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买卖,迟早要重新做一遍。

2021年5月,互联网家装再次进入"大众视野,这个自从2014年底起便备受瞩目,但至今仍旧为“兑现潜力”的领域之以是能够再次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一方面来自于巨子国美的高调进入,和打扮家等新锐企业的狂飙突进,而更主要的缘故原由,则是“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

5月中,当前互联网家装领域的两大巨子中,土巴兔宣告IPO;齐家网则被曝出推举企业装出劣质工程,过时4个多月业主入住无望,顿时一石激起千层浪,各地受害业主纷纭开始发声,开起了齐家网的“吐槽大会”。

有统计,在2021年以来,在黑猫投诉平台上针对齐家网的消费者投诉共27起,这并非一个小数字:有业内人士估计,当前市场均匀装修总价已经达到10万以上,27起投诉背后是几百万的总金额,而且考虑到大多数消费者并不会利用黑猫投诉平台,显然这27起投诉只是冰山一角,而2020年,齐家网的营收不过9.2亿。

当齐家网的流量生意碰着打扮家的透明装修

有调查报告显示,2020年家装市场规模达到2.6万亿,而互联网家装自从2015年景为风口到本日,在个中的份额依然可以忽略不计,问题到底出在哪里?

一、既不罗马,也不帝国

伏尔泰曾经嘲笑神圣罗马帝国“既不罗马,也不神圣,更不帝国”,而互联网家装之以是难以发展壮大的缘故原由与之类似,那便是“既不互联网,也不家装”。

在谈论业务问题之前,我们首先来理解一下互联网家装行业的发展历史:虽然土巴兔和齐家网分别成立于2008年和2007年,但是成立前几年都处于业务积累和探索期,尤其是齐家网,在开始几年分别经营过团购、P2P业务,还计策投资过海鸥卫浴:总之,单看履历乃至想不到其从事互联网家装业务。

到了2015年前后,随着O2O模式的快速发展,“互联网+”观点席卷统统,互联网家装也随之来到了风口,这一年也被成为“互联网家装爆发年”,据艾瑞咨询统计,仅仅当年就出身了300多家企业,融资事宜达到123起,个中有27家得到天使轮或A轮以上融资。

在这样的浪潮中,土巴兔和齐家网也随之分别得到了2亿和1.6亿美元的融资,并且基本确立了自身的业务模式,终极成为了“百装大战”的幸存者——当然“百装大战”这个说法并不盛行,由于“百团大战”“千骑大战”都是带动了行业热潮,也出身了真正的胜利者。
而大多数互联网家装企业都是花光融资后自行消逝,齐家网只能算“活到末了”而已。

因此,可以说互联网家装的基本业务模式确立于2015年,虽然后来历经小修小补,比如齐家网将O2O模式升级为盛行的B2B2C模式,但实质依然是流量撮合与抽成,并没有太多变革。

而2015年是个什么韶光?王兴没揭橥他拿到著名的“互联网下半场”论、互联网流量红利还未见顶,微信在跟支付宝打红包大战,拼多多刚刚成立,优步和滴滴杀到头破血流……这在当下看来险些可以称之为“历史”了。

也因此,那个时候确立的“原始”业务模式,既然在2015年都没有实现对家装市场的“降维打击”,现在自然更无从谈起:作为互联网企业,他们模式不足前辈,作为家装企业,他们的模式又不足深入,因此土巴兔在2017-2019的3年亏损30亿后,也不得不承认“当下模式还未完备跑通”。

值得一提的是,在土巴兔巨额亏损的时候,齐家网却在2019和2020年分别盈利6200和4206万,这并非由于齐家网有什么独占的竞争上风,纯挚是计策决策问题:土巴兔比较诚笃,业务跑不通,那就往里面砸钱;齐家网却以盈利为导向,不惜统统代价盈利。

而齐家网的盈利来源,自然是羊毛出在羊身上。

二、“全聚德模式”

从总体来讲,齐家网和全聚德的盈利模式并无二致:全聚德盈利来源是游客,而游客一样平常只会去一次,因此纵然他事后极其不满意无所谓,反正永久有下一位不明原形的游客。
而装修同样具有类似特色,顾客对装修不精通,消费周期又每每达到十年以上,因此齐家网自然不会有什么顾忌。

而详细来讲,齐家网盈利的方向无非是“开源”和“节流”两个方向,个中开源,便是向企业收费。
齐家网的B2B2C模式跟电商平台经营模式类似,便是一个招标平台,其收入来源一是平台接任务给装修公司,让装修公司报价,消费者付费后从公司收入中抽成;二是将用户意向信息发卖给企业,也便是信息费。

抽成不必多说,信息费就比较花样百出了,不仅有流量包,而且还有线下展会,即利用利用线上平台呼唤调集消费者线下或者线上购物,收取商户的店铺入驻用度、销费分成、广告用度等,当前,这种模式已经成为齐家网的紧张盈利模式,仅苏州站一年收入就达到2000万旁边。

随着齐家网营收压力的增大,有厂家反应,在2019年之后,抽成与用度越来越高,而信息的转化率却逐渐降落,无效信息却来越多。
随着“开源”达到极限,齐家网的盈利方向逐渐转向“节流”。

齐家网模式的核心靠着运营线上流量,分发线上流量。
实质上是由于齐家网的分发流量的效率高于其平台上的装修公司。
以是,其核心能力是获取客户的流量的均匀本钱更低。
但抵牾的是,齐家网自身并没有吸引流量的能力,因此随着如今流量本钱增加,齐家网开始用一些“盘外招”来增加流量。

某微博大V就曾经公开表示齐家网曾试图从他手中购买粉丝信息,然后把人通过“人头费”的办法售卖给装修公司,赚取收入,这种从非公开渠道当然能够得到价格更低的潜客信息,但其合法性首先值得质疑,其次是KOL显然有很强动机“捏造”信息,其转化率也值得疑惑。

齐家网“节流”的另一个方向,便是降落监管和客服用度。
当今装修的监管难度众所周知,一旦双方产生争执,纵然专业的监管职员也很难调节和判断,因此齐家网在很大程度上“放弃”了监管和调度职责。
投诉齐家网的消费者就曾表示,齐家网给他的办理方案有两个:“删帖,赔付5000元”,“不删帖,赔付3000元”,没有其它选项。

这种业务模式在短韶光效果显著,但是正如全聚德一样,当网络效应显现,消费者之间的信息壁垒降落,就会对企业发展产生长远影响,自2021年年初至现在,齐家网股价已经下跌20%至1.9元,总市值21.9亿元,仅有土巴兔估值的五分之一。

只管在最近,齐家网正在宣扬,其市占率全面超越土巴兔。

三、我们须要若何的互联网家装?

从齐家网的发展进程我们可以看出,互联网家装之以是称为数字家当的滑铁卢,实质缘故原由在于“小马拉大车”:装修实质上是非常“重”的业务,从获客到设计到监管再到客服,都须要平台深度参与才能够顺利运转,齐家网那种“类电商平台”的撮合交易和抽成的模式完备无法搪塞,终极结果便是平台吃公司,公司骗客户,客户一肚子气只好投诉。

因此,在最近入局的打扮家等企业,普遍采取的是平台模式,平台做事,平台卖力,不存在踢皮球的情形,能够为消费者供应最有力的保障。

而在模式的变革之外,更主要的是业务的颗粒度,齐家网的粗糙客服有一定的无奈之处:它们在匆匆成交之后就全程甩手掌柜,自然无法判断装修公司和消费者谁是谁非。
但是打扮家平台模式推动的是百口当链的深度参与与监管。

比如在材料上,与打扮家线下卖场平台结合的材料平台,其做供应量并不是大略的讲需求通报给厂家,让厂家发货。
而是深入到仓储、物流、信息、设计一体化的家装供应链体系,从而担保质量和降落本钱,因此打扮家能够做到质价比乃至高于“里手”自行挑选,从而供应更高质量做事。

而在施工上,打扮家强调过程把控,通过BIM级设计,将设计透明,通过工地数字化,在线监理让施工透明,颗粒度到了工人、工长层面,即深入地研究各地工艺体系,并通过全程的AI监管担保工人达到工艺体系标准。

在流程把控上,打扮家之以是强调“透明”的观点,并且花费大量资源与精力将之贯彻到各个环节,是由于消费者对装修并不熟习,不透明的流程,对付消费者来讲,等同于“暗箱操作”,因此,只有担保装修全流程随时随地可以监控,才能与用户建立互信,并且在流程上杜绝最令消费者头痛的“偷工减料”征象。

显然,打扮家的核心模式便是“大马拉大车”,以重资产的模式来应对重资产的业务。
也因此前期投入巨大,必须与国美深度互助,借助国美在供应链、人力、成本上的上风才能推进,但是其发展潜力也显而易见,无论是BIM设计、原材料供应链构建,施工数字化培植,工程管理模式调度,都可以借助数据积累不断强化,“越培植,体量越大,玩法越多,话语权越重”。

因此有业内人士估计,在未来一到两年,打扮家将在全流程施工能力上迎来一次质变,那个时候,其模式威力才会真正显现。
而打扮家CEO崔建也提出,其2024年GMV将达到5000亿元。

熟习中国家装行业的人都知道,这个行业只有30年旁边的行业历史,进入门槛低,地域分散性强,迄今为止,还没有一家装修公司的年业务额能稳定在50亿以上,从行业角度来讲,这显然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除非在装修领域,打扮家能再复现一次当年互联网对传统行业的“降维”打击。

作者:钱皓

编辑:安吉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