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9月,从西安北到咸阳机场的城际铁路开通了。
一辆辆满载搭客的列车,在高架桥上飞速行驶,车窗外,咸阳原植被茂密,渭水潺潺,还有一座座封土矗立在远方。
"陕旅集团提醒您,本次列车开往机场西方向,下一站:长陵站",长陵,一个历史悠久的地名,两千两百多年前,西汉开国天子刘邦就埋在咸阳原上,他的陵墓叫长陵。
后世子孙纷纭效仿,也在长安北郊的平原上建造陵寝。
地理位置最靠东的,是孝景天子的阳陵;最西边的便是孝武天子的茂陵了。

汉代帝陵的顶峰

茂陵位于本日陕西省兴平市南位镇附近,西汉时叫茂乡,以是陵寝就叫茂陵了,与灞陵、杜陵的命名办法一样。
茂陵间隔咸阳市区还是有一段路程的,外地游客参不雅观茂陵博物馆时,会瞥见一座高大的土堆,误以为那是汉武帝的陵墓。
实际上那是霍去病墓,汉武帝本人的封土在博物馆西侧,更加巍峨、震荡。
放眼西汉诸陵,茂陵是规模最大、随葬品最丰富的,《长安志》记载:"汉诸陵皆高十二丈,方百二十步,惟茂陵十四丈,方百四十步",经历了两千多年的风风雨雨,茂陵封土仍有46米高,底部边长仍有230多米,远了望去,就像是一座大山。

地面建筑十分恢弘,地下的宝贝当然也少不了,《汉书》记载:"武帝弃天下,霍光专事,妄多藏金钱财物,鸟兽鱼鳖牛马虎豹生禽,凡百九十物,尽瘗藏之。
"直截了当地见告后人,霍光为了报答汉武帝的知遇之恩,在茂陵陪葬了数额巨大的金银财宝、珍禽走兽。
武帝下葬时,由于随葬品太多,地宫都装不下了,人们只好将多余的随葬品带回长安。
东汉初年,赤眉军盗掘茂陵,成千上万绅士兵,劳碌了几十天,"陵中物仍不能减半",抢走的陪葬品连总数的一半都不到,到底埋了多少东西呀!
果真是贫穷限定了我们的想象。

拥有如此豪华的陵墓,是由于汉武帝遇上了好时候,经由文景两代四十年的休养生息,汉帝国的粮仓早已陈陈相因,堆积如山的财富为陵寝建造打下了经济根本。
"汉天子登基一年而为陵,天下贡赋三分之一,一供宗庙,一供来宾,一充山陵",又是壮盛期,又舍得费钱,把全国财政收入的三分之一都用来建筑陵墓,可惜了老百姓的血汗钱,被用在和国计民生没什么关系的工程上。
另一方面,汉武帝在位韶光长也是很主要的条件,你让汉惠帝建一座同等规模的陵寝,他肯定办不到,由于刘盈只当了六年天子。
天子驾崩了,陵寝必须立时竣工,否则天子的尸首都要发臭了。
在位韶光越长,工期就越长,陵寝规模就越大,汉武帝享年七十岁,在位五十四年。
茂陵开工时,种下了小树苗,等到刘彻下葬,已经长成了参天算夜树,几个人围成一圈都抱不住。

解密汉武帝的茂陵随葬品搜罗万象盗墓贼向往的天堂

繁华的"茂陵新区"

西汉帝陵有一大特色,喜好在陵寝周边建造城市,也便是陵邑;一边是热闹非凡的大都邑,一边是门禁森严的皇家重地,彼此形成了光鲜比拟。
汉朝政府建筑陵邑,紧张是出于内外两方面的考虑。
对外,可以增加京畿地区的人口,抵御匈奴南下。
西汉前中期,匈奴骑兵屡屡南犯,对关中平原构成巨大威胁。
汉文帝十四年,匈奴大举进攻,刘恒任命张武为车骑将军,调集战车千辆,骑兵十万人驻扎渭北,保护长安,直至警报解除。
在战役年代,人口是最关键的资源,如若首都有难,可以将周边陵邑的百姓都发动起来,共同应对匈奴人的反攻袭击。

对内,可以遏制关东地区的豪强,巩固中心对地方的统治。
汉武帝元朔三年夏天,"徙郡国豪杰及訾三百万以上于茂陵",各郡国有权有势的家族都被迁徙到茂陵定居,这些地头蛇在老家横行霸道,如今来到天子脚下,人生地不熟,自然就不敢唐突了,只能乖乖接管大汉天子的领导。
三十年后,汉武帝太始元年,"徙郡、国吏民豪桀于茂陵、云陵",几十年过去,又有一些地头蛇、有钱人崛起了,把他们也搬到茂陵,就像割韭菜一样,每过一段韶光就要割一次。
为了鼓励更多人前往茂陵邑事情、生活,汉武帝还推出了优待政策:"赐徙茂陵者户钱二十万,田二顷",每家每户送钱送地,来了都是茂陵人。
经由几十年的发展,茂陵邑逐渐崛起为一线城市,《汉书》说:"户六万一千八十七,口二十七万七千二百七十七",有二十七万人在那里定居,比长安县的人口还要多出几万。

站在本日的角度看,西汉天子借修坟之机,在咸阳原方案了五个新区,分别是阳陵新区、长陵新区、安陵新区、平陵新区和茂陵新区,居民都是全国各地搬来的富商殷商或者高门豪强,由于离政治中央比较近,长安城的达官显贵也会在陵邑建筑豪宅,像董仲舒、司马相如、司马迁都在茂陵有房产。
有权有势的家庭多了,富二代、官二代应运而生,他们吊儿郎当、脱手阔绰,过着咸鱼般的生活。
李白《少年行》有言:"五陵年少金市东,银鞍白马度东风。
落花踏尽游何处,笑入胡姬酒肆中",五陵原的贵公子骑着白马,满面东风,他们四处嬉戏,与酒肆里的胡姬寻欢作乐,好烦懑乐。
白居易在浔阳江头,形容琵琶女当年火爆的人气:"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用"五陵年少"代指钟鼎之家的年轻人。

百年之后的邻居

茂陵并非只有汉武帝一个人的墓葬,在他的周围,还有同时期其他政治人物的封土。
最有名的是卫青与霍去病。
元狩六年,骠骑将军霍去病去世,年仅二十四岁,汉武帝非常悲痛,调来关西地区的玄甲军,从长安城一起列阵直达茂陵,霍将军的尸首在将士们的守护下,运往茂陵安葬。
为表彰他生前的战功,刘彻敕令将封土修成祁连山的形状,还在墓前摆放了"马踏匈奴"石刻。
元封五年,大将军卫青去世,汉武帝又把他的封土修成阴山的样子,也是为了表彰讨伐匈奴的功绩。

七百多年后,这些行为被李世民、李治模拟,他们在九嵕山下为李靖、李勣建筑了相同类型的墓地。
贞不雅观十四年,李靖夫人去世,唐太宗下旨为李靖建造宅兆,先把夫人埋进去,等李靖百年之后,再将墓室封闭,"坟茔制度,依汉卫、霍故事;筑阙象突厥内铁山、吐谷浑内积石山形,以旌殊绩",李靖墓的封土按照铁山、积石山的形状建筑;李勣就更厉害了,人家只有一、两座封土,他三座,"所筑坟一准卫、霍故事,象阴山、铁山及乌德鞬山",三个大土堆,分别代表阴山、铁山、乌德鞬山,旌表其打败东突厥、薛延陀、高句丽的赫赫战功。

除了卫、霍两位名将,李夫人、金日磾、阳信公主、霍光也陪葬茂陵,与他们的生前侍奉的天子千古相随。
李夫人善于歌舞,俏丽动人,深受汉武帝喜好,生下了昌邑王刘髆,也便是海昏侯刘贺的父亲。
李夫人病逝后,刘彻按照皇后的礼仪安葬,汉昭帝时,霍光根据先帝意愿,追尊李夫人为孝武皇后。
金日磾原来是匈奴休屠王的太子,被骠骑将军霍去病俘虏,送到长安,给汉武帝养马。
养着养着,刘彻对他的事情十分满意。
后来又让金日磾管理天子的衣物,特殊信赖,驾崩前还让他当上了托孤大臣。
阳信公主是汉武帝的姐姐,也是大将军卫青的夫人,卫子夫曾经侍奉过她。
霍光也是汉武帝的托孤大臣,辅佐过刘弗陵、刘贺、刘询三位天子,可谓权倾朝野。
地节二年去世时,朝廷劳师动众,举办了盛大的葬礼,场面仅次于孝武天子。
霍光的尸首用辒辌车运往茂陵,朝廷还御赐了梓宫、便房、黄肠题凑等高档物品。

正由于茂陵藏有数额巨大的金银财宝,汉武帝本人也是穷奢极欲,茂陵想不被后人盗掘,险些是不可能的。
史籍记载,刘彻仅仅下葬四年,茂陵就传出被盗的新闻。
在扶风的市场上,一个贩子买到了珍宝,听说是当年西胡康渠国王送给汉武帝的。
有关部门查验后,认定的确是康渠王所赠之物,四年前,已经陪葬到汉武帝的棺椁里了。
如今瑰宝重见天日,是否解释先帝陵寝已经被盗?按理说,茂陵守备森严,谁有机会作案?可物证就摆在面前,又该如何阐明呢?末了这个案件竟然不明晰之,朝廷放走了贩子,没有连续追查。

二十年后,茂陵再度曝出丑闻。
河东郡一个叫李友的官吏,在上党抱犊山采药时,无意之间,在某个岩穴创造了金箱,里面装有杂经30多卷。
他把这件事情报告给河东太守,太守又把金箱送到了长安。
汉宣帝命令宫里老臣查看此物,一个伺候过汉武帝的人痛哭流涕,说这是当年孝武天子的随葬品呀!
宣帝听罢,也是无语了,把金箱重新送到茂陵,放在陵庙供奉。
奇怪的是,这个案件也没有连续深究。

在西汉还没有灭亡的时候,盗墓只能是小打小闹,先帝陵寝重地,进去都难,更别说挖开二三十米深的地宫,从棺材里抢东西了。
茂陵第一次大规模被盗,是在新朝末年,赤眉军忙劳碌碌折腾了几十天,连一半的珍宝都没有搬走,别说,汉武帝实在是太土豪了。
刘秀打进关中后,对西汉陵寝进行修缮。
等到东汉末年,天下又一次大乱,董卓派吕布大规模发掘茂陵;又过了几百年,黄巢的军队攻入长安,再次光顾茂陵,这个时候该当抢不到多少东西了。
随着韶光推移,茂陵只能越来越残破,文物只会越来越少,几百上千年后,它更多的是活在人们的心里。
唐诗盛行后,李商隐、杜甫、李贺、李白等人都写过茂陵,借此表达个人的一些不雅观点。

茂陵

汉家天马出蒲梢,苜蓿榴花遍近郊。

内苑只知含凤嘴,属车无复插鸡翘。

玉桃偷得怜方朔,金屋修成贮阿娇。

谁料苏卿老归国,茂陵松柏雨萧萧。

续纪汉武

分明三鸟下储胥,一觉钧天梦不如。

争那白头方士到,茂陵红叶已萧疏。

汉武宫辞

汉武清斋夜筑坛,自斟明水醮仙官。

殿前玉女移喷鼻香案,云际金人捧露盘。

绛节几时还入梦?碧桃何处更骖鸾?

茂陵烟雨埋弓剑,石马无声蔓草寒。

过故斛斯校书庄二首

此老已云殁,邻人嗟亦休。
竟无宣室召,徒有茂陵求。

妻子寄他食,园林非昔游。
空馀繐帷在,淅淅野风秋。

燕入非旁舍,鸥归只故池。
断桥无复板,卧柳自生枝。

遂有山阳作,多惭鲍叔知。
素交零落尽,白首泪双垂。

本日我们再去茂陵,只能存心灵来感悟历史了,两千多年的王朝更替、战火洗礼,地面建筑早已毁灭殆尽。
霍去病墓前还有茂陵博物馆,其他陵前,我们可以看到的只有孤零零的封土,前面立块石碑,见告你墓主人是谁。
生前的辉煌与去世后的寂寥,形成巨大反差。
属于他们的时期已经远去,我们的时期也究竟会成为历史。
江山永存。
而人间不久。

END

图片来源于网络

喜好本文/作者,文末讴歌一下表达支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