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雅观澜河边,秋风和煦。10月10日上午,在重阳佳节来临之际,龙华区举行2024年金婚集体婚礼主题活动,为20对金婚夫妻完成传统婚礼,不断中华精良传统文化,传承和美家风,营造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社会氛围,让老年朋友们度过一个康健、文明、愉快的传统节日。
区领导黄立敏,区委宣扬部、区民政局、区妇联、各街道干系卖力人,20对金婚老人及家属朋友,以及文明实践辅导员代表出席活动。
20对金婚夫妻举行传统婚礼。
当天上午,龙华区为20对金婚老人举行中式婚礼。按照传统婚姻习俗,金婚夫妻在不雅观澜古墟沉浸式体验装扮礼、印红礼、亲迎礼、却扇礼、合卺礼、执手礼等一系列新婚之礼,并分享了他们携手共度五十载、和美融洽的爱情婚姻故事,分享爱的箴言。晚辈们为父母奉上象征着孝敬与祝福的茶水,表达对父母多年来费力付出的感激之情。活动中,龙华区还特殊为每一对金婚夫妻制作专属视频,并准备婚书等纪念品,增强集体婚礼的仪式感。
活动中,黄立敏为20对金婚夫妻武断不移的爱情点赞并送上祝福。她表示,九九重阳,十月旬日,二十对夫妻,寓意着“十全十美、久长久长”。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龙华区通过举办中式集体婚礼,与大家一同重温传统婚俗礼仪,不仅是为了感想熏染金婚夫妻经久弥新、情比金坚的幸福,更是要弘扬白首不渝、相濡以沫的美德。希望广大市民都能以金婚家庭为榜样,树立精确的爱情不雅观、婚姻不雅观、家庭不雅观,让尊老爱幼、夫妻和蔼、勤俭持家等传统美德在每个人的家庭中生根萌芽。龙华区将连续以新时期文明实践为载体,以传统节日为契机,持续弘扬良好家风、涵养社会文明风尚,进一步推动全社会崇德向善、见贤思齐,进一步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代价不雅观根植于心、践之于行,进一步推动文明融入城市血脉、社会肌理,让文明成为龙华最温暖的底色。
【特写】
老一辈的爱情太好嗑了
龙华千秋业,家和万事兴。一贯以来,龙华区高度重视家庭家教家风培植,连续举办五届“好家训好家风好家庭”评比活动,呈现了一大批孝老爱亲、夫妻关爱、教子有方、廉明敬业、邻里友善的前辈范例。这些前辈范例如星星之火,点燃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神往,也引发了大家培植幸福家庭、传承优秀家风的激情亲切。
参加龙华区2024年金婚集体婚礼的父老中,有昔日驰骋疆场的老战士,也有执教多年、桃李满天下的老校长,更有基层各条战线上的老干部、老党员。他们年事最大的83岁,婚龄最长的已有57年。数十年来,他们携手并肩、风雨共度,奇迹上相扶相携、勤奋耕耘,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生活中互敬互谅、互助默契,孝敬长辈、抚育儿女;离退休后仍旧关心龙华各项奇迹发展,发挥余热、贡献力量。
金婚夫妻杜世明、赖风莲分享相濡以沫的爱情故事。
“我们那个年代,没有现在年轻人那种花前月下的浪漫。”金婚老人代表杜世明感慨,“感谢龙华区为我们金婚老人打造了一个充满特色而又温馨的金婚纪念仪式,为我们的晚年生活增长幸福感。”
杜世明与妻子赖风莲感情深厚。年轻时,杜世明是一名解放军基层军官,在一次探亲休假中,经朋友先容与赖风莲相识,第一次见面便一见爱慕,确定恋爱关系。之后,杜世明返回部队,分隔两地的他们每月通过书信维系感情。结婚后,因事情的分外缘故原由,他们过上了“结婚即分居”的生活,一分别便是十年。“婚后不到一个月我就返回了部队,第二次见面时,女儿已经三岁半了!
说句实话,真正辛劳的是我太太,结婚三年生了两娃,一人在家既要上班,又要照顾两个小孩,因太过劳累又缺少营养,当时她的体重还不敷80斤。”对付爱人赖风莲的付出,杜世明心疼不已,在1984年转业回地方时,他婉拒了县委果事情安排,选择结束两地分居的生活,回家与妻子一起分担家中统统,担起了“相妻教子”的角色,与妻子共同将孩子抚养终年夜。
50年风雨同舟,超过半个世纪的“幸福回响”。金婚纪念,是对良好家风文化的又一次生动诠释与弘扬传承。活动现场,杜世明向妻子表达爱意和谢意,赖风莲也给予热烈的回应,“我是一名军嫂,这是我该当做的。”两人互诉爱意的这一幕深深传染了现场职员,大家纷纭感慨“老一辈的爱情太好嗑了”。
两位老人的孙子作为陪同支属参加这次活动,他坦言,活动前爷爷做足保密事情,完备不知他的分享内容,自己也是第一次听爷爷奶奶说这般动听的爱情经历,往后会将这种家庭幸福和蔼、代际关系融洽的家风传承下去。
【花絮】
市民惊叹:这是独属中国人的极致浪漫
礼仪千年,风雅万代。中国历史历朝历代,传统婚礼礼仪风雅至极,婚服富丽,妆容尊贵。前几年,大受国人喜好的热播剧《知否》《清平乐》等都展示中国传统礼仪之古韵,深入民气,这是中华精良传统文化的自傲和传承,更是民族精神和魅力的表示。
金婚老人行装扮礼。
金婚老人行印红礼。
“甲辰年甲戌月丁未日,吉时已到,金婚大典仪式,启!
”昨日上午,在不雅观澜古墟,随着悠扬的乐声奏响,20对金婚夫妇身着富丽的传统礼服,踏上红毯缓缓入场。在司仪勾引下,金婚老人行装扮礼、结缨礼、亲迎礼、却扇礼、同牢礼、合卺礼、誓盟礼、对拜礼……每一个礼节都有着独特的寓意,一项项中式传统婚嫁礼仪,充分展示了中国传统婚庆文化的独特魅力。
金婚老人行亲迎礼。
金婚夫妻行合卺礼。
金婚夫妻行执手礼。
礼成后,20对金婚夫妇列队走过期间年轮,回顾与爱人相濡以沫、相互扶持走过半个世纪的风风雨雨。
晚辈向金婚夫妻敬茶。
全体婚礼充满了浓郁的中国传统韵味,引来大批市民前来不雅观礼,时时见到有市民踮起脚尖不雅观看,拿起手机“咔咔”一直地记录。
“五十载风雨同舟,半世纪相濡以沫,金婚是韶光对爱情的最好见证,是岁月授予的光彩与光辉,更寄托着我们每个人对爱情的崇奉与神往。”市民伍小姐在感慨老一辈朴实、愈久弥坚的爱情的同时,用“太美了”“太震荡”来形容她对中式婚礼的不雅观感,“第一次现场不雅观看到完全的中式婚礼,这才是独属于中国人的极致浪漫!
”
陪同爷爷奶奶参加金婚集体婚礼的市民小杜也被深深冲动,“以前在电视上看到的中式婚礼都是片段、不完全,只对合卺礼、对拜礼有些观点和印象。本日看到20对爷爷奶奶的完全的中式婚礼,对中式传统婚嫁礼仪有了清晰的认知,脑海里对文化自傲有了具象化。“我们年轻一辈该当理解、传承这种极具仪式感的婚嫁礼仪。”小杜说。
理解是最好的传承。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婚礼习俗镌刻了时期变迁的历史印痕,而金婚,则是代表着夫妻五十载的风雨相伴,通报互敬互爱、孝老爱亲、勤俭持家等文化内涵。在婚礼现场,龙华区特殊设置一个“金婚展厅”,设三个篇章:源——传承与演进的婚姻史诗;缘——传统婚俗中的文化纽带;圆——岁月流年里的家风传承;展示了穿越千年的中国婚俗,先容了20对金婚夫妇的浪漫爱情和互敬互爱、孝老爱亲的齐家之道,以此展示中华精良传统文化的无穷魅力,勾引广大家庭造就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代价不雅观,传承优秀家风家训。
老人期盼:我们还要庆祝“钻石婚”
父母结婚时,不像现在有隆重的婚礼仪式。五十载金婚的重点时候,父母有机会参加一场喜庆的金婚集体婚礼,作为儿子和女儿当然要到场,用最暖心的微笑为他们祝福、为他们鼓掌。昨日的婚礼现场,不少金婚夫妇的家属全程陪同,拿动手机、相机拍照,给父母留下这些幸福时候。
活动现场,身穿着一袭汉服、头戴精美头饰的贺娟颇为抢眼。婚礼见礼时,她站在金婚父母阁下,随着司仪的勾引,为身穿传统服装的母亲装扮、印红……跑前跑后,给父母贺广成、兰云南整理衣饰、拍照。“爸爸妈妈以前日子过得很苦,现在我们的日子超越越好了,日子美满了,做儿女的就希望能带着父母体验更多美好的事!
”
为了匹配父母的金婚衣饰,贺娟特意提前为自己和5岁的女儿购置汉服和头饰,在这一天穿上、打扮好,来到婚礼现场为父母送祝福。“对我们来说,这是一件意义非凡的事情!
”对着镜头,三代同堂笑颜残酷。
这一天,为闫海英、陶开华一家送祝福的人比其他家庭多。这是由于,他们为双方的父母都报了名,儿女亲家一起参加这场金婚集体婚礼。“以前物质匮乏,老人们都没条件拍结婚照。这次有机会参加龙华区的金婚集体婚礼,也是圆了两对老人的梦,填补他们的遗憾。”陶开华与丈夫、姐姐和侄子一同为两对老人送祝福。拍完合照安歇时,两对金婚老人笑呵呵地比拟当年的结婚场景和如今的金婚婚礼场景。“我们还要庆祝‘钻石婚’,再办一个集体婚礼!
”金婚老人陶业顺大笑着对未来期许。
龙华新闻全媒体 丁小梅 黄晓华/文 陈建华 蔡维泽/图
编辑 谢俊
本文来自【宝安日报】,仅代表作者不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供应信息发布传播做事。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