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轻巧、更耐摔、更隔热,这样俏丽且实用的“仿瓷碗”,却有一个令人不寒而栗的称号——夺命碗。
究竟是怎么回事?

仿瓷碗又叫密胺餐具,是一种以树脂为质料加工制作的外不雅观类似于陶瓷的餐具,比陶瓷坚实,不易碎,表面光洁且图案丰富,有小孩的家庭很难谢绝这样的诱惑。

密胺餐具是与食品亲密打仗的器皿,其安全性一贯是广大消费者关注的重点。

2024年8月,《消费者宣布》整理了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及省市级市场监督管理局即是2021年1月至2024年6月近3年公布的关于密胺餐具的质量抽检情形。

密胺餐具抽检申报摔不烂的仿瓷碗可能会释放甲醛三聚氰胺

结果显示,各地监管部门抽检共创造不合格密胺餐具60批次,不合格缘故原由紧张是耐污染性、标签标识/产品标识信息、三聚氰胺特定迁移量、特定迁移总量限量等。
品牌方面,涉及莘馨康、台顺、祥源美、好思特等。

近3年抽检合格率92.1%

抽检结果显示,近3年(2021年1月至2024年6月)抽检密胺餐具757批次,个中不合格60批次,整体合格率为92.1%。

在60批次不合格产品中,涉及密胺塑料制造的碗、碟、筷子、勺子、托盘等。

从年份分布来看,2023年抽检总批次最多、合格率最低,一方面能看到各级抽检部门对密胺餐具加大了抽检力度,另一方面是市场上流利的密胺餐具检出不合格的情形略有上升。

耐污染性是密胺餐具不合格最紧张缘故原由

耐污染性属于物理性能指标,标准哀求是“无明显污染”,紧张评估其与食品打仗时是否存在眇小的损伤或磨损情形。

《密胺塑料餐饮具》(GB/T 41001-2021)耐污染性的检测方法

根据聊城市市场监督管理局“2024元旦春节期间工业产品市级监督抽查结果”,标称由海宁台顺餐具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3批次密胺餐具(2033)、密胺餐具(8240)、密胺餐具(SS-5307)均因耐污染性项目不合格上榜。

耐污染性虽然不是一个直接的安全性参数,但是如果耐污染性不合格,很随意马虎沾上一些脏东西,会导致它变色、变脏,降落了它的利用寿命。

4批次三聚氰胺特定迁移量超标

仿瓷碗的紧张原材料是高纯度的密胺树脂,又称三聚氰胺-甲醛树脂,是通过三聚氰胺和甲醛在高温条件下热固化形成的高分子材料。

一样平常来说,密胺餐具的耐温在-30℃~120℃之间,不适用于高温条件下。

例如在200℃的热油下放置10分钟,部分密胺树脂就会分解,产生较多的甲醛及三聚氰胺。
而甲醛是一级致癌物,长期打仗可引发鼻咽癌、淋巴癌、白血病等;三聚氰胺也并不陌生,曾是轰动一时的“大头娃娃”事宜的罪魁罪魁。

在近3年抽检中,有4批次密胺餐具因三聚氰胺特定迁移量超标被通报:

根据福建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工业产品-食品打仗用塑料制品质量省级监督抽查结果公告(2023年第100期)”,标称由南安市星宝仿瓷餐具有限公司生产的密胺盘、福建省恒新家居用品有限公司生产的密胺盘、漳州市龙文区集盛塑料厂生产的密胺碗(4.5寸),不合格项目均为三聚氰胺特定迁移量(4%乙酸,回流温度,0.5h)。

根据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2021年上海市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结果(第七批)”,标称由昆山统福美耐磁制品有限公司生产的好思特卡通密胺碗(126cm)三聚氰胺特定迁移量不合格。

不合格产品涌现的缘故原由,紧张是厂家生产过程中的温度、压力和成型韶光等参数没有掌握好所致。
而除此之外,则是由于三聚氰胺成本相对较高,一些不法企业在原估中掺杂了价格较低、稳定性较弱,随意马虎开释出甲醛的脲醛树脂。

值得一提的是,如果是用脲醛树脂假冒密胺树脂制成的劣质仿瓷餐具,80℃就会分解开释出甲醛,危害更大。

莘馨康、台顺、祥源美等上榜

抽检数据显示,标称海宁台顺餐具科技有限公司、江西犟兴餐具有限公司所生产的密胺餐具不合格次数最多。
品牌方面,不合格的密胺餐具涉及莘馨康、台顺、祥源美、好思特、YILANG、SL松林、显初等。

密胺餐具的消费提示

1、餐具上标有“MF”,同时有“QS”标志,可以作为餐具利用。
如果标有“UF”,则只能用于非食品类物品的盛放或需剥皮食用食品(如橘子、喷鼻香蕉)的盛放,不能盛放直接入口的食品。
如果没有任何标志的仿瓷制品,建议消费者不要购买。

2、密胺餐具该当紧张去艳服冷的食品,利用时不应超过安全温度限值,也绝对不能进行微波加热,否则有可能因过热而开释出甲醛。

3、在利用中要把稳只管即便不要永劫光盛放酸性、油性、碱性食品或饮料。

4、儿童不要利用颜色鲜艳的仿瓷餐具,特殊是里侧印花的,应只管即便挑选淡色彩的仿瓷餐具。

5、在选购餐具时,要看餐具是否有变形等征象,如果有起皱、气泡及表面褪色的征象,则不要购买。

6、洗濯仿瓷餐具时要用软布洗濯,勿利用磨粉和钢丝球洗濯。

【特殊声明】:本篇内容所采取的原始数据均源自威信官方网站,数据客不雅观真实。
如干系抽检结果数据经政府有关部门核实及认定后确认有变更事实的,请及时联系本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