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玻纤制品:种类丰富、运用广泛

玻璃纤维是一种极其纤细的无机非金属材料。
玻璃纤维是一种以白泡石、叶蜡石、高岭土、石英砂、石灰石等天然无机非金属矿石为质料,按一定的配方经高温熔制、拉丝、烘干及后加工等工艺加工而成的无机纤维,其单丝直径为几微米到二十几微米,相称于一根头发丝的 1/20-1/5。

玻纤分类浩瀚,分别适用于不同场景。
玻纤可以根据身分划分为无碱、中碱、高碱、高强、无硼无碱平分歧种类,性能均有所差异,并根据其性能特点被运用在不同的领域。
例如,碱金属氧化物含量小于0.8%的玻纤为无碱玻纤,具有良好的电气绝缘性及机器性能,耐酸性差,因此广泛用于须要电绝缘的场景或用于玻璃钢中;碱金属氧化物含量在11.9%-16.4%的属于中碱玻纤,耐酸性较强但是电气性能差,机器强度比无碱玻纤低,国外将其用于对机器强度哀求较低的增强沥青屋面材料;高强玻璃纤维含有一定量的氧化锆,具备拉伸强度高、产量低、本钱高的特点,因此被重点用于军工制品;此外高碱纤维性能较差,已经基本被淘汰。

玻纤可直接用于生产玻纤制品,玻纤制品可细分为无纺制品和纺织制品两大类,运用广泛。
无纺制品是指采取热学、化学和机器等非织造办法对玻璃纤维进行加工制成的产品,紧张以玻璃纤维毡为主,可用于建筑材料、冷藏用具、汽车内饰、玻璃钢管道等多个领域。
玻璃纤维纺织制品因此连续玻璃纤维或定长玻璃纤维为基材制成的纺织制品的通称,包括玻璃纤维布、多轴向织物、缝编织物和玻璃带等,个中玻璃纤维布霸占主导地位,紧张用于生产玻璃钢、建筑材料和覆铜板,别的的纺织制品可用于生产电气设备零件、风电叶片、混凝土薄板等。

建材行业研究玻纤成长属性显著行业景气灯火不熄

1.1.2.玻纤复合股料:性能精良、前景广阔

玻纤也可与其他材料复合制成玻纤复合股料,个中玻璃钢为紧张产品。
玻纤可与树脂合成为玻纤增强塑料(玻璃钢),或是加入沥青制成玻纤增 强沥青等。
由于可复合的材料种类浩瀚,目前玻纤复合股料没有明确的分 类。
据前瞻家当研究院的数据,玻璃钢约占玻纤复合股料与制品市场的 75%, 霸占主导地位。
因此我们以玻璃钢为例,剖析玻纤复合股料的性能上风。
玻璃钢是一种综合性能精良的替代性材料。

玻璃钢因此合成树脂作为 基体,以玻璃纤维及其制品(毡、布、带等)为增强材料的复合股料。
玻璃钢 的名字来源于它与玻璃一样的外不雅观和堪比钢材的拉伸强度。
与施工中最为 常见的钢材进行比较,钢材密度为 7.85×10 3kg/m3,玻璃钢密度则为 1.9×10 3kg/m3,比钢材更轻盈,且比强度与耐堕落性远超钢材;与铝合金相 比,铝合金导热系数达 203.5W/m.℃,玻璃钢导热系数则为 0.3W/m.℃,玻 璃钢保温性能更好,并且玻璃钢利用寿命为 50 年,是铝合金的 2 倍。
由于 综合性能精良,玻璃钢作为传统材料的替代品,被广泛用于建筑、铁道铁 路、航空航天、游艇泊船等多个行业。

玻璃钢可分为 GRTP 和 GRP,个中 GRTP 性能更精良。
玻璃钢可分 为玻纤增强热塑性塑料(GRTP)和玻纤增强热固性塑料(GRP),两者差 别紧张在于固化过程是否可逆。
GRTP 的加热变软、冷却变硬过程是物理变 化,可以反复进行;GRP 的加热固化过程则发生了化学变革,不能通过加 热再次进行加工。
热塑性塑料密度低至 1.1g/cm3、处理工序少、质料利用率 高达 95%、且可回收利用。
除对固化有哀求的领域外,热塑性塑料性能更 为精良,因此更受市场青睐。

1.2.工艺:坩埚法逐步淘汰,池窑法成为主流

坩埚法工艺繁芜。
玻璃纤维生产工艺分为坩埚拉丝法和池窑拉丝法。
坩埚拉丝法工艺繁芜,以双坩埚法为例,双坩埚法流程为首先将选用的芯 料和皮料进行净化处理,随后将其投入铂金双坩埚加热到超 1000℃,待芯 皮玻璃熔化后,熔融的芯皮玻璃因自重从漏嘴流出,在收丝轮的牵引浸染 下,被拉制成原丝。

坩埚法分为代铂坩埚法与陶土坩埚法,个中陶土坩埚法已被禁用。
陶 土坩埚法与代铂坩埚法的紧张差异在于坩埚材质,陶土坩埚法以陶土坩埚 作为拉丝漏板进行生产作业,熔化炉较为大略单纯。
陶土坩埚法引入韶光较早, 于 20 世纪 50 年代引入我国,技能掉队且毛病浩瀚。
根据左杰《用陶土坩 埚生产的玻璃纤维都是劣质产品》,陶土坩埚法的缺陷包括产品品质低劣、 利用寿命短、生产能耗较高档。
2020 年 7 月,工信部发布《玻璃纤维行业 规范条件》,规定彻底淘汰陶土坩埚玻璃纤维拉丝生产工艺与装备。

池窑拉丝法引入较晚,2004 年起开始规模化运用。
池窑拉丝法把质料 在窑炉中熔制成玻璃溶液,打消气泡后经通路运送至多孔漏板,高速拉制 成玻纤原丝,工艺大略高效。
池窑拉丝法引入较晚,以 1989 年珠海玻纤厂 首次引进年产 4,000 吨无碱玻璃纤维池窑拉丝生产线全套技能和装备为标志。
2004 年,中国巨石培植了海内第一条年产 60,000 吨池窑拉丝生产线, 该生产线效率提高显著、能耗降落明显,标志着我国规模化池窑拉丝的开 始。
池窑法已成为国内外主流工艺。
与坩埚法比较,池窑法工序大略、节 能降耗、成型稳定、高效高产,便于大规模全自动化生产,只是对技能门 槛与初期投资本钱的哀求较高,受国内外成本实力雄厚的大型企业偏爱, 为国际主流生产工艺。
2021 年我国池窑法玻纤产量占比约为 93%,仅海内 一些小型玻纤生产企业依然在利用坩埚拉丝法。

1.3.家当链:质料易于获取,下贱覆盖广泛

玻纤上游质料便于获取,下贱运用较为广泛。
玻纤生产的原材料紧张 为矿物质料和化工质料,包括白泡石、叶蜡石、高岭土、石英砂、石灰石 等,均为我国储量较大的矿物,获取难度较小;利用能源紧张为电力和天 然气;下贱运用较为广泛,紧张包括建筑材料、交通运输、电子电器、工 业设备、能源环保等领域。

1.4.中国:三阶段两降本,位居环球主导

我国玻纤行业发展史可划分为三个阶段: (1)起步期(1958 年-1988 年):1958 年,上海耀华玻璃厂年产 500 吨无碱玻纤车间正式投产,标志着我国玻璃纤维工业体系培植的开始。
在 接下来 30 年的发展中,完全的玻纤工业体系逐步建立,期间玻纤工艺以坩 埚拉丝法为主。
(2)高速发展期(1989 年-2008 年):1989 年,珠海玻纤厂首次引进 年产 4,000 吨无碱玻璃纤维池窑拉丝生产线全套技能和装备,开启了池窑法 生产玻纤的新征程。
2000-2008 年期间我国玻纤行业高速发展,2004 年,中 国巨石培植了海内第一条年产 60,000 吨池窑拉丝生产线,标志着我国开始 规模化池窑拉丝生产;2007 年,我国玻璃纤维产量达到 160 万吨,跃居世 界第一。

(3)成熟期(2009 年至今):目前我国已建立了完全的玻璃纤维质料、 制造、装备等配套体系,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玻璃纤维生产办法。
中国 玻璃纤维工业已经成为天下玻璃纤维制造行业的领头羊和发动机,根据中 国玻璃纤维工业协会统计,2019 年我国玻纤产量已占天下玻纤产量的 65.88%。

玻纤行业的发展以降本增量为核心,大致经历两轮降本周期。
作为应 用广泛的替代性材料,性价比高是玻纤的核心上风,而比起提升性能,降 本增量更适宜作为玻纤发展的核心驱动力。
历史上我国紧张玻纤企业经历 了两轮降本周期: 第一轮为 2004 年至 2012 年,主线为池窑大型化,规模效应带动生产 本钱低落(人力及折旧本钱降落),以巨石集团培植海内第一条 6 万吨池 窑拉丝生产线为标志;第二轮为 2012 年至今,主线为冷修技改和智能制造 带来的生产工艺提升(能耗降落等),比如中国巨石“未来工厂”,创新打破 七大玻璃纤维行业智能制造核心装备,实时采集生产线各种管控信息 1218 项,生产本钱降落 12%,生产效率提升 24%,降本增效效果卓越。

中国已经成为环球玻纤家傍边间,海内收入占比持续提升。
近年来中 国玻纤家当飞速发展,已霸占天下玻纤行业主导地位。
根据中国玻璃纤维 工业协会的数据,中国玻纤产量占环球产量的比例从 2000 年的仅 9.8%飞速 提升至 2012 年的 54.3%,随后稳步上升至 2019 年的 65.9%。
我国玻纤企业 的出口依存度也有所低落,以行业巨子中国巨石与泰山玻纤为例,中国巨 石与泰山玻纤的出口收入占比分别从 2012 年的 55.1%和 36.8%低落至 2020 年的 32.6%和 19.6%,海内地区逐渐成为紧张收入来源。

2.供给:寡头竞争格局,产能构造优化

2.1.先发上风明显,寡头格局已成

玻纤行业具备较高的资金壁垒,企业入局较为慎重。
玻纤行业属于重 资产行业,玻纤制品及其规模化生产须要在固定资产上有较高投入,紧张 表示在池窑、厂区的培植与拉丝机、铂铑合金等设备须要较大的资金投入。
并且随着玻纤产能的增加,投入也会相应变多。
根据国际复材招股解释书, 普通无碱玻纤粗纱池窑每万吨固定资产投资约为 1 亿元。
而中国巨石、山 东玻纤和重庆国际的单位产能固定资产投入在 1.3 万元/吨旁边。
此外,玻 纤具备供给刚性,产线一旦点火 8-10 年不可停火,企业入局较为慎重。

除资金壁垒较高外,玻纤行业还属于技能密集型家当,企业先发上风 明显。
一方面,玻纤生产过程包含窑炉、浸润剂配方、多孔漏板、粘结剂 等多方面技能,企业节制这些技能须要一定的韶光积累。
另一方面,玻纤 利用范围广,用于特定用场的玻纤须要投入韶光进行针对性研发,这对玻 纤企业的生产研发能力提出更加严苛的哀求,率先设立项目并取得成果的 企业具备明显上风。
玻纤行业较高的竞争壁垒导致市场格局较为集中。
玻纤行业较高的准 入壁垒导致行业内企业较少,市场逐步形成寡头竞争格局,行业集中度较 高。
按产能口径打算,2020 年环球玻纤市场 CR3 约为 47%,CR5 约为 64%, 个中,中国巨石为玻纤行业龙头,占比约为 23%。

中国市场已形成“三大三小”格局,市场格局较为稳定。
“三大三小” 指海内玻纤行业排行前列的六家企业,中国巨石、泰山玻纤、重庆国际为 一梯队,山东玻纤、四川威玻、长海股份为第二梯队。
2021 年“三大”合 计产能约占全国玻纤产能的 61%,CR5 约为 72%,市场集中度较高。
由于 玻纤行业具备较高的准入门槛和竞争壁垒,新进入者追赶行业前列企业难 度较大,市场格局较为稳定。

2.2.我国产能有序扩展,2022年供给冲击有限

近年来,我国玻纤产能与产量有序扩展。
2017 年玻纤行业迎来池窑项 目培植热潮,在玻纤协会折衷及头部企业带领下,行业产能有序扩展。
根 据中国玻璃纤维工业协会数据,产能方面,截至 2021 年 6 月我国玻纤总产 能为 623 万吨/年,2015 至 2021 年上半年年均复合增长率为 12.7%。
产量方 面,我国玻纤产量从 2015 年的 323 万吨增长至 2021 年的 624 万吨,年均 复合增长率为 11.5%。
2022 年玻纤新增产能投放集中于 5 月及往后,供给冲击有限。
根据各 公司公告,我国未来操持投放玻纤产能约 217 万吨,个中 2022 年操持投放 73 万吨,2023 年操持投放 26 万吨,另有约 118 万吨仍未确定投放韶光。
由于 2022 年新增产能投放多数在 5 月及往后,考虑产能爬坡期的存在,该 部分产能开释或将延续到2023年,叠加海内部分产线放水冷修,总体对2022 年供给冲击有限。

2.3.准入门槛提高,产能构造优化

政策推动家当构造升级,行业准入门槛提高。
2019年11月国家发改委发布《家当构造调度辅导目录》,将 8 万吨/年及以上无碱玻璃纤维粗纱(单丝直径>9微米)池窑拉丝技能、5 万吨/年及以上无碱玻璃纤维细纱(单丝直径≤9微米)池窑拉丝技能以及超细、高强高模、耐碱、低介电、高硅氧、 可降解、异形截面等高性能玻璃纤维及玻纤制品技能开拓与生产列入鼓励 类。
2020 年 7 月,工信部发布《玻璃纤维行业规范条件》,规定彻底淘汰 陶土坩埚玻璃纤维拉丝生产工艺与装备,推动行业生产模式向大型池窑拉丝生产线转型,同时对玻纤生产企业的大型池窑设计建造与运行能力提出了更高的哀求,提高了玻纤行业准入门槛。

池窑法占比逐步提升,掉队产能淘汰带来替代式发展空间。
由于池窑 法相较坩埚法优点浩瀚,近年来池窑纱产量占频年夜幅提升,从 2006 年的 76.8%提升到 2021 年的 92.9%,但仍有约 7%的产量是由坩埚法生产。
随着 《家当构造调度辅导目录(2019 年本)》与 2020 年《玻璃纤维行业规范条 件》对坩埚法产线进行限定,估量老旧的坩埚法产线将逐步退出,或被替 换为池窑法产线,行业供给或面临构造性缺口。

《“十四五”方案》指引下,玻纤家当构造有望持续优化。
2021 年 9 月,中国玻璃纤维行业协会发布《玻纤行业“十四五”发展方案》,哀求 截至“十四五”末,各种高性能及特种玻璃纤维纱在玻纤纱总产量中的占 比要提升至 50%及以上,行业产品外贸出口比例降落至 20%以内。
我们预 计在“十四五”方案的指引下,我国玻纤产品自给度将进一步提升,产品 迭代进一步加快,高端产品占比提升。

3.需求:风电汽车多点着花,周期发展属性切换

3.1.我国发展属性凸显、龙头企业迈向高端

我国玻纤表不雅观消费量高速增长,家当向高端化转型卓有成效。
2010 至 2021 年,我国玻纤表不雅观消费量从 160.7 万吨增长到 473.9 万吨,年均复合增 长率为 10.3%;我国出口量从 121 万吨增长到 168.3 万吨,年均复合增长率 为 3.0%;入口量则从 25.7 万吨低落到 18.2 万吨。
根据中国玻璃纤维工业协 会的数据,我国入口玻纤多为技能含量较高的高端玻纤,单价约为我国出 口玻纤的 3 倍。
入口量减少表明我国技能实力增强,家当向高端化转型卓 有成效。

我国玻纤行业发展属性凸显。
玻纤需求端既有倾向周期的建筑、管罐 行业,也有偏于发展的风电、汽车轻量化等领域。
因此,玻纤行业兼具周 期与发展属性。
就环球来看,玻纤行业与宏不雅观经济关系密切。
根据国际复 材招股解释书,玻纤表不雅观消费量增速与 GDP 增速以及工业增加值增速有一 定的干系性,玻纤行业表不雅观消费量的年均匀增速一样平常为 GDP 增速的 1.5-2 倍。
以欧洲玻纤增强塑料市场为例,欧洲玻纤增强塑料表不雅观消费量增速/欧 洲实际 GDP 增速多在 1.3-2 之间。
但是近年来我国玻纤市场飞速发展,玻 纤表不雅观消费量增速远高于海内实际 GDP 同比增速,发展属性更为突显。

玻纤消费量有望连续提升,潜在空间较大。
根据 Wind 和中国玻璃纤维 工业协会数据,近年来我国人均玻纤消费量不断攀升,从 2011 年的 1.32 千 克/人上升到 2021 年的 3.35 千克/人,年均复合增长率达 9.7%。
但是,当前 我国人均玻纤消费量与发达国家仍有差距,以美国为例,2018 年我国玻纤 人均消费量为 2.34 千克/人,美国约为 5.9 千克/人,远高于我国 2018 乃至 是 2021 年的水平。
我国玻纤消费量提升空间依然较大。

我国玻纤下贱运用以建筑为主,新兴领域增长潜力较大。
据华经 家当研究院数据,建筑为我国第一大玻纤运用领域,2020 年建筑领域 玻纤消费占比达 34%;其次为电子电器,占比为 21%;交通运输、管 道、同行运用占比分别为 16%、12%和 10%,而新能源环保占比仅为 7%,增长潜力较大。
随着新能源行业高速发展与国家政策发力,未来 新能源环保占比有望持续提升。
玻纤行业龙头持续向新兴领域渗透。
近年来我国玻纤企业持续向高端 化发展,发力新兴领域。
以泰山玻纤为例,2013 至 2020 年,泰山玻纤下贱 交通领域需求占比从12%提高至20%,风电领域需求占比由6%提高至27%, 建筑领域则相对稳定。
玻纤龙头需求构造的优化,表示了我国玻纤家当需 求构造高端化,行业龙头不断向新兴领域发展迈进的过程。

3.2.建筑:基建托底稳增长,合营降碳需求提升

3.2.1.基建托底建筑业,玻纤筋有望实现替代

基建托底下建筑业预期向好,拉动玻纤筋需求。
建筑行业是玻纤下贱 运用中占比最高的领域,2020 年消费占比达 34%。
近年我国建筑业增长较 为稳健,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1 年建筑业总产值为 29.31 万亿元, 2011-2021 年年均复合增长率为 9.67%。
2022 年以来,为拉动经济稳定增长,战胜疫情影响,国家加大基建投资力度,充分发挥基建托底浸染。
据国家 统计局数据,2022 年上半年根本举动步伐培植投资(不含电力)累计同比增长 7.1%,新增专项债高达 3.4 万亿元。
当前我国经济持续复苏,建筑工程投资 和地产投资增速有所回升,有望拉动包括钢筋与玻璃纤维筋在内的建材需 求提升。

与传统钢筋比较,玻璃纤维筋性能存在上风,有望形成替代。
根据叶 轶的《填补玻璃钢筋与钢筋之间的差距》,玻璃纤维筋存在以下上风: ①质量轻:玻璃纤维筋的重量是钢筋的 1/4,便于搬运和管理;②工时 少:安装同等长度玻璃纤维筋所需工时比钢筋少 1/3 到 1/2;③本钱低:玻 璃纤维筋之间的间距较钢筋间间距可增加 0.5 英寸,结合关税等成分,玻璃 纤维筋比钢筋本钱更低;④安全性好:玻璃钢的重量更轻,降落了搬运时 玻璃纤维筋意外掉落导致工人受伤的可能性,且在玻璃纤维筋在搬运时手 上不易打滑;⑤价格稳定:与钢材比较,玻璃钢的本钱更稳定可测;⑥使 用寿命更长:玻璃纤维筋不会生锈,因此混凝土桥面板不会劣化,从而提 高了桥梁构造的利用寿命。

3.2.2.运行降耗迫不及待,玻纤节能上风明显

建筑运行耗能巨大,降落能耗需求急迫。
建筑能耗是指从建材制造、 建筑施工到建筑利用的全过程能耗,可分为建材生产、建筑施工和建筑运 行能耗。
个中建筑运行能耗则是指人们的日常用能,包括采暖、空调、照 明、洗衣等,个中采暖、空调为紧张部分。
根据《中国建筑能耗研究报告 (2020)》,2018 年全国建筑全过程能耗总量为 22.33 亿吨标准煤当量(tce), 碳排放总量为 49.97 亿吨二氧化碳(tCO2),个中建筑运行过程能耗总量为 10.3 亿 tce,碳排放量为 21.3 亿 tCO2,分别占全国能源消费总量的 21.2%和 碳排放比重的 21.6%。
降落建筑运行能耗迫不及待。

绿色建筑政策提出近零能耗建筑面积指标。
绿色建筑是指本身及其使 用过程在全生命周期的各阶段皆达成环境友好与资源有效利用的一种建筑。
近零能耗建筑则是指建筑能耗水平较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降落 60%~70%的一种建筑,这对建筑的建造办法,包括建材都提出了更高的哀求。
2022年3月住建部发布《“十四五”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发展方案》,哀求到 2025 年,完成既有建筑节能改造面积3.5亿平方米以上,超低能耗、近零能耗建 筑培植面积 0.5 亿平方米以上,为此,探求保温效果更好、能有效降落建筑 运行能耗的新型建材迫不及待。

玻璃纤维筋在节能方面同样比传统建材更具上风,以建筑门窗为例, 玻璃钢的节能上风详细表现为: ①热膨胀性与建筑同等。
玻璃钢的热膨胀系数为 8×10 -6 /℃,与建筑物 和玻璃相称,因此温度变革引起的膨胀和紧缩均同等,避免产生裂痕的同 时也减小了热量外泄。
②导热系数小。
玻璃钢材料的导热系数是钢材的 1%, 铝合金的 1‰,能阻碍热量在门窗上的通报。
③密封性好。
玻璃钢门窗在组 装的过程中缝隙用橡胶密封,且空腹构造玻璃钢门窗的密封性好于其他种 类门窗。
④保温本钱低。
玻璃钢门窗紧张是通过提高自身隔热保温性能来 实现建筑节能的。
铝合金材料门窗要达到空想的导热系数,每平方米增加 本钱 102 元旁边,但玻璃钢门窗无需增加本钱便可达到空想的导热系数。
此外,玻璃钢在建筑管道运行时的节能上同样有着精良的表现。

综合性能上风协同降耗驱动,玻璃纤维筋渗透率有望快速提升。
根据 欧文斯科宁的数据,纵然是在美国,目前玻璃纤维筋的渗透率也不到 20%, 在中国乃至更低,在《“十四五”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发展方案》的指引下, 在质量、利用寿命、本钱与节能降耗等多方面都具有上风的玻璃纤维筋渗 透率有望快速提升。

3.3.交运:轻量化驱动增量,轨道交通前景广阔

3.3.1.乘用汽车:政策市场双驱动,轻量化带动需求

我国汽车市场有所回暖,新能源汽车发展加速。
根据中汽协数据,2021 年,我国汽车销量达 2627 万辆,同比增长 3.8%,结束了近 3 年来低落的局 面;2022 年 1-7 月销量为 1446.7 万辆,同比低落 1.9%,降幅较上半年有所 收窄,个中 7 月海内汽车销量为 242.0 万辆,同比增长 29.9%。
个中,2021 年新能源汽车销量达352.1万辆,同比增长 1.6 倍,2022年 1-7月销量为 318.5 万辆,同比增长 117.5%。
综合来看,汽车销量迎来复苏,新能源汽车销量 也进入高速增长期,行业整体景气向上。

玻纤增强塑料在减重降本方面效果明显,可对铝镁合金和钢材形成替 代。
玻纤在汽车及厢内举动步伐制造方面运用广泛,据华经家当研究院数据, 2020 年我国交通运输领域玻纤消费占比达 16%,个中多为玻纤增强塑料。
由于玻纤同时具备质地轻盈与强度较高的特点,在确保整车安全的条件下, 在前端模块、发动机罩、新能源汽车电池保护盒、复合股料板簧、仪表板、 底护板等部位皆可利用玻纤增强塑料,可有效降落整车质量,降落本钱。
据方鲲《长纤维增强热塑型塑料在汽车轻量化与节能减排中的运用》,采 用玻纤增强塑料的零部件相对本钱仅为钛合金钢部件的 80%,铝镁合金的 40%,而重量较同等体积的钛合金钢部件低落 25%-35%。

汽车轻量化是实现提升汽车续航里程、降落油耗电耗的主要路径。
根 据《汽车轻量化设计的技能路线剖析》,燃油车方面,汽车整车重量降落 10%,燃油效率可提高 6%-8%,汽车重量每降落 1%,油耗可降落 0.7%; 纯电动汽车方面,整车重量降落 10kg,续驶里程可以增加 2.5km。

政策驱动下汽车轻量化有望加速实现。
由工信部装备工业一司和中国 汽车工程学会牵头组织体例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能路线图 2.0》提出, 到 2025、2030 和 2035 年,燃油乘用车整车轻量化系数须要分别降落 10%、 18%和 25%,纯电动乘用车整车轻量化系数哀求更高,须要分别降落 15%、 25%和 35%。
在路线图的指引下,汽车轻量化进程有望加快。
汽车轻量化带动玻纤增强塑料渗透率大幅提升。
改性塑料是通过特定 方法对树脂进行加工或改造得到的具有特定性能的塑料制品,玻纤增强塑 料便是改性塑料的一种。
政策驱动协同技能进步下,玻纤增强塑料在汽车 上的利用有望进一步深化,持续拉动玻纤需求。

3.3.2.轨道交通:市场稳健增长,运用处景丰富

我国轨道交通装备市场规模稳健增长。
为办理城市交通拥堵与环境污 染,节省出行韶光,我国处于轨道交通培植的繁荣期间,2008 到 2020 年, 我国铁路业务里程从 7.97 万公里增长到 14.63 万公里,高铁业务里程从 0.07 万公里增长到 3.79 万公里,年均复合增长率分别为 5.2%和 40.0%。
我国成 为天下上最大的轨道交通市场。
2015 年至 2021 年,我国铁路货车保有量从 72.3 万辆增长到 96.6 万辆,动车组保有量从 1883 标准组增长到 4012 标准 组,年均复合增长率分别为 4.9%和 13.4%。
除新造轨道交通装备带来的增 量市场外,大量轨道交通装备进入维修期,叠加技能更新换代等成分影响, 我国轨道交通装备市场规模稳步提升。

玻纤在轨道交通装备市场运用前景广阔。
在轨道交通装备领域,玻璃 纤维既可以运用于应急疏散平台、电缆架、隔音樊篱等举动步伐中,又可用于 车头前端部、车门、座椅、墙板、转向架、司机台仪表框、车顶受电弓罩、 蓄电池箱等高铁列车部件。
在国家大力发展轨道交通的政策背景下,玻璃 纤维在轨道交通装备领域的市场前景广阔。

3.4.风电:碳中和协同降本,叶片大型化匆匆增长

“双碳”政策引领下,风电行业持续景气。
在环球节能减排的持续推进和我国“双碳”目标的引领下,2020年以来风电家当高速发展。
2020、2021年环球新增风电装机容量分别为111.03GW、93.6GW,较2019年水平分别增长 90.1%、60.2%。
个中,2020、2021年我国新增风电装机容量分别为71.67GW、45.57GW,较 2019 年水平分别增长 178.4%和 77.0%。

装机本钱和度电本钱的降落为风电行业高速发展供应了必要条件。
根 据国际可再生能源机构(IRENA)的《2020 年可再生能源发电本钱报告》, 2010 至 2020 年,环球陆上风电和海上风电装机整天职别从 1971 美元/kw 降至 1355 美元/kw、从 4706 美元/kw 降至 3185 美元/kw,降幅为 31.3%和 32.3%;环球陆上风电和海上风电平准化度电本钱则分别从 0.089 美元/kwh 低落至 0.039 美元/kwh、从 0.162 美元/kwh 低落至 0.084 美元/kwh,降幅为 56.2%和 48.1%。
装机本钱和度电本钱的大幅降落为风电实现平价上网和推 广供应了必要条件,在政策推动的协同下,未来环球风电家当将保持高速 增长态势。

风电高速发展拉动玻纤需求提升。
根据聚合科技招股解释书,玻纤在 风电叶片中的运用紧张为蒙皮和主梁,蒙皮材质一样平常为玻璃钢,主梁一样平常 为玻纤或碳纤复合股料,由于当前碳纤本钱较高且平价化可能性较低,以是主流仍为玻纤复合股料。
由于玻纤紧张为风机蒙皮和主梁,因此与叶片 长度、风电装机量和风机数量正干系。
根据中材科技投资者互动问答,每 GW 风电装机玻纤用量约为 1 万吨。
风电装机量的提升将持续拉动对玻纤 的需求提升。

风机叶片大型化进一步推动玻纤需求增长。
在风机零部件本钱中叶片 占比最高,占原材料本钱比重超 23%。
单个风电风机叶片直径越长,扫风 面积越大,发电量越高.。
根据徐燕鹏《平价时期风电项目投资特点与趋势》, 以 3MW 组为例,若叶片加长 5m,扫风面积可增加 0.81m2 /kW,年利用小 时数可提升 208 小时,相称于投资节约 600 元/千瓦。
因此风机大型化和组 件大尺寸化是风电装机降本的核心驱动力。
据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 业委员会(CWEA)统计,2010 至 2020 年,我国新增风电机组的均匀风轮直 径从 78 米增长到 136 米。
由于玻纤材料具有轻量化和高强度的上风,且其 需求量与风机叶片长度正干系,风机叶片的大型化趋势或将带动玻纤需求 量大幅提升。

3.5.PCB:PCB市场稳健增长,拉动电子纱需求

印刷电路板市场稳健增长。
印制电路板(PCB)是我国电子业的上游 根本行业,决定了我国电子产品的竞争力。
根据深南电路公司公告,2020 年中国 PCB 产值为 350.1 亿美元,市场规模弘大。
按下贱运用来看,通讯、 打算机、汽车电子与消费电子为紧张运用,占比分别为 30%、26%、15%和 13%。
长远来看,云打算、5G 基建、人工智能等“中国智造 2025”的推进将 持续拓宽 PCB 下贱运用领域,5G 网络培植、新能源汽车有望成为 PCB 行 业持续增长的紧张驱动力。

PCB 市场规模增长拉动电子纱需求提升。
电子纱是直径 9 微米以下的 玻璃纤维,具备精良的电气及力学性能,是覆铜板的根本材料。
覆铜板则 是 PCB 的关键原材料,其需求与 PCB 行业发展息息相关。
根据中商家当研 究院,覆铜板占 PCB 原材料本钱的 30%,是制备 PCB 最主要的原材料。
而根据智研咨询数据,2020 年电子纱约占覆铜板本钱的 18%,占比仅次于 电子铜箔。
随着 PCB 市场的稳健增长,电子纱需求量有望持续攀升。

4.趋势:下贱需求复苏,供需坚持紧平衡

玻纤行业景气上行,供需有望坚持紧平衡。
2019 至 2020 年,玻纤池窑 纱产能增长放缓,紧张是由于玻纤行业产能过快投放致行业景气下行致产 品发卖单价承压,叠加 2020 年新冠疫情下需求疲软。
随着 2021 年环球经 济复苏,下贱行业中新能源车与风电发达发展,玻纤景气度有所回升。
根 据中国玻璃纤维工业协会,2021 年我国池窑纱在产产能为 610 万吨,产能 利用率超 95%。
此前的供给冲击已基本消化,估量未来坚持紧平衡状态。
库存方面,以中国巨石为例,2021 年中国巨石存货周转天数为 63 天,2022 年上半年为 62 天,整体持续下行,反响了玻纤需求复苏、行业景气向好。

5.重点企业剖析

5.1.中国巨石

中国巨石为海内玻纤行业龙头,生产基地布局环球。
公司产品全面, 有 100 多个大类和近 1000 个规格品种,紧张包括无碱玻璃纤维无捻粗纱、 短切毡、电子布等。
公司实现环球产能布局,拥有浙江桐乡、江西九江、 四川成都、埃及苏伊士、美国南卡五个生产基地。
按产能口径打算,2020 年中国巨石霸占环球玻纤市场的 23%,为玻纤行业绝对龙头。
古迹方面,2021 年公司实现业务收入 197.07 亿元,同比增长 68.92%; 实现归母净利润 60.28 亿元,同比增长 149.51%。
2022 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 业收入 119.10 亿元,同比增长 39.13%;实现归母净利润 42.06 亿元,同比 增长 61.96%。

公司产能稳步扩展,带来新的成长空间。
截至 2021 年底,公司各种玻 璃纤维产品的设计产能已达到 235.6 万吨/年,2017 至 2021 年年均复合增长 率为 15.4%。
此外,公司目前在建和方案产能包括无碱纱 75 万吨、电子纱 6 万吨与电子布 0.6 亿米,估量将于 2022 至 2024 年逐步投产。
公司产能利 用率和产销率均常年坚持在 95%以上,新增投产产能将为公司带来新的成 长空间。
公司持续降本增效,布局上游质料。
公司持续优化生产效率,2017 至 2021 年,公司人均产能从 136.7 吨/年/人增长到 176.8 吨/年/人,生产效率大 幅提升。
此外公司布局上游,2012 年收购磊石微粉,并于 2016 年投资新建 60 万吨叶蜡石粉产能,充分知足公司产能扩展对叶腊石的需求增量。

5.2.山东玻纤

山东玻纤为海内玻纤行业后起之秀。
山东玻纤成立于 2008 年,由山东 省国资委控股,控股权集中,是海内玻纤企业后起之秀。
公司立足交通发 达的沿海地区,不断健百口当链,布局原材料与能源家当,生产本钱持续 低落。
古迹方面,2021 年公司实现业务收入 27.59 亿元,同比增长 37.72%; 实现归母净利润 5.46 亿元,同比增长 216.78%。
2022 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 业收入 15.95 亿元,同比增长 10.27%;实现归母净利润 3.48 亿元,同比增 长 5.27%。

公司产能加快扩展。
目前公司主营两种玻纤产品无碱纱和 C-CR 特种纤 维。
截至 2021 年底,公司玻纤纱设计产能为 41 万吨,织物年产能约 1 亿 平方米,个中,C-CR 特种纤维产能为 8 万吨,无碱纱设计产能为 33 万吨。
根据公司计策方案纲要,至“十四五”末和“十五五”末,公司玻纤及制品总 设计产能规模操持分别达到 115 万吨和 151 万吨,按此方案打算,2021-2025 年,公司产能年均复合增长率达 29.4%,扩产速率大幅提升。
公司布局国际互助以提高技能实力。
2017 至 2021 年,公司研发用度从 4857 万元增长到 9735 万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 19.0%。
公司与 OC 等多家 国外企业互助,持续引入前辈技能的同时加大研发力度,增强自身技能实 力。

5.3.中材科技

中材科技三大主业协同发展,归母净利润高速增长。
公司于 2016 年收 购泰山玻纤,聚焦于特种纤维、复合股料、新能源材料三大赛道,大力发 展风电叶片、玻璃纤维及制品、锂电池隔膜 3 大主导家当。
在新能源与风 电行业高速发展确当下,公司归母净利润坚持高速增长态势。
古迹方面,2021 年公司实现业务收入 202.95 亿元,同比增长 7.58%; 实现归母净利润 33.73 亿元,同比增长 65.40%。
2022 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 业收入 99.20 亿元,同比增长 5.99%;实现归母净利润 18.71 亿元,同比增 长 1.33%。

截至 2022 年上半年,公司拥有玻纤产能约 120 万吨,目前在建和方案 玻纤产能 42 万吨。
截至 2022 年上半年,中材科技玻纤年产能约为 120 万 吨,2017 至 2021 年年均复合增长率为 10.7%。
公司目前在建和方案产线包 括泰山玻纤邹城“6 改 12”无碱池窑拉丝产线、6 万吨高强高模玻纤产线以 及太原年产 30 万吨高性能玻璃纤维智能制造生产线项目。

公司充分发挥家当协同效应,产品构造持续优化。
公司于 2007 年景立 中材风电,正式进军风电叶片行业;2015 年起开始造就锂电池隔膜业务; 2016 年正式收购泰山玻纤,实现玻纤家当与风电叶片协同发展。
玻纤为风 电叶片紧张原材料之一,公司生产叶片利用的玻纤紧张来自于泰山玻纤, 价格稳定,供应链保障性强,此外,泰山玻纤研发的高模玻纤可适配大型 化的风电叶片,支持公司风电叶片产品的迭代升级。
2021 年公司无碱玻纤 制品,风电叶片和锂电池隔膜业务营收分别为 87.52、69.76 和 5.76 亿元,营收占比分别为 40.7%、32.5%和 5.2%,2017 至 2021 年年均复合增长率分 别为 10.85%、18.89%和 81.55%。
公司整体营收构造较为均衡,锂电业务占 比有所提升。

5.4.长海股份

长海股份深耕玻纤制品。
公司拥有完百口当链布局,持续推进产能扩 张。
与其他龙头企业不同,长海股份深耕玻纤制品而非玻纤纱,包括短切 毡、湿法薄毡、复合隔板、涂层毡等,打造自身独特上风。
古迹方面,2021 年公司实现业务收入 25.06 亿元,同比增长 22.71%; 实现归母净利润 5.72 亿元,同比增长 111.46%。
2022 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 业收入 15.37 亿元,同比增长 30.42%;实现归母净利润 4.28 亿元,同比增 长 64.99%。

公司玻纤产能稳步扩展。
根据公司债项跟踪评级报告,截至 2022 年 3月末公司玻璃纤维纱年产能达到30万吨,公司 5 条薄毡生产线项目于 2021 年建成第二条,推动公司薄毡年生产能力提升6,000万平方米。
此外,公司 60 万吨高性能玻纤智能制造基地项目尚在审批中,此外,子公司天马集团 拟将原有的一条年产3万吨玻璃纤维池窑拉丝生产线升级改造为一条年产8万吨高端高性能玻璃纤维及特种织物生产线。
待薄毡和基地项目建成后,公司玻纤年产能可达95万吨。
公司布局百口当链,经营较为稳健。
树脂是玻纤复材的主要质料,公司自身拥有以玻纤纱、玻纤制品及玻纤复材为主的纵向家当链,并通过天马集团进行树脂的研发、生产和发卖,布局横向家当链,并通过家当链一体化平滑周期颠簸,经营较为稳健。

(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我们的任何投资建议。
如需利用干系信息,请参阅报告原文。

精选报告来源:【未来智库】系统发生缺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