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天下每10个陶瓷杯子,就有4个产自醴陵
近年来,醴陵环绕日用瓷、电瓷、艺术瓷、陶瓷酒瓶、陶瓷机器装备等家当打造细分居当链,产品包括日用瓷、工业瓷、艺术瓷三大类4000多个品种。
目前,醴陵陶瓷产品脱销环球150多个国家和地区,电瓷占天下市场30%旁边,日用瓷占天下市场14%旁边。

2024湖南(醴陵)国际陶瓷家当展览会,将于9月29日—10月3日在中国陶瓷谷国际会展中央举行。
醴陵融媒派出多组,深入各种陶瓷企业和大师事情室,从家当、生态和市场等方面入手,探寻醴瓷的古韵与新生。
看“千年瓷都”醴陵,如何“新”火燎原。

清末,国事衰微,民生凋敝。
两位经历了“维新变法”失落败的湖南人熊希龄和文俊铎,以一腔热心开始了他们的“实业救国”。
1904年,两人协力在醴陵姜湾创办了湖南官立瓷业学堂,并在次年景立湖南瓷业公司。
为降落日用瓷中的铅毒,醴陵人独创了清雅、素洁的釉下五彩瓷,并采取“三烧”的制瓷办法,让成品不仅耐磨损、耐酸碱,还褪色,不含铅镉等对人体有害的微量元素,成为陶瓷工艺改造的划时期创举。

1915年,釉下五彩瓷器在巴拿马万国展览会上得到金奖,被誉为“东方陶瓷艺术的高峰”;上世纪50年代,这些釉下五彩瓷,走进了全国的政治中央——中南海,得到毛泽东的青睐,赢得了“赤色官窑”的美誉。

从1915到2024历史的釉光穿越百年而来

成为“赤色官窑”

据《醴陵文史》记载,毛泽东晚年喜好醴陵瓷,醴陵曾多次承担为毛泽东烧制瓷器的任务。
1957年,醴陵首次承接国家用瓷任务;1958年,醴陵陶瓷研究所成功改制蝴蝶兰胜利杯;1971年9月,接管为毛泽东试制釉下彩餐具和烟灰缸的任务,并按时完成送往北京中南海;1972年,为中南海定制包括毛泽东利用的生活用瓷;1974年5月,烧制带盖鱼盘、浅型大碗共140件。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毛主席用瓷系列

1974年秋,毛泽东末了一次回到湖南,并在湖南逗留了114天。
当时的毛主席年事已高,不便握持太重的瓷器。
恰逢附近他的生日,时任湖南省委布告的张平化发起,给毛主席烧制一批内外双面花、轻薄耐用、保温效果好的釉下彩瓷器,群力瓷厂接管了这一光荣的任务。

群力瓷厂成立专门的研究小组采取在生坯上绘画,碗内双勾描线、釉下分水填彩的工艺,设计出代表四季的“芙蓉”“月季”“秋菊”和“腊梅”图案的花卉碗。

“当时集中了醴陵最好的工人和工艺,还采取了氧化铀作颜料,可以让颜色保持艳度。
终极呈现的成品瓷碗瓷质晶莹如玉,轻巧精美,碗的口径不超过12.5厘米,重量在126~132克之间,口壁厚1毫米旁边。
”醴陵陶瓷发展研究中央公共研发部副部长肖迪强先容,双面釉下五彩的制瓷工艺在当时没有过先例,但醴陵的工人还是战胜了技能难关,并采取了“三烧制”的高难度技能。
终极烧出成品两万余件,从中精选出佳品40件送给毛主席。
这批瓷器也代表了当时中国釉下五彩最高制瓷水平。

1974年双面花毛瓷碗

毛泽东主席收到这批瓷器后非常满意,他还拿了两个瓷碗碰了一下,夸奖道:“家乡的瓷器真好啊!
”根据毛泽东的生活秘书吴连登回顾,“他用上醴陵瓷器后,就没有换过,一贯到他老人家临终前吃的末了一顿饭,利用的都是醴陵的餐具,是湖南的乡情伴随着他老人家走完生命的末了一程。

如今,以其独特的工艺和历史背景,这批釉下五彩瓷餐具成为国家一级文物,同一期间制作的“毛瓷”,也成为赤色收藏界的收藏经典。
2013年6月,喷鼻香港举行的“湘绣湘瓷艺术佳构”上,备受关注的毛泽东生活用瓷釉下五彩瓷碗(一套五件)以800万元的天价摘得“标王”桂冠,成为全场拍卖价格最高的拍品,也冲破了“赤色官窑”湖南醴陵瓷器的最高记录。

“宝贵的历史文化代价,超越了历史的工艺,加上器型美、数量少,那一期间的醴陵瓷蕴涵着丰富的政治、历史、文化和情绪信息,有着分外的意义。
”肖迪强认为。

再次“走进”公民大会堂

醴陵陶瓷历史,是一部真正意义上的城市工业发展史。
只管随着国营企业的变革和改组,醴陵八大瓷厂在上世纪末逐渐没落,但迅速崛起的民营企业开始接过接力棒,再次重振醴陵瓷辉煌。

作为“国瓷”的紧张供应商之一,群力瓷厂一贯与国家外交部、公民大会堂等单位都有着长期的业务往来。
“1996年群力瓷厂破产,中间有几年韶光,公民大会堂没有利用醴陵的瓷器,这些业务关系也随即中断。
但我们一贯与公民大会堂保持了良好的沟通和联系。
以是当时创立振美陶瓷是接过了延续醴陵釉下五彩瓷‘国瓷’身份的历史义务,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属于下岗再创业自救。
”2005年,秉承着“振兴国瓷、追求完美”的理念,从群力下岗的张建美和江林共同创办醴陵振美陶瓷。
“最开始的十几个工人都因此前在群力卖力国宴瓷的,本身没有技能壁垒,加上民营企业的灵巧性,可以说我们是站在醴陵几代陶瓷人的肩膀上进行传承和发展。
”高等工艺美术师、振美陶瓷副总经理江林说。

一件能够被冠以“国瓷”之名的釉下五彩,要经历配料、打磨、成型、施釉、彩绘等大大小小100多道工序,才能终极被摆上国宴餐桌,是国家形象的展示。
创业中,张建美利用自己在北京从事过多年瓷器发卖的履历,江林则积极开拓新的国宴用瓷和国礼用瓷,凭借优雅造型、博大内涵和过硬质量,振美陶瓷重新得到了公民大会堂管理局和外交部礼宾司的认可。

2006年,随着《丹凤朝阳》的交付,公民大会堂中断7年之久的醴陵瓷器在振美陶瓷得到了延续。
此后,振美陶瓷以超过一年一款(套)的速率,为公民大会堂开拓新产品,产量超过150万件,为外交部礼宾司供应各种国家领导人、各驻外使领馆出访用国礼瓷近万件,“目前公民大会堂的国宴、会议会商所用瓷器,振美烧制的陶瓷占了90%以上,大大超过了醴陵过去几十年开拓及生产国家用瓷的总量。
”江林说。

公民大会堂的相信,无疑为醴陵陶瓷做了一个最佳“活广告”。
而要让醴陵釉下五彩瓷器“曲高”而不“寡和”,就要主动走向大众。
近几年,振美陶瓷开始考试测验用“国瓷”的工艺,与海内有名大企业进行互助,进行高端瓷器定制。
同时,接管小范围批量、定制化生产,将精美的釉下五彩瓷推向更多家庭。

“现在的釉下五彩瓷对付醴陵而言,更多是担负了城市名片的义务。
我们也希望更多消费者能够拥有醴陵釉下五彩瓷。
”江林还表示,如果说振美陶瓷用一家之力振兴国瓷,“国大师”黄小玲便是在用一己之力推广醴陵陶瓷。

“飞入”平凡百姓家

中国陶瓷艺术大师、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人大代表、醴陵市醴泉窑艺陶瓷有限公司总设计师……这些都是黄小玲身上的标签。
从12岁开始打仗陶瓷,今年是黄小玲与陶瓷打交道的第44个年头,她早已认定这是一辈子的奇迹。

“实在每一个醴陵陶瓷人都在坚守,不单是为了醴陵陶瓷家当的发展,更是为了醴陵陶瓷的品牌。
在我们这个行业,工匠精神便是踏踏实实地在事情室里画,画一辈子。
在我看来,工匠精神融在每个醴陵陶瓷人骨子里。
”与“泥和窑火”打了近半个世纪交道的黄小玲,成为千年瓷艺当之无愧的传承人。

2000年,黄小玲成立醴泉窑艺陶瓷有限公司,在搜集一批著名工艺师、美术师的根本上,她传承传统釉下五彩瓷艺术手腕,不仅大胆创新,注入时尚元素,更以恬淡文雅、独具灵秀而有名。
此后,她的《虞美人》《牡丹花瓶》《牡丹》《紫藤花》《绣球花》《竹报安然》《满园春色》等20余件作品先后参加海内外各种展览评比,屡获大奖。

喷鼻香港评论家蔡清伟曾说:许多收藏黄小玲作品的收藏家有这样一种感想熏染,每次放工回家不管有多烦躁,只要看到黄大师的那些精细的花鸟陶瓷艺术品,心情就会无比惬意,就犹如繁重生活的一股清流,洗涤我们周遭的污浊,还内心一处宁静。

2010年11月,黄小玲被评为“中国陶瓷艺术大师”。
站在职业生涯高点的她,当时年仅42岁。
2013年,黄小玲拥有了一个新身份——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

“向上为醴瓷发声是我作为全国人大代表的身份必须要做的。
我们认为釉下五彩瓷是瓷器中最顶尖的存在,但是人家用不上,就永久不知道醴陵釉下五彩瓷的好,以是这么多年我也一贯坚持在做文创,便是希望让更多人认识醴陵陶瓷,也得到更多人的认可。
”每一个中国传统节日,黄小玲都会设计一款釉下五彩瓷伴手礼;每一次出席全国两会,她都会带去自己制作的釉下五彩胸针、瓷杯等“醴品”,黄小玲总是捉住各种机会,积极宣扬、推动陶瓷家当的发展。

除了现身会场,黄小玲还带着醴瓷“登堂入室”:黄小玲的双面瓷板画《喜上眉梢》《金玉满堂》进入代表团驻地摆放;黄小玲以牡丹、荷花、绣球、山茶为元素创作的大型瓷板组画《四季同春》,得到了由公民大会堂颁发的第93号永久收藏证书,并陈设于公民大会堂三楼……

这几年,黄小玲还开始考试测验走进直播间,让醴瓷通过云上“飞入平凡百姓家”,让更多人“种草”醴瓷的泥喷鼻香雅韵。
“有人欣赏,有人认可,才有市场!
每个人都自带流量,可以一传十十传百百传千,有时无形中的宣扬更能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
”黄小玲说道。

“登堂入室”、向上发声、触网直播,这些匠心独运,造诣了醴陵釉下五彩瓷的隽誉远扬。
黄小玲说,前几天还有个岳阳的女孩子通过网络找到她,希望在中秋节后来醴陵向她学艺。

瓷器,曾作为中国走向天下的主要文化符号,承载了任务与荣光。
如今,以醴陵釉下五彩瓷为代表的“湘瓷”也越来越多地融入中西文化和百姓生活。
原来,“高岭之花”只要足够“灵气闪耀”,也不必走下神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