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史学家把新王朝的建立办法分两大类,征诛和禅让,本文提到的以上的王朝更替可归为“禅让”的范畴里,但根据实际情形,被逼“禅让”便是“篡位”。
受禅者一样平常要有以下过程,先得到高位,掌握朝政、统辖全国军政大权,再有一个傀儡天子,利用傀儡天子的名号肃清异己,然后就可以安心享受“禅让”了。如果天子不甘心为傀儡怎么办,杀了再立一个听话的,这是这样的操作。
1、司马代魏
266年2月8日,晋武帝司马炎接管北魏末帝曹奂的禅让,改国号“晋”。司马炎的篡位成功不是一个人的功劳,从他爷爷司马懿开始,经由老爸和叔叔的努力,才让司马炎位居相国职务和晋王的爵位。其父司马昭杀了不服气的曹魏第四帝曹髦,然后又立曹奂为“傀儡”天子。
2、刘宋建国
420年7月10日,刘裕接管晋恭帝司马德文的禅让,称帝改国号“宋”。刘裕不是一样平常人,出身贫寒,为晋国四方,凭着赫赫战功被封“宋王”,然后又杀了晋安帝司马德宗,立司马德文为帝,一样的套路。后世颇为推崇宋武帝刘裕,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斜阳草树,平凡巷陌,人性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寄奴”便是刘寄奴刘裕。
3、 代宋建齐
479年5月9日,齐高帝萧道成接管宋顺帝刘准禅位,自主为帝,建立南齐。477年,萧道成杀后废帝刘昱,拥立他的弟弟刘准继位,萧道成被封齐王,两年后统统准备就绪,逼迫刘准禅位。
4、代齐建梁
502年4月30日,梁武帝萧衍接管齐和帝萧宝融“禅位”,建立南梁。萧衍超级喜好出家为僧,一共出了四次家,每次都是群臣集资赎回。
5、霸先建陈
557年11月16日,陈武帝陈霸先接管梁敬天子萧方智禅位,建立南陈。本来南梁后期便是国家搞得一团稀粥,陈霸先也是力挽狂澜,但末了不是给南梁做贡献,而是给自家打了天下。公元589年,杨广攻陷建康,陈朝灭亡。至此南北朝结束。
6、高家的北齐
534年,鲜卑人高欢拥立孝静帝元善见为帝,建都于邺城,史称东魏,高家一贯把持着北魏的军政大权。公元550年,高欢的次子高洋逼迫东魏孝静帝禅位,登基称帝,国号“大齐”,史称北齐。28年之后被北周灭国。
7、宇文建北周
535年,宇文泰毒去世魏孝武帝元修后, 元宝炬在以宇文泰为首的诸臣支持下称帝,国号“魏”,后世称之为“西魏” 。556年宇文护就逼迫西魏恭帝禅让,拥立堂弟宇文觉(宇文泰第三子)为帝,国号周,建都于长安(今西安),史称北周。 当时宇文觉只有14岁,大权节制在宇文其堂兄护手里。
8、大隋朝建立
随国公杨坚是北周宣帝宇文赟宇文赟的岳父,天子昏庸,杨坚就逐渐统辖北周军政大权,看机遇已到,于公元 581年2月,北周静帝禅让帝位于杨坚,北周覆亡,杨坚改国号为隋,即隋文帝,年号开皇,定都长安。隋朝统一中国,结束自东汉以来中国长达近400年的分裂局势。隋文帝励精图治,首创了开皇之治繁荣局势。
三百多年里的11个王朝(那一堆小国就不算了),除了北魏是立时征伐打下来的天下,东魏、西魏是两个傀儡王朝,其他8个,都是通过表面上”禅让“进行了王朝更迭。这种模式也有其优点,平稳过渡,少了刀兵之灾,但这种篡位行为,也被很多人不齿,名不正言不顺。
【声明】文中资料及图片皆来自网络,如果侵权联系即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