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东最大科技展LEAP上周在沙特利雅得举办,吸引了全天下的目光,而中国科技企业的参展也成为今年的一大亮点。从2023年中国的科技、能源等企业相继出海中东,海内GP(普通合资人)纷纭前往中东募资,到包括沙特阿美、阿联酋主权财富基金穆巴达拉等中东成本在中国一二级市场的买买买,中国和中东的“双向奔赴”在2024年仍旧连续。
作为金杜状师事务所专门从事跨境并购的国际合资人,在过去20多年的执业生涯中,熊进曾为多种类型的客户在环球多个法律辖区的并购投资事宜供应做事。过去一年中,中东地区也成为他重点关注的区域。近日,证券时报就2024年中国和中东地区双向投资趋势专访了熊进,他表示,“中国方案+本当地货能”有利中国中东投资实现双赢。
经贸投资频繁
证券时报:过去一年中国和中东地区的文化、经贸与投资活动交往频繁。作为交易状师,对付中国和中东地区企业层面的互动,您看到哪些值得关注的发展与趋势?
熊进:首先,中国和中东地区在过去一年中的互动明显在加速与深化,超越能源与贸易领域,并逐步向可再生能源、建筑、金融、互联网科技(电子支付、云打算、数据中央)、文化(电子游戏与娱乐)领域扩展,越来越具有综合性和多元性。比如,很多中资银行和保险公司在中东当地设立分支机构,浩瀚有名的中东主权基金也纷纭在中国设立办事处并涌如今多少有名公司的股东名册上。
其次,中国和中东关系已超越经贸领域,进入第二阶段。成本、人才和技能的流动远甚以往,成为双方关系的新主题。商业活动也从工程培植扩展到汽车、清洁技能和人工智能等其他家当。
此外,民营企业在中东的投资明显加速。2023年底在迪拜召开的COP28,超过2000家中国企业共赴绿色盛会并与当地互助伙伴签署多少互助协议。在阿布扎比金融周期间,中国一线互联网公司也与阿联酋的金融科技公司签署了包涵备忘录,以进一步加强互助。
证券时报:2023年您在中东地区紧张做了哪些项目?详细来说,中东地区的哪些国家更受中国企业青睐?主导成分有哪些?
熊进:过去一年中,我代表中国的国企、民企(上市公司)在中东进行了多少投资并购项目,包括收购、合伙、进行法律环境调研等事情,涉及沙特、埃及、阿联酋等。
从我个人的履历来看,阿联酋是投资热点国家之一,他们本身就比较开放,也是欧亚大陆跨国航班最主要的中转枢纽之一。过去除了石油化工以外,阿联酋的紧张支柱家当便是金融、物流、旅游、房地产等,类似于喷鼻香港或新加坡在亚太地区的浸染。阿联酋是中国企业进入中东的跳板(很多中国企业在迪拜的各个自由贸易区设立中东的总部与平台),也是融资与贸易中央,多元化的环境、四通八达的交通、低税收环境、多样化自由贸易区以及发达的根本举动步伐是阿联酋最具竞争力的资源禀赋。
其余,中东目前巨大的发展机会在沙特。一方面是由于沙特作为全体海湾地区最大的经济体,霸占地区经济一半以上,人口也超过60%,大部分在海湾地区做电商、游戏或直播的公司终极都会创造一多数用户来自于沙特;另一方面,自王储掌权以来,提出沙特“2030愿景”,目标是通过改革开放改变依赖原油的现状,为沙特建立起更多元化的经济构造,实现能源转型,沙特政府也在积极地寻求创新改革。
此外,作为天然气储量巨大的国家,中国与卡塔尔在LNG(液化天然气)开拓与贸易上有很多互助。而作为仅次于阿联酋和沙特的中东市场之一,科威特是海合会和中东北非地区的主要经济体。中科关系历来友好,经贸关系稳定。中国企业近年来积极参与科威特重大项目的培植,积累了相称多履历。科威特政府也积极推动改进外商投资政策,许可外资全资持股经营。
“中国方案+本当地货能”带来双赢结果
证券时报:在上述国家里,就详细投资领域来看,比较集中的领域在哪些方面?新增的又有哪些?
熊进:就不雅观察来看,中国投资中东较为集中的是能源和基建两大传统领域。国有企业是中国投资中东地区的紧张投资主体,投资领域集中在能源、根本举动步伐和建材等。民营企业投资也在奋起直追,紧张投向信息技能、制造业、建筑业、商贸做事业和生活做事业等。此外,后续新增投资领域也包括金融、新能源、航空航天、生物制药、数字经济、当代农业等。
中国高附加值的上风产能和科技办理方案的输出,也正在给中东带来积极变革。比如中国企业正在成为沙特云打算浪潮中的中坚力量;还有不少中国电商积极拓展中东的跨境电商市场机会,跨境卖家对营销、金融、供应链等做事商需求提升,这使得工具类、营销类、物流类及金融类等SaaS做事商在中东迅速崛起,他们凭借自身上风帮助跨境卖家补全并优化其商业链条,为其供应干系办理方案。
证券时报:为什么新的领域更受投资者青睐?中国企业在投资这些领域方面有什么上风?
熊进:第一,中东的人口红利是一个非常主要的根本。中东地区约60%—80%的人口年事在30岁以下,弘大的年轻群体叠加较快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为轻工业、制造业的发展准备了丰富的劳动力储备,同时也为互联网和消费领域的增长创造了有利条件。
第二,伴随着中东国家经济多元化转型,中国投资者有能力快速把在中国市场验证过的成熟业务模式和解决方案带到中东并按照当地情形落地实行,中国企业的上风在于家当(集群与本钱掌握)上风,包括制造业、建筑业以及互联网行业,“中国方案+本当地货能+本土市场”将给中国企业和投资目的国带来双赢结果。
第三,中国“一带一起”倡议在外洋大力推动根本举动步伐培植,这与中东多少主要国家的新发展策略不谋而合。中东的家当构造中,工业占比很高,但制造业水平不高,中国企业可以通过输出技能与制造能力,与当地市场形成良好互补。
此外,从地缘政治的角度,2016年后,海湾国家普遍经历了领导层的新老交替,年轻一辈纷纭登上政治舞台,展开了全新气候。沙特、阿联酋、卡塔尔等国家都在争相引进中国的家当公司,寻求本土化的替代方案,以便平衡美国企业的影响。
中东投资热将持续
证券时报:对付初创企业而言,出海中东是一个好的选择吗?要把稳哪些风险?
熊进:初创企业出海中东,套用一句老话,既是机遇也是寻衅,但肯定是机不可失落。目前中国的经济发展面临多重寻衅,环球家当链重组的大背景下,积极走出去无疑是值得考虑的选择。
中国“一带一起”倡议与沙特“2030愿景”等有机对接,中沙全面计策互助伙伴关系培植,正在有力推动绿色低碳家当、数字化转型、根本举动步伐培植、家当协同发展和金融做事等方面开展广泛互助,这也必将为中资企业在沙特发展带来新机遇。
中国企业投资中东,特殊须要关注中东不同的国家在法律制度、文化与开放程度以及营商环境方面的问题,在走出国门之前一定要做好“家庭作业”。同时,也应该特殊关注专业顾问的代价与浸染,尤其是初次进入该地区的企业,对当地的环境与规则都不熟习,更加须要高质量的专业顾问供应建媾和辅导,避免遭受丢失或者埋下隐患。
证券时报:“中东投资热”的趋势您认为在2024年会持续吗?
熊进:目前中国与中东国家不断强化的政治与经济互助,是环球地缘政治发展、中东国家改革开放、环球能源转型、中国与中东经济家当构造高度互补以及中国与中东国家长期相对友好与认同等多种成分叠加而形成的客不雅观结果。
我认为这些趋势在未来几年内将持续并不断深化,目前中国经济面临的内外压力与构造性成分叠加,也让中国企业有更多动力去开拓中东新市场。
责编:岳亚楠
校正:彭其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