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随着美国降息的附近,我们国家政策出台的频率彷佛也加速了。

不管是楼市政策、股市政策、货币政策都出了很多政策,乃至官方政策都没出台,网上各路小作文先把政策“敲定”了。

而这些政策的终极目的无非是刺激经济。

但是我还是有一些迷惑的,我们真的须要出台这么多政策来救市吗?

又出消息现在市场需要的到底是什么

在我看来,接连不断的出台政策实在意义是不大的。

我个人认为,目前我们手里的市场调节工具和已经出台的政策已经够多了。

而关键的问题在于能不能让政策精准的落实,让工具办理问题的堵点。

01

首先,太久远的事先不提,就说个面前的。

9月5日下午,国新办举行了一个“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

发布会上,中国公民银行货币政策司司长邹澜认为降准还有一定空间,而存贷款利率在进一步下行方面还存在相应约束。

‘准’是什么东西?降准是什么意思?

‘准’实在是法定存款准备金率,降准实在便是降落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打个比方吧。

假设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率是50%,一个大妈来银行存钱,一个大爷来银行贷款。

假设大妈存100万在银行,那么银行就须要把100万的50%提出来作为准备金,也便是50万,剩下的50万就可以以贷款的形式放给大爷了。

那为什么银行要有准备金呢?不能全部贷款贷出去吗?

还真弗成,由于大妈毕竟年纪大了,说不准哪天万一有个头疼脑热的,去医院看病急需用钱,银行得把大妈存的钱还给她。

那为什么要降准呢?

咱们接着上面说,假设大爷最近想给儿子买套房,首付须要75万,须要跟银行贷75万。

但是弗成啊,银行只能借50万给大爷啊,但是银行也想做这笔买卖,怎么办呢?

银行仔细考虑了一下,大妈身体很好不容易生病,就算生病也用不了50万吧。

既然用不了,钱在那放着也是放着,就把存款准备金率从50%降到25%。
这样既能让大爷买房,未来大妈焦急用钱还有25万可以支付。

这个便是通过降准对市场开释流动性。

那上面邹司长说的话是什么意思呢?

意思是说现在金融机构7%旁边的法定存款金率高了?还有开释空间?还能通过金融机构、银行开释流动性刺激市场经济?

乍一看彷佛有点道理,当下经济不好,利率走廊收窄,中美利差张口太大,利率下行通道存在制约,这个准可以降。

但是我转念一想,不对啊哥们!
存款准备金率是调节长期流动性的工具,年初不是才降了嘛!
上一次降的都还没消化完呢。

而且,除开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还有中期借贷便利(MLF)调节中期流动性,7天正逆回购和常备借贷便利(SLF)调节短期流动性。

加上今年新加入的国债买卖工具,这么多工具,不可能涌现流动性缺失落或者不敷啊。

仔细一想,明白了。
不是政策数量和货币调节工具不足多,是落实下来不达预期!

而当前经济情形如果连续强行降准,最可能导致的情形便是数据层面回暖,实际情形大概率失落真。

为什么这么说?银行把钱开释出来,资金流进企业,确实该当是刺激经济啊,怎么能说失落真呢?

然而问题就在于,资金流进什么企业了!

常日来讲,银行和金融机构的每一笔贷款和审批都有严格的标准,对贷款工具有严格的背调,通过背调评估对方违约的可能性。

而银行和金融机构为了确保资金回收常日会选择央企或规模以上的国有企业进行房贷。

操作之下,须要钱的小微企业反而贷不到款,或者考虑到利息用度不敢贷款,贷款资金反而流向了不缺钱的央国企。

而央国企本身现金流好,资产质地优秀,在企业贷款方面有很强的议价权。

什么意思?便是假设银行贷款利息本来是4%年化,但是贷给国央企只能2%,由于后者可以确保定时还本付息。

而央国企贷到钱怎么操作呢?通过自身的评估标准再以3%-4%的利率二次向外贷款,做无风险套利。

大略来说,便是央国企低利率把钱借进来,再高利率把钱借出去,挣中间的利息差。

以是年初降准,一定程度上彷佛开释了流动性,刺激了经济,修复了货币乘数。

但是钱实在大概率并没有流到须要钱的企业里去,只是形成了资产的空转。

02

正常来讲,一轮降准的刺激该当是:

降准➡开释流动性➡刺激经济➡投资复苏➡市场复苏➡回收开释流动性

但就目前看来开释流动性对经济的刺激实在是很差的,这一点我们从两个方面来佐证一下。

第一点,最直接的便是投资市场。

今年的A股市场实在是中国证券市场成立以来最分外的一年,由于今年经历了两次股灾。

大家可以看到,年初指数跌到2635点止跌后,反弹到3174点,再次下跌,到现在重新跌破2800点,连续“2900保卫战”

上证指数虽然在5月份反弹到3174点,但是很多投资者的资金并没有回到3000点的资金水平,而现在上证指数没有跌破年初的低点2635,反而很多投资者的账户资金比2635点的时候更少了。

缘故原由实在我在上文已经讲了,便是资金去到的地方不对,开释的流动性以另一种形式重新回到了权重股上了。

以是才会涌现2015年5178点被套在招商银行、农业银行里的投资者,2024年在2900点解套这种玄色诙谐的事情。

实在根本缘故原由还是由于市场信心的缺失落和对未来预期的悲观。

除了成本市场外,我们还可以在另一个方面证明我们的不雅观点。

根据国有六大行半年报数据,从比例上看,全国上半年个人存款数量较2024年初增速超10%。

从体量上看,六大行个人存款余额较2023年上半年和2024年初分别增加6.7万亿和4.06万亿。

创造问题了吗?

是的,越多的政策刺激和参与,市场反而朝着和预期相返的方向发展。

个人储户不仅没有把钱从银行里拿出来消费和投资,反而又把钱存进银行了。

而半年韶光增加6.7万亿个人存款什么观点呢?

2024年上半年全国居民可支配收入是20733元,而上半年人均消费支出是13601元,相称于人均净结余就7000元。

但是6.7万亿个人存款增量均匀到14亿人是将近4800元。

而且这只是六大行的增量,如果考虑全国所有银行的话,人均存款增量该当是超过5000元的。

导致这个情形产生的缘故原由归根结底还是由于市场看不到投资回报,以是甘心把钱存银行拿1.5%的利息也不愿意担风险。

以是当下我们面临的问题可能不是加速政策出台或是增强政策力度能旋转的,而是全体市场缺少预期。

由于趋势不是一天形成的,现当下我认为最该做的实在是缓和市场感情。

就我看来,不论是房地产市场还是股票市场跌成这样有一部分缘故原由是由于惶恐性抛售,终极造成的结果便是价格踩踏。

实在于我个人不雅观点而言,无论是房地产还是股票,已经‘跌到底’了。

我说的到底,不是价格到这就不跌了,然后整理两天立时又涨起来。

不是这样的,我说的跌到底是优质资产价格跌到底了,而质地不好的资产底部在那还仍未可知。

而我们往后资产价格的走势大概率也会效仿欧美,走成“K”型走势。

03

等待和信心

末了,我想说的是

虽然我认为现在不须要推出更多的政策,把更多的韶光留给市场。

但是!
不代表之前已经出台的政策失落效了!

之前出台的一系列政策仍旧在起着催化浸染!

同时,外部环境正在逐渐宽松,美国立时也扛不住了,这个月降息是板上钉钉的事。

以是,随着后续经济逐步企稳复苏,中国未来资产价格的差距会越拉越大,而优质资产的反弹速率一定是强于均匀值的,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

以是,站在未来看现在,市场须要的不是无形的手,而是等待和忍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