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蓄池塘过去几年的进出水情形如下图。
个中最须要大家关注的是那根玄色柱子——它代表着A股每年的现金流缺口。
一览无余,A股常年处于失落血的状态,意味着:
出水口>进水口
从股市里取出去的钱,比流入股市里的钱要多!
实在大爷大妈们早就看清了,人家老早就提醒过:A股是融资市。
可惜啊,我们没仔细琢磨过这件事,现在我们来做出一些推论:
1 股价由水位决定,只有进水口>出水口,水位才能涨。
大幅流出的年份,很难有所表现。
2 有人说不对啊!
A股的总市值是在不断上涨的啊!
是的。
总市值=股价总股本
A股总市值膨胀,一个非常主要的驱动是总股本在膨胀,由于每年都有大量新股上市。
但是从现金流视角来看,新股上市是在抽水。
3 美股的退市和稳定的回购潮,都在消灭总股本。
回到上面的公式,总市值不变,总股本减少,股价自然会提高。
类似的,长牛的印度股市也有严苛的退市制度。
4 上图也能阐明A股牛短熊长的根源——
牛短源于短期热钱流入,比如2007年、2014年、2020年。
把稳!
2020年A股现金流缺口罕见为正!
熊长源于A股现金流长期失落血。
再把稳!
2023年827新规打出一套组合拳,全面约束出水口。
2023年A股现金流缺口已经非常小了!
只有区区19亿!
我真的没有阴阳怪气,比较往年,2023年的出水口确实大幅减少了!
5 《金钱天下是若何运行的》 这张水厂图真的是神作!
它揭示了中美两座水厂的根本性差异——
美国从实体经济金字塔抽水,注意灌输金融市场,拉高水位。
中国从金融市场抽水,注意灌输实体经济金字塔,扩大再生产。
6 核心是代价不雅观的差异:
金融市场 VS. 实体经济,到底谁做事谁?
中国在去年给出了明确答案,美国的答案一贯很明确。
必须得说:美国的答案利好股民,那边真的是股东代价优先。
中国的答案利好实体经济,社会代价优先,这也是很多中特估多年表现不好的根源——销量不愁,但不能提价,还总得让利。
融资市也有利于做事实体经济,股民是来股市赢利的,企业IPO+发可转债是来股市借钱(且不想还)。
7 如果进水口>出水口只是暂时的,那么,A股的奥义确实是得卖。
大股东已经亲自演示了好多遍,主要的是减持。
快跑是门技能活。
8 如果出水口>进水口是长期的,那么,这个紧张抵牾可以决定很多事。
比如:代价投资很难搞,由于代价看对了,但流动性不支持,效果也很难好(类似常年深陷流动性陷阱的港股)。
再比如:资金面是一个很主要的(中短期)抓手。
从这点看,有情由对2024年的A股乐不雅观,由于出水口的水龙头,已经被大幅拧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