导犯了难:一下子涌入这么多知识分子,都等着安排事情,怎么办?
千斤重担,推来让去,终极落在了王正华的身上。
上级哀求很明确,不能打消知青们的积极性,不能冷落他们,要让他们有事情、能养活自己。
为理解决知青们的就业问题,王正华跑遍了各企业各单位,却一个岗位都没能谈下来。
他一赌气,索性想了个主张:既然没有现成的岗位,那我就自己创造岗位。
借着改革开放的浪潮,王正华先后创办了6家企业,包括汽车修理厂、货运公司、长途客运公司、出租车公司等。
按当时的政策,每安排一个知青就业,能得到500元贷款。
这些企业都是靠贷款办下来的。
得益于上海经济的崛起,这些企业大部分发展得都很好,不仅办理了知青们的就业,还创造了非常不错的经济效益。
他的客运公司拥有40辆大巴,穿梭于上海与扬州之间;
货运公司每天至少能接到70张运单;
修理厂的活儿也特殊多,忙都忙不过来。
王正华每天奔波在机关和企业之间,饭都顾不得吃一口,常常一忙就到了半夜。
但他乐此不疲。他创造,自己对办企业的激情亲切很高,自己直来直去的性情不适宜官场,在企业里却如鱼得水。
他的心态逐步发生了变革,终于在1982年,38岁的王正华辞掉了铁饭碗。
领导极力挽留,周围同事也对他的做法很不理解,但王正华去意已决。
6家企业不能全带走,好说歹说,终极赞许他带走一个,那便是最不景气的旅行社。
旅行社的名字叫“春秋旅游社”,坐落在街边一个2平米的铁皮业务厅内,大略得有些寒酸。
● 最早的春秋旅游社
当时,旅游市场最大的客源是单位团体游,被几家国有旅行社牢牢把控着,春秋旅游社毫无竞争力。
王正华研究之后,借鉴了欧美发达国家的旅游业发展履历,开始专攻散客。
在他看来,随着海内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散客旅游一定会超越团体游,成为市场主流。
于是,他近乎决一死战地拿出6000块钱,租下了市中央一套100平米的商铺,又用5000块进行了豪华装修。
他制订了适宜散客的旅游线路,如“上海周边游”“海南岛七日游”等,做成宣扬海报,分发到上海的大街小巷。
新颖的旅游模式,豪华的装修风格,很快吸引了人们的关注,不少人拿着海报慕名前来,报名参团。
仅仅用了一年,春秋旅游社的年营收便从1万元猛增至64万元,次年又增至120万元,成为旅游业的一匹黑马。
王正华应时将“春秋旅游社”升级为“上海春秋国际旅行社”,简称“春秋国旅”,并非常前卫地引入代理商模式,在全国范围内喊出“自己只拿10%利润,别的90%全部返给代理商”的口号。
代理商的加盟,让春秋国旅的规模迅速膨胀,到了1994年,春秋国旅已在全国拥有31家分社、3000多家代理,被国家旅游局钦点为“全国第一”。
● 1989年,春秋旅行社首次荣获上海市文明单位称号
主攻散客,让王正华走在了行业的前头,当几个国有旅游巨子终于反应过来的时候,王正华已将春秋的旗帜插遍全国。
3、“中国廉航第一股”
经营春秋国旅的同时,王正华创造了一个问题,那便是在远途旅游中,交通用度占到了旅游总本钱的50%~70%。
也便是说,游客有多一半的钱都花在了机票上。
王正华就想,为什么不办一家廉价的航空公司呢?航空不应只是有钱人的专属,该当让更多普通人坐得起飞机。
那时的航空业还没有对民营企业开放,为了申请民营航空资质,王正华开始定期给民航总局写简报,阐述民营航空的主要性。
每个季度一封,一写便是好几年。
有人说他是在做无意义的事情,王正华却说,一旦国家给民营企业开了口子,第一个想到的一定是我。
定期写简报的同时,王正华也开始了在航空领域的布局,为了更多地理解航空市场,他开始考试测验包机业务。
他调研了海内各大航空公司,理解到北京飞上海的某380座航班,返程时由于是夜间,常常会空出200多个座位。
他便找航空公司商量,看能不能把这些空座低价卖给他。
对航空公司而言,这些空座本就属于资源摧残浪费蹂躏,以是很高兴地答应了王正华,将机上200个座位以市场价1/3卖给他,条件是他必须担保每个月卖掉5000张票。
这是一次前所未有的考试测验,得益于春秋国旅在全国范围内的布局,这些夜间特价票卖得非常火爆。
仅仅一个月,王正华就卖出了1.5万张。
这无疑是一场“三赢”:
航空公司赚了盈利,乘客享受了实惠,春秋国旅也赢得了口碑,“坐上飞机去旅行”成了春秋国旅最响亮的口号,传遍了大江南北。
夜间特价票的火爆,让王正华确定了廉航有着非常广阔的市场,他开始整架整架地包机。
从1997年到2004年,7年间,春秋国旅累计包机3万架次,覆盖全国30多座城市,客座率高达99.07%。
正所谓机会每每留给有准备的人。
2004年,民航总局终于赞许民营企业经营航空公司,他们首先想到的便是常常写简报的王正华。
当年全国一配合意了3家民营航空,王正华的春秋航空便是个中之一。
2005年7月,春秋航空的第一架飞机顺利起飞,它主打“廉价航空”“草根航空”,砍掉机上统统不必要的做事,票价比同行低了整整30%。
价格上的巨大上风,让春秋航空的机票迅速抢购一空,人们这才知道,在低价面前,座位硬、空间窄、没餐食等问题都不再是问题。
网友们调侃着,“只要他不嫌我穷,我就不嫌它挤。”
● 2005年7月,春秋航空第一架A320型飞机首航烟台
超高的上座率,严格的本钱掌握,让春秋航空在成立的第一年,在只有3架飞机的情形下,就实现了盈利,开航8个月大赚1000万元。
之后一起高歌年夜进,第二年盈利3000万元,第三年盈利8000万元。
王正华冲破了业内航空公司成立前3年只亏不赚的魔咒,创造了一个平民的奇迹。
2015年1月,春秋航空成立的第十个年头,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被誉为“中国廉航第一股”。
当天,王正华带着100名员工,身穿中式服装,在上交所交易大厅打起了太极拳,吸引了全场的激情亲切围不雅观。
大半生奔波操劳,这一年,王正华已71岁。
● 2015年1月21日,春秋航空在上交所挂牌上市,王正华带领员工在交易大厅打太极拳
4、“钱一半是赚的,一半是省的”
常有人说,会费钱的人才会赢利,花得越多赚得越多。
但王正华以为,这句话纯粹是贩子们为了卖货,编造出的低劣谎话。
他信奉着小时候母亲常常念叨的那句话:“钱一半是赚的,一半是省的。”他把这句话记了一辈子,也践行了一辈子。
如今的春秋航空已是中国最大的民营航空公司,拥有124架飞机,市值高达570亿元。
王正华身为老板,办公室却只有区区10平米,办公室里最贵的家具,是一张他20年前花100块买的沙发。
他常常熬夜在办公室事情,一年有100天以上的韶光都睡在这张沙发上。
● 王正华办公室里用了20年的沙发
出差在外自带泡面榨菜,旅社只住三星级以下的,身上一套洋装穿了20多年,最大的补丁有24厘米×34厘米。
当被问到为何这么有钱还对自己这么“抠门”时,王正华说:
“不是钱的问题,关键是资源问题。地球的资源是全体人类的,不是说你有钱就可以去挥霍。”
虽然节俭到了骨子里,但对待员工,王正华却非常年夜方。
对付自己一手创办的春秋国旅,他只拿20%的股份,别的大部分都分给了员工。
春秋航空他也只拿30%的股份,别的的同样分给员工。
他手底下的翱翔员们,薪资普遍比同行赶过20%,普通员工也要比同行赶过10%以上。
这也是员工们能够兢兢业业、劲儿往一处使的关键。
在安全方面,王正华从不吝啬。
2024年2月8日,春秋航空以连续安全翱翔300万小时的成绩,被民航局付与“翱翔安全三星奖”,成为全中国唯一一家获此殊荣的民营航空公司。
王正华说,“在航空界,安全凌驾于统统之上,因此我在选择机型、硬件、机长、发动机等方面,都严格表示要最好的,以担保旅途的绝对安全。”
成立18年,安全运行18年,累计将2亿多乘客安全投递目的地,这是王正华无比自满和欣慰的事情。
如今的王正华已是80岁高龄,仍每天事情在一线。
春秋航空每天的运营数据会在越日凌晨4点更新,王正华会准点醒来,第一韶光查看数据并作出指挥。
同时,他也在逐步将公司移交给大儿子王煜打理。
他说,人总是会老的,会有糊涂的一天,不要等到糊涂了才想到交卸,那就晚了。
● 王煜
受父亲影响,王煜生活上非常节俭,言谈举止丝毫没有一样平常“富二代”的优胜。
想当年,他曾独身只身带着5万元到美国留学,在美国待了7年,边打工边读书,不仅再没跟父亲要过钱,返国的时候还带回了2万美金和2个硕士学位。
他从公司基层一步步干起,和员工打成一片,员工们提到他时会笑着评价:“王小总没有王老总那么霸气。”
他和公司其他两位高层共用一间办公室,办公室举动步伐简陋,3张桌子并在一起,就占去了大半的空间。
他的理解是,“够用就好”。
● 王煜在办公室
这对父子始终将“安全”和“节俭”视作公司的根基。
他们很清楚,对付很多在外打拼的人来说,飞机上舒适的座椅和优质的做事,远不及一张便宜的回家票实在。
飞机不应只是富人和中产的专属,由于最大的市场从来就不在百里挑一的富豪,而是那万万千万、奋战在各行各业的普通人。
做事于普通大众,航行安全,票价便宜。
——这也是王正华带领春秋航空,从浩瀚航司中脱颖而出、出奇制胜的诀窍。文/牧龙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