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烧卖二字的由来

烧卖二字的传说及烧卖二字的由来。

20世纪六十年代呼和浩特市烧卖传说版本:清代,归化城南门外有一叫安三泰的天津人在归化城南门外的大什字开一家包子铺,小舅子刘三给姐夫捞毛(打工),后征得姐夫赞许,在空隙间自创一种包子出售,顾客问:此为何物,答:无名,捎带着卖。
后传出,称捎卖。
再后来把捎改为烧,捎卖写成烧卖。
1:烧卖在《当代汉语词典》中是这样阐明的“烧卖今误做烧麦”。

2:呼和浩特居民大多是山西人。
清代、民国期间走西口而来,由于文化欠发达,文盲多,上街购物多看字号招牌,购物说话用方言(晋语)互换,由于咬字不清楚,以是好多字在汉语拼音中发不出音。
如“麦”字,此地人念做mia,小麦叫小mia,麦喷鼻香村落叫mia喷鼻香村落等。
以是,如果把烧卖写作烧麦,那么人们就会把烧卖念作烧mia。

烧卖写法应该统一

3:20世纪八九十年代,在写作呼和浩特烧卖的文史资料方志中,本土文化名人梁国柱、赵継性等在写烧卖文章时都写作烧卖,而不是烧麦。
奇怪的是不知道是为什么有媒体拍照“中国烧卖美食街”的招牌,笔墨却写成“中国烧麦美食街”。

二:烧麦二字的来源

呼和浩特现如今的烧卖在烧卖店铺中大多数写作烧麦(烧麦用字量约占百分之70)。
为什么会是这样呢?紧张是本日经营烧卖的商家们绝大部分是七零、八零后,他们出生在国家推广普通话往后的年代,思想理念发生改变,不说方言(此地话),说话发音都是普通话。
麦就念麦,不会念作mia。
他们普遍认为烧卖由小麦粉制作,以是该当叫烧麦。
故导致本日对烧卖的新认法和写法。
这大概便是烧麦的由来。

烧卖二字若何写,我认为在烧卖发达发展的本日,呼和浩特有关部门该当对烧卖名称做出统一名称,纠正新闻媒体、自媒体对烧卖二字长期以来不规范随意写法的征象。

文曹建成2024年8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