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烧伤整形科主治医师汤文彬表示,近期,因利用取暖和用品被烧烫伤的就诊患者明显增多。
他提醒,市民利用取暖和设备享受温暖的同时,也要严防低温烫伤,若发生了烫伤,要精确应对,及时就医。

冬季常见的烧烫伤类型紧张有烧伤和低温烫伤两类。
生活中常见的烧伤源有沸水、滚粥、热油、热蒸汽烧烫和火灼伤等,常见的低温烫伤有电暖器、暖宝宝、热水袋、艾灸等。

“低温烫伤的创面每每较小,呈圆形或椭圆形,烫伤皮肤表面看上去不太严重,但创面较深。
”汤文彬先容,气温烫伤是指身体永劫光打仗高于45℃的低热物体所引起的慢性烫伤。
如果处理不当,可能会引起创面传染,从而导致伤口难以愈合或愈合后遗留严重瘢痕。

利用“取暖和神器”时,须要把稳什么?汤文彬表示,切勿在睡觉或意识不清的情形下利用取暖和物品,避免其直接且永劫光打仗皮肤。
尤其是婴幼儿、孩子、老年人利用电暖器、热水袋、暖宝宝等物品取暖和时要格外把稳,应在家人的监护下利用,并随时查看利用状况,创造非常及时停滞利用。

电暖炉运用欠妥致肺功能衰竭当心取暖神器变凶器

“大家一定要到正规渠道购买质量过关的取暖和产品,慎防‘三无’产品发生意外爆炸,从而导致烧烫伤。
平时还有定期检讨取暖和产品是否老化或破损,如果有问题就要及时改换。
”他说。

如果不幸发生意外烧烫伤,应按照“冲、脱、泡、盖、送”流程进行急救处理,即患者用冷水冲洗,脱去烧烫伤区域的衣物,用清洁的毛巾或衣物等保护创面,并送往医院及时就医。

汤文彬提醒,低温烫伤的患者不要在创面上涂抹酱油、牙膏等,此类物品不仅随意马虎引起伤口传染加深,增加治疗难度,也会影响年夜夫对伤情的判断。

南方+ 厉思璇

通讯员 胡颖仪

【作者】 厉思璇

广东康健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