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P53作为非小细胞肺癌EGFR敏感突变的常见共突变,EGFR/TP53共突变的患者从EGFR-TKI单药治疗中获益有限,是业界公认的高危人群,尚缺少得当有效的治疗方案[2]。2024年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年会上展示了一项正在进行中的由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央张力教授、杨云鹏教授牵头发起的一项III期、多中央、随机对照的TOP研究,旨在探索奥希替尼联合卡铂和培美曲塞相较于奥希替尼单药一线治疗EGFR/TP53共突变的晚期非鳞状NSCLC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3]。值此之际,医脉通特邀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央张力教授、杨云鹏教授解读TOP研究设计,展望其在EGFR/TP53共突变晚期非鳞状NSCLC治疗中的临床意义。
TOP研究惊艳亮相,EGFR/TP53共突变领域或将迎来转机
TOP研究是一项在海内开展的III期、随机、开放标签试验。
纳入标准包括:
年事≥18岁的男性/女性;
PS评分为0/1;
预期生存≥3个月;
经组织学或细胞学证明的IV期或复发性非鳞状NSCLC,伴有EGFR敏感突变(Ex19del/L858R)和TP53共突变;
未接管过姑息化疗或姑息生物/免疫治疗(如果在治疗第1天前>6个月完成,则许可接管过赞助化疗)。许可对转移部位进行姑息放疗,但对肺部进行姑息性大面积放疗必须在治疗第1天前至少4周完成,且没有任何与放疗干系的持续毒性;
器官功能充足。
打消标准包括:
既往接管奥希替尼治疗;
对奥希替尼、卡铂、培美曲塞或这些药物的任何赋形剂有严重过敏反应;
除基底细胞癌或宫颈原位癌之外的任何恶性肿瘤病史或并发恶性肿瘤;
既往史有间质性肺病、药物引起的间质性肺病、需类固醇激素治疗的放射性肺炎或任何临床症状生动的间质性肺病;
心电图非常;
由于任何既往抗肿瘤治疗引起的≥CTCAE 2级的未缓解的毒性反应;
根据研究者判断,存在严重或不能掌握的全身性疾病;
任何可能妨碍其参加研究的重大疾病、实验室检讨非常;
研究开始前30天内接管过任何未经批准或试验性药物治疗;
存在脑转移症状。
患者按1:1的比例随机分配至奥希替尼单药治疗组(奥希替尼80mg QD)或奥希替尼联合治疗组(奥希替尼80mg QD+培美曲塞500 mg/m2+卡铂AUC=5,IV Q3W,治疗4个周期,随后培美曲塞联合奥希替尼坚持治疗)。分层成分包括PS评分(0 vs.1)、脑转移(是vs.否)和EGFR突变类型(Ex19del vs. L858R)。紧张终点是根据RECIST1.1研究者评估的PFS。次要终点包括OS、客不雅观缓解率(ORR)、疾病掌握率(DCR)、缓解持续韶光(DOR)、生活质量和安全性。探索性终点是TP53突变与疗效之间的干系性、其他致癌基因与肿瘤抑制基因之间的干系性及其与疗效之间的干系性,及动态循环肿瘤DNA(ctDNA)剖析揭示的联合治疗耐药机制(图1)。
图1.TOP研究设计
TOP研究目前已联合海内12家医院共同开展,操持招募292例患者,截至2024年4月,已入组88%的患者,估量将于2024年6月完成患者入组。紧张终点结果估量将于2025年6月公布。
专家点评
EGFR/TP53共突变NSCLC亟需“解药”,EGFR-TKI联合化疗或可“破局”
随着EGFR-TKI的不断优化,三代EGFR-TKI奥希替尼已成为EGFR突变NSCLC的一线治疗优选[4]。然而,并非所有EGFR突变患者都能从TKI治疗中获益,仍有许多患者表现为继发或原发耐药,此外,纵然在初始有反应的患者中,也不雅观察到显著的异质性结果,表现为有些患者只有几周的疗效,而产生这种征象的缘故原由与EGFR共突变密切干系[5]。个中,TP53是EGFR突变NSCLC患者中最常见的共突变基因,占55%-65%[6]。已有研究表明,TP53突变是EGFR敏感突变阳性NSCLC患者的不良预后因子,也是EGFR突变患者接管TKI治疗的不良疗效预测因子[7]。
只管目前针对该部分患者尚无更为精准的治疗方案,但以EGFR-TKI为核心的联合疗法可能是潜在的更优策略。一项回顾性研究纳入95例EGFR/TP53共突变NSCLC患者,旨在评估这类患者接管EGFR-TKI联合化疗或EGFR-TKI单药的疗效[2]。结果显示,与EGFR-TKI单药比较,EGFR-TKI联合含铂双药化疗可显著改进EGFR/TP53共突变晚期NSCLC患者的ORR和疾病进展韶光(TTP),EGFR-TKI联合化疗组和EGFR-TKI单药组的ORR分别为55.9%和34.4%(P=0.042),两组的TTP分别为16.1个月和11.1个月(P=0.002)。另一项回顾性研究磋商了EGFR-TKI联合化疗相较于EGFR-TKI单药治疗能否使EGFR敏感突变NSCLC患者受益,同时剖析了TP53共突变的分子特色对其治疗方案的影响[8]。该研究纳入了137例EGFR突变晚期肺腺癌患者,研究人群均在一线治疗前接管了NGS检测,个中75例患者合并TP53突变。结果显示,在EGFR/TP53共突变患者中,相较于单药治疗,联合治疗的PFS获益更为显著(19.1 vs 11.4个月,P=0.001,HR=0.40)。
以上研究提示,在EGFR/TP53共突变人群中,EGFR-TKI联合化疗的治疗方案可能使患者受益更多,亟需更多的研究进一步验证EGFR-TKI联合化疗在EGFR/TP53共突变人群中的获益趋势,为临床决策供应更加充分的循证医学证据。
站在巨人肩膀,TOP研究开启EGFR/TP53共突变联合治疗策略探索之路
既往回顾性研究显示,EGFR联合化疗可作为提高EGFR/TP53共突变晚期NSCLC患者的一种潜在策略[2,8]。近年来,屡创佳绩的FLAURA2研究进一步提示,EGFR-TKI联合化疗的治疗模式或许更适用于那些预后不佳人群的高危人群。2023 WCLC中,FLAURA2研究探索了奥希替尼联合化疗比拟奥希替尼单药一线治疗的疗效与安全性。其亚组剖析显示,奥希替尼联合化疗比较奥希替尼单药可为中枢神经系统(CNS)转移、L858R突变这部分预后不佳的患者带来明显获益,中位PFS均提升约11个月(L858R突变:24.7 vs. 13.9个月,HR=0.63;CNS转移:24.9 vs. 13.8个月,HR=0.47)[9]。2023 ESMO年会针对CNS结果的详细报告显示,在CNS全剖析集中,联合方案中位CNS PFS首次打破30个月(30.2 vs. 27.6个月, HR=0.58),高达59%的患者实现所有颅内病灶完备消逝(59% vs. 43%)[10]。FLAURA2研究中,相较于奥希替尼单药,奥希替尼联合化疗一线治疗模式在预后更差人群亚组中显著获益,EGFR-TKI联合化疗可能为同样是预后更差的EGFR/TP53共突变患者的治疗带来希望。
本次ASCO年会公布的TOP研究展示了其研究设计,旨在磋商奥希替尼联合卡铂和培美曲塞相较于奥希替尼单药一线治疗EGFR/TP53共突变的晚期非鳞状NSCLC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让我们静待其研究结果的公布,为EGFR/TP53共突变患者的治疗带来指引,期待其成为EGFR/TP53共突变治疗领域的主要里程碑研究,亦是对FLAURA2奥希替尼联合化疗模式获益人群的补充。此外,靶向TP53突变的药物研发,EGFR-TKI联合抗血管天生药物等也正在探索中,期待未来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我们能占领EGFR/TP53共突变的这一临床治疗难点,实现更加精准的个体化治疗。
专家简介
张力 教授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央大内科主任、博导、二级教授、肺癌首席专家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康复与姑息治疗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CACA)肿瘤药物临床研究专业委员会候任主任委员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常务理事
CSCO-免疫治疗专家委员会候任主任委员
广东省抗癌协会肺癌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广东省医学领军人才、“特支操持”精彩人才(南粤百杰)
国家重点研发操持“精准医学研究”肺癌的诊疗规范及运用方案的精准化研究项目首席科学家
杨云鹏 教授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央主任医师,内科副主任
CSCO神经系统肿瘤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秘书长
CSCO免疫治疗专家委员会常务委员
CSCO青年专家委员会委员
CSCO血管靶向专家委员会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青年理事会理事
广东省抗癌协会化疗委员会青委会主任委员
广东省科学技能奖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
中国抗癌协会科技奖一等奖2项
公民好年夜夫·金山茶花操持肺癌领域精彩贡献奖
广东实力中青年年夜夫
第一/并列第一作者论文揭橥于:Lancet, Lancet Oncology, Lancet Respiratory Medicine, Cancer Cell, Journal of Thoracic Oncology
参考文献:
[1] Planchard D, Jänne PA, Cheng Y, et al. Osimertinib with or without Chemotherapy in EGFR-Mutated Advanced NSCLC. N Engl J Med. 2023;389(21):1935-1948.
[2] Shang K, Huang H, Xu Y, Liu Y, Lu Z, Chen L. Efficacy and safety analyses of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s combined with chemotherapy in the treatment of advanced non-small-cell lung cancer with an EGFR/TP53 co-mutation. BMC Cancer. 2022;22(1):1295.
[3] Yunpeng Yang, et al. TOP: A phase III, multicentre, randomized controlled study comparing osimertinib in combination with carboplatin and pemetrexed to osimertinib monotherapy for untreated patients with advanced non-squamous (Non-sq)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 with concurrent EGFR and TP53 mutations.2024 ASCO. Abstract #TPS8662.
[4] NCCN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2024.V5.
[5] 王蓉,潘思思,宋霞.晚期非小细胞肺癌EGFR-TP53共突变的研究进展. 中国肺癌杂志.2022年3月第25卷第3期. DOI: 10.3779/j.issn.1009-3419.2022.101.06.
[6] Hong S, Gao F, Fu S, et al. Concomitant Genetic Alterations With Response to Treatment and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s in Patients With EGFR-Mutant Advanced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JAMA Oncol. 2018;4(5):739-742.
[7] 俞巧, 陈琼, 何碧秀. EGFR/tp53共突变的非小细胞肺癌伴脑转移一例报告 [J] . 中华转移性肿瘤杂志, 2020, 03(3) : 211-213.
[8] Yang Z, Chen Y, Wang Y, et al. Efficacy of EGFR-TKI Plus Chemotherapy or Monotherapy as First-Line Treatment for Advanced EGFR-Mutant Lung Adenocarcinoma Patients With Co-Mutations. Front Oncol. 2021;11:681429.
[9] P. Janne, D. Planchard, Y. Cheng, et al. Osimertinib With/Without Platinum-Based Chemotherapy as First-line Treatment in Patients with EGFRm Advanced NSCLC (FLAURA2). 2023 WCLC. Abstract PL03.13.
[10] P. Janne, D. Planchard, Y. Cheng, et al. FLAURA2: safety and CNS outcomes of first-line (1L) osimertinib (osi) ± chemotherapy (CTx) in EGFRm advanced NSCLC. 2023 ESMO. Abstract LBA68.
编辑:Coco 审校:Ari 排版:KIKI 实行:Ryland 本平台旨在为医疗卫生专业人士通报更多医学信息。本平台发布的内容,不能以任何办法取代专业的医疗辅导,也不应被视为诊疗建议。如该等信息被用于理解医学信息以外的目的,本平台不承担干系任务。本平台对发布的内容,并不代表赞许其描述和不雅观点。若涉及版权问题,烦请权利人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尽快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