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辛店大街古道遗址

位于永定河边的长辛店,是明清期间京西南的商贸重镇,南北长约2.5公里的大街保存至今。
6月11日,长辛店大街改造提升事情启动,前期对曹家口至长辛店火车站前东侧路口的路段封闭施工。
在施工过程中,北京市考古研究院的事情职员创造了古道遗迹,险些贯穿500米长的施工路段。

石板遗迹

北京石刻艺术博物馆研究馆员、北京市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刘卫东经实地稽核判断,长辛店大街的石头路面,符合清代雍正、乾隆年间所修石道的特色,所用花岗岩就近取材于京西山区,由人工雕凿打磨而成,具有非常高的历史代价和研究代价。

长辛店大年夜街条石路面开始迁移保护

2024年7月,刘卫东实地稽核长辛店古道遗址

8月28日上午,北青报在现场看到,“长辛店大街道路遗址迁移工程”已经启动,施工职员正为每一块条石和路缘石编号,并用气泡膜包裹,装上卡车运至附近场院存放。
随后,北青报在位于祠堂口胡同的场院看到,这里险些摆满了来自长辛店大街的条石。

迁移保护的条石已用气泡膜保护

一份由北京市文物建筑保护设计所绘制的“迁移工程图”显示,本次迁移工程分段履行,每段附有详细图纸,这为日后复原古道奠定了根本。
例如25-26段长约9.52米,位于施工道路中段,平面图上标有15块条石和4块路缘石的位置,每块石头附编号和尺寸,同时配以图示和照片。
个中有一块编号为“26-3”的条石,长199厘米、宽28厘米、厚30厘米,是该段落中最长的一块条石。

转运条石

《北京市丰台区地名志》记载:长辛店自元朝在京建都起,便是沿太行山东麓进京的交通要道,长辛店大街原为“石头路面”,两侧多为旧式商铺。
不过据北青报理解,上世纪50年代,长辛店大街的石道已被柏油路面覆盖,因此现在很多六七十岁的长辛店人,并未见过这条古道的全貌。

古道遗址

这次改造工程让记载中的石头路面重修天日,古道由一块块长方形条石横向码砌,条石东侧有纵向铺就的路缘石,但西侧路缘石所剩不多。
据多位当地居民证明,上世纪50年代,干系部门在长辛店大街建筑下水道,因在路西一侧施工,从而导致西侧古道残缺。
截至北青报发稿时,施工职员仍在对古道条石进行搬运,北京青年报将持续关注长辛店大街古道遗址的保护方法。

北京青年报2024年6月22日干系宣布

文/北京青年报 崔毅飞

拍照/北京青年报 崔毅飞