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住房和城乡培植部的垃圾分类全国评估中,江苏第一档城市由1个增加至4个,全面肃清了第三档城市,省级也实现了进位争先。”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培植厅一级巡视员宋如亚先容,自2016年起,全省53个市、县(市)组织开展城乡生活垃圾分类和管理专项行动,各地因时制宜、踏实推进,全面实行垃圾分类,取得积极进展和阶段性成效。
近年来,江苏各地加快培植垃圾分类投放网络系统,全省共新建改造垃圾分类亭房5万余处,新增垃圾分类小区2.5万余个,垃圾分类覆盖率超过95%。南京、苏州及所辖市、无锡、徐州等城市基本实现居民小区垃圾分类全覆盖。同时,垃圾终端处置能力显著增强,全省共新改扩建各种垃圾处理利用举动步伐125座。截至目前,全省共有生活垃圾点火厂64座,日处理能力8.89万吨,位居全国第二;厨余垃圾处理举动步伐63座,日处理能力1.3万吨,基本实现了县以上城市处理全覆盖;规模化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举动步伐95座,年处理能力6000万吨,率先实现设区市资源化利用举动步伐全覆盖。
除此之外,全省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事情也取得积极成效,其他垃圾实现“零增长”,原生垃圾实现“零填埋”,并得到全量无害化处理。全省城市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到36.54%、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率达到85.37%、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率超过59%,提前两年完成了住建部确定的“十四五”目标任务。江苏还持续加大垃圾分类宣扬教诲勾引,全省共建成开放垃圾分类宣扬教诲基地119个,垃圾分类志愿者军队人数达到20万人,累计开展各种主题宣扬活动16万多次,城市居民生活垃圾分类知晓率超过90%,垃圾分类正从“要我做”逐步转向为“我要做”,垃圾分类事情的各界关注度、全民参与度逐步提高。
还理解到,在持续深入推进垃圾分类事情中,江苏不断完善政策制度,2023年修订履行《江苏省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设立了垃圾分类管理专章,目前,13个设区市中已经有10个城市出台了垃圾分类方面的地方性法规或政府规章;健全标准规范,制订《城市生活垃圾分类举动步伐设备设置及掩护指南》《生活垃圾分类小区标准》等标准规范,切实办理垃圾分类标准哀求繁而杂,群众搞不懂、记不住、用不了的问题;加大对各地垃圾分类小区、分类亭房、大中型转运站、分拣中央,以及厨余垃圾、建筑垃圾等处理举动步伐培植的资金支持力度,全省累计下达资金14.6亿元。
推动垃圾分类事情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
“通过这些年的努力,我省居民小区垃圾分类事情取得了积极进展,但是我们也深知居民的参与率、认可度还有待进一步提升。当前,不同城市、同一城市不同区域、同一区域不同小区之间的垃圾分类效果存在明显不平衡征象,有的仅仅是办理了有没有投放举动步伐的问题,居民参与率还不高;有的举动步伐建成后没有有效运行,亟需推动垃圾分类从‘有没有’向‘好不好’转变。”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培植厅城市管理局局长陈曦表示,对此,江苏正在制订居民小区垃圾分类提质增效行动方案,操持利用两年韶光,持续推动举动步伐设备更新和机制健全完善,通过“建、管、分、评”四个方面,努力实现居民垃圾分类参与率和认可度双提升。
据悉,江苏将推动“宜房则房”培植改造,2024年全省将在3000余个小区新建6000余座高标准分类房,对付不具备培植分类房的小区,将通过培植分类网络亭、采纳流动网络等办法;切实加强举动步伐设备的管理掩护,出台垃圾分类投放举动步伐配置和掩护地方标准,合理确定收运频次,保持垃圾桶干净整洁,及时进行维改动换;持续推进生活垃圾分类转运体系优化提升,加大分类运输车辆配备,建立运输网络,切实杜绝混装混运等征象;常态化开展垃圾分类第三方暗访和省级垃圾分类评估,通过问题创造、反馈整改的闭环办法,提高垃圾分类风雅化管理水平,切实增强市民群众得到感和满意度。
此外,江苏还将持续开展宣扬教诲勾引,组织开展“百名讲师千场培训”“进门入户”“垃圾分类达人秀”等系列活动;发挥志愿者在垃圾分类中的独特浸染,开展垃圾分类“志愿百日行”活动。今年下半年,江苏省住建厅还将组织开展垃圾分类“双百联动”活动,挑选辅导100个社区建立垃圾分类市区街社等四级联动机制、100个社区建立党建引领联动机制,推动提升垃圾分类基层管理能力和水平。
当代快报/当代+ 杨晓冬 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