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个赶场日。
一张方桌,一个支架,一盏补光灯,再从临街店铺接上电源,电商主播丁浪取出手机,准备“出摊”。别人现场卖货,他线上带货。
“这是张奶奶家的青花椒,全是自然晒干,闻起来既喷鼻香又麻,便是品相差了些,十九块九半斤,想要的朋友随时拍单。”话音刚落,5单被一抢而光,丁浪转头一看,村落民拎着大包小包排起长队,期待卖货,“直播间的朋友把稳了,下面要上土鸡蛋……”
每逢赶场日,均匀一场直播,帮助近百名村落民免费卖货,发卖额达四五万元。看到一件件农特产品卖出大山,丁浪武断自己的选择,“既然是‘新农夫’,不能走面朝黄土、肩挑背扛的老路,要借助科技的力量,让农产品‘云销’全国。”
丁浪是贵州省铜仁市德江县人,大学毕业后在广东从事电商事情。2015年,听闻德江县要创建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屯子综合示范县,决定捉住机遇返乡创业。
从最初的天麻到后来的猕猴桃、黄花菜等10多个品类,丁浪成立电商公司,操持一展拳脚。不料农特产品周期短、不稳定,加之短缺企业互助,没有长线产品,两年韶光没挣到钱,丁浪信心有些动摇。
“2019年开始盛行短视频,自己溘然灵光一闪:能不能通过拍短视频,把屯子的美景美食、优质农特产品推介出去?”怎么拍?和谁拍?丁浪拿起相机,走村落串寨。
2019年6月,顶着烈日,翻山越沟,汗如雨下的丁浪来到传统村落焕河村落。
连片的木瓦房依山就势,错落分布,炊烟袅袅;参天树下的古水井,清澈见底。一旁的张金秀老人正打水洗菜,盛情约请丁浪到家中做客。
深灶铁锅,宽油旺火,老人亲自掌勺,炒出一道道家常美味。一份美味,一丝乡愁,丁浪用镜头记录了下来,“一草一木,一饭一蔬,终于找到久违的归属感!”
拍摄视频已是赶鸭子上架,后期剪辑更是无从下手,丁浪只能边学习边实践。等到视频发布,他反复盯动手机看点赞量。当天晚上仅有几十个,第二天一早竟打破2000个,心情犹如坐过山车。
随着两个年轻人的主动加入,丁浪留在了焕河村落。一栋老木房成为三人的创作地,村落中生活则是内容电商的主题。“最难的是资金缺口,找不到企业资助,我们彼此达成共识:一年不拿人为,有钱的出钱,有力的着力,一定把短视频做起来。”丁浪说。
凭借一台相机,一盏补光灯,一台条记本电脑,丁浪将焕河村落的木房、古树、美食等逐一呈现。为更好地宣扬焕河村落,他们还在每条视频下方带上村落寨定位,目前短视频全网播放量超过1亿次,运营账号全网粉丝超过500万,风景秀美的焕河村落更添有名度。
“旺季的时候,狭窄的山路涌入近百米车流,前来打卡体验的游客越来越多。”丁浪先容,如今焕河村落里还建起了民宿小楼、露营基地、美食文化走廊等,在旅游业态日渐丰富的同时,吸引80多名年轻人还乡发展,曾经的“空心村落”正在变身“幸福村落”。
人气旺了,村落庄火了,丁浪朝着内容电商的方向连续发力,把网络流量转变为经济效益,助力村落庄全面振兴。
2021年,丁浪成立直播带货团队,采纳“电商平台+企业+庄家”的办法,打通生产、流利、发卖等环节,借助短视频“出村落”,推动农特产“出山”。如今团队已有25个新农夫,通过直播带货天麻、红薯粉、花椒、脐橙等农特产品,总发卖额超过3000万元。
“新时期的‘新农夫’,不仅仅是年纪轻,更主要的是思想活,借助科技的力量,将数据变成新农资、直播变成新农活。”丁浪笑言,如今,在短视频领域,高质量的内容才是“硬通货”,“我们要费尽心机提升内容生产,充分开释流量代价,在推动村落庄全面振兴的赛道上蹚出新路、奋力奔跑!”
原刊于《 公民日报 》( 2024年10月04日 第 06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