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贸圣佳2024春季拍卖会

止水 — 中国古代铜镜

预展韶光

6月11日-12日

止水描写之精细文字之瑰奇辞旨之温雅  中贸圣佳2024春拍

10:00-18:00

拍卖韶光

6月14日 14:00 B厅

展拍地点

圣佳艺术中央

北京市朝阳区东三环南路76号

刻画之风雅,笔墨之瑰奇,辞旨之温雅

一器而三善备焉者,莫镜若也

——罗振玉

2024中贸圣佳春季拍卖,止水——中国古代铜镜专场将为大家呈现百余件精美拍品,其带给我们的不仅是视觉上美的享受,更是一种来自于金铜介质独占的情绪,是镌刻在骨子里的中国符号。
古有善铜出丹阳,取之做镜清而明,铜镜光辉残酷,远而有光,虽历千秋,其艺术魅力仍淹古贯今,光华回照。
古代艺术家们精通青铜铸造工艺可谓天机迅发,妙识玄通,在炉火中探微索隐,在紫烟里舒心展志,铜镜展现出形与神俱,精妙入微,凝重庄严,卓然生辉的艺术境界,其艺术成绩可谓惠世天工,厥功至伟!
艺术家们息心静气地创作,以肌肤的光华叙写其精神的丰沛,其表如玉,彬彬秩秩,美玉天成,创造出了辉煌的艺术,表示出古代艺术家们对付金属沸腾力量的眷恋之造诣!

6月,北京圣佳艺术中央,让我们开启这次铜镜华章……

— 精选展品 —

Lot 1907

明 葵花形透腿鸳鸯鸿雁衔绶花枝纹镜

直径:26cm 厚:0.9cm 重:2523g

八瓣葵花形,半圆钮。
镜背环一周凸弦纹,将纹饰分为内外两区。
内区绕钮装饰对称的鸳鸯鸿雁纹饰,均衔同心结绶带,体躯细长,形象幽美,造型纤巧,毛羽刻画清晰,图案几近充满全体镜背纹饰区。
整面铜镜造型规矩,表面光洁、漆黑莹亮、呈“黑漆古”包浆,品相极佳。
其皮壳难堪得一见的“黑漆古原光”状态,温润、内敛、不张扬、不轻浮,它表现出一种坚韧、温和、细腻、蕴藉之美之光,由内而外透射出魅力无穷的美,使人感想熏染到吉祥、美好、温馨,整体不雅观之其墨玉般的肌肤,令人叹为不雅观止,乐不思蜀。
整体纹饰极具线条之美、力度之美,线条匀挺而工致、精细、圆润,显得灵巧厚重,更有力量和节奏感,使人体会到令民气旷神怡的气和力的运行,产生感情的旷达和共鸣,其纹饰寓意富贵祥和,喜庆美满,矢志不移,是当时社会经济、思想不雅观念和工艺美术的一个缩影,展示出一副富丽堂皇,充满了活气与活力的盛世风采。

干系链接:鸳鸯有寓意富贵吉祥、喜庆美满、矢志不移等“成人之美”之意。
以鸳鸯比作夫妻,最早出自唐代墨客卢照邻《长安古意》“愿做鸳鸯不羡仙”一句,赞颂了美好的爱情,往后一些文人竞相仿效;绶带,颜师古注《急就篇》说:“绶者受也,以是承环印也。
”可知绶带乃印所系,以示官位序禄,同时绶谐音“寿”,亦有康健龟龄之意;婚礼用雁,自古有之。
唐代婚嫁礼仪中的“纳采”,是男方送彩礼去女方家里求婚,此事由媒人出面,礼用雁,由于雁是候鸟,候阳而动,秋去春来,行为有序,暗喻妇女统统行动要以男子为中央,期以正道事君。
雁又忠实,与配偶终生厮守。
即为孤雁,也不再择偶,鸿雁这种不离不弃,终生相伴的习气,受到人们的讴歌,以是在唐代婚礼中以雁为礼。
由于活雁不易得,因此出生显赫的家族会用带有鸿雁纹饰的铜镜,作为婚姻聘礼,这种铜镜寓意富贵祥和,喜庆美满,矢志不移,此镜即属于此。

Lot 1953

明 四龙持连枝花蕾纹镜

直径16.5cm 厚0.65cm 重:335g

圆形,三弦钮,圆钮座,座外饰云雷纹。
其外为一圈凹面环带。
全镜以云雷纹为地纹,主题纹饰为四组夔龙纹组成,夔龙拟人状,圆目怒瞪,张口露齿,大步超过,左后肢与尾部缠绕,左手持一卷曲花卉,气韵生动。
从中可窥夔龙纹传奇神秘的装饰艺术效果。
此镜纹饰细腻,线条流畅,表示了古代工艺美术大师的高超水平。

铜镜作为起源于神权礼器的一类工艺品,由于逐渐贴近了贵族阶层的生活,而在思想文化艺术大繁荣的背景下得到了空前的发展。
在经济发展和人本主义思想的冲击下,铜镜至少在统治阶层中作为实用器物已经普遍利用了。
如《韩非子·现行篇》说“古之人目短于自见,故以镜不雅观面”;《楚辞·九辩》“今润色而窥镜兮”;《战国策·齐策》“朝服、衣冠窥镜”。
但此时从文献记载及出土情形来看,铜镜的利用者仅限统治阶层及贵族阶层,普通百姓还是以陶鉴盛水照面饰容的。
以是说从这个角度来剖析这个期间的绝大部分铜镜皆为当时宫廷器物。
当时铜为贵金属,是一种主要的计策资源,同时开采量小,国家提倡“铜本位”,紧张产地是江南地区,江南铜材向中原王朝的流动紧张是贡金(金即铜)、献金、赠金、俘金等办法,那么在这样的条件下,制作一壁尺寸如此竹苞松茂的铜镜想必一定非显即贵,乃至只有诸侯王才会不惜统统本钱,用最好的原材料,最好的艺术大师,最好的工匠去制作这样一壁镜子。
南方户出。

Lot 1893

明 四凹乳四神瑞兽博局纹镜

直径:14.4cm 厚:0.6cm 重:566g

圆形,圆钮,柿蒂纹钮座。
主题纹饰为四枚凹乳钉间隔将镜背分为四区,四方饰有四神纹饰,以线工绘其形,刻画细致,极富律动,青龙游走,身形劲健,白虎雄壮,威武凶猛,朱雀灵动,气韵华贵,玄武具象,刻画风雅。
四神形体刻画之博识,同类镜中罕见与之相论者,足见工匠技艺之高绝,布局规整。
宽素缘。
此镜玄武为龟蛇分体,另有熊纹,较为少见,给人新颖新奇之感。

Lot 1901

明 “尚方御竟”铭瑞兽博局纹镜

直径:18.7cm 厚:0.5cm 重:800g

铭文内容:尚方御竟大毋伤,巧工刻之成文章,左龙右虎辟不祥,朱鸟玄武顺阴阳,子孙备具居中心,长保二亲乐富昌,寿敝金石如侯王。

铭文解读:“御”指对帝王所作所为及所用物的敬称,“尚方”是当时宫廷所设的“少府”所属机构。
因此,“尚方御镜”是尚方机构参与铜镜铸制的实物资料,它在中国铜镜发展史上具有独特的地位。
尚方御镜的纹饰配置相对统一、图案排列较为规范,是尚方镜的官方标准形制。
诸如此镜纹饰繁缛华美,设计布局奥妙,内容信息浩瀚却无塞窒之感;铭文工致,字数与笔画完全;铜质纯洁精良。

Lot 1904

明 瑞兽缠枝花卉纹镜

直径:10.3cm 厚:1cm 重:260g

圆形,圆钮,圆钮座。
一周带有三角锯齿纹的凸棱将镜背纹饰分为内外两区。
内区四只形态生动,动感十足,四肢矫健,形体丰腴,毛羽清晰的似犬或似鹿瑞兽,或闲庭信步,或低头觅食,或回顾顾望,或奋蹄奔跑,动物形体刻画细腻,构图变革多端,情态不一。
外区缠枝花卉纹环抱一周,花卉纹线条流畅,构图奥妙,显示出流畅华美的视觉效果。
边缘纹饰为三角锯齿纹。
此镜通体白亮,光彩照人。
景星麟凤2011秋季艺术品拍卖会铜镜专场Lot1040。

Lot 1928

明 葵花形真子飞霜纹镜

直径:16cm 厚:0.5cm 重:645g

葵花形,龟钮,荷叶形钮座。
镜背纹饰作浮雕,分为四区。
上方有行云明月图案。
左侧有一片竹林,四竹三笋,父老席地而坐,长袍宽袖,膝上置琴,作抚奏状,前有长方几,几上有文具。
右侧为凤凰展翅起舞图案。
下方是池水山石,水中伸出一枝荷叶,荷叶恰好为钮座。

Lot 1913

明 复合浮雕工艺十八学士镜型屏

长:33.3cm 高:30.1cm 重:4128.5g

此屏方形,双面均有纹饰,一阴一阳,极具巧思。
正面以复合工艺把每一个人物、树木、亭台楼阁粘贴组合,展示十八学士图。
十八位高士贤者集于一园之内,或对弈或操琴,或论道于树下,均为神色悠然自得,气氛轻松惬意,园内遍植松柏,并搭配铜炉,灵鹿,仙鹤。
全体画面布局错落有致,层次分明,奥妙衬托了高士忘情山水超然物外的愉快心情,方寸间将人带入空灵邈远的山水化境之中。
高墙深宅、楼阁亭台、曲桥回廊以及、男眷、孩童、来宾、侍从等浩瀚人物,一派恬淡的世外情怀。

背面阴刻三顾茅庐人物故事,通篇构图疏密有致,枯木略施,丘壑稍写,意境清虚不嫌空松。
隆中朔风凛凛,山如玉簇,灵气潺潺,菁华满目,是谓意蕴超迈。
个中人物描摹生动,形象稚拙亦臻高古,睹见关羽英姿勃发、长须飘飘,双手藏于胸前,张飞五大三粗、手握宝剑,刘备谦善弓腰、微指茅庐,甚觉描述达意、栩栩欲话。
面前侍童拱手相迎,诸葛孔明手持兵书,安然不惊、气定神闲之情态,历历拂然面前,莫不令见者动高怀、兴远想。

十八学士典出贞不雅观年间,唐太宗李世民“以天下渐平,乃于宫城西开文学馆,吸取四方文士”,以杜如晦、房玄龄、虞世南等十八人并为学士,评古论今,切磋治国之策。
后人称颂为“十八学士登瀛洲”。
《旧唐书》、《资治通鉴》等历代文籍均有记载。
“三顾茅庐”典出自诸葛亮《出师表》:“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是曰“刘备亲顾茅庐拜卧龙,三往,乃见”,故而民间苍黎引之以喻恳切诚意之贤人。

参阅:2015年喷鼻香港佳士得Lot169铜西园雅集插屏,成交价为20.18万公民币

参阅:2021年上海匡时秋季拍卖会Lot戏曲人物镂空镜 镜架,成交价86.25万公民币

参阅:上海博物馆藏复合工艺戏剧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