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仲轩拍卖本着传统与当代的领悟之道,将古代艺术品与当代生活相互照映,将于4月28日隆重呈现「2024首届文物艺术品拍卖会」!
本次拍卖选品实力强劲,紧张聚焦明清珍瓷,呈现「宗匠陶钧(一)——主要中国古代陶瓷」、「盛世华章——宫廷艺术及主要器物」、「宗匠陶钧(二)——主要中国古代陶瓷」3大专场,共计134件瓷器佳构。
上海仲轩首拍三大重器看点
清乾隆 御制青花缠枝宝莲蕉叶海浪纹罍式大尊诠释乾隆仿古艺术思潮,堪称乾隆御瓷少见之重器,体量硕大,相类者寥寥,且流传有序,保存无缺,弥足宝贵!
清雍正 柠檬黄釉小杯一对来源清晰,充分展现了雍正天子别具一格的审美品位,堪称清代单色釉瓷器中的顶尖之作!
清康熙 青花釉里红荷塘游鱼纹卷缸型体巨硕、工艺繁复苛刻、烧造难度大、成品率极低,且青花釉里红工艺施于大缸中极为罕见,传世佳器寥若星辰,本缸保存无缺,颇为宝贵,展现了康熙御窑高超的制作工艺。
精彩拍品
清乾隆 御制青花缠枝宝莲蕉叶海浪纹罍式大尊Lot 49
清乾隆 御制青花缠枝宝莲蕉叶海浪纹罍式大尊
“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
高 54cm
估价:RMB 5,000,000-8,000,000
来源:
1. 中国嘉德,1997 年 10 月 26 日,Lot0985。
2. 中国嘉德,2011 年 5 月 23 日,Lot3964。(成交价:RMB 8,625,000)
出版:
《嘉德二十年佳构录——陶瓷卷》,故宫出版社,2014 年,编号 97。
参阅:
1.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藏文物研究丛书·瓷器卷·清代》,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年,页 120,图 81。
2.《清代瓷器赏鉴》,上海科学技能出版社,1997 年,页 134,图 164。
3. 北京翰海,2011 年 5 月 19 日,Lot 2334。(成交价:RMB 26,450,000)
4. 翰风国际,2013 年 4 月 21 日,Lot 1322。(成交价:RMB 19,000,000)
5. 北京保利,2013 年 6 月 4 日,Lot7598。(成交价:RMB 13,225,000)
6. 北京保利,2019 年 6 月 5 日,Lot 5387。(成交价:RMB 44,275,000)
宣窑青花
宣窑青花秾美苍妍,宝光内蕴,历数百年而风采依旧,可谓中国青花瓷之典范,明人张应文《清秘藏》赞誉:“我朝宣庙窑器,质料细厚,模糊橘皮纹起,冰裂鳝血纹者,几与官、汝窑敌。即暗花者、红花者、青花者,皆发古未有,为一代绝品”。田艺蘅《留青日札》则惊叹:“宣德之贵,今与汝敌 !”正是如此,宣德御瓷一贯备受历代好古者推崇,乾隆天子正是个中最具影响力的一位。
翻阅乾隆朝清宫内府档案可知,对付宣德青花瓷器的摹古曾在乾隆初年涌现一个高潮,乾隆天子按照自己的审美品味对宣窑原有造型和纹饰略作改动,每每喜好将器物尺寸变大,使得原来属于宣窑的把玩之物,转变为厅堂大器,恢伟大气,符合其利用陈设之需。
如乾隆三年六月二十五日,内务府造办处秉承乾隆天子的意旨下发江西御窑厂摹古烧造的器物清单之中,对摹仿宣德青花琢器进行加大尺幅烧造的例子就有“宣窑放大双管大汉尊、宣窑放大天球尊、宣窑放大兽面双环大汉尊、宣窑青花放大马挂瓶、宣窑放大双管直口尊、宣窑放大铜鼓尊、宣窑放大青龙天球尊、宣窑放大天禄尊、宣窑放大纸搥瓶”,共九种之多。
乾隆一朝瓷艺精进,御窑厂集历代名品之大成,所出瓷器,斑斓多彩,造诣空前绝后。乾隆帝雅好古物,品味颇高,其故意识地倡导此种工艺审美格调,宫廷仿古艺术思潮兴盛,于瓷器一项,无不以赵宋名器、永宣二窑为典范,致力摹古求真,同时却不拘于纯粹的摹制,看重在传统构成元素中创新,借鉴前朝之工艺造型和纹饰进行抽绎,组合出具有时期特色的新样式,从而确立新的古典主义审美品质,并造诣了十八世纪清宫艺术文化的复古风尚,本件清乾隆御制青花缠枝宝莲蕉叶海浪纹盘口尊正是诠释该艺术理念之佳例。
此尊盘口,粗颈,斜肩,折腹,下承圈足,造型恢弘俊伟,气质端庄大方,甚宜殿堂陈设。自上而下绘饰十重纹饰,快意云纹及卷草纹装饰口沿,颈部为变体蕉叶、花卉纹和快意云纹,肩部绘缠枝花卉和海水浪涛纹,腹部绘以主题纹饰缠枝宝莲纹,胫部绘莲瓣纹,足墙绘卷草纹。构图虽繁缛而层次清晰,画工细致博识,点涂技法利用娴熟,青花亮丽隽美,且光荣有深浅之别,浓淡合适,层次宛然,釉质滋润津润,苍雅之气跃然面前,堪称乾隆御瓷少见之重器,底以青花书“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
本器原始造型最早应来自周汉之铜器,其古朴的气息成为乾隆天子仰慕圣王时期造器的精神反响,装饰方面则致力摹仿宣青的风采,以期达到宣青静穆而崇高的气质,故此乾隆天子此番摹古之举,传颂着彼时之文艺精神,从而证明满清统治下的九州大地依然可以重现圣王德政,再铸艺术之辉煌。
本器为清乾隆朝极为罕见之宫廷重器,相类者寥寥,且流传有序,保存无缺,弥足宝贵:
◆ 其 1997 年 10 月 26 日由中国嘉德释出,编号0985,被珍藏 14 年后,2011 年 5 月 23 日现于中国嘉德拍场,编号3964,终极以862.5 万元成交。
◆ 查阅天下公私收藏,与本器附近者,见国家博物馆收藏一例清隆青花龙凤纹盘口尊,其造型与本器较为相同,仅主题装饰为龙凤纹,载于《中国国家博物馆馆藏文物研究丛书·瓷器卷·清代》,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年,页 120,图 81 ;
◆ 上海文物商店旧藏一例清乾隆青花缠枝宝莲蕉叶海浪纹盘口尊,其装饰同本器极为附近,高度为 38.3 厘米,著录于《清代瓷器赏鉴》,上海科学技能出版社,1997 年,页 134,图 164;
◆ 其后于 2011 年 5 月 19 日北京翰海拍出,以 2645 万元成交,编号 2334 ;
◆ 北京保利 2013 年 6 月 4日售出一例清乾隆青花缠枝花卉海浪纹贯耳大尊,其装饰手腕及尺寸同本器较为附近,器型略有不同,编号 7598 ;
◆ 又见一例粉青釉品种器型极为附近者,于 2019 年 6 月 5 日由北京保利以 4427.5 万元售出,编号 5387,可资参考。
出版 :《嘉德二十年佳构录——陶瓷卷》,故宫出版社,2014 年,编号 97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藏文物研究丛书·瓷器卷·清代》, 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年,页 120,图 81
《清代瓷器赏鉴》,上海科学技能出版社,1997 年,页 134,图 164
左一:翰风国际,2013 年 4 月 21 日,Lot 1322。
(成交价 :RMB 19,000,000)
左二:北京保利,2013 年 6 月 4 日,Lot7598。
(成交价 :RMB 13,225,000)
右一:北京保利,2019 年 6 月 5 日,Lot 5387。
(成交价 :RMB 44,275,000)
清雍正 柠檬黄釉小杯一对
Lot 46
清雍正 柠檬黄釉小杯一对
“雍正年制”四字双行楷书款
口径 6.3cm
估价:RMB 2,200,000-4,200,000
来源:
沃尔特·F·古德曼旧藏(Walter F. Goodman)。
沃尔特·F·古德曼(1922-2013)
古德曼1986-2005年任宾夕法尼亚大学兽医学院监事会成员,1988-2012年任美国养犬协会董事会成员, 2011年获美国养犬协会终生造诣奖。他对文化与艺术情有独钟。
展览:
“榷陶青鸟使”特展,2018年,中国景德镇,唐英学社。
参阅:
1.喷鼻香港苏富比,1990年11月13日,Lot68。
2.纽约苏富比,1993年6月1至2日,Lot334。
3.喷鼻香港佳士得,2003年10月27日,Lot0702。(成交价:RMB 950,025)
4.喷鼻香港苏富比,2015年4月7日,Lot0116。(成交价:HKD 2,480,000)
5.北京保利,2020年10月19日,Lot 5036。(成交价:RMB 5,060,000)
满清入关后的数十年先后经历了征服南明、收复台湾和平定三藩的战役,直至康熙二十年社会才全面归于安定。该年康熙帝开御窑,为宫廷大量烧造瓷器,以供陈设赏用。设计上有内廷官员刘源的加持,技能上有明末清初民窑技艺的传承,加之内务府、工部及江西地方官员的协力督办,实现了康熙期间最大规模的一次御窑烧造。随着康熙二十二年开放海禁,西方工艺制品流入国门,个中一类泰西珐琅器引起了康熙帝的极大兴趣,继而在内廷造办处设立作坊,从事画珐琅技能的研究。
在画珐琅技能的国产化过程中,珐琅颜料的节制颇为关键,随着胭脂红、柠檬黄、松石绿等珐琅质色料技能上的占领,釉上彩绘的调色盘得到了重新定义。在康末雍初之际,以皇家之喜好为勾引,在中国大地上形成了一场轰轰烈烈的釉上彩瓷革命。个中以柠檬黄釉器,最能表示清雍正帝王独特的审美意见意义,也终极成为有清一代最具代表性的一色釉品种。
柠檬黄釉因此氧化锑为紧张呈色剂的低温色釉,比传统的黄釉较为光鲜亮黄,釉面更加净柔,厚润而饱满,由于釉色与柠檬的光荣相似,故有“柠檬黄”之称。柠檬黄釉器,形简而色单,但烧制不易,胎体、釉汁、炉火必需臻善精熟,方见成品,但有微瑕,则半途而废。而且黄釉与宫廷有密切联系,传统以铁为呈色剂的黄釉器,只限敬拜仪式作为礼器所用;而雍正年间瓷匠所创的柠檬黄釉瓷则可供宫廷各场合利用,闲来把玩,赏心悦目,正如雍正十三年唐英撰《陶成纪事碑》所载,“岁例供御”瓷器的五十七种彩、釉,个中“泰西黄色器皿”所指便是柠檬黄釉瓷器,每年烧制以供宫廷所用。
其余,《清宫瓷器档案》载“雍正六年(1728年)六月,据圆明园来帖内称,本月二十八日郎中海望持出黄瓷茶圆一件。传旨:此茶圆釉水颜色甚好,但格局不好,尔造办处有朕交出去的无釉水瓷钟、碗、茶圆等件,内有好格局的,可照此釉水颜色烧造珐琅几件,钦此。”由此条文献可见,雍正天子亲自干涉干与了此类黄釉茶圆的烧造,其喜好和重视程度可见一斑。
清时,单色釉品种以雍正朝为最,而柠檬黄釉则以雍正御窑为最首,连乾隆期间的瓷匠亦以雍正柠檬黄釉器作为烧制的原本,参考乾隆朝清宫内务府造办处《记事档》载录:“乾隆三年元月二十五日,寺人高玉交首领萨木哈、催总白世秀……洋黄三寸碟、洋黄里外收小三寸盘……传旨交与烧造瓷器处唐英,还是烧造送来。”
此对清雍正柠檬黄釉小杯直口,深弧腹,短圈足,杯形小巧俊秀,显曲线流动之趣。内壁施白釉,外壁柠檬黄釉,纯净娇嫩,明丽夺目,晶莹润亮,与整器的轻盈灵透相得益彰。底部施白釉,坚细匀净,并署““雍正年制”四字双行楷书款,字体清秀工致,神韵文雅俱存。
喷鼻香港苏富比,1990年11月13日,Lot68
纽约苏富比,1993年6月1至2日,Lot334
喷鼻香港佳士得,2003年10月27日,Lot0702。(成交价:RMB 950,025)
喷鼻香港苏富比,2015年4月7日,Lot0116。(成交价:HKD 2,480,000)
北京保利,2020年10月19日,Lot 5036。(成交价:RMB 5,060,000)
清康熙 青花釉里红荷塘游鱼纹卷缸
Lot 48
清康熙 青花釉里红荷塘游鱼纹卷缸
直径41.8cm,高31.5cm
估价:RMB 1,500,000-3,000,000
来源:
上海信仁,2003年11月19日,Lot1337。(成交价:RMB 1,210,000)
参阅:
1.圣路易斯艺术博物馆藏《落花游鱼图》,北宋,刘寀。
2.《故宫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大系—青花釉里红》(下),上海科学技能出版社,2000年,页183,图167。
3.《上海博物馆藏康熙瓷图录》,上海博物馆、两木出版社,1998年,页114-115,图77。
4.《徐氏艺术馆·陶瓷篇IV---清代》,喷鼻香港,1995年,图54。
5.北京保利,2021年6月7日,Lot5116。(成交价:RMB 24,380,000)
大形缸器烧造一贯为景德镇明清两代制瓷业之难题,由于型体巨硕,普通窑炉无法进入,须要专设窑炉为之,名曰“龙缸窑”。但是纵然专窑烧造,由于胎体厚实,火力难透,每每在烧造过程中极易疵裂,故出窑之后成功者百中不得一二,历史上关于龙缸旧造无成的记载不止一处,在景德镇被敬奉为窑神的童宾传说便是为烧龙缸而舍身,可鉴龙缸烧制不易。万历二十七年,江西矿税使、寺人潘相兼理景德镇窑务。烧造龙缸时,因器大难成,众工鞭之下,发生童宾以骨为薪的惨祸。到三十年潘相在“饶州横恣激变,致毁器厂。(潘)相诬奏(饶州府)通判陈奇可不能捕救,得旨系逮”。然而纵然倾尽人力,万历龙缸终未能烧成。
到了清初,御窑厂恢复活产。顺治十一年奉旨烧造龙缸,径面三尺五寸,墙厚三寸,底厚五寸,高二尺五寸。每烧出窑或塌或裂,三四年造缸二百余口,无一成器。经饶守道董显忠、王天眷、王瑛等俱亲临监督,终不克成(见《浮梁县志》),可见此前景德镇烧造龙缸的困难程度。
康熙十九年三藩之乱既为平定,康熙天子参考前朝,厘定内府制度,诸式器用遂成规制,瓷器一项亦委之珠山御器厂烧造,开启清宫御瓷贡奉之例。据康熙二十二年本《饶州府志》卷之十一“陶政”记载:“康熙十九年玄月内,奉旨烧造御器,差总管内务府广储司郎中徐廷弼、主事李延禧、工部虞衡司郎中加三级臧应选、六品笔帖式车尔德于二十年仲春内驻厂督造。每制成之器实估代价,陆续进呈御览。”这次烧造前后延续六七年之久,其间佳器迭出,即有承前之作,亦见创新之品,艺术水平之高独占一时,遂启有清一代御瓷美学艺术之新田地,本拍品即为其代表之作。
此卷缸为清康熙御窑之名品,圆唇、敛口、鼓腹浑圆、砂底,造型端庄,胎体敦厚。外壁以青花釉里红绘画荷塘游鱼纹一周,大小鱼儿肆意畅游,四周水波流转,桃花、浮萍、水草摇荡,自然流畅,飞舞轻灵,维妙维肖。桃花流水,知鱼在川,笔法精妙,颇具诗情画意。釉里红妍丽而不炫,适可而止,蕴藉之美妙像美人初醉,与青花苍妍深沈之色,相互照映。
北宋末年,宫廷画师刘寀擅画鱼,或因此造就宋代以降绘鱼藻图之风,自此以鱼为题之水墨作品,纵然未必俯拾皆是,却为人所识。当中传为刘寀笔下者,又以圣路易斯艺术博物馆藏《落花游鱼图》最负盛名。鱼居水中,不便微察细不雅观,因此画鱼又较其他禽鸟写生更艰,凭空想象却能捕捉个中神髓,画得游鱼得意,难能名贵。鱼藻相映之纹饰,自元朝已为景德镇窑匠所用,且成为宫廷传统之装饰纹样。雍正帝美学触觉敏锐、品味独到而喜好传统中国纹饰,而鱼藻之图,逸趣盎然,韵味悠长,意含道家无拘逍遥之追求,亦寓意德行清廉高洁,甚得康熙帝王之喜好,此清康熙青花釉里红荷塘游鱼纹卷缸,颇有异曲同工之妙,活灵巧现,而线条更为洒脱流畅,可谓将“游鱼之乐”表现得淋漓尽致。
圣路易斯艺术博物馆藏《落花游鱼图》,北宋,刘寀
青花釉里红之工艺施于大缸中极为罕见,因青花和釉里红是两种不同的呈色剂,钴与铜烧成温度和气氛哀求不同,故烧制难度极大,工艺繁复苛刻,成品率极低,传世佳器寥若星辰,此缸以青花点睛之笔极为精妙,保存无缺,颇为宝贵,展现了康熙御窑高超的制作工艺。
清宫旧藏 《故宫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大系—青花釉里红》(下), 上海科学技能出版社,2000年,页183,图167。
《上海博物馆藏康熙瓷图录》,上海博物馆、两木出版社, 1998年,页114-115,图77。
《徐氏艺术馆·陶瓷篇IV——清代》,喷鼻香港,1995年,图54。
北京保利,2021年6月7日,Lot5116 (成交价:RMB 24,380,000)
查阅公私收藏,相同纹饰器型者,参考清宫旧藏一例清康熙釉里红鱼藻纹缸,载于《故宫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大系—青花釉里红》(下),上海科学技能出版社,2000年,页183,图167;上海博物馆亦收藏一例,著录于《上海博物馆藏康熙瓷图录》,上海博物馆、两木出版社,1998年,页114-115,图77;徐展堂师长西席收藏一例清康熙釉里红鱼藻纹缸,载于《徐氏艺术馆·陶瓷篇IV—清代》,喷鼻香港,1995年,图54,以上三例造型、尺寸、纹饰、绘画均与本拍品极为相同,另见一例造型相同者,清康熙釉里红双龙戏珠青花五彩海水江崖纹大缸,于2021年6月7日由北京保利释出,终极以2438万元成交,编号5116,可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