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华公司租下的一栋工业楼。
南方+ 陈少宏 拍摄

黄金走廊转型热中山东凤平易近乐社区再造家电城

家电“黄金走廊”上的“蓝色大军

“我们在1992年就在东凤扎了根,从事小作坊式的扮装品原材料生产,2003年注册了泛华公司。
”泛华公司总经理许红军已经在东凤创业超30年。
虽然是这座“家电城”中少有的扮装品质料生产企业,泛华公司同样见证了东凤镇家电家当在这30年间的崛起。
东凤镇位于中山市北部,与中山市南头镇、黄圃镇一起,被视作中山北部家电家当“三巨子”,三镇与佛山市顺德区共同形成了享誉全国的家电“黄金走廊”,东凤镇更是在2019年被评为中国小家电创新基地。
一组数据足以解释东凤镇的工业尤其是家电家当的根本雄厚:
在全镇约56平方公里的地皮上,有超1万家工业企业,个中家电干系企业约8500家;有326家规上企业,70家亿元级企业,约170家高新技能企业。
小家电是东凤镇的主导家当,占全镇经济总量的80%以上。
民乐社区在东凤的中央区,最早在1993年就开始开拓工业区了,镇上的伯公社区、小沥社区、同安村落、安乐村落等,工业也都很发达。
”东凤镇民乐社区党委布告麦国锐先容道。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山东凤与佛山的家电家当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家当分工体系,“配件共同做、产品相互送”,不少东凤企业的老板都来自佛山,一些佛山老板也是东凤人,“我们和佛山可以说是‘共生’的。
”麦国锐说。
近三十年间,生产小家电的工厂开遍了东凤镇,如“蓝色大军”一样平常的锌铁棚遍布“黄金走廊”的一角,为东凤镇如民乐社区等的村落(社区)创造了一段辉煌期间。
当进入21世纪第三个十年,小家电家当等传统制造业在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浪潮中逐渐衰落。
“做制造业很辛劳,有的企业没人接班,有的企业还没转型,还有的搬走了。
”麦国锐坦言。
民乐社区的居民陈师长西席也指出,早期开拓培植的锌铁棚已经“旧得没人要了”,直接影响到了村落集体的租金收益。
不但是经济发展,与一河之隔的顺德区容桂街道鳞次栉比的当代化工业厂房比较,东凤镇的大片锌铁棚等大略单纯厂房显得更为迂腐,两岸的城乡面貌大相径庭。
在这样的背景下,一场针对低效工业用地的攻坚行动,已在酝酿之中。

自投2.5亿元:为企业“量身定制”

高标准厂房

在全市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已刻不容缓的情形下,2022年1月4日,中山正式拉开村落镇低效工业园改造升级(下称“工改”)的序幕。
也是在这一天,于2005年前后开拓的民乐工业区“寿终正寝”,在拆除民乐工业区上的末了几处锌铁棚后,培植崭新的和合工业园的序幕由此拉开。

实际上,在重塑社区空间方面,民乐社区动得很早。
早在2018年11月,民乐社区就开始推进“三清三拆三整治”事情。
2020年8月,民乐社区和合工业园连片改造项目就已获批中山市首个村落级“三旧”改造项目,并在2021年7月完成了部分旧厂房的拆除事情。
在这过程中,社区多次赴深圳、佛山等地调研学习履历。

和合工业园。
(图源中山市工改办)

“我们提前一年把片区要改造的情形见告租户,他们终极都很合营。
”麦国锐先容,社区还提前培植了三处腾挪园区,供“工改”地块上的业主迁居。
无论规上、规下企业,只要乐意留在东凤,都可以进驻,每平方米月租金与和合工业园一样在14元旁边。
“居民对‘工改’就更支持了,由于大家都明白‘早改迟改都要改’,股东代表大会都是高票通过的。
”麦国锐说。
值得一提的是,和合工业园项目由民乐社区自主改造,投入近2.5亿元,针对承重、限高档方面为企业“量身定制”四栋九层、总建筑面积约12万平方米的高标准厂房。
并且,项目得到了交通银行在全国范围的首单村落级“工改”授信项目,首次以村落级经济联合社为借款主体,打破以往以有限任务公司为借款主体的老例及以固定资产为抵押物的办法,可以集体用地抵押融资,知足了村落居“工改”的实际需求。
2022年10月,因当地新道路培植须要,泛华公司不得不搬离原厂址,急速探求新厂房。
“当时找地很困难,由于很少有符合我们需求的当代化厂房。
”在镇党委、镇政府的牵线下,2023年上半年,泛华公司看中了和合工业园的一栋厂房,并于2023年8月与社区签下为期12年的厂房租赁协议,并在2024年新年前完成了装修。

泛华公司内部。
南方+ 陈少宏 拍摄

配置300+个摄像头:以聪慧社区做事

新增就业人口

麦国锐先容,和合工业园四栋厂房目前均已完成招商,入驻的近10家企业均为规上企业,个中2家为亿元级规模企业。
待企业完备入驻后,园区将为村落集体带来每年2000万元旁边的租金收益,而这一数字在改造前仅为300万至400万元,前后翻了4-5倍。

“2023年我们村落集体的收入是4000万元旁边,今年收入估量靠近5000万元了。
到明年,等厂房全部用起来了,集体收入估计就超过5000万元了。
”麦国锐说。

同时,泛华公司也开启了新篇章。

“旧厂的设备我们一点都没搬过来,搬进来的都是新购置的设备。
”许红军透露,公司投入6000多万元引入数字化系统、智能扮装备,致力打造当地的“数字美妆第一股”。

“旧厂的设备都是纯人工的,很未便利。
比如乳化生产过程,以前须要员工楼上楼下跑着拧开关,现在只须要一套自动化系统,点一下就能完成操作。
”许红军说。

不但是民乐社区,“工改”在全体东凤镇已是风生水起。
2023年,东凤镇全镇通过“工改”腾出了超1200亩用地,排名全市第四,民乐社区和合工业园更是获评中山市2023年十大“工改”示范项目。

与此同时,东凤镇的工业再现发展韧性:2023年,东凤镇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增速位列全市第2名;工业投资同比增长93.3%,增速位列全市第4;工业技改投资同比增长77.8%。

须要关注的是,“工改”带来的用地增容,也产生了各地均面临的共性问题:务工人口增加,使得当地根本举动步伐利用紧张、管理难度提升。
例如和合工业园的容积率从1.0提升至了3.5,民乐社区估量将新增1000名外来务工人口,届时社区实际管理人口将靠近2万人。

“更多的人来了,我们的做事就要做得更好。
”麦国锐说。

民乐社区聪慧停车管理中央。
南方+ 陈少宏 拍摄

在推进“工改”项目的同时,2022年3月,民乐社区出资800多万元打造的聪慧停车管理系统正式上线。
在民乐社区党群做事中央五楼的聪慧停车管理中央,一块监控大屏实时监看着全社区的各个角落。
全社区安装了98个道闸口和超300支监控枪,直接推动了当地的基层管理事情。
据当地公安部门统计,近两年来,民乐社区的案发率逐年低落20%。

“这么多人口,管理不随意马虎,我们正在进一步打造聪慧社区,录入每一栋建筑物的信息,让社区作为一个桥梁,企业找厂房、员工找出租屋,都可以通过聪慧平台一键查询。
”麦国锐先容。

编辑 | 胡旖婷、刘睿

一审 | 谢银英
二审 | 陈飞龙、余丽霞
三审 | 刘佳
来源 | 南方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