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时报驻法国特派 尚凯元 环球时报特约 董铭】当地韶光10月30日,历时5年改造,耗资超过2亿欧元的“法语国际城”终于在著名作家大仲马的出生地——维勒-科特雷正式开放。

据法国“电视新闻网”30日宣布,法国总统马克龙当天亲临揭幕仪式,做了长达一个小时的演讲,故意让这座见证法语历史的维勒-科特雷城堡再次守卫法语的地位,同时为自己的政绩添一座“纪念碑”。

“无需向时尚潮流屈从”

“在此之前,从来没有一个地方专门记录我们措辞的历史。
”在揭幕仪式上,面对500多位文化名人、大使和学者,马克龙表示,“法语是掩护国家统一、联络和多样性的措辞。
市价分裂主义卷土重来、仇恨犯罪去世灰复燃之际,法语是黏合剂。
”他说,不管采取什么办法,都必须让法语“活下去”。

重塑法国国际形象马克龙揭幕法语城必须让法语活下去

法国总统马克龙

然而,对付法国时下热议的“原谅性措辞”(在所有法语词汇及词组中故意模糊阴阳性——编者注),马克龙明确表示反对,称在法语中,阳性词汇本身便是中性词,法语“无需向时尚潮流屈从”。

“法语国际城”原址是法国政府拥有的公共财产维勒-科特雷城堡,当时的法国国王弗朗索瓦一世于1539年在此宣告“将法语定为国家官方措辞”。

据悉,早在2017年,当时还是总统候选人的马克龙到维勒-科特雷市镇拉票,他在市中央创造了这座年久失落修的废弃城堡,酸心于昔日作为法语荣光的城堡衰落至此。
为此,他力推“法语国际城”项目,并在总统就职仪式中强调“法语确立了国家的统一”。

宣布称,“法语国际城”原定于10月19日正式对外开放,但因被极度分子杀害的47岁中学西席塞缪尔·帕蒂的葬礼而推迟。
由于城堡的翻新用度是原操持的两倍,高达2.11亿欧元,耗资仅次于巴黎圣母院的修复工程,且其定位模糊、带有很强的政治属性,有法国媒体戏称其为“马克龙城堡”。

不少文化界人士却表达了对该项目的支持。
法国政治家和小说家埃里克·奥尔塞纳认为,“法语国际城”是对法语的致敬。
他说:“这不仅仅建造了一个博物馆,更是建造了一座城市,在这座城市中我们将看到措辞的所有可能性。

“马克龙城堡”遭受争议

据宣布,马克龙政府对占地1600平方米的“法语国际城”寄予厚望,希望该项目提升法语国际地位,重塑法国国际形象,将“法语国际城”打造成法语学者同艺术家对话和互换的空间,成为“法语天下的中央”。

为此,马克龙政府操持于2024年在“法语国际城”举行法语国家组织峰会,约请88位国家领导人出席。
同时,据官方估计,该项目的落成每年可为当地吸引20万游客。

然而,“马克龙对法语的致敬并没有打动他的公民。
”英国《泰晤士报》28日宣布称,维勒-科特雷现任市长布里福警告称,“法语国际城”项目的第二阶段尚未启动,若真有这么多游客前来,他们可能根本“找不到停车或用饭的地方”。

这位自2014年起担当该市市长的极右翼政党“国民同盟”成员同样对过分强调法语“普遍性”感到不满。
他表示,马克龙强行让法语扮演了“联络国家”的角色,但事实上法语被定为国家官方措辞“经历了800年的韶光,这是一段血泪交织的历史”。

当地居民对此项目的评价不一。
在房地产公司事情的米歇尔表示,该项目已经推动了当地的房地产市场,人们买下大量的住房以便租给游客,“这样可以赚更多钱”。
33岁的弗雷特却批评说:“这自相抵牾,他(马克龙)说法国没有历史和文化,但又动手修复城堡。

法国总统爱建文化工程

西班牙《国家报》宣布称,在过去20多年里,法国社会普遍存在着一种“无力感情”,认为国家“只会越来越糟糕”,尤其是近年来法国在非洲的外交环境愈加困难,无论是驻军硬实力,还是措辞软实力都有所衰退。
为此,法国领导人一贯有培植大型文化项目的传统,希望激起民众的国家认同感和文化自满感。

综合阿拉伯新闻网、法新社等多家媒体宣布,法国前总统密特朗曾主持卢浮宫整修,约请贝聿铭设计了“玻璃金字塔”;另一位前总统蓬皮杜支持了设计理念领先的乔治·蓬皮杜国家艺术文化中央;偏爱亚非拉文化的前总统希拉克,晚年也在塞纳河边留下了布朗利河岸博物馆等。

据《国家报》宣布,马克龙政府的一位匿名顾问表示,“法语国际城”是一个对外开放的互换场所,将遵照该国的“普世主义传统”。
他认为,该项目准确表明,“(文化)领土的推进并不是靠撤军实现的,而是通过开放实现的,且成功的可能性更大”。

不过,法国《费加罗报》的一篇评论文章责怪马克龙“虚伪而虚假地将法语塞进博物馆”,表示他一边鼓吹法语,一边又在各项官方活动中利用英语以吸引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