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物美价廉的牙膏为何变得如此奢侈?让人眼花缭乱的功效真的有效吗?
01 价格迷雾:越来越贵
拜访了北京市朝阳区多家超市和生活用品店,创造牙膏的价格普遍在每支10元以上,个中20元至50元单价的产品霸占约八成。流传宣传具有美白、抗敏功效的牙膏售价多在50元到100元不等,一些入口高端牙膏价格每支乃至超过200元。
北京朝阳区某生活用品店货架上正在出售的牙膏(新华网 逦琛 摄)
电商平台上的牙膏种类更加丰富,价格从20多元至200元不等。以淘宝为例,当月销量第一的为某品牌美白牙膏,90g规格每支价格80元。
淘宝平台牙膏品类当月销量排名情形(图片来自淘宝APP)
中国口腔清洁照顾护士用品工业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8月牙膏/牙粉月度排名前五的品牌云南白药、参半、好来、高露洁、舒客的成交均价基本在25元至50元,个中销量排名第二的参半其成交均价在50至75元。
中国口腔清洁照顾护士用品工业协会发布的8月口腔清洁照顾护士行业零售榜
Wind数据显示,国家发改委发布的36个大中城市普通120克旁边牙膏的均匀价格2013年1月31日8.16元/盒,2020年1月31日10.00元/盒,2024年3月31日达到11.68元/盒。
“牙膏越来越贵”已经不是新鲜话题。去年,新浪微博干系话题阅读量超过1亿。
只管市情上牙膏种类繁多,但其核心身分构成相对统一,紧张包括摩擦剂、润湿剂、增稠剂、甜味剂、表面活性剂及喷鼻香料等。个中摩擦剂占比在40%-50%。据业内人士先容,这些身分在牙膏的价格构成中,占比并不高。
据上市公司登康口腔招股书,2019年至2021年,该公司成人牙膏(100克)的发卖单价(出厂价)分别为2.54元、2.55元、2.62元,同期单位整天职别为1.53元、1.47元、1.50元。
“牙膏珍贵要贵在在营销推广上。”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向表示,现在牙膏“美妆化”趋势越来越明显,卷功效、身分、口味,品牌花在营销推广上的用度占比越来越高。
调查创造,不少牙膏品牌选择与有名明星、网络达人互助,乃至直接通过短视频平台进行产品植入与营销,这些手段虽然能够短期内拉动销量,但也导致品牌的营销支出大幅增加。
同样以登康口腔为例,公开数据显示,该公司2019-2023年发卖用度率分别为29.2%/25.8%/24.5%/24.0%/28.1%。2024上半年,登康口腔营收超7.03亿元,发卖用度达2.12亿元,同比增长21.47%,远超同期营收增速5.45%。
登康口腔2024上半年财报
牙膏价格高,消费者是什么心态?随机采访了一些超市和线上购物平台的牙膏消费者。
“我是看了网上的广告和博主推举才买的这款牙膏,主打美白和抗敏,用了之后确实以为口腔觉得清爽很多,但牙齿并没有明显变白。”在北京西城区某超市,一位正在购买某品牌牙膏的消费者在接管采访时说。她坦言,虽然知道高价牙膏的美白效果可能有限,但出于对口腔康健的重视,仍乐意买单。
和这位消费者类似,不少消费者为美白、抗过敏等功效流传宣传所吸引而购买。也有消费者抱怨,现在牙膏价格确实越来越离谱了,牙膏购买频率高,希望商家少一些花里胡哨,回归产品实质。
02 功效宣扬:真真假假 乱花迷人
除了价格迷局,牙膏功能的宣扬同样让不少消费者困惑。
流传宣传儿童牙膏“可吞咽”。在黑猫平台上,把稳到多名消费者投诉,他们通过线上及线下渠道购买的儿童牙膏产品被宣扬为“可吞咽”。而《儿童扮装品监督管理规定》的第十三条第二款明确规定,儿童扮装品的标签上不得标注“食品级”“可食用”等词语或任何与食品干系的图案。
暗示治疗功效。一些牙膏在宣扬中与治疗牙周病等联系在一起,令消费者以为该产品具有治疗浸染。某些牙膏声称拥有99%的幽门螺旋杆菌抑制率。
在京东电商平台,一款标称得手价400元的某套装牙膏,直接标称“幽门螺旋杆菌牙膏”,已售出超过20万套。用“幽门螺旋杆菌牙膏”搜索,则涌现更多类似宣扬的“牙膏”或牙科分离剂。
京东电商平台直接标称的“幽门螺旋杆菌牙膏”(图片来自京东APP)
浮夸功效。某电商平台上一款热销牙膏,产品功能先容称,“去牙结石、清理牙垢、去黄美白”,还利用了“假一赔十”、“90%去牙结石”等表述。向该店铺客服咨询产品的实际效果,客服回应称,该牙膏用于某医院去牙结石处方。当追问是否能供应详细的效果验证报告或临床数据时,客服转而提及其专利技能可在国际学术文献中查阅,回避供应证据。
牙膏真的能去牙结石么?都城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口腔医院的刘年夜夫表示,牙结石常日比较坚硬,很紧密地附着于牙齿和牙龈表面,牙膏一样平常不能去除牙结石。他建议,消费者应认清产品真实功效,避免被浮夸宣扬所迷惑。
根据《牙膏监督管理办法》,牙膏不能替代药品或医疗东西治疗口腔疾病。“消”字号、“械”字号、“药”字号产品均不属于牙膏的范畴,安全风险相对较高的须要按照药品、医疗东西履行严格监管。
而目前电商平台不乏“消字号”“械字号”产品当牙膏卖的情形。在阿里康健大药房线上发卖平台,创造一款流传宣传“三天显著白牙”的“牙膏”,经核实,该“牙膏”实为“械”字号牙科藻酸分离剂。
专家指出,牙科分离剂与日常利用的牙膏在身分、功效及适用范围上存在显著差异,并不能作为日常口腔照顾护士的常规用品。若消费者长期将这类产品当作普通牙膏利用,可能会对口腔黏膜、牙齿及牙周组织造成不必要的刺激或损伤。
阿里康健大药房正在出售的一款“美白牙膏”,实为牙科藻酸分离剂(图片来自淘宝APP)
03 共筑康健生态,让牙膏回归本源
2020年6月16日,《扮装品监督管理条例》发布,规定牙膏参照有关普通扮装品的规定进行管理。牙膏备案人按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进行功效评价后,可以流传宣传牙膏具有防龋、抑牙菌斑、抗牙实质敏感、减轻牙龈问题等功效。
2023年,市场监管总局发布《牙膏监督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已于2023年12月全面施行。针对牙膏市场上存在的功效流传宣传混乱问题,办法界定了牙膏的边界,同时对流传宣传防龋、抑牙菌斑、抗牙实质敏感、减轻牙龈问题等牙膏产品的功效流传宣传用语进行严格限定,以遏制牙膏违法流传宣传情形的发生。
办法明确规定,非牙膏产品不得通过标注“牙膏”字样等办法欺骗误导消费者;牙膏标签不得昭示或者暗示具有医疗浸染的内容、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内容;牙膏的功效流传宣传应该有充分的科学依据。
在采访中,多家牙膏企业表示,办法匆匆使行业加快了转型升级的步伐,并加强了与监管部门的沟通,强化了产品宣扬的科学性与真实性。
业内人士认为,针对虚假、浮夸流传宣传等问题,企业要落实主体任务,管理部门要加大功效流传宣传管理力度,包括媒体在内的干系机构也该当加强科普宣扬,让消费者理性认识和购买、利用牙膏。只有社会各方共治,才能构筑一个家当良性发展的康健生态。
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央口腔科主任王成龙在采访中说:“市场上牙膏品牌浩瀚,但核心有效身分却大同小异。我们一样平常推举利用含氟的牙膏,由于氟化物对付牙齿矿化是有帮助的。消费者应理性选择,关注牙膏的有效身分,而非盲目追求高价。”
北京德恒状师事务所合资人田润苏状师提醒消费者:“在购买牙膏前,要仔细阅读产品解释和身分表,理解功效是否与广告宣扬内容符合。”他建议,对付明显浮夸、不实乃至虚假宣扬的牙膏产品或假冒牙膏产品,消费者可保留证据,向干系行政主管部门举报或提起诉讼,掩护自身权柄。(逦琛)
来源: 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