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中旬,2024山海操持20强青年导演齐聚广州花都区炭步镇,在拥有超过七百年历史的塱头古村落及周边开启了一场驻地超短片创作,用镜头发掘和诠释他们心目中的小镇气质。短短一天韶光内,青年导演们单枪匹马“游历小镇”,他们的创作力也得到了极限的开拓和寻衅。
本期推文特邀2024山海操持20强青年导演王庭,环绕发展经历、小镇变迁、创作办法等话题漫谈小镇,形成口述文章,文章揭橥前已经由受访人审校。
王庭
王庭,1989年出生于东莞,后搬家浙江。2011年,从浙江传媒学院毕业后进入浙江卫视,开始记录片的创作。此后十余年,一贯以记录片的办法感想熏染时期、书写表达。2018年开始剧情片创作,努力做一个严明的创作者。
关注时期年夜水下小镇的变迁
我出生于广东东莞厚街镇,10岁往后搬到浙江义乌生活。义乌虽然是个县级市,它的规模跟小镇差不多。
作为80后,我的发展经历恰好伴随着这两个经济重镇高速起飞的阶段,家境在时期浪潮中几度浮沉,对阶层的不雅观察和思考也贯穿了我的创作。我的影片风格是镇静、写实的现实主义。我提交山海操持的故事从小镇中三位来自不同家境的青年展开,讲述他们之间的羁绊存在着一道隐形的鸿沟。
王庭入围2024山海操持20强项目《溏心风暴》观点海报
这几年无数人把县城塑造成某种“结束的乌托邦”,但对我而言,县城与小镇不应该只被当做一种怀旧感情的载体和用来缓解在大城市内卷焦虑的工具。因此,当我面对山海操持“回到小镇”这一命题的时候,我的紧张任务是重新核阅小镇,去寻求小镇议题中确当下性:在贴满“安逸”“慢节奏”“低物价”“人情味”等标签下的小镇,是如何被时期影响,又如何反浸染于时期?
我拜访调研了多个粤东、粤西的小城,试图找到当下小镇叙事的切口。我来到湛江赤坎镇,创造那里交通不便、业态传统,老街、老城随处可见,老一辈的不同选择也影响着后代的生活办法。小镇青年们该如何面对飞速变革的时期,是留是走,成了他们眼下的“真问题”。
坚持现实主义,希望成为类型作者
这次参加山海演习营对我来说是一次很好的学习机会。在围读剧本会上,我特殊喜好大家满怀忐忑地把自己的剧本分享出来,接管其他导演的褒贬,这让我可以全面地理解到不雅观众视角下的真实想法,对我后续创作帮助很大。
大家在当下创作虽然都很苦,但都很努力,像我这样30多岁的导演在创作路上一定会碰着很多艰辛,尤其我倾向于古典主义的创作办法,没有那么多天马行空的想象力,更倾向于人物的塑造和故事的踏实,势必需要多年积累,以是我想所有的辛劳都是值得的,未来会有好结果的。
未来,我也会坚持现实主义,希望成为一个类型作者,在类型片和商业片的框架下表示我的作者性,不仅要有议题的深度,还要有属于我自己的风格。
小镇电影推举
《枯草》海报
末了,推举两部小镇佳作:《枯草》和《野梨树》,都是土耳其导演努里·比格·锡兰的作品。锡兰是一个对知识分子群体认知很丰富的人,他会通过一种锐利的阐发让不雅观众反思自己做的事情到底有没有代价、有没故意义;如果想让自己的所作所为变得故意义,该怎么做。
采访 | 詹锡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