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华商韬略(ID:hstl8888)作者:熊剑辉

债务的背上,骑着谎话。
——富兰克林

欠债还钱,天经地义。
但有的债务,却在金蝉脱壳。

01

帮人背债躺赚百万

猖獗背债人

要不是听说能挣大钱,身居三线小城的老李,大概永久不知道“职业背债人”的存在。

那是2019年,老李“意外”认识了一位“背债中介”,要带他发笔横财:直接给他过户一套房,贷款一通过,六成他拿走,进账过百万。

老李狐疑地问:那我做什么?

中介自傲地说:身份证、电话卡、银行卡都留下,剩下的,不要问。

于是,老李照着做,中介们也马一直蹄起来。

很快,房产中介锁定了目标:上海青浦区一套199平方米的顶层复式房。
这里地段偏、房屋面历年夜,房东挂牌后,迟迟脱不了手。

这正是绝佳的“猎物”。

房产中介联系上房东,表示屋子脱手没问题,但由于买家是公司,需求很“奇葩”:公司想要多贷款,须要她合营做高屋子的估值。

房东顿感有蹊跷,担心估价高,房贷难拿下。
房产中介却再次表示没问题,只要房东签了字,贷款不用太顾虑,房款很快打卡里。

于是统统谈妥,房产中介找到背债中介,背债中介叫来“职业背债人”老李,老李签下买房条约,办好贷款手续。

结果,一套时价253万的屋子,在银行内鬼的合营下,评估出550万的高价,套出了357万的贷款。

套路环环相扣,实则各怀鬼胎。

套出的贷款,除了要支付房款、缴纳税费,还被银行内鬼、贷款中介、房产中介、背债中介等层层瓜分了85万。

而背下几百万巨债的老李,并未见过百万酬劳,只拿到“好处费”1万块。

所谓“职业背债人”,是指那些有偿承担债务的职员,他们以得到几十万乃至上百万的利益为代价,抛弃征信、长期背债、甘当老赖。

而“职业背债人”要玩转,则完备离不开“背债中介”。

“背债中介”,常日是整场骗局的总策划。
一方面,他们要探求、调教、洗白“职业背债人”,另一方面,他们还要将背债人、房(车)贷中介、银行内鬼等串联起来,担当总联结人的角色。

如今,楼市下行,炒房客们急于甩贷,“职业背债人”变得炙手可热。

2023年底,深圳某论坛有高杠杆炒房人发帖乞助:只因当初听信了“深房理”,在深圳买下1500万的屋子,如今挂牌价惨跌300万,依然出不了手,急求“职业背债人”帮忙脱困。

但现实中,房东很难找到“职业背债人”,却随意马虎招来“背债中介”。
社交平台上,“背债中介”招揽“职业背债人”帖子也是随处可见。

“帮人背债,酬劳百万”、“得手200个,白户要抓紧”……这让很多人眼红耳热,不惜铤而走险。

一旦背债中介与背债人搭上线,接下来便是调教的过程。

按照“剧本”,背债人必须在指定城市待上一段韶光。
背债中介不但包吃包住,乃至会帮他“开公司”、做流水、买社保医保公积金……

这套骚操作下来,背债人的征信顿时变得光鲜亮丽,对背债中介也很随意马虎放下戒备。

接着,背债中介会串通房产中介、银行内鬼,找来一个急于甩贷的房东,依然用做高估价的手腕,套取几百万乃至上千万的贷款。

刨去实际的房款、缴纳的税费,剩下的贷款,则被银行内鬼、各种中介、背债人层层瓜分。

按照“行规”,银行内鬼拿30-40%,各种中介拿20-30%,背债人拿30-40%。

但实操中,差异很大。

有的背债人,确实分到上百万,哪怕成“老赖”,套取的真金白银却成功转给了家人,就此暴富。

但大部分还是像老李这样,身背巨债只赚到1万块,被坑得欲哭无泪。

有的背债中介更狠,会趁着背债人手头有房、违约未爆,将装修贷、汽车贷、现金贷等再撸一遍,又轻松得手几十万。

终极,房东收回了房款,内鬼、中介、背债人瓜分了房贷;只有银行,承接了统统烂债。
毕竟“职业背债人”,一分钱都不会还。

02

席卷多行业

有人以为“职业背债人”是骗贷“新玩法”,实际上是20多年前的“老套路”。

2000年,一家名叫“华运达房地产”的公司,在北京东二环建起一座“森豪公寓”的楼盘。
在北京人均匀月薪1300块的年代,“森豪公寓”卖出了每平米2500美元的“天价”。

这样的屋子当然卖不动,华运达又是一个盖子几个碗,快要玩脱了。

关键时候,华运达的老板想出一个“好办法”:他发动员工,找人伪装购房人,骗贷来买房。

给背债人的好处是:借出身份证,就给2000块。

很快,华运达搞来257张身份证,把公司员工、下岗工人包装成“月入6万”行业精英,结果从银行套出了7.5亿房款。

这正是轰动一时的“北京森豪骗贷案”,后来成了京城著名的烂尾楼。

巨亏的银行,把骗贷的开拓商、状师、银行行长统统送进了牢房。
但鉴于个人征信还是一片空缺,257个“背债人”并未受到惩办。

吃一堑、长一智的银行,从此开始加强监管。

2006年,全国统一的个人信用信息根本数据库正式建成;2011年,个人征信报告系统成功上线。

征信的一小步,可谓金融的一大步。
但人算不如天算,征信体系一建立,非但没让“背债人”消逝,反而让它变得“职业”起来。

以前,骗子都是亲自骗贷,反正没征信,各种花式耍赖;如今,征信无处不在,老赖被限定高消费、出国境,不能当老板和董监高,有钱花不了。

于是找“职业背债人”背债,成了诱骗“刚需”。

特殊是最近10多年,背债诱骗在车贷领域非常专横獗,办法与骗房贷大同小异。

诱骗团伙先会将背债人“洗白”,再用“低首付”“零首付”的办法,空手套汽车;之后,又假造发票和证件手续,将有贷款的汽车“洗白”,低价卖给二手车商;末了,车贷甩给背债人,一律不偿还。

与房贷诱骗比较,车贷诱骗金额不高,却更暗藏、更迅速。

只要搞定了二手车商,诱骗团伙立时会与车贷方、背债人、制假窝点火速联动,最快3天,交易过户,然后消逝。

更奇葩的是,明明是团伙诱骗,背债人还会以个人或公司经济困难为由,谢绝还贷。

这制造出民事轇轕假象,一度躲避了公安机关的打击,很多车贷金融公司因此叫苦不迭。

2023年,山东德州警方破获一起特大车贷诱骗案,17名犯罪嫌疑人横行24个省份,骗贷金额高达6000多万。

由于周期性短、流动性强,加上车贷金融公司戒备意识较银行更差,以是这类车贷诱骗在北上广、山东、江苏、云南等地此起彼伏,呈现多点高发的态势。

而在法律界看来,不论是房贷还是车贷诱骗,都属于针对个人的“包装贷”;还有一类,则属于针对企业的“背坏账”。

所谓“背坏账”,是指企业通过股权转让、资产处置、抵押等办法,让职业背债人背负企业债务或不良资产。

这么做的缘故原由很多,有的企业是为了粉饰报表,向银行贷款,或搞成本运作;有的企业则干脆为了逃债。

由于涉及多个省市、多个行业,以及难以计数的企业与个人,以“职业背债人”办法履行诱骗的规模,是一个相称难以度量的数字。

但根据中国实行信息公开网数据,人们或许能窥见端倪:截至2024年2月5日,全国失落信被实行人已达837万。

或许,人们只能预测,这个中究竟有多少人在干职业背债。

03

没有无辜者

如今,伴随“职业背债人”渗透到各行各业,并渐成家当链,其分工也日益细化。

像“职业背债人”,以前只要愿背债,不论是老王老五骗子还是患绝症,不论是赌博破产还是买卖亏本,都可以搏一搏单车变摩托。

但近年来公安机关敏锐地创造,诱骗团伙已将魔爪伸向了屯子,更青睐让低保户、残疾人、智障人士来背债。
这样的人,好欺骗、易摆布,乃至根本不用付本钱。

2022年,河南邓州的低保户老卢,听说有钱赚,随着背债中介到郑州。
他签了字、贷了款、买了车,末了车被中介开跑了,老卢一分钱没捞着,还背上了10多万的车贷。

但在某些高杠杆房东眼里,这样的职业背债人,是最好的“甩债利器”。

而现实,却在向“骗中骗”的方向发展。

实际上,已有房东遭遇房产中介和职业背债人联手“背刺”,被骗500多万。

2023年8月,成都房东罗某,挂牌出售成都锦江ICC天曜小区的一套房产,并委托给房产中介阳某。

这里地处成都“攀成钢”的繁华地段,房源很抢手。
中介阳某很“给力”,很快找来买家张某。

双方会面,相谈甚欢。
据房东罗某回顾,张某开豪车现身,自称有两家酒吧,面对710万的总价毫无异议;只是由于私人缘故原由,协议要“表弟”谢某签,屋子要他代持。

谢某,正是职业背债人。

但房东罗某表示:我懂的,没问题。

于是,双方急速签下购房协议,张某又支付了20万预支款,以表“诚意”。
大喜过望的房东罗某,在中介阳某撺掇下,签下一份“房屋交易全权委托协议”,不但委托中介全权处理,还交付了房产证。

至此,房东罗某彻底中计。

6天后,罗某猛然创造,自己未收到任何房款,屋子已被转到谢某名下,不由大吃一惊。

他急速致电张某质疑,张某却表示,可能流程出了问题。

但为表“诚意”,张某又分别支付了130万、60万,稳住了罗某。

全体9月,罗某只要一问,张某都是“在银行办贷款”。

直到10月,罗某才创造,屋子根本没有抵押给银行,而是在8月抵押给了某小额贷款公司,直接套走了520万。

至此,中介和买家分钱跑了路,空空如也的职业背债人“表弟谢某”背着锅,房东和小额贷款公司的500多万彻底打水漂。

有的人在骗房东,有的人则在骗背债中介。

2018年,陈某与李某在微信群相识,谎称自己是某贷款公司员工,能搞定“背债贷款”,可以先容李某干“背债中介”的大买卖。

李某一听,大喜过望,以为赚大钱的机会来了。
在忽悠了李某一年后,陈某抛出一个背债500万的“大项目”,一边让李某赶紧比武续费、加急费、点位费、排位费……他好给李某办贷款。

靠着一点点“切喷鼻香肠”的手腕,李某断断续续给陈某转了55万,结果一分钱贷款都没要来。

忍无可忍的李某选择报警。
终极,陈某因诱骗金额超50万,数额特殊巨大,被判处有期徒刑10年。

实际上,只要涉及“职业背债人”骗贷,所有环节都没有无辜者。

2018,在江西高安法院宣判的一个车贷诱骗案中,人们得以窥见全体背债诱骗链条的法律任务分布。

在这起案值77万的案件中,背债中介孙某,被认定为第一正犯,被判有期徒刑10年;职业背债人高某,由于拿的“好处费”最多,被认定为第二正犯,被判有期徒刑6年9个月;而其他职业背债人、骗贷车主等作为从犯,根据危害和获利大小,分别被判3至4年有期徒刑。

不劳而获的“暴富”之路,每每真的都在《刑法》里。

[本文作者华商韬略,创业家授权转载。
如需转载请联系微信"大众年夜众号(ID:hstl8888)授权,未经授权,转载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