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没看错

2024巴黎奥运会会徽是奥运史上第一个描述人类脸部形象的会徽,也是历史上第一次奥运会和残奥会利用相同的会徽,象征着巴黎将举办一次友好、以人为本的奥运会。

会徽的设计领悟了金牌、奥运圣火以及“玛丽安娜”的脸部轮廓的形象。
以圆形的金牌为背景,中间留白是燃烧着的奥运圣火,焰心处则是一抹嘴唇,整体看上去便是玛丽安娜的脸。

图源国际奥林匹克官网

若何高级地解读2024巴黎奥运会LOGO

玛丽安娜是谁?

玛丽安娜是法兰西共和国的一种人格化象征。
她没有统一详细的脸,形象却遍布法国各地,险些每个市政厅都摆着一座玛丽安娜的雕像,她不仅涌如今政府机关的印章、奖章、总统选票以及邮票上,还被铸在法国的欧元硬币背面。

法国旅游发展署的logo

玛丽安娜公园 图源巴黎市政府官网

玛丽安娜是“女神”般的存在。
在欧洲的古典时期,人们常常会用神祇、女神或是富有寓意的人格化形象来代表某种思想。
这种行为在欧洲中世纪受到了抑制,在文艺复兴期间又重新盛行起来,玛丽安娜便是在法国大革命中广为流传的女性形象的总称,象征着“自由、平等、博爱”的理念。

玛丽安娜这个名字源自18世纪末在法国平民中广为盛行的女名玛丽和安娜。
1792年在法兰西第一共和国出身后,革命歌曲《玛丽安娜的复原》首次将这两个名字组合起来,代指法兰西共和国以及共和制度,“玛丽安娜"随着歌曲的传唱也变得家喻户晓。

天下名画

《自由勾引公民》

画中引领革命者冲锋的女性也是玛丽安娜的形象之一。
该画作由欧仁·德拉克洛瓦绘于1830年,以纪念七月革命。
值得一提的是,这位玛丽安娜头上配戴的赤色帽子,便是本届奥运会的吉祥物“弗里吉”的原型——法国大革命中革命者佩戴的弗里吉帽。

↓ 弗里吉:你看我眼熟吗?↓

图源CCTV5视频

向女运动员致敬

玛丽安娜的形象成为本届巴黎奥运会logo,也是东道主法国表达对付女性参与体育运动的重视的一种表示,1900年的巴黎奥运会在奥运史上首次许可女性运动员参赛,2024年的巴黎奥运会将在奥运史上首次实现性别平等,既男子、女子参赛运动员数量相同,奥运项目中男女比赛的比例也将完备相等。

回顾女性百年奥运之路,本届奥运会logo玛丽安娜的形象也是向每一位年夜胆进取的女运动员致敬。

首届当代奥林匹克运动会,1896年雅典奥运会延续古希腊女性不能参赛奥运的做法。
作为抗议,一位名叫斯坦玛塔·拉维瑟的希腊女子在男子马拉松比赛结束的第二天沿相同的路线跑完了全程。

1900年在法国巴黎举行的第2届奥运会上。
东道主法国率先派出了女运动员参赛。
由于法国是东道主,顾拜旦和国际奥委会虽仍反对女子参加奥运会,但难以施加更多的影响。
接着,英国、美国等也相继派出了女运动员参赛,婢女运动员人数达到了19人。
虽然这次女子参赛未得到国际奥委会的正式认可,她们也只参加了网球和高尔夫球的比赛,但却是奥林匹克运动史上具有划时期意义的事宜。

1900年巴黎奥运会中参赛的女运动员 图源国际奥林匹克官网

之后,只管阻碍重重,在女性运动员的不断争取和各方推动下,女性的身影开始陆续涌如今各个奥运项目中。
虽然各项目的单项联合会也在帮助推动变革,在一些项目中,女运动员仍旧花了百年韶光才大公至正站上天下最大体育盛会的赛场。

1996年

亚特兰大奥运会

以三大球中的足球来说,足球历史悠久,但女足直到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才正式成为奥运会项目,设立韶光比男足晚了96年。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女足在该届奥运会夺得亚军,创下了中国女足奥运历史的最好成绩。

图源CCTV5视频

2012年伦敦奥运会,女子拳击被列为正式比赛项目,奥运项目终于在所有大项中,实现了性别平等。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女性运动员在奥运赛场上展现风采,2022年东京奥运会上,女性参赛比例达到近49%;北京冬奥会则是女性运动员比例最高的一届冬奥会,达到了45%。

若从视错觉、史不雅观及区域属性等角度解读,或可领会它的深意。

视错觉

初看这个LOGO,你会瞥见什么?

嘴唇?头发?女性面庞?还是火炬?

实在都有。
设计师奥妙利用了我们视觉中的错觉惯性进行了精心处理。
常日不雅观者是将看到的事物通过自身履历在大脑整合后在视网膜和大脑皮层细胞上留下残像,但这残像若与现实存在事物有一定的视觉偏差,便会涌现某种稠浊或多图像的并存,即所谓“认知错觉”。

人的视觉是一种极为繁芜和主要的觉得,而人的知觉则具有组织性,会想办法将视觉工具由背景中独立出来,不同的独立履历与办法就会导致不雅观者不同的视觉结果。
故你见此LOGO时所见的不同图像实在都有,也都对,只是组合办法不同而已。

这种错觉征象有趣、聪慧与简要,深受设计师青睐,如建筑师、室内设计师常会利用视错觉事理利用一些较窄身、较矮的家具,令房间看起来更宽敞,再如军事上迷彩服及各种伪装,和按形体肤色进行的服装设计、花色匹配等,基本都遵照此事理。

因此,见其所引之“圆脸”、“圣火”、“头发”、“红唇”等,均是图像的正负形。

视错觉引发的视觉游戏,高等。

历史不雅观

罗马非一日建成,法国会在LOGO中嵌入女性图像早有历史铺陈。

西方历史发展过程中,人们很早就用神衹、女神或富有寓意的人格化形象来代表某种品质。
如古罗马神话中,自由女神的形象早就深入民气,她代表了最初的自由,也为本LOGO 中植入法国国家象征“玛丽亚娜”形象供应根本。

实际上,出身于18世纪的liberté一词就来于自由女神的名字Libertas,且法国赠给美国的自由女神像也来自这位罗马自由女神。
而罗马、希腊期间,重获自由的奴隶会戴一种特殊的帽子—弗里吉亚帽,因此这顶帽子在被解放的罗马帝国奴隶中深受欢迎,也成了自由的象征。
因此,当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时,自由女神的影象被唤醒,戴着弗里吉亚帽的女性形象深入民气。

历史学家莫里斯·阿居隆(Maurice Agulhon)认为,女性化的寓意形象正好能够象征对付男性主导的“旧制度”的毁坏。
在法国大革命之前,法兰西王国就常常表现为男性的人物形象,因此玛丽安娜以女性的形象象征自由与共和国与过去彻底分割。

个中最经典的莫过于德拉克罗瓦在1830年创作的名作《自由勾引公民》,画中的玛丽亚娜一手持长枪,一手举蓝白红三色国旗,头戴弗里吉亚帽,强烈的色彩比拟使画面激情亲切旷达,给人十足的力量感,同时也让玛丽安娜的形象深入民气。
迄今为止,她的形象不仅涌如今政府机关的印章、奖章、总统选票及邮票上,还被铸在法国的欧元硬币背面,在已退出流利的法郎上也有她的身影。

作为奥运史上第一个描述脸部形象的会徽,2024巴黎奥运会Logo中女性元素的涌现,非常法国味。

地域调性

巴黎若不动人,天下再无浪漫。

这里,有着无数人梦中的风景:高耸的埃菲尔铁塔、辉煌的凯旋门、永久逛不完的卢浮宫、文艺的塞纳河…作为法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商业中央,巴黎建都已有1400多年历史,自中世纪以来,欧洲虽战火不断,但巴黎并未遭受太严重的战火和灾害摧残,历史建筑保存无缺,与当代城市培植相交融,呈现古典和当代的和谐统一。

这是一处无需恋人,就能让人时候心动的城市。

2013年,蔡国强就选择将自己的作品《One Night Stand》(一夜情)发生在巴黎,地点在卢浮宫和奥赛美术馆之间的塞纳河上。
听说刚开始巴黎市长不同意,由于塞纳河是国家的,但后来却主动劝服警察局长,不仅可以在河上放烟花,还将船只改成了情人旅社,“天下只有巴黎敢做这样的事。

在这个城市,没有人会谢绝爱、浪漫与艺术。
当盛大烟火在塞纳河边上依次绽放,夜幕下的暧昧与缠绵随之升温,再多言语都显得苍白无力,“浪漫”成了最言简意赅又适可而止的形容。

实际上,巴黎并不是首次举办夏季奥运会。
1900年,巴黎举办了第二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
当然,限于当时的分外情形,那届说辞颇多,如由于作为天下展览会的一部分,奥运会将比赛园地按照展览会的工业种别分在16个区域进行,导致全体赛事持续6个多月,史称“马拉松式的运动会”。

但依然有诸多打破,如首次有女性运动员参赛。
因此,124年后的奥运LOGO中,女性元素露出的寓意之一便是回应及致敬历史的曾经壮举,这出身于巴黎的“不一样的烟火”LOGO将在三年后照耀天下。

故海明威会在《流动的盛宴》中说:“如果你有幸年轻时在巴黎生活过,那么你此后生平中不论去到哪里她都与你同在,由于巴黎是一席流动的盛宴。

大概,这世上很少有城市能如巴黎般被那么多人喜好,古老又当代,浪漫又丰富,每个人都可以在这里做一场属于自己的巴黎之梦吧。

(来源:体坛报、雅昌艺术网微信"大众号。
感谢原作者,仅用于知识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