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言中有“石崇斗富”的故事,说的是古代若要比斗富,石崇当仁不让,使蜡蜡当柴火;不惜挥霍无度,五十里锦樊篱;拿花椒粉饰墙。
陋俗不胜。

红楼梦》中,贾、史、王、薛四家,除了有血缘支属关系,还在政治、经济上“皆有照料”,“一损皆损,一荣皆荣”。

“四大家族”都很有钱有势,真是“烈火烹油”“鲜花着锦”,压根儿就不逊于“石崇斗富”。
但细加剖析比较,又有不同的特点。

(一)先说排名末了的薛家

在《红楼梦》第四回门子给贾雨村落的“护官符”中就有“丰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铁”之说。
薛家世代皇商,除了万贯家财以外,别的还真没有什么拿得脱手。

红楼梦里中四大年夜家族斗富哪一个家族最富

人们常说,“老婆是人家的好,儿子却是自家的好”,但是,就像贾母再怎么管不了贾赦,贾政也约束不了宝玉,薜姨妈自然也就对薛幡无可奈何 。

“红楼” 第四回诉,薛家大少爷行凶作歹打去世了冯公子,就由于有这层“光环”和钱财罩着,末了却被姨夫贾政提拔的晚辈贾雨村落私自放了一马,来了个“葫芦僧错判葫芦案”,让薛蟠逍遥法外。
为了“避风头”,薛家才举家来到贾府,薛姨妈只说想让姨丈贾政帮忙规管规管自己那“二百五”的儿子,而谁之“成趣”的是:薛蟠一来到贾府不久,不仅没受到什么约束管教,反而如鱼得水,如胶似漆,整天和贾府的花花公子胡闹蛮缠、寻欢撒野一起,“竟比以前还坏了十倍”!

官贵民轻。
薛家虽是皇商,但政治地位却还是差了些,必须还得倚仗其他三家的影响力,尤其又是贾家。
由于在清朝“士农工商”四个职业等级里,因他家世代都是做生意的,终还是不能和前三家多少都算得上“士”的人家比较。

(二)龙王缺了什么东两都得找他们家要的王家

排名第三的王家可是号称龙王缺了什么东两都得找他们家要的。
王家不仅有钱, 而且还有许多珍奇的物事。

借凤姐的口说,王家专卖力在港口接待外来的客商,以是还有许多的外洋珍宝,王家的眼界之开阔,联系之广泛,在四大家族中也算是一等一,这也难怪那“常戴紫貂昭君套,围着攒珠勒子,穿着桃红洒花袄,石青刻丝灰鼠披风,大红洋绉银鼠皮裙”的凤姐一出场就好不气场十足、炫丽之极,风光无比、艳压群芳!

黛玉传,王熙凤

(三)史家与贾家

“阿房宫,三千里,住不下金陵一个史”。
史家可是靠战功发的家,走的全是“武举”道路,比贾家的“文举”自然要下一个层次,但史家人口繁茂,枝叶遍布,也算是一种强大的势力。
排在第二也不无道理。

在中国古代,爵位共有“公、侯、伯、子、男”五个等级, “公”是爵位中第一流级。
《红楼梦》中,当时朝中仅有八个公爵。
个中贾府就占了两个-----宁国公贾信、荣国公贾源。
贾母的公公便是荣国府的贾源。

由此可见,贾家的祖上地位那是相称的显赫光彩。

到了贾母执政后,那“白玉为堂金作马”也暗含了贾家是书喷鼻香门第,白玉堂、金马,在当时都是书喷鼻香世家才配得上的奢侈品称。
而古代的读书人的命运大多又与官宦紧密相连,一介平民可以通过科举考试飞黄腾达,若代代都是读书人,这些人便可通过各种关系,在官场上拥有一个弘大的关系网,从而得到极大的政治势力。
有权便有统统。
经济上也无与伦比。

贾家作为“四大家族”之首,乃皇亲国戚,其富贵之极,挥霍无度,曹公可谓刻画得淋漓尽致:刘姥姥一进大不雅观园,做的一道笳子鸡丁,王熙凤见告说“这茄子可不是一样平常的茄子,是先用五只母鸡炖的汤,再用汤来做……

反正为了这个茄子差不多就要经几十道工序,配一百多只鸡,得用二两银子;秦可卿去世后,宁国府为其举丧,其阵势之浩大,花销之多;竟比那宰相王爷家去世了老子先人还风光铺派;而元妃省亲,只住了一夜,贾家就精心准备了一年,浪费无度,兴建大不雅观园,其规模之大,设计之巧,构造之妙,布局之新,竟耗用了十万两银子!

对此,连元妃自己也都以为“太显”“太过”了。

元宵夜,荣府开夜宴,一场《西楼会》后,贾母嘱咐赏文豹买果子吃,贾珍贾琏早已命小厮抬了大筐箩的钱预备,只等贾母一个“赏”字,顿时,只听得“豁啷啷”满台钱响;而在第十六回,贾琏的奶妈赵嬷嬷也说过,“贾府当年在苏州、扬州一带监造海船,修理海塘,只准备接驾一次,便把银子都花得淌海水似的,别讲银子成了土泥,凡是世上所有的,没有不是堆山塞海的。
”……

在社会财富拥有严重不公的封建社会,“四大家族”越富有,也就意味着刘姥姥等贫苦的人家就只能整天衣不遮体、食不饱肚。

【作者简介】廖伦涛,中国社会科学管理研究院特约研究员、《大祖传媒》副主编、绵阳市作协会员。

推举:

《水浒传》里的村落庄西席吴用为何抛弃晁盖而主动向宋江靠拢?

《红楼梦》里巧姐见告我们:粗席一张、瓜菜三餐,已是莫大的福分

小编提示:如果您喜好这篇文章,敬请转发和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